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記得媽媽帶我常吃的是靜安寺的老宋盛,裡面的蝦肉小餛飩特別好吃,淮海路上的天津狗不理包子也特別棒。但是說起上海有啥特色小吃,還是當屬南翔小籠了。
以前的城隍廟南翔小籠沒有那麼多人排隊,價格也遠比現在低的多,味道也好。現在的城隍廟,連外賣小籠都會排隊排到轉彎,樓上排隊的人少些,但是價格卻更貴。因此,吃南翔小籠最好的地方還是去南翔。因為去那裡可以逛古漪園,更能品嘗最正宗的南翔小籠。
古漪園的門票很便宜,大人是12元一張,好像滿60歲就可以辦年卡,折合下來更便宜。每到冬日,古漪園內老人和孩子最多。都是附近居住的南翔本地人,帶著孩子來曬太陽。偌大的公園,可以逛個大半天,午飯就在門口的小籠店解決。
對於我來說,這裡一年四季都能出片。春拍春色、夏拍粉荷、秋拍銀杏、冬拍銀裝素裹。每年這裡都會舉辦活動,比如有小籠美食節、荷花展、中秋活動。園林最早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包括猗園、花香仙苑、曲溪鶴影、幽篁煙月四大景區,內有逸野堂、戲鵝池、青清園、南翔壁等著名景點。不過它的河比較小,划船感覺不是很輕鬆。
今年的秋天來的早,但是天氣並不冷,十一月的古漪園竟然保留了春色。
由於是陰天,所以沒有藍天。
小巧的園子,就算周末,人也不是很多,適合安靜休閒地坐坐。
去過很多次古漪園,但是我每次都能拍出不同的風景,因為古漪園美在四季。
逛著逛著就餓了,一籠南翔小籠,一碗魚丸湯外加一份竹筒血糯米粥是標配。還能配以鹹菜豆瓣湯或者酸辣湯,這些都是上海傳承下來的特色小吃。
南翔小籠個頭不大,我可以一口一隻,而且感覺沒有以前吃那麼鹹了。
魚丸是手工製成,所以個頭有大有小,由於不含麵粉,所以吃口很好,
血糯米粥蠻甜的,適合喜歡甜食的朋友。
南翔小籠勾起了我兒時吃過的那些小吃的回憶,上海不僅僅只有南翔小籠,還有很多有特色,又好吃的美食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