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手抄報:中秋賞月的佳話

2020-11-22 太平洋親子網

中秋手抄報:中秋賞月的佳話

2012-09-08 00:03: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鑑,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鬥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從時令上說,中種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於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溼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溼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淨,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盛於唐宋。據宋朱翌《曲消舊聞》說:』中秋玩月,不知起於何時?考古人賦詩,則始於杜子美。」瀏覽唐詩,中秋賞月詩確有多篇,如王建有詩云:「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稜。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徐凝的詩云:「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據《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裡,嬉我連坐至曉」。《新編醉翁談錄》記載:「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於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以後,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裡無雲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詩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相關焦點

  • 中秋手抄報:中秋賞月習俗起源
    >中秋手抄報:中秋賞月習俗起源2012-09-07 00:08:0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賞月是中秋節的風俗,來源於祭月。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盛於唐宋。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鍾情中秋賞月呢?
  • 中秋手抄報:中秋品茗賞月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中秋手抄報:中秋品茗賞月2012-09-13 10:15:0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賞月在漢代以後就成一種高雅的風俗,賞月詠月的詩賦,累見篇牘。到唐代,賞月活動約定俗成在八月十五夜進行。中唐時期福建進士歐陽詹的《玩月詩序》說: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華上浮,升東林,入西樓。肌骨與之疏涼,神氣與之清冷。」  此中,說出中秋賞月之妙與風俗形成的來由。到了宋代,八月十五才定為中秋節。《夢梁錄》說:「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 中秋手抄報:中秋吃月餅的傳說
    >中秋手抄報:中秋吃月餅的傳說2012-09-04 21:23: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 中秋手抄報: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手抄報:中秋節的來歷2012-09-17 00:25:0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我國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禮俗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因此,後來祭月的成分便逐漸為賞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一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並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在中秋節的演變過程中,古老的禮俗與眾多神話傳說及中華傳統文化中其他諸多因素結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內涵豐富的重要節慶。
  •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佳節的客家習俗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佳節的客家習俗2012-09-29 09:56: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過月後,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裡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
  • 中秋手抄報:追月節
    >中秋手抄報:追月節2012-09-20 09:59: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一年一度象徵團圓的中秋佳節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這與方國珍佔據溫、臺、明三州時,為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 中秋手抄報:中秋團圓節
