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機器人、快速檢測系統、5G熱成像系統……高科技戰「疫」四川...

2020-12-11 新華網四川站

  新聞回顧

  2月17日,四川省科技廳印發《支持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全力開展疫情防控科技攻關十條政策措施》,明確儘可能為科研人員提供方便,使其能騰出精力從事疫情防控相關科研工作,並給予相應的政策激勵。

  2月18日,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一個圓柱形的機器人自動行至病房,利用身上的深度紫外線消毒燈對病房進行消毒,完成後又自動駛出病房並導航到充電樁處充電。

  日前,省科技廳出臺10條政策措施,支持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發揮技術優勢,開展疫情防控科技攻關。戰「疫」一線,四川運用了哪些新科技、新技術?記者進行了探訪。

  

  更安全

  智慧機器人無死角消毒

  2月17日,兩臺消毒機器人正式在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上崗」。「這是最新研發的智能消毒機器人,讓它負責消毒工作,可減少醫患交叉感染。」機器人研發方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項目負責人張峻說。

  這款智能消毒機器人,通過頭部3根、頸部和機身9根深度紫外線消毒燈管和等離子空氣過濾裝置,實現無死角消毒殺菌工作。張峻介紹,機器人能實現沿規劃路逕自動高水平消毒,包括病人路徑、醫務人員路徑和醫廢路徑,自動前往相應科室和規劃好的點位進行工作,「從而保障工作人員和醫患的安全。」

  成都凡米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的智能溫度貼,也是醫務人員安全保障的「利器」。該公司創始人李卓東介紹,這塊只有創可貼一半大小的貼片,能遠距離觀測病患體溫。「你可以把它理解為無線腋窩體溫計。只要貼在腋窩,可連續24小時監測體溫。」李卓東介紹,當溫度達到警戒值38℃時,收納盒上的溫度顯示器會閃紅光報警並發出提醒聲,幫助醫務人員隨時遠程監測病患體溫。

  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安全開展,四川聯通也在2月初上線18個定製科技產品。包括安防巡檢機器人、自助發熱預篩查工作站、疫情實時篩查監測平臺等。

  更高效

  無人機作業速度快距離遠

  2月13日,綿陽404醫院豐谷分院和一旁的豐谷鎮農貿市場,搭載消毒設備的無人機同時作業,在工作人員操控下精準執行懸停、噴灑等動作。

  兩個場所的消毒作業,10多分鐘就完成了。

  404醫院豐谷分院是綿陽針對新冠肺炎的定點救治醫院。對醫院周圍例行噴藥消殺,傳統模式下需要操作人員穿戴防護設備進行,工作效率低。「通過5G信號,我們可實現超視距飛行,噴灑不受距離限制,速度也更快。」工作人員唐子瀟介紹,運用無人機1小時可消毒200畝。

  防控篩查也有「神器」。2月18日,成都瀚辰光翼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部負責人李傑正和同事們抓緊時間改造更多設備。

  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復產,如何快速有效對返崗人員進行防控篩查?這家公司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通過改造後的基因檢測設備,可以達到每套設備一個批次2個半小時、同時檢測超過3000個樣本,每天可檢測樣本超過2萬個。「這套設備可快速篩查出疑似病例,特別是一些隱性感染者。」李傑介紹,目前該設備已在省內某大型檢測機構完成了對比驗證,結果證明有效。目前該機構已著手開展大批量的樣本篩查。

  更精準

  人臉識別體溫檢測一次完成

  隨著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安靜」多日的各大車站也逐漸恢復了熱鬧。

  2月14日,中移鐵通成都分公司工作人員前往成都汽車總站、昭覺寺汽車站和成華區第六醫院三個點位,安裝5G熱成像人體精準測溫系統。

  記者在成都昭覺寺汽車站看到,熱傳感器自動檢測過往人員身體溫度,每個人的額溫,通過人臉識別直接顯示在面部上方。「一進入檢測範圍,結果幾乎同步出現。如果遇到體溫偏高者,系統將自動預警。」該系統研發負責人鄧非說,系統還能精準記錄溫度偏高者的面部特徵,便於工作人員在人群中精準查找。

  2月上旬以來,昭覺寺汽車站每天人流量達千人,手持式「額溫槍」顯然難以滿足人員排查需求。該系統的運用,不但結果更精準,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檢測的人力成本。

  不僅是流動人員,居家人員的管理也藉助科技力量變得更精準。

  家住成都高新區的趙女士,因之前接觸過武漢來的朋友,在居家隔離觀察。而社區了解她的健康狀況,是通過疫情防控健康報送平臺實現的。

  該平臺由成都電信與中通服創立科技公司聯合開發,能在無感檢測的基礎上準確掌握接受觀察人員的實時動態。居家觀察人員每日兩次在平臺進行「實時點到」「每日健康報備」;如居家觀察人員離開一定範圍,系統會自動預警。此外,平臺還提供必需生活用品代購、生活垃圾處置、外賣代取等必要的生活服務。「有了疫情防控健康報送平臺,我方便了,社區也更放心。」趙女士說。(記者 唐澤文 熊筱偉)

