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聽不懂、老師講解難,高考佔比高,這是學生公認的最難學的課

2020-12-13 依依教育日記

高中學習任務比價重,每天需要面對很多學科,畢竟學生精力有限,總會出現「瘸腿」的情況。比如在語文課上是老師的「寵兒」,可是在數學課上就是睡覺都沒人管的人。即便是學霸也不能做到所有學科都一樣優秀。

有一些學科是在初中接觸過,到了高中後繼續深入學習的,比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與文科不同,只是靠單純的「死記硬背」是不可能掌握的,需要有強大的思維邏輯做基礎。

物理,被學生們稱為「最難學」的科目,看似與生活貼近,卻又完全聽不懂,上課聽老師講課簡直就像「天書」。

學生聽不懂、老師講解難、高考佔比高,這是學生公認的最難學的課

高中物理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比如力學(各種牛頓定律,各種公式)、電磁、熱學、光、波、量子原子等等,很多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物理中的公式、原理、換算不比數學少,所以讓很多學生都頭疼不已。

為什麼學生聽課就像「聽天書」?

原因一:思維邏輯強,單純的」死記硬背「沒有效果

物理和數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都是在各種公式的基礎上進行數的運算和導入,除了有比較強的記憶力,來記住所有公式,還需要比較強的邏輯思維

很多物理的數據、實驗都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只能憑藉學生自己在大腦中想像、分析。單純的記住原理或者概念作用不大。

原因二:相互關聯大,內容都是有關聯的

物理涉及內容比較廣,看似是單獨的內容實際內在是有一定關聯的。如果有一部分沒有弄明白,可能下面的內容也就聽不明白了。不會的內容越來越多,就像滾雪球越來越大,孩子也沒有信心學好了。

想要學好物理就需要從點到面的看問題,只是看眼前的一個點很難想明白,需要聯合前後章節才能明白。

原因三:難以運用,理解起來也比較費力

物理的很多原理都是可以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有了現象再去分析就會比較容易明白。但是現在的學生全部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除了家裡就是學校裡,對於生活中的現象基本接觸不到,所以學習物理時也很難和實際聯繫在一起理解起來也比較費力

很多學生因為學不好物理就選擇了放棄,如果高考想要考個好學校是萬萬不能捨棄物理的。全國各地區高考要求不同,物理要求也有所不同。

比如理綜一共是300分,其中物理佔110分,化學100分,生物90分。由此可見高考中對物理越來越重視。所以學好物理還是非常必要的。

學好物理學生應該怎麼做?

多觀察、多思考,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很多時候對於原理不明白是因為沒有把概念和實際結合在一起。比如物理中學到過「參照物」這個內容,單純的講概念比較枯燥,可是如果坐車的時候,以自己的視角看外面的樹在動,以樹的視角看就是自己在動,這就是「參照物」。

同理,如果物理中的概念與生活中的現象結合就很容易理解、記憶了。學習物理要學會觀察和思考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也是學些物理的最終目的。

多練習,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練習、多做題把自己不會的內容反覆練習,當題目做的足夠多時,就發現很多題目不用想就知道結果是什麼。畢竟物理的知識是有限的,無論怎樣變化題型還是離不開唯一的原理。

也可以把自己不懂或者容易錯的題目集中在一起,做成「錯題本」,這樣能有針對性的加強學習,對於成績提升有很大幫助。

找到學科之間的聯繫,物理和數學的關係最大

在所有學科中,物理和數學的關係最大,物理研究的工具和計算公式大部分都是來自數學,如果物理學得好,對數學的認知能力也會有提升。

著名數學家拉克斯提出:數學和物理有著牢固的關係,很多的數學問題都是從物理中產生的,很多的數學計算方法也是為了解決物理問題。

各個學科之間都是有聯繫的,如果能做到不偏科,自然總體成績也就提高了。很多孩子都有偏科的問題,家長需要找到根本原因,對症下藥才能見效最快。

孩子偏科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一:性別差異,男孩擅長理科女孩擅長文科

生活中會有這種情況,有的孩子天生就對某一門學科感興趣,因為興趣在自然學的也就好。特別是在性別方面差異比較大,比如男孩子的數學、物理、化學都學的比較好,而女生對於語文、英語、歷史等文科類比較擅長。

