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料理鍋銷量增150倍,創業者倆月見30+VC:6000億小家電的大市場

2020-12-18 界面新聞

文|鉛筆道 希言

編輯 | 吳晉娜

多功能料理鍋,成交額同比上漲了15011%;三明治機,成交額也上漲了3353%。這是來自2020年Q1的天貓網絡銷售增長數據。

小家電,大市場。研究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小家電市場規模4015 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6460 億元。今年上半年,小家電全渠道零售量約為1.3億臺,同比增長6.5%;但線上渠道卻大放異彩,零售量同比增長了25.4%,零售額也同比增長12.4%。

有小家電品牌的創業者也明顯感受到今年行業升溫後的變化。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這位創業者的2萬多件產品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售空。並且在6、7兩個月裡,創業者被30多家投資機構約見。還有創業者對鉛筆道表示,通過直播帶貨,自家產品一場帶貨數千臺。

與此同時,小家電企業也出現短期井噴。3-4月,我國小家電註冊量達10722家,而1-2月總註冊量僅為3233家。

行業競爭壓力加重之下,對於創業者而言,如何構築品牌的護城河才是重中之重。

註: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記者採訪和網絡公開信息,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迅速升溫

疫情期間呈爆發式增長,並持續火熱至今,小家電一直是2020年的熱詞。

「十一」長假期間,小家電產品也成為銷量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京東家電的銷售數據顯示,剃/脫毛器成交額同比增長60%,美容器、廚師機、三明治機、空氣炸鍋等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翻番。

作為這個行業的創業者,專注做迷你式破壁機的Pinlo品羅CEO黃銘傑親身感受到了今年小家電行業的「溫度」。

在3月份,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黃銘傑發現Pinlo在去年積壓的庫存產品越來越少,2萬多件產品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售空。

都說「小家電,大市場」。

根據奧維雲網(AVC)的統計,上半年小家電全渠道零售量約為1.3億臺,同比增長6.5%;但線上渠道卻大放異彩,零售量同比增長了25.4%,零售額也同比增長12.4%。

事實上,在上半年如品羅這樣的小家電品牌得到好成績,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疫情。

疫情期間,居民在宅在家中的時間明顯增加,多出來的時間被很多人用於興趣開發,其中代表性的就是廚藝大比拼,廚房小家電的銷量增長也就順理成章。根據天貓網絡銷售數據,2020年Q1,多功能料理鍋、廚師機、三明治機的成交額同比分別上漲了15011%、453%、3353%。

不過,疫情期間的變化只是表象,小家電的高增長其實早已開始。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2 年至2019 年小家電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3%,2019年市場規模4015 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6460 億元。

在資本市場上,小家電賽道也備受資本青睞,2019-2020年共發生18起融資事件,2020年1-8月累計有8起。除了一些傳統家電品牌,新興品牌也開始受到追捧,其中素士、Oralshark從2019年至今已分別完成2輪融資。

圖源:青桐資本

到了今年,黃銘傑發現資本方更加熱情。「從3月份時,聯繫我們的投資人就特別多,在6、7兩個月裡我見了30多家投資機構。」

幾年前,很多投資人會覺得這個賽道沒什麼可投的,或者是認為收益的天花板不夠高。黃銘傑還透露,品羅目前正在進行新的一輪融資。

從玩家數量看,今年3-4月小家電出現短期井噴。3-4月我國小家電註冊量達10722家,而1-2月總註冊量僅為3233家。2019年,小家電企業註冊量為60166家。

「在幾年前,存粹的小家電品牌是沒有幾家的。」黃銘傑說道。

小家電的產業紅利

近幾年,小家電產業主要經歷了兩波紅利:1、新內容平臺的流量紅利;2、直播帶貨紅利。

創業6年後,黃銘傑享受到了第一波小家電紅利:新內容平臺崛起,如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創業前6年,他踏入的領域是iPhone配件。2010年創立初期,黃銘傑用醫療級的新材料打造出當時世界上最薄的蘋果手機殼,一百多塊錢客單價在全球蘋果店賣了一百多萬片,但很快被山寨廠商的「9.9包郵」產品打敗。

