作者:濟南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程德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生態是檢驗我們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標尺。」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並擺在首要位置,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實現政治生態根本好轉。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查找「汙染源」、拿起「手術刀」,既注重結合實際、立行立改,更注重探究規律、綜合施治,從源頭上淨化從政環境,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
以純潔的政治文化涵養政治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是相輔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靈魂,對政治生態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首先要著力塑造正氣充盈的黨內政治文化。
良好的政治文化,需要對政治信仰的篤定忠誠,需要對理想信念的矢志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擰緊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要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魂鑄魄,自覺改造主觀世界,真正煉就「金剛不壞之身」。
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指出,黨內政治生活是鍛鍊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如果爐子長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卻沒有足夠的溫度,那是煉不出鋼來的。在巡察中我們發現,目前黨內政治生活不經常、不認真、不嚴肅等問題,仍然較為突出。比如,個別黨員竟然不知自己在哪個黨小組,不懂「三會一課」概念;個別黨組織長年不組織學習,爐溫不夠、火候不到,思想「大熔爐」變成了「冷灶臺」;有的黨委會和行政辦公會不分,研究「三重一大」事項召開黨政聯席會,等等。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要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銳利武器,充分發揮黨組織生活的「除塵」和「過濾」作用,引導黨員幹部自覺安裝「殺毒」軟體,經常清掃思想灰塵,營造政治生態的優良「氣候」。
以強力的正風反腐淨化政治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表明,只有匡正風氣、反腐懲惡,才能重塑黨的良好形象,淨化黨內政治生態。
執政黨的作風,關係黨的形象,關係黨和人民的事業成敗,對構建良好政治生態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八項規定的「小切口」帶來管黨治黨的「大變局」,以人民群眾的信心、信任和信賴厚植黨的政治「信用」,以黨風政風的「扭轉」推動政治生態不斷向好。改進作風必須增強政治定力,我們要把正風肅紀作為政治生態的「淨化器」和「保健儀」,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精神不斷清除積弊沉痾,走出作風建設抓一抓就好轉、松一松就反彈的怪圈,健全和落實改進作風常態化機制。
腐敗是政治生態最致命的「汙染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出重拳、下猛藥,嚴肅查處腐敗問題,政治生態呈現新氣象,贏得了舉世「喝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全面從嚴治黨依然任重道遠。我們必須按照十九大報告要求,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要堅決懲治不收斂、不收手、群眾反映強烈、問題反映集中,現在進入了重要崗位、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清除政治問題與經濟腐敗相互交織的利益集團,認真踐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努力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換來黨和國家事業的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以正確的用人導向引領政治生態
幹部隊伍源清流潔,是黨內政治生態風清弊絕、從政環境天朗氣清的重要前提。管好用好幹部,必須把好選人用人「入口關」,上好日常監督的「必修課」。
選人用人歷來是治黨治國的根本問題,是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源頭活水」。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積極踐行20字好幹部標準,全面落實「三嚴三實」、忠誠乾淨擔當要求,嚴格執行幹部任用條例,以「實在實幹實績」為導向和標尺,嚴把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廉潔關,深化完善以「四看一聽」為主體構架的選人用人機制,認真落實「凡提四必」,嚴格實行「四個一律」,堅決防止和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幹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一些地方政治生態不良的重要原因,就是對幹部疏於管理、疏於監督。要把從嚴治吏體現到幹部教育培養、考核評價、監督管理全過程,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必須持續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行,早打「預防針」、常敲「警示鐘」,讓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以積極的擔當作為呵護政治生態
政治生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發揮每一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每一級紀委的專責監督作用,發揮每一名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形成良性傳導的「政治生態鏈」。
牽好主體責任「牛鼻子」。沒有離開業務的政治,更沒有離開政治的業務。在巡察中我們發現,有的黨組織和領導幹部黨的觀念淡漠,把經濟建設和黨的領導割裂開來,對管黨治黨心不在焉;有的只顧抓權力,不去抓監督,對幹部放任自流;有的原則性不強,對歪風邪氣不抵制不鬥爭,一味遮醜護短,甚至為違紀違法者說情開脫。作為黨的領導幹部必須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把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作為本分和天職,落實好「一崗雙責」,以全面從嚴治黨「定規範」,實現廉潔從政和推進業務「雙輪驅動」。要用好問責這個「撒手鐧」,對黨的領導作用沒有發揮、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走樣、管黨治黨不嚴不實、選人用人失察、發生嚴重「四風」和腐敗問題、巡察問題整改不力的,既追究直接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黨組織的責任。
領導幹部自覺當好「領頭雁」。領導幹部的言行,是黨風政風民風的風向標。領導幹部必須提高政治定力,提升政治能力,始終做到政治方向不偏、政治信仰不變、政治立場不移、政治品質不退、政治規矩不丟;必須帶頭堅持共產黨人價值觀,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做到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清廉自守,做敢於監督、自覺接受監督和遵規守紀的表率,引導形成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
當好政治生態「護林員」。紀檢幹部不是「伐木工」,必須當好「啄木鳥」,防止「爛樹」「病樹」攜帶的病蟲侵害,守護好整個「森林」健康。要回歸黨章「原教旨」,發揮黨內監督專責機關作用,把精力放在用紀律管住大多數上,以「雷霆手段」顯「菩薩心腸」。要把忠誠乾淨擔當作為體檢項目,強化「政治體檢」。做好「腦部CT」,對標黨章,深刻檢查是否對黨忠誠;做好「胸透」,看有無非分之想、私心雜念;做好「外科」檢查,看是否管住了手和腳,做到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去的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