    >中秋手抄報:中秋團圓節2012-09-12 09:08:1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八月十五中秋節在中國人的心中,中秋這個日子便是由月、夜、家組成的。  中秋是一個圓,月亮的圓,月餅的圓,以及每個人心中所追求的美好的團圓。團圓是中秋的主題,也是中國人文化心理的最終歸宿。無論是寄託給滿月的願望,還是中秋夜各種有趣的風俗,最終都在家人的笑臉中凝成永恆的快樂。
  • 中秋手抄報:無錫中秋夜燒鬥香
    >中秋手抄報:無錫中秋夜燒鬥香2012-09-14 09:26: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 「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為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為樂。
  • 【最後一波啦】中秋國慶主題兒童畫、手抄報、黑板報合集
    雙節 手抄報
  •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佳節祭月、燒香鬥
    >中秋節手抄報:中秋佳節祭月、燒香鬥2012-09-29 09:56: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舊以月屬陰,祭月時由婦女先拜,男子後拜,也有說是「男人不拜月」的,祭月完畢,一家吃團圓酒、賞月飯等。婦女回娘家暫住的,中秋夜必須返回夫家,因為這是團圓節的緣故。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婦女們結伴夜遊,稱為「踏月」。上海小東門外的陸家石橋,橋下面水中蕩漾的皎月倒影,與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對照。因此中秋夜遊人如織,爭相觀賞。這「石樑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氣,被稱作「滬城八景」之一。
  • 中秋國慶手抄報繪畫圖片 中秋國慶手抄報內容素材匯總
    今年的中秋和國慶是同一天,21世紀僅出現4次,因此節日的氣氛更加濃厚了。
  • 關於中秋國慶雙節的手抄報題材
    中秋國慶馬上就要到了,部分學校已經開始給學生布置了關於雙節的手抄報作業題,在一張手抄報上要體現出兩個主題,是不是稍微的有點難度。其實小夥伴們的心思早已跑到假期的安排當中啦,哈哈,君君老師已經猜出來啦,為了給大家減輕壓力,老師特意準備了有關中秋和國慶的手抄報素材,同學們可以借鑑一下。提前預祝大家中秋團圓、國慶節快樂!關於中秋國慶雙節的手抄報題材 彩稿效果:
  • 國慶節中秋節慶雙節的手抄報
    關於國慶節中秋節慶雙節的手抄報 彩稿效果:中秋國慶雙節手抄報關於國慶節中秋節慶雙節的手抄報製作步驟:1、先在頁面上方畫四個大小不同的燈籠,然後在頁面中間寫上主題文字「歡度國慶 喜迎中秋」,旁邊再畫幾個雲朵,最後在後面畫上圓月的線條。
  • 中秋月圓手抄報簡單又好看
    首先畫出月亮和嫦娥,在頂部畫上四個燈籠,寫上主題,順著邊緣畫上花邊,右下角畫上月餅邊框,並畫上兔子,先給月亮塗金黃色,嫦娥衣服塗粉色,燈籠塗紅色,月餅塗黃色,兔子塗粉色,簡單又好看的中秋月圓手抄報就完成了。
  • 國慶中秋雙節祝福手抄報
    下面分享一下「國慶中秋雙節祝福手抄報」的畫法,僅供參考。第一步,畫報的上邊畫個文本框,準備寫「國慶中秋 雙節祝福」畫報標題。第二步,畫好的文本框內寫上「國慶中秋 雙節祝福」,表達主題。第三步,右下角畫個文本框,寫上關於「國慶中秋 雙節祝福」的相關內容。第四步,右上角畫上歡慶圖案裝飾「國慶中秋 雙節祝福」畫報。第五步,用線條把「國慶中秋 雙節祝福」的畫報周邊裝飾一下,聚焦主題。
  • 中秋手抄報:潮汕人過中秋
    >中秋手抄報:潮汕人過中秋2012-09-14 09:26: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潮汕中秋美食品種頗多還有麵餅、軟糕、雲片糕均為中秋節糕餅,為潮人送親戚之佳品,可說潮人送月餅是睦親的習俗;二是潮地中秋節季,天高氣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時,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橄欖、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類美食;三是農產的芋頭、南瓜,潮人用其製作芋泥、瓜漿也是潮人喜歡的。其中,中秋月餅是潮人一年一度的傳統食品,過中秋節,沒有一個潮汕人不品嘗一下月餅的滋味的。
  • 八月十五中秋團圓手抄報作業
    馬上到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中秋節也象徵著團圓節,今年又受疫情的影響,所以小夥伴們儘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最好在家裡與家人一起邊過中秋、吃月餅,邊慶祝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吧。下面老師為小夥伴們準備了一份中秋團圓的手抄報,也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 中秋手抄報圖片:兔兒爺與中秋節
    >中秋手抄報圖片:兔兒爺與中秋節2012-09-04 21:23: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戰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關於兔兒爺,《燕京歲時記》有記載:「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 中秋手抄報:中秋古詩詞集錦
    >中秋手抄報:中秋古詩詞集錦2012-09-06 00:09:3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中秋之夜下面是從歷代詩詞中節選出的與明月、中秋有關的名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2018八月十五手抄報內容 2018年中秋節手抄報素材
    導語:我們每每談及中秋節,都會想起中秋的滿月,這是望月抒懷,表達的都是獨在異鄉的孤獨與滿滿的思鄉之情。今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即將開始,可能年輕的學子們還不懂中秋節的明月的含義,還是老老實實的做2018八月十五手抄報內容吧,下面我們準備的2018年中秋節手抄報素材,現在就來做一份漂亮的中秋節手抄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