直到2016年,品羅加入小米生態鏈,獲得了順為的投資。團隊起初的定位也比較迷茫,接過小米安排的手機配件與出行產品方向,做過文具,做過米家自動傘、米家保溫杯等產品。

隨後慢慢地,品羅接觸到了小家電賽道:傳統的出行產品就算做到極致,用戶的體驗也不會提升太大。但是智能家電產品不一樣,無論是外觀還是產品的內在,小家電還停留在上一代人的水平,特別是電機攪拌類產品。

2018年4月份,在內容平臺的流量紅利下,他研發的第一款小家電產品走紅——小怪獸破壁料理機,把大品牌900元的高性能產品價格壓縮至199元。不到兩周,料理機就在小米眾籌賣出2萬多臺,一年賣超過二十萬臺。

當時,小紅書、抖音、快手等新型內容平臺強勢崛起,直播電商的新玩法也被創造出來,新的流量紅利出現,為企業提供了一個低成本獲客和品宣的新渠道;而且廠商還能通過這些雙向互動的內容平臺獲取用戶的需求信息,更有的放矢地制定產品研發策略。

「我們拍了很多很有意思的視頻,比如把打火石之類的奇怪東西丟盡料理機裡面,再用高速攝像機拍攝,做出來的慢動作效果非常炫酷,由此『不小心』引爆小米米粉圈,還火出圈外。」黃銘傑介紹,品羅關於料理機的視頻,全網總播放量有近千萬,但是成本卻只有3萬元。

而小家電經歷的第二波產業紅利誕生於近兩年——直播帶貨。

品牌專家李倩認為,帶貨只是一種產品營銷手段而已,但由於小家電更多的是放在創新性上與產品的使用場景上,這類產品對於演示的需求比較集中,所以視頻的營銷手段會使得小家電比其他品類具備一些額外的優勢。

某小家電品牌的聯合創始人餘明(化名)介紹道,疫情期間曾藉助某個網紅大主播單場賣出數千臺產品。在直播時,低單價高顏值的小家電,完全能刺激起用戶的衝動型購買。

當然,新小家電品牌的產業紅利實際遠不止於此。

黃銘傑曾自己復盤過,電商渠道、消費升級、消費者審美的提升、用戶群體的年輕化、國貨潮流,都是新品牌的發展因素。

「重點是,我們這些新品牌更懂用戶。」餘明強調。

在加入團隊之前,餘明曾是某硬體大廠的設計師,非常清楚當代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產品。「相比之下,傳統品牌如果在小紅書上做推廣,除了說年輕人根本不關心的那些產品性能,還能說什麼?」

新一代的創業者與傳統企業家不一樣,他們做家電與智能產品的思維更是天差地別。

「可能我們也會犯錯誤,但是我們會帶來一些新的東西,一旦新的東西打中了就會帶來紅利。」黃銘傑補充道。

新品牌的護城河

與黃銘傑一樣,餘明團隊也曾享受過新小家電品牌的產業紅利,但是到了2020年下半年,他越來越覺得,公司「不好做了」。

歷經40年發展,小家電已步入充分競爭階段。「美九蘇」三足鼎立,新品牌憑藉長尾效應下的個性化需求,網紅爆款迭出,一路跑馬圈地,在傳統小家電市場贏得一席之地。可是對於所有進入的家電廠商來說,機會與市場火爆背後,日漸白熱化的競爭也不容小覷。

小家電本身產業鏈就小,進入領域容易,退出也容易。但若沒有長期的戰略與研究投入,單純依靠投機賺快錢很難長遠立足。

「現在,身邊的同行越來越多了。然後一個品類紅了之後,電商上瞬間出現一大堆完全一樣的產品。」餘明提醒新入行者,千萬不要被今年以來小家電市場火爆的一系列表象所迷惑。

在他看來,如果相關企業不能在品類、功能、體驗、文化等方面,面向用戶升級的生活場景展開進一步的創新和突破,還是停留於空氣炸鍋、果汁杯、網紅鍋等品類的過度消耗。那麼,小家電市場競爭的結果,一定是「一起倒黴」。

