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多年都是同一個讀音,你是否讀錯了

2020-12-06 子曰小娘子

我國上下幾千年的文化,不僅誕生了各種各樣的傳奇事跡,還有各種各樣的傳奇的文化。就拿我們最基本的語言文字說事吧,我們各地就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方言。中國有句俗話叫:「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哪怕是一個小鎮都有三到四種不同的方言。

方言的產生最初起於先秦時期,周滅商之後,劃分中原,以周王室作為華夏中心,將南方作為「蠻」、東方為「夷」、西方為「戎」、北方部落為「狄」。這五方的居民語言就是互不相通的,各有各的文字和語言。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七個國家之間也有各自的語言文化,當然為了交流方便交流,他們也有共同語,叫「雅音」,是周朝規定的一種洛陽讀書音。而方言體系正式確定下來的時間就比較晚了,那是在南北朝至宋朝這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雖說有了官方文字,不過方言在兩千多年的傳播下,已經融入了中華文明,有些字在方言當中還是保留著原始讀音,比如「街」,在大多數方言當中都是讀成「gai」。

所以,在有些方言中,「街」讀成「jie」或者「gai」都行。它都代表著街道的意思,而且有些古詩詞中為了押韻,還會把這兩種讀音區別開來。有些時候,也會用「gai」作為文章中的韻腳押韻。

由此可見,方言在我國已經形成了定局。但是在近代史上,西方列強侵略我國的時候,一些有識之士力求改革,希望能改變中國的思想文化局面。但是想要改革就必須普及教育,但是中國古代的繁體字又十分難懂,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另制拼音新字,於是就興起了推行簡字。

清末最後十年,各種拼音方案就多達二十七種,這自然也是不可能同時使用二十七種拼音,當時影響最大的是「京音官話」,所以就推行以京津而奉天,而南京,官話字母,就連國文當中也附加的官話一門。

雖然在清朝覆滅的時候,這種改革還沒有完全推行下來,但是中華民國建立之後,還是確定下來了國音。「gai」這個音在官方話裡面就慢慢地改成了「jie」,如今我們學的普通話當中也是「jie」不過方言還是保留了原本的中古漢語讀音,也算是一種傳承。

