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運#
前幾天有一則新聞:一位66歲的老人孤身一人,在火車站等了36小時。
因為老人不捨得住旅館,想把錢省下來給孫女買糖。
他的大包裡裝滿了棒棒糖、餅乾等零食,自己不捨得吃,說是準備帶回家給小孫女,她喜歡。
老人明明在笑,我們卻忍不住掉了眼淚。
長途火車上的故事太多了,但親情,永遠是人們踏上火車的主要緣由。
每次坐火車,我喜歡坐火車和高鐵時選靠窗的位置,可以看到外面的風景,有時候發現最美的風景是車廂裡發生的。
為此,我們收集了幾個關於春節坐火車回家的暖心故事。
蘇蘇 25歲 技術員 坐標東北
我叫蘇蘇,家在西北,在東北上學工作了。每年回家得33個小時,雖然很累,但是一想到馬上就能回到生養自己家鄉,就感覺都是值得了。
依稀記得,打小起就是留守兒童,父母在河南工作,小的時候坐的是綠火車,那時候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火車上真的很熱鬧,我十分不解,為什麼父母不買硬臥,硬座太累了。
晚上我就躺在硬座下面睡覺,火車的咯噔咯噔聲就像老家的鍘辣椒麵一樣。
之後是去大伯家,大伯算是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畢業分配到了山西,過幾年我就會去他那裡過年,那時的火車票還很便宜,也很慢,但是卻充滿了樂趣。
前幾年是來東北上學,2015年走的那個晚上,坐著坐了10幾年的13路公交車,像往常一張,走的是去學校的路,可是我這次卻坐到終點下的。
當我坐上開往東北的這列火車,我大概已經知道了,我很難再像往日那樣輕鬆的坐上公交車就回家了。
一路上33個小時,靜靜的看著窗外的風景,累了就去鋪上躺一躺,躺煩了再下來看看風景,一路上一句話也沒說。
現如今,回家一趟已經身不由己了,所以哪怕是再貴,只要能最快回到家就行。
可能人就是這樣吧,不斷遷移,不斷落地生根,不斷前行,然後走向終點。
墨霏 26歲 鋼琴老師 坐標上海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想起了我去上大學的時候,爸爸去送我,路途不是特別遠,但一天來回也很緊張,晚上為了省住宿的錢他連夜坐「摩的」到的家……
回家跟媽媽說「我看那麼多大學生就俺家丫頭好看,就是曬黑了,以後回來不讓她幹農活了……」
從上高中開始,每次回家他都要在路口等著接,無一例外……爸爸在14年離開了我們,我常常會在深夜裡想的痛哭……人世間最真的感情,或者就是永遠是血脈相連吧。過年了,爸,我們想你了!
king 24歲 保密 坐標鄭州
我今天從機場回來的時候,一個掛著東北口音的大哥到處問開往瀋陽的火車票現在好買嗎?票多嗎?
司機告訴他不知道。
我很好奇,我問他,你上網查查啊。
他說我這個手機沒有網,啥也不知道。
我就給他查了一下,邊查他邊告訴我說:
有票就行昂,站票也行,能回去就行。
下了車大哥給我拿了行李,並且對我連聲道謝。
我很好奇,出來後我就問他,
我說,大哥你哪登機的?
他說,我從國外回來的。我還挺羨慕他,
我說,我真羨慕你,能從國外回來。
他說,我在國外打工,兩年沒回來了,這次終於把工錢結清了,回家過年。
我說,你這包太重了,放在我拉杆箱上吧!我幫你拉著。
他連聲說:不用不用!可沉了!這是給我家裡人買的東西,兩年沒回來了,我著急回去看看他們。
我聽了以後,其實挺溫暖的。
再怎麼漂泊,家也是最溫暖的依託。
雖然我們印象中的火車,往往擁擠、吵鬧,帶給我們滿身疲憊。
但陌生人偶爾的善意、親人的牽掛,和那些熱烈肆意的青春,都讓這個大鐵盒子變得溫暖可親。
它就像一個老朋友,載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駛向未來與回家的路。
轟鳴的汽笛聲已經遠去。
長路漫漫,總會有些溫暖的瞬間,擊中你內心的柔軟。
別擔心,回家路上,你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