另外,對於新品牌來說,通常會以顏值為側重點,迅速打開用戶心智,但是在黃銘傑看來,現在有些企業用力過猛。「到了2020年,設計上水平大家都已經提升了,但是本質的一些事情,如研發,提升產品核心性能,優化體驗等環節,真正願意做的人不多。」比如我們專注的破壁機領域,真正願意去持續投入研究降噪,更易清潔,更緊湊的機身,膠囊化耗材的研究等苦活,願意做深的不多。我們認為,產品定義,設計和工程是三位一體的。

黃銘傑很直白地表示,設計是提升體驗的過程之一,但是國內的一些新小家電品牌將其分裂了,「顏值很高,但是內在的東西一般。」

歸根結底,這些還是小家電品牌如何構築自己的護城河的問題。

在李倩看來,小家電迎來發展紅利一個的很大原因,就是過去中國市場以大家電為主要的家電競爭賽道,但是大家電卻不能滿足細分需求和新的消費場景,而小家電恰好能以此切入。

在這個賽道裡,核心的打法還是挖掘用戶場景需求以及產品創新。「就比如摩飛的那款網紅鍋,滿足了租房年輕人的『火鍋烤肉二合一』『半下廚房的需求』,還有小熊電器推出的酸奶機、煮蛋器,都凸顯出大家對新的小場景的揣摩。」

小家電如今的發展思路與過去大家電粗放式的創新思路截然不同。她認為,隨著行業的發展,品牌塑造必然會是小家電品牌的護城河之一。

李倩解釋道,目前雖然小家電是百家爭鳴的賽道,但是長期來看,當用戶需求被滿足之後,還是要靠品牌取勝。「就比如戴森,它品牌的整體的系統性與完成度都非常高,用戶對於品牌的認同,以及品牌產品質量與創新能力帶給用戶的觀感,會是它取勝的手段之一。」

