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泰如意甘霖:舊定義重疾的末班車

2020-12-14 精算師八哥

最近的重疾險市場就像是一片乾旱的沙漠,各大保險公司不上新品就算了,還陸續下架自家重疾險。

而信泰人壽這家公司絕對是這最特別的煙火,它又雙叒叕出重疾險了!

信泰人壽新出的這款重疾險叫做——如意甘霖。

具體產品表現怎麼樣呢?究竟是不是久旱市場上的「甘霖」呢?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01

先來看看如意甘霖保障方面怎麼樣?

1、重疾額外賠付比例高

我們買重疾險其實等於買保額,如意甘霖重疾險在60歲前,額外賠付70%保額。

舉個例子,30歲Z先生買了50萬,50歲罹患癌症,那麼就可以獲得85萬的保額。

2、中症、輕症保障全、賠付比例高

如意甘霖在輕、中症的保障挺全面的,高發的11種疾病都有覆蓋。

並且輕中症的賠付比例也再創新高。

中症賠付2次,65%保額。

輕症賠付3次,每次賠付50%保額,這個輕症的賠付比例和其他很多家的中症水平一樣了。

輕症保障裡面,還有一項不同部位的原位癌可以額外多賠一次。

第一次得了乳腺原位癌,賠付50%保額,如果第二次發現肺部原位癌,就可以再賠付50%保額。

要知道現在重疾險新規裡有的產品連原位癌都不再保障了。

3、癌症能賠三次

癌症治癒後就一了百了了嗎?不不不,還要考慮復發這個坑,目前癌症二次賠付已經是各重疾險的標配選項了。

但如意甘霖對癌症可賠3次保額,大大增加了癌症的保障。

有些朋友可能會擔心了,那賠付的標準會不會有貓膩啊?我們一起來看如意甘霖癌症二次賠付的標準:

● 首次重疾是非癌症,間隔180天後患癌,賠120%;

● 首次重疾是癌症,3年後,癌症持續、新發、轉移、復發,可再賠120%;

● 再間隔3年,若仍患癌症,可再賠120%。

無論是在賠付比例還是間隔期,在整個市場上都是數一數二的。

4、可選特別身故關愛金

特別身故關愛金是指患了重疾後,若幾年後不幸死亡了,可再賠一筆錢,比傳統身故責任更實用。

傳統的身故責任重疾和身故二賠一,賠了重疾就不再賠身故了。如意甘霖如果附加這個選項的話,賠了重疾之後,再身故還能有相應的賠付金。

比如L先生買了50萬保額,附加了特別關愛身故金;不幸患腦中風後遺症,持續1年半後身故了,那麼一共可獲賠50+50*20%=60萬。

5、身故保障非常靈活

如意甘霖的保障很全面,而且都是可選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例如選擇保至70周歲,不附加身故保障,這個地板價組合真的不多見了。

保70歲的重疾價格低,槓桿高,它可以在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30-60歲),充分發揮收入損失補償的作用,適合預算不多的小年輕或者用於加保的人群上車。

預算充足的朋友,還是建議優先選擇保終身的。

02

如意甘霖值不值得買呢?

保障了解完了,下面我們要看看如意甘霖「能打」嗎?

從產品保障上面看,如意甘霖是最靈活的一個,無論是保障期、身故責任、癌症多次賠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在輕症中症保障上秒殺大部分產品,屬於目前行業最高的比例。

表格裡那麼多款重疾估計你又看得眼花繚亂了,具體怎麼選擇呢?

看重心腦血管保障的,選達爾文3號,附加心腦血管保障;看重癌症保障的,選如意甘霖,附加癌症多次賠;想要重疾多次賠的,可以選崑崙健康保多倍版。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得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選擇,比如如果有甲狀腺結節和乳腺結節,那麼信泰的產品就沒那麼友好了。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健康狀況最適合買哪個的,趕緊來私聊我哦!

作為重疾新規前最後一班車,這滴如意甘霖的「壽命」估計就不到2個月了。

新定義重疾險的癌症保障縮水,價格按理說會更便宜,但按目前已出的新規產品來看卻是「減量加價」。

而且目前很多保險公司也推出了「擇優理賠」規則,即舊定義的重疾險在理賠時既可以按舊定義理賠,也可以按新定義理賠,針對所患疾病哪個更有利就按哪個賠,但是以後買新定義的產品就只能按新定義賠了。

所以,還等什麼呢?

