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言語在精不在多。最不會說話的人可能就是喋喋不休的人。要想把話說得「高效」,你就應該言簡,讓對方很快明白你所要表達的意思。
在任何場合說話,我們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一個語言精練、懂得適時緘默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歡迎。而一個不分場合、總是喋喋不休的人,有可能「話多錯多」,招人反感。
俗話說「禍從口出」,有時候僅是因為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而遭到禍害。我們應謹言慎行,不能因一時興起,說一些無根據的話語,這只會讓自己名譽受損。
子曰:「辭達而已矣。」孔子的意思是說:「言辭只要能表達意思就行了。《道德經》中有「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說法。老子說:「話說得太多,往往會使自己陷入困境,還不如保持沉默,把話留在心裡。」
《弟子規》中的「話說多,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告訴我們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說話要恰到好處,該說的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立身處世應該謹言慎行,談話內容要實事求是。
據史書記載,子禽問墨子:老師,一個人話說多了有沒有好處?墨子回答:話說多了有什麼好處呢?比如池塘裡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乾舌燥,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它。但是雄雞,只在天亮時叫兩三聲,大家聽到雞啼就知道天要亮了,於是都注意它。墨子的回答雖然簡單,但闡述了說話既要切中要害又要恰合時宜的道理。青蛙與雄雞的對比,形象地詮釋了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的真正內涵。
古往今來,會說話的例子不勝枚舉。孔子崇尚周禮,曾專程到東周都城洛陽考察禮儀制度。當他在參觀周王祭先祖的太廟時看到臺階右側立著一個金屬鑄造的人,嘴上被扎了三道封條,在這個金屬人的背面,還刻有銘文:「這是古代一位說話極其慎重的人,小心啊!小心啊!不要多說話,話說得多壞的事也多!」
《菜根譚》中說:「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尤駢集。」意思是說,十句話說對九句,未必有人說你好,但如果說錯一句話,則各種指責,抱怨就會集中到你身上。
由此可見,多說話不如少說話,說話要恰當無誤,千萬不要花言巧語。那些話者往往說個不停,難免口乾喉痛,不僅得不到任何益處,一旦發生了「口是禍門」的事情,只會給自己的處境和人際關係帶來障礙。
諸葛瑾是三國時期孫權手下的大臣,平時話不多,但常常在緊要關頭,憑几句話就能解決問題。有一次校尉殷模被孫權誤解要被殺頭,眾人都向孫權求情,只有諸葛瑾一言不發。孫權問「為什么子瑜(諸葛瑾字子瑜)不說話?」諸葛瑾說:「我與股模的家鄉遭遇戰亂,所以才來投奔陛下。現在殷模不思進取,辜負了您,還求什麼寬恕呢?」短短幾句話,就使孫權想到殷模不遠千裡來投奔自己,即使有過錯也應該原諒,於是孫權就赦免了殷模。
與人交談時,有些人聊到盡興,一股腦地把什麼話都說出來好像自己多麼真誠、坦白;也有些人由於一時氣急就什麼都不顧什麼都說,話越尖酸刻薄,越狠毒越說,一時的解氣之後只怕是後悔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一句話沒說好就可能讓你身處逆境;一句話沒說好就可能讓奸佞的小人抓住把柄置你於死地!
某博物館派出某館員招攬櫥窗廣告業務,這位館員專程趕到當地一家製鞋廠,稍加瀏覽,就大包大攬地與廠長談生意。他自以為是,手指廠房裡展列出的各類鞋產品,誇獎一通:「這種鞋子,款式新穎,美觀大方,如果與我們館合作,廣為宣傳,一定會提高知名度的!然後就會暢銷全國,貴廠生產也會蒸蒸日上啊!」
這話聽起來聲情並茂,又具說服力,可惜說話人並非製鞋內行原來他誇耀的是對方廠中積壓的一批過時的產品。結果廠長不動聲色地答道:「謝謝你的話。可惜你指出的這批鞋子全部是落後於市場供求形勢的第七代產品,現在我們的第九代產品正在走俏、熱銷.&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s0.pstatp.com/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無論是探討學問、接治生意還是交際應酬、娛樂消遣,我們要儘量使自己說出來的話重點突出、具體而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