相關焦點

  • 消毒機器人、5G熱成像系統……揭秘成都戰「疫」一線的「黑科技」
    這是最新研發的智能消毒機器人,讓它負責消毒工作,可減少醫患人員之間的交叉感染。」機器人研發方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項目負責人張峻介紹,機器人能實現沿規劃路逕自動高水平消毒,包括病人路徑、醫護人員路徑和醫廢路徑,自動前往相應科室和規劃好的點位進行工作,從而保障工作人員和醫患的安全。2月17日,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正式上崗2臺消毒機器人。
  • 高科技戰「疫」四川有這些「利器」
    2月18日,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一個圓柱形的機器人自動行至病房,利用身上的深度紫外線消毒燈對病房進行消毒,完成後又自動駛出病房並導航到充電樁處充電。日前,省科技廳出臺10條政策措施,支持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發揮技術優勢,開展疫情防控科技攻關。戰「疫」一線,四川運用了哪些新科技、新技術?記者進行了探訪。
  • 四川戰「疫」 有哪些「黑科技」?一起來看看
    四川戰「疫」一線,有哪些新科技、新技術?完成後,機器人行駛出病房並自主導航到充電樁處充電,整個過程不需要人為操控。 「這是最新研發的智能消毒機器人,讓它負責消毒工作,可減少醫患人員之間的交叉感染。」機器人研發方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項目負責人張峻說。 2月17日,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正式上崗2臺消毒機器人。
  • 見「疫」勇為,盤點第22屆高交會抗疫黑科技
    在「IT抗疫科技專區」,觀眾得以一睹疫情前、中、後端三大戰場中發揮作用的高科技產品,包括AI體溫預警系統、AR疫情測溫篩查解決方案、重大疫情智慧防控平臺、核酸檢測設備、智慧機器人、紅外體溫計、石墨烯除霧光療護目鏡、空氣淨化器等,不一而足。
  • 熱成像體溫檢測監控系統中黑體是幹什麼的?
    2020年全球都在經歷新冠疫情的考驗,體溫檢測作為一種基礎的檢測手段被廣泛採用。對於人流量較大或人員密集區域,人工檢測方式不僅效率低,而且容易增加工作人員感染的風險。因此,熱成像體溫檢測監控系統就成為了機場、車站、醫院、工廠等地的極佳選擇。
  • 金水科教園區 科技戰「疫」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智能測溫通行系統    昨日下午,位於金水科教園區的河南省信息產業示範基地一樓大廳,一個個高科技產品列陣,入駐鄭州科教園區的12家企業紛紛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領」,彰顯出金水區科技戰「疫」、安全戰「疫」、健康戰「疫」的實力和魅力。
  • 霍尼韋爾發布熱成像人體測溫初篩解決方案 用科技賦能疫情防控
    上海2020年3月2日 /美通社/ -- 針對高流量人群環境疫情防控的需求,《財富》全球500強高科技企業霍尼韋爾(紐交所代碼:HON)於近日發布集成化紅外熱成像人體測溫快速初篩解決方案。
  • 戰「疫」長鏡頭:群防群控,奇兵神器大盤點
    朱吉鵬 攝機器人防疫 高效又安全自動消毒,自動發藥,自動量體溫……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之際,為加快工作效率,減少交叉感染,2月7日,一批新型硬核「黑科技」機器人在南京市第一醫院「上崗」。它們不吃不喝不怕交叉感染,在防疫一線24小時戰鬥。
  • 機器人戰「疫」百毒不侵 未來可否取代人類
    圖為戰「疫」一線應用的醫務機器人。佳 宣供  當前,「人工智慧+」的浪潮席捲全球,逐步滲透到平時及戰時醫療領域,醫務機器人初露端倪。  機器人戰「疫」百毒不侵  近期,北京一些醫院陸續出現了免接觸無人配送機器人,它們可為隔離區配送藥品、醫療器械、餐食等,以防交叉感染。如在北京世紀壇醫院的走廊裡,一臺免接觸無人配送機器人一邊行進,一邊反覆提醒人們:「在這特殊時期,大家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注意衛生。」
  • 中國抗「疫」期間十大「黑科技」!(上)
    2020年初疫情突然到來,在這場戰「疫」裡,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中國力量!回顧這一次的整體防控工作,不管是臨床診治,還是疫苗研發,還是社區防控等各個環節都有科技力量的身影,高新技術為戰「疫」提供了最先進的武器,中國精神與高科技的結合是這次戰「疫」的制勝法寶。從中國速度,看中國力量!
  • 科大智能集結科技智慧為戰「疫」貢獻企業力量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見習記者 鄭馨悅隨著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續進行,來自企業的支援從四面八方匯集到武漢第一線,高科技企業則在出資出力的同時發揮特長,以「智」為「武」共同「戰」疫。2月24日,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222)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科大智能快速跟進,不僅緊急採購各類物資馳援武漢,並且發揮集團研發優勢緊急研製相關防護產品,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為戰「疫」提供智慧支撐。