最後不到60天了,且買且珍惜吧。

相關焦點

  • 信泰如意甘霖臻藏版貴嗎?能否完爆和諧福樂保1號?
    信泰如意甘霖臻藏版將在12月1號上線,這幾天有很多人諮詢這款產品的保費多少錢,性價比高嗎? 其實要知道一款重疾險的性價比高不高,除了保障內容外,還得看保費如何,與其它產品對比是否有優勢。
  • 駱駝規劃:新定義vs舊定義重疾險,哪種更值得買?
    最近重疾市場不少大事件:折騰了大半年的重疾險新定義落地,新產品陸續上線;舊定義重疾險退市時間確定,將於2021年1月31日之前全部停售。在可銷售時間不足兩個月的情況下,有保險公司抓緊時間見縫插針推出舊定義新產品。
  • 信泰| 如意甘霖(臻藏版),170%重疾賠付,最大優勢還是無身故責任
    文 | 周健良 我的第169篇原創文章 前言 大家好,我是只看數據不說雞湯的安東尼 在最後2個月可銷售07版重疾定義的重疾險
  • 重疾險將迎大調整,等「新」還是買「舊」
    2月1日起,《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將正式實施,這是重疾險條款時隔13年迎來的大調整,屆時舊規範下的重疾險產品將停售。新規對投保人有哪些影響?想投保的市民,是該搭上舊款「末班車」,還是該靜待新產品上市再購買呢?
  • 看過了這麼多新定義的重疾,心已死
    來源:基金豆元旦又有保險公司推出新定義重疾了。相比之前幾款產品算是加量減價了。不過和現在的爆款比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30歲男性50萬保額每年需要6695元,比多次重疾守衛者3號還要貴四百多塊。還是舊定義的產品便宜啊,現在我們能買到這麼便宜保障還好你的重疾,也是經歷了好幾輪更新迭代的:最早期的的重疾險只是把線下的重疾直接搬到線上,可以忽略不計第一階段真正意義的線上重疾的期限都非常短。代表產品新華i健康、合眾定期重疾。
  • 給你一個看看07版定義規範重疾險產品的理由
    根據《健康保險管理辦法》23 條規定,買了老版重疾,也可以用新版疾病定義申請理賠,哪個有利就按哪個賠。買舊版定義重疾的主要優勢如下:1、 甲狀腺癌,舊定義理賠更寬鬆在新版重疾險中,甲狀腺癌將按輕重程度分級賠付:TNM 分期 I 期以上:按重疾賠付,例如買 50 萬保額,賠 50 萬。
  • 新不如舊!這些好產品「大限將至」,抓緊買!
    購買了舊「疾病定義規範(2007)」的財蜜,對於原保險合同中適用的疾病定義,可以在2007版標準定義與2020版標準定義中,擇優選擇有利於客戶的一項作為賠付依據,兌現保險承諾。 除該疾病定義擇優選擇外,原保險合同疾病種類、保險責任及其他約定等內容均保持不變。
  • 重疾定義修訂,4降1限2不保,真相是什麼?
    換言之,重疾定義修訂後,只有TNM分期為I期或更輕分期的甲狀腺癌不算重疾,而重症甲狀腺癌還是按重疾賠付。換算成數字,同樣50萬保額,萬一罹患甲狀腺癌,重疾定義修訂前可以賠付50萬,重疾定義修訂後可能只能賠付15萬。
  • 重疾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發布在即,如何配置重疾保險?
    2020年3月31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就《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向行業徵求意見,這是自舊版使用規範2007年發布以來的首次修訂。變化一:重疾險必須保險的重症病種由原來的25種增加到了28種,增加了嚴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嚴重克羅恩病和嚴重潰瘍性結腸炎。基於這三種疾病在目前的重疾產品中基本都有包括,所以這個變化對目前的重疾產品影響不大。
  • 新定義重疾險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最近一個月裡,保險界那是相當熱鬧,主要還是因為舊定義重疾險即將在2021年1月31日停售。心愛舊定義的小夥伴都火急火燎得想趕上最後一班列車,保險公司也你爭我趕地上線新品,場面一度沸騰。和諧福滿一生重疾險就是和諧健康在這個月新上線的新定義重疾險產品。
  • 重疾險病種新定義要來了 甲狀腺癌「去留」成關注焦點