相關焦點

  • 料理鍋品牌風向標,東芝多功能料理鍋帶你了解今生往事
    按央視財經的報導,春節以後,電熱飯盒、空氣炸鍋、破壁機、多功能料理鍋等新興廚電都在走紅,帶動了淨水器、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等品類的暴走。  市場的第一批收割者居然是沒有技術儲備的網紅品牌。  他們做小家電不需要複雜的研發,對材料和技術依賴較少,產品針對某個場景,簡單拷貝,找OEM代工生產就能包打天下。
  • 東芝多功能料理鍋正在取代當代廚房格局
    其實小編不想給大家評測,要問原因嘛,想必大家都了解,東芝多功能料理鍋還需要評測嗎,這麼好的一款網紅鼻祖多功能鍋,是很多家庭主婦的夢想選擇,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不選擇其他品牌的多功能料理鍋,而且一定要選擇東芝多功能料理鍋呢,讓我們看看下面想必大家都清楚了。
  • 小家電領域標杆企業蘇泊爾分析報告
    十三.預計2020年全年營收為185億,同比下降7%,淨利潤為16.5億,EPS為2.01,對應市盈率為36倍,市銷率為3.3倍。以30倍市盈率為基準,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別對應股價為60.41元、70.43元、81.70元。
  • 刷屏抖音小紅書,誰在製造這口「網紅鍋」
    乍一看,這款料理鍋的爆紅路徑似乎有跡可循,它踩準了近年網紅的出圈邏輯:足夠豐富的品牌故事、高顏值、擁有一些或許並不實用但足夠發上朋友圈的功能,切中了傳統家電品牌難及的市場縫隙從蒸蛋器、酸奶機、電熱飯盒到如今的多功能料理鍋,家電巨頭目光所及處,藏著當代年輕人多元的消費需求。一個顯性的數據是,中國小家電人均擁有量為9.5個,不到美國、日本的三分之一,增長潛力巨大。疫情之後崛起的宅經濟,更讓這種需要花時間搗鼓的小家電銷量大增。今年天貓618,麵包機、洗碗機、空氣炸鍋等,都以同比800%甚至1000%的驚人速度增長。
  • 雷軍終於戰勝董明珠 6000億小米等於2個格力,阿里蔡崇信的...
    進入9月,連續多日大漲的小米股價站上25港元、26港元,超越上市之初的22.20港元高點,市值先後突破6000億港元、6500億港元。完成這次U型反轉,小米用了2年零2個月。 二級市場瘋狂背後,小米在疫情中交出了一份超預期成績單:上半年總營收1032億元,同比增長7.9%,淨利潤66.6億元,同比增長29.3%。
  • 藏在小家電的萬億生意:有人8個月收割100億市值,疫情期間淨利猛增80%
    據奧維雲網(AVC)統計,2020年Q1家電全品類零售額為1057億元,同比下降37.6%。 細分到月度數據,1-3月銷售降幅呈逐漸擴大趨勢,分別達到25.6%、38.9%和47.8%。[1] 罕見的負增長,就連家電三大龍頭企業也沒有兜住。根據Q1財報顯示,美的、海爾、格力三家公司淨利潤,分別下滑了22%、73%、50%。
  • 小家電的美好,既是生活,亦是『印鈔機』
    2020年2月,以年收入42億扣非淨利潤超7億靚麗數據,註冊登陸科創板。隨後市值一路直上超600億。 不止於此,被科技加速的小家電產業正在全面智能化襲來的黎明前夜。2016年10月,能夠自己洗拖布的雲鯨掃拖機器人公司註冊成立,經歷3年產品研發,目前天貓銷量已破萬級別,好評率4.9。
  • 融資70億,這一屆機器人創業者沒空見VC
    隨之而來的是,創業者們也變得越來越忙,甚至有創業者幾乎沒有多餘精力見投資人,但投資人們紛紛將目光對準它們。此背景下,在經歷了去年的資本寒冬之後,機器人行業也進入「吸金」模式。其中, 3 月、 5 月、 6 月、 7 月,每個月都發生 10 次融資事件; 4 月,發生了 9 次融資事件;而 1 月、 2 月、 8 月,也分別發生 5 次、 4 次和 7 次融資事件。雖然關注機器人賽道的投資機構驟增,但是機構的判斷邏輯並沒有發生變化。投資人依然關心行業是否剛需,訂單能否持續和產品是否具有差異化優勢。
  • GGV的toB投資觀察:儘管還有30倍的增長空間,但中國企業服務創業者...
    今年企業服務賽道受到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廣泛追捧,不過,吳陳堯在與GGV團隊向媒體分享企業服務投資經驗時透露,他在見創業者過程中注意到,中國SaaS公司創始人還不太關注投資行業慣用的某些關鍵指標——這說明很多創始人並不知道、也無法描述什麼是好SaaS公司,「也就沒有努力的方向」。
  • 29億巨額定增謎團未解,星期六30億市值解禁來襲
    來源:投資時報「網紅概念」旋風令星期六股價暴漲之後,該公司擬募集不超過 29.72億元資金,除用於「打造時尚IP生態圈」三項目外,其中近30%將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借款,這使得此次定增募資必要性、合理性遭質疑《投資時報》研究員 李浥塵一石激起千層浪。
