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今年3月,學校一片荒草地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今年4月5日,新民晚報讀者之聲版曾刊登《錦秋花園對口學校是片荒草地》一文,披露寶山區錦秋花園建成20多年沒有配套的公辦小學,每年都「暫定對口」到其他學校,且「暫定對口」常有變化,令部分家長焦慮和不滿。而近一段時間,錦秋花園部分業主再次陷入焦慮:寶山區相關部門公開承諾,對口學校今年三季度開工建設,不料開建日期一變再變,如今都已12月,「草都沒動過一根」。
新校還沒開建 借讀好遠好難
家長侯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孩子於2020年9月就讀一年級。根據寶山區教育局發布的「2020年寶山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區範圍與招生計劃(小學)」,當年錦秋花園(錦秋一居、錦秋二居)不再像前幾年那樣「暫定對口」比較近的經緯實驗學校,而是對口「上師大附屬南陳路九年一貫制學校(暫名)」。
上師大附屬南陳路九年一貫制學校(暫名)是一所新校,位於錦秋花園小區東門旁,還未開建。孩子們遂被安排暫借在錦秋路3000號(上海市行知中學附屬寶山實驗學校)讀書。
錦秋路3000號,距小區中心位置約4.5公裡,還要走一段坡度很大的橫跨外環的高架橋……家長和孩子們都面臨借讀學校路遠難行的困難。
往年暫定對口的學校很近,去不了;對口的新學校,還沒建成;借讀學校,又遠又難走……家長們本來就已十分不滿,最近發現,「路遠難行」竟還加碼了!根據區相關部門原先說法,新校於2020年三季度開工建設,2022年9月投入使用,可家長們發現,2022年能否投入使用根本是個問號。
圖說:居民曾得到回覆,學校於2020年三季度開建
建校一拖再拖 新校還是荒地
擬建的上師大附屬南陳路九年一貫制學校,9月已更名為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寶山潛溪學校,位於錦秋花園東門旁(南陳路上)。20多年了,這塊地一直是一片荒草地。
今年4月,記者在採寫《錦秋花園對口學校是片荒草地》報導時,寶山區相關部門曾明確表態:該新建學校是錦秋花園小區配套的九年一貫制學校,2020年三季度開工建設,規模36班,將於2022年9月正式啟用。
侯先生告訴記者,今年9月過後,家長們見「荒地」沒有開工跡象,致電寶山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答覆稱,「正在走審批手續,有些手續還沒走完,可能11月份動工。」等到了11月份,家長見學校仍無動靜,再次反映,得到的答覆是「今年年底開工」。12月份,眼看馬上要切換到2021年了,家長們再次催問,這次得到的答覆又成了「明年3月」。
明日復明日,延期何其多。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家長們不得而知。
據家長們反映,寶山區當年將新建3所小學,其中2所已經在建,而且校舍框架全搭建好了,「只有我們潛溪學校還在走流程,沒動工跡象,沒按原定計劃執行」。
圖說:學校至今還是一片荒草地,草都沒動過一根。攝於12月16日
麻煩接踵而來 家長憂心忡忡
家長們的情緒開始變得焦慮。侯先生是一名建築行業從業人員。他說,根據區相關部門原先的說法,學校於2020年三季度開工,2022年9月投入使用……2年建一所學校,工程進度本身已經很趕,如果工期被「掐」短,導致2022年9月未能建成,學生上學將面臨變數。
侯先生孩子這一批於2020年9月入學的孩子,共4個班,暫借在錦秋路3000號(行知中學附屬寶山實驗學校)。若2022年未能按期搬走,可能會影響到3屆學生(原計劃是2屆),並將產生連環影響。「首先,對寶山實驗學校來說,每年也都在招生,可能校舍接納不下那麼多學生。其次,對潛溪學校來說,若將學生拆分到多所學校借讀,校車安排、教學管理、教學質量等都有負面影響。」
即便新學校在2022年9月如期完工,趕工的學校「吹」得充分嗎?甲醛、苯會超標嗎?能否符合環保標準?家長們又多了一層對兒童健康的擔心。
總之,新學校承諾的開工日期一改再改,家長們的擔憂是一重又一重。
手續重新報批 開工要到明年
12月17日上午,記者諮詢寶山區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透露,潛溪學校的規劃有些「調整」,主要是學校道口從原錦秋花園小區內部道路改為外部道路,此外還出現了綠化調整、容積率調整、班額數調整等,從而導致房子的建設和費用都產生了調整,建設流程和相關手續都需重新報批。
「現在不是什麼都不幹,而是在進行大量的準備和協調工作。」工作人員透露,從下周一開始,有關綠化和道口改建的工作將開始推進,「但正式打樁估計到要到2021年的春節之後。」
對方表示,雖然開工日期比之前的承諾晚了一點,但潛溪學校「2022年9月投入使用」的目標沒有變化。對於因規劃調整和報批手續產生的工期延後,希望家長們理解。
新民晚報記者 陳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