    重疾險病種新定義要來了 甲狀腺癌「去留」成關注焦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3-15 18:33:33
  • 平安、人壽、友邦紛紛推出擇優理賠,現在是買重疾險最好的時機?
    新重疾定義在11月5日就已經正式生效了,舊重疾定義下的產品必須在2021年1月31日全部停止銷售。也就是說,離舊定義的重疾產品銷售還剩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很多人在持觀望態度,也在糾結要不要買舊定義重疾險。糾結的理由,無非是理賠規則的利弊權衡,魚和熊掌想要兼得。
  • 重疾新規遇擇優理賠,該如何選?一文讀明白……(建議轉發)
    時隔13年,重疾定義變動,銀保監也已經就重疾險新定義做了發布會。影響之大,讓整個保險行業震動。 重疾改革,改什麼? 新版重疾定義有什麼變化,我們可以參考下圖:
  • 一周保險資訊:10月保險業85張罰單,罰款1200萬,重疾新定義修訂
    (新浪財經)中金公司:重疾新定義和發生率修訂 小幅利好上市險企《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發布,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新重疾定義規範相比之前6月的徵求意見稿變化較小,僅對部分疾病定義做出調整。中金公司分析,新規只約束新的產品,而存量產品仍然使用舊的定義和發生率,因此新規對存量產品無影響。預計舊的重疾險的停售將小幅提升未來3個月的銷售。
  • 泰康人壽不開胸拒理賠遭質疑 重疾定義規範13年未變糾紛多
    根據合同條款,張先生母親做的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不屬於重疾保障範疇。新浪金融曝光查詢了泰康人壽其他重疾險產品發現,支架植入術均被列入輕症疾病。而張先生母親投保的重疾險不包含輕症疾病保障責任,因此無法獲得保險理賠。
  • 重疾險新規調整理賠範圍 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
    為了避免後續越來越多的爭端,保監會即加緊推進了關於重疾險的疾病定義規範,終於在2007年8月1日出臺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共同制定並實施。自此,大陸重大疾病保險對於疾病理賠上有了統一的定義。我國重疾險步入正軌,有了確定重疾的相關規範,在此後13年的發展中,多是以此為基礎進行相關規範。
  • 重疾險新規過渡期 舊產品竟成香餑餑
    「2021年1月31日後,所有老款重疾險將停售。」「重疾險『理賠擇優』倒計時,抓緊上車!」保險消費者李女士朋友圈中的保險經紀人都在「賣力」推薦重疾險產品。當下恰逢險企「開門紅」,諸多公司開啟「花式」促銷,在老款重疾險即將停售之際推出「新舊定義擇優理賠」方案。重疾險成為險企2021年「開門紅」的銷售黑馬。
  • 新規後再買重疾險?最全新、舊高發重疾定義PK
    最近,關注重疾險的朋友,想必都有同樣的感受,市場進入了產品供應的空窗期,全行業都在等新重疾定義的落地頒布。同時,目前按原版定義開發的新產品已經不再獲批上市。
  • 傷殘算重疾嗎?重疾險是否可以賠付?
    不過對於重疾險保障的重疾還是有很多小夥伴是不大了解的,如平時人們認為很嚴重的傷殘算不算重疾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探討一下這方面的知識。這要看傷殘程度而定,一般重疾保障的是達到全殘標準的某些傷殘!重疾險保障的重疾是怎麼樣的呢?
  • 擇機而動 優選平安—平安人壽新疆分公司召開重疾擇優新聞發布會
    平安人壽新疆分公司副總經理張俊紅做重疾擇優方案解讀時指出:「為適應醫學進步發展、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平安人壽推出重大疾病理賠擇優方案。客戶在2007版重疾定義中的某種疾病申請理賠時,可在2007版標準定義與2020年版標準定義中,擇優選擇該疾病所對應的疾病定義之一作為賠付依據,除該疾病定義擇優選擇外,原保險合同疾病種類、保險責任及其他約定等內容均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