客家方言算是非常古老的一種方言了,它就保留了原始的發音,還是湘語、雲貴川西南官話也都保留著「gai」的讀音。而至今,「gai」這個讀音也成為了一種網絡語言,就比如說:我是這條「gai」上最靚的崽。可以代表著一個人非常自戀的時刻,也可以代表同伴打鬧的時刻,總之,具有著娛樂的性質。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多年僅一個讀音,如今很多人張口就讀錯
    有時候,同一種東西在不同地方的說法不同,人們就很難意會到對方所要表達的內容,甚至是同一個字也會因地域差異有不同的讀音。    而我們今天要談到的這個字,它自產生以來已經有了3000多年的歷史,但任憑朝代更迭它在歷史上各地方言中都只有一個讀音,直到普通話推廣以後人們才接受它的新讀法。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多年都是同一個讀音,你是否讀錯了
    方言的產生是多種多樣的,中國有句俗話叫:「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哪怕是一個小鎮都有三到四種不同的方言。《說文解字·敘》中說道:諸侯力政,不統於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從在這裡也可以看出七雄之間各有各的語言,當然為了方便交流,他們也有共同語,叫「雅音」,是周朝規定的一種洛陽讀書音。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多年僅一個讀音,如今大部分地區都改變...
    我們常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實語言作為文化的活化石,其中也蘊藏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我們今天所推行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衍生出的一種標準的語言發音,在古代是並沒有普通話的,而是以各地的官話為通用語。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多年僅一個讀音,如今大部分地區都改變讀法
    我們常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實語言作為文化的活化石,其中也蘊藏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我們今天所推行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衍生出的一種標準的語言發音,在古代是並沒有普通話的,而是以各地的官話為通用語。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只有一個讀音,可能你也讀錯了
    而在人類的發展過程當中,語言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劃分,不同地方的人講著同樣的或是相似的語言,同時每個國家也有了一個確定下來的規範性語言。從方言到普通話對於中國而言,那個規範性的語言就是普通話,而我們所寫的文字都是漢字。有了一個確定的規範性語言之後,對於不同的字也標註了拼音,通過這個讀音,人們才能夠認識越來越多的漢字。
  • 我國很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只有一個讀音,可能你也讀錯了
    雖然現在我們使用的都是統一的漢字,也規定了普通話作為我國的標準語言,但是,方言卻也並未因此而消失。正如中國俗語所言"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語。"我國的方言類型也是多種多樣。而也正是因為地域遼闊,人口密度大,每個地方的口音也有很大的不同。即便國家規定了普通話作為通用的語言,方言卻依舊在被很多個使用。
  • 我國最「固執」的一個字,3000年讀音未變,現代人幾乎都讀錯
    在演變過程中,大部分漢字的字形都發生了很大改變,讀音也相應變得不同。而且由於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方的方言相差很大,在江西、福建等地都有「十裡不同音」的說法,同一個漢字在相鄰的縣市,讀音都有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偏偏有這麼一個特殊的漢字,它的讀音3000年都沒有變過。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都是一個讀音,估計你的讀法也錯了!
    中國的文字一直是世界公認難度最大的語言文字,不同於外國的符號字母所組成的單詞,中文裡的文字都是一個個的方塊字,如果是沒有半點基礎的人看到漢字的話,估計只會以為是一些形狀怪異的圖案而已。而中國的語言體系也在不斷的變遷,五千年的歲月中,漢字經歷了不斷的變化才形成了如今的形態和規則用法。
  • 它是很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讀法與現在不同,你有可能讀錯了
    雖然現在我們使用的都是統一的漢字,也規定了普通話作為我國的標準語言,但是,方言卻也並未因此而消失。 而在我們平常讀的漢字中,或許也正是因為普通話與方言的不同,出現同字不同音的現象。而今天要說的這個字就是「街」字,三千年來的讀音與現在不同,而我們或許也讀錯了。 第一、我國的方言眾多,派系繁雜,同一個字,難免會有不同的讀音。 上文也提到了,我國方言的歷史可謂是十分悠久,而其最早也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
  • 我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都是一個讀音,恐怕你的讀法也錯了
    而到了如今,中國的語言學家們,將我們的方言,劃分為了多個派系。不過,這個劃分方式卻一直都存在著爭議,有人將其分為了五大方言,也有人將其分為了六大方言,甚至還有人將其分為了七大方言。然而,無論是哪一種劃分方式,都不算是特別的精準,因為很多方言在不同村落間,又有一些區別。
  • 中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間全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或許也錯了
    但在中國有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前全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或許也錯了。,但其實不少的人都讀錯了。因為古人作詩講究押韻,因此我們如果用現在的讀法去讀古代的詩,可能會感覺有一些不怎麼通順,這就是因為我們和作詩的人對某個字的發音不同。那如果古詩中將街字讀作「jie」,你會發現非常的怪異,兩句話怎麼讀也不押韻。
  • 中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間全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或許也錯了
    中華文化的歷史非常悠久,它也是世上唯一一個在幾千年的歷史變遷中,依然保存至今的文化。而之所以這一文化能夠保持得如此完好,和漢字的發明及使用有著非常大的關係。關於漢字的發明,有非常多的說法,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倉頡造字,但至今也沒有考古發現能夠證明是否存在著這個人物。
  • 這個字生活中常用卻很奇特,讀音3000年不變,你有沒有讀錯?
    然而,我國卻有這樣一個奇特的漢字,歷經了3000年,它在方言裡只有一個讀音,也許你的讀法就是錯的,這就是「街」字。追尋文字和語言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文化的傳承綿延不絕,全靠文字的記載。於是,她開始懷疑自己在大學裡所學的漢語知識是否有用。其實她不用懷疑,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也未必都能聽懂這些方言。這就是我國方言的神奇魅力所在,用「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語」這句俗語來看待方言是再恰當不過了。
  • 我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間都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可能也錯了
    而在讀音上更是如此,更有可能兩個相鄰的小鎮,對於一個漢字的發音就會有所不同。而這個漢字則更為特殊,我國最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間都是一個讀音,你的讀法可能也錯了。那麼到底是哪個字呢?
  • 我國頗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只有一個讀音,讀法卻各不相同
    導言:我國頗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只有一個讀音,讀法卻各不相同。中華歷史源遠流長,五千年的發展與沉澱,造就了特色的中華文化。在華夏大地上,從古至今活躍著不同的種族,不同的部落,他們互相攻伐互相爭鬥又互相影響。
  • 我國頗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只有一個讀音,讀法卻各不相同
    導言:我國頗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只有一個讀音,讀法卻各不相同。中華歷史源遠流長,五千年的發展與沉澱,造就了特色的中華文化。有些地方的方言真的是一點都聽不懂。比如現在南方地區的客家話,帶有獨特地區特點的粵語等等之類的。「街」一個神奇的字,只有一個讀音,讀法卻千變萬化「街」的含義非常的簡潔明了,即街道的意思,東西為街,南北為路。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字,3000年來一直一個讀音,恐怕你也讀錯了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咱們中國地域遼闊,民族多,分布得也散,而各地也都有他們各具代表色的當地方言。雖然說在外大家都說著普通話,但是一回到自己家鄉,那地道的方言一出,瞬間親切感十足。而這些方言也是我們歷史的一個重大的見證。
  • 中國最神奇的一個「怪字」,所有方言都讀同一個音,你家鄉怎麼讀
    在18世紀的歐洲,方言代表的是語言下面的一個分支,在中國,方言也是漢語的一個分支,由於自古以來,受地形的影響,各個地區的交流不如如今便利,所以不同的地方說不同的語言是極為正常的。發展到如今,我國也成為了一個方言大國。
  • 中國一個奇特的字,3000年來讀音都一樣,你的讀法估計也錯了
    中國字,中國魂。中國漢字是中國歷史最為偉大的發明之一,是極其珍貴的現存文物。我們每天,無論與人交流或是網上衝浪,都無法離開文字環境,識文斷字便是記事後必須學會的第一門功課,從牙牙學語到巧舌如簧,漢字隨著人的成長也在變化。
  • 中國奇特的一個字,3000年來讀音都一樣,你的讀法估計也錯了
    中國字,中國魂。 中國漢字是中國歷史最為偉大的發明之一,是極其珍貴的現存文物。我們每天,無論與人交流或是網上衝浪,都無法離開文字環境,識文斷字便是記事後必須學會的第一門功課,從牙牙學語到巧舌如簧,漢字隨著人的成長也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