  • 四川電信如何助力抗疫?來「戰疫情·頌英雄四川志願服務美術書法...
    11月12日,由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指導,四川省志願服務聯合會主辦,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四川美術館協辦,四川省巴蜀畫派促進會承辦的「戰疫情·頌英雄——四川志願服務美術書法作品展」在四川美術館正式開幕。
  • 馳宏鋅鍺全自動體溫快速篩查系統助力雲南省委和中國有色金屬協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今年2月份,由馳宏鋅鍺旗下全資子公司雲南馳宏國際鍺業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共同研發的戰「疫」神器:全自動體溫快速篩查系統正式投入市場,獲得市場廣泛好評。近日,馳宏鋅鍺向省委、省人大、省政協、中國有色金屬協會、中鋁集團共捐贈了7套全自動體溫快速篩查系統,有效解決上班「高峰期」員工體溫快速監測篩查問題。這項戰「疫」利器由四個部分組成:紅外檢測儀、顯示屏、黑體、紅外檢測軟體,紅外檢測儀是核心部分,關鍵部件為鍺鏡片。
  • 人臉識別測溫系統與紅外熱成像設備相比哪種更好
    目前,很多單位都開始使用更先進的人臉識別門禁測溫系統,以取代傳統的手工「額頭體溫計」溫度檢測,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管理。為了讓你的面部識別門禁系統,溫度測量,人臉識別萬元相比寶更深入的了解,今天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的溫度和紅外熱成像裝置的一種較好的比較?
  • 「一維弦科技」推出智能防疫巡檢機器人,體溫、戴口罩檢測、消毒...
    這一需求也推動了市場對於服務機器人代替人力進行防控巡檢的需求。智慧機器人及作業系統研發商一維弦科技近日推出了智能防疫巡檢機器人MoRo S,產品結合了體溫監測、人員戴口罩檢測、自主消毒液噴灑三項功能,落地場景面向車站、機場、醫院、酒店、碼頭、檢查站、學校等疫情高發場所。
  • 西安交大:將科技勢能轉化為戰「疫」動能
    原標題:西安交大:將科技勢能轉化為戰「疫」動能 1月26日清晨,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裡,員工們正忙碌地將全自動核酸檢測工作站裝車,緊急發往武漢協和醫院。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這家公司所生產的核酸檢測試劑、全自動核酸檢測工作站、核酸提取儀等已裝備了全國500餘家醫院和疾控中心,助力疫情防控。
  • 5G﹢醫療:名醫帶到你身邊!
    5G﹢智慧機器人:名醫的「大白」成都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使用的5G無人配送機器人。5G智能熱成像巡檢防疫機器人。戰「疫」期間,依靠5G低時延、廣連接的特性,大量5G醫療物資無人運輸車、5G殺毒機器人、5G紅外掃描機器人被部署到前線,遠程醫療、遠程手術得到廣泛應用,醫院內各類自動機器人設備連接入網,可以進行醫療物資無人運輸,對醫院進行監控與管理,不僅提高了各類醫療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也大幅降低了院內人員交叉感染風險,有效控制了疫情的進一步蔓延。
  • 熱成像技術用於無人機檢測管道
    紅外管道檢測技術適用於遠距離運輸管道系統。通過這個性質,利用熱成像系統,它能夠識別和定位管道的隔熱隱患和傳輸介質的洩漏。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識別和定位在地下管線的洩漏。管道檢測的空中方案無人機監測對於解決長距離管道的檢測問題來說,是一個首選的有效並且相對簡單的解決方案。搭載熱成像相機的無人機在管道全長上空的飛行過程中都能實現實時記錄和顯示實時監控的場景圖像。
  • 零接觸操作,華為榮耀推出5G手機遠程操控版本消毒機器人!
    科技戰「疫」,東莞「製造+科技」正推出越來越多落地產品,助力防疫一線。2月28日,松靈消毒機器人聯手華為榮耀打造5G遠程控制版推出,利用5G信號連接的消毒機器人在小火車內和列車站臺進行消毒展示。隨著消毒機器人的移動,消毒液經過噴槍噴灑到小火車內部的每一個角落。這一款消毒機器人與市面上的有何區別?
  • 科技戰「疫」在行動百度15項技術產品入選中關村第二批抗疫清單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級政府、企業、愛心人士等都紛紛投身戰「疫」。近日,為加強科技戰疫支撐,中關村管委會發布第二批抗擊疫情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清單。該清單有利於國內外相關需求單位與中關村相關企業進行對接,推動中關村企業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作出更大貢獻。據悉,此次清單是中關村管委會發布的第二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清單,包含86家企業137項技術產品,涉及體溫監測及篩查、消毒殺菌及淨化、醫療器械等12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