  • 小家電領域標杆企業蘇泊爾簡析
    蘇泊爾創立於1994年,第一款產品是「蘇泊爾安全壓力鍋」,後來隨著企業的發展,業務板塊從炊具逐步擴展到廚房小家電、廚衛電器、家居生活電器等領域。蘇泊爾於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國內首家炊具行業的上市公司。
  • 從代工廠到網紅品牌 新寶電器能否逆襲?
    新寶電器,被稱作中國最大的生活小家電代工廠。但代工利潤低,處於產業價值鏈底部;近年來,隨著國內小家電消費潮的興起,新寶也在謀求轉型,引入「流量」機制打造網絡「爆款」。2018年,新寶旗下自主品牌摩飛推出的料理鍋火了;隨後,新寶又打造出一批網絡爆款小家電。從代工廠到網紅品牌,新寶邁出了跨越性的一步。但在高度擁擠的小家電陣營中,網紅經濟真得能激發新寶的「新生」嗎?
  • 網紅、創業者、KOL導師,papi醬的三重門:30歲的人生不下定義
    昔日網紅papi醬變了嗎?她是網紅?是創業者?還是明星?現在的她又要做人生導師,那麼,這位30歲加的女人,到底要怎樣?小達人變身大網紅2005年,畢業於上海知名中學的海派女子姜逸磊來到帝都北京,就讀於知名的戲劇高校中央戲劇學院的導演系。
  • 縣長帶貨當「網紅」,直播經濟大爆發!
    這兩天,很多縣長火了,因為,他們都成了——網紅!近日,微博上「縣長開直播」成為了熱詞。你也許在疑惑,怎麼連縣長都去當網紅直播帶貨了?這是不是有點不務正業?光山縣的「網紅縣長」邱學明直播賣魚,現場捕獲的6000多斤鮮魚迅速在網上銷售一空。
  • 「爆款」不斷產生 網紅小家電怎麼這麼紅?
    圖片從左至右依次是:早餐機、多功能料理鍋和空氣炸鍋。  早餐機、榨汁機、養生壺……相對於傳統的冰箱、空調、洗衣機等人們生活中必需的大家電,這些功能細化的小家電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消費群體青睞。它們主要針對一些細分的生活場景,滿足特定人群的使用需求。特別是隨著疫情帶火了「宅經濟」,這些小家電在網絡社交、直播與短視頻平臺上迎來頗高「出鏡率」,掀起一股「網紅小家電」風潮。  網紅小家電有多火?
  • 家電行業專題報告:小家電行業全景圖
    、電吹風、電熱水壺、剃鬚刀,家庭滲透率已經達到 80%+;2)小家電滲透率多集中在 70%~30%之間;3)長尾與常規品類的滲透率出現斷層:掃地機器人約 30%滲透率可作為邊界,排在其後除蟎儀滲透率驟降至 20%(見下圖),即小家電長尾品類與常規品類的區隔較為明顯。
  • 另類網紅明星PK:小家電賽道能否誕生下個「頂流」?
    以美的、蘇泊爾、飛科為代表的家電土著巨頭加碼小家電賽道,還有以小狗電器、小熊電器為代表的新興垂直小家電企業也呈燎原之勢。乘風破浪的家電「明星」 PK 一夜爆紅的家電「網紅」小家電市場在早期體現出較為明顯的營銷導向性,每個細分品類的局部從0到100的暴發要比過去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要短的多。
  • 中國版摩飛火爆來襲,法迪歐網紅料理鍋千元品質、一半價格!
    於是,能同時滿足人們味蕾和視覺享受的廚房小家電悄然走紅,比如讓很多人都為之種草的多功能鍋。以摩飛為例,在一眾講求低調實力的廚電面前顏值的確非常高,但千餘元才能集齊整套鍋具,這價格對於一般家庭來說並不算友好。不過,最近廚電輕奢品牌法迪歐推出的一款多功能網紅料理鍋,包含五種功能盤的尊享款熱銷價僅599元,近乎摩飛的腰斬價,至於它的功能配置與摩飛相比又如何呢?接下來讓我們一探究竟。
  • 2.7億「迎娶」網紅 元隆雅圖圖什麼?
    來源:金融投資報資本與網紅的聯姻又來了。上市公司元隆雅圖看上網紅博主「原來是西門大嫂」創立的有花果傳媒,為了「抱得佳人歸」,開出了52倍溢價、高達2.7億元的天價「彩禮」。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這場「郎財女貌」的聯姻消息公之於眾時,遙遠的大洋彼岸傳來了頭部網紅公司如涵準備與納斯達克「離婚」的消息。
  • 小家電銷售市場獨步青雲 - 海口晚報數字報·海口晚報網
    本報6月25日訊(見習記者佔文平)2009年過半,來自海口各大家電賣場的數據印證了一句古話:人不可貌相,小家電亦是如此。  個頭雖小表現不俗  受金融危機影響,包括家電在內的很多行業都進入了「寒冬」。雖然具體數據不明確,但上半年整個行業銷售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已是不爭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