調整方法:首先要繼續鼓勵學的好的科目,並且把學習方法總結出來運用到相對弱一些的科目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不單單是興趣和愛好,各學科綜合發展才會讓成績更高。

原因二:外在因素,學習上的態度不同

每個孩子性格不同,在學習上的態度也不同。比如有的孩子上課就希望老師能多關注自己,一旦老師關注少了孩子就放棄了這門學科。還有的孩子因為看到了老師的某些做法、語言對老師產生了隔閡,因為不喜歡老師進而不喜歡老師教的學科,最終導致成績下降。

調整方法:把孩子的性格特點和老師溝通,老師都希望孩子的成績能提高,溝通後一定能找到一個適合的方法。如果孩子對老師有誤解,也要把事情弄清楚講明白,誤會消失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就回來了。

原因三:沒有學習方法,沒有把時間利用好

調查發現:成績好的同學,學習的方法都是類似的。關鍵在時間和精力的分配,有計劃有規劃的來消化各個學科內容,做事有條不紊自然成績也會得心應手。

調整方法:家長根據自家孩子的特點找到不同學科的學習方法每天把時間做好分配,每一個科目需要用多久時間來學習。課前的預習、課後的複習、錯題的總結這些都是必須的。對於自己比較弱的學科做好計劃,一周提升多少、一個月提升多少,不做大計劃,做好每一天更實用。

結語:現在的生活水平,孩子們的營養都非常足,智商也要更高。孩子學習不好可能只是沒找到好的方法,特別是小學初中是打基礎的關鍵時候,家長多關注多引導,孩子一定差不了。

今日話題:高中生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績,還應該注意什麼?#12月跨年衝刺計劃#

相關焦點

  • 高中公認難學的一門學科,很多人聽不懂,但高考還是比較看重的
    高中每個學科都在增加難度,但是每個學生喜歡學習的科目都不是一樣的。有的學生可能比較愛學習這個科目,就願意多學習,不會也知道自己學習,還有學生比較偏科的。高中生都會有自己認為最難的學科。大多數學生都認為「物理」比較難。有很多學生聽這門科目的時候都聽不懂。
  • 「英語成績」高的學生,通常有這3種特徵,佔一個你就是課代表!
    在我們的學生時代,英語是我們必須要學的一門功課,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英語成績能夠好一點。但在班級裡,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有的人英語成績非常好,而有的人甚至連apple怎麼念都不知道,尤其是對於一些男生來說,更是如此。那為什麼別人的英語成績這麼好呢?
  • 中國高考史上「最難數學題」,學生平均分0.31,最後院士親自出馬
    2008年,一道高考數學題的出現震驚了全國,這一道題目讓30萬人體驗到了被支配的恐懼,這道題目也創造了中國數學高考歷史上最低平均分數的紀錄,學生平均分僅0.31分,讓人直接不敢相信。這道題就是2008年江西高考數學理科卷最後的壓軸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試試手。
  • 2020年高考,試卷難度不大,為何學生卻說這屆高考「史上最難」?
    2020年高考,試卷難度不大,為何學生卻說這屆高考「史上最難」?2020年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高校錄取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經過學生反饋,這屆高考,試卷難度並不是很大,整體處於一個中等水平,為什麼卻有很多學生說今年的高考是「史上最難」呢?學生給出了自己的三個理由,看後大多人都表示很贊同,同時,也很同情這一屆的高考生。
  • 初中生公認的3門「最難上的課」,學霸也力不從心,太真實了!
    而在難度上升的過程中,有些曾經學習很好的學生卻因為無法適應而掉隊!在初中,有3門公認為「最難上的課」,就連學霸都感到吃力,甚至感到恐懼!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哪些課程吧!英語課升上初中後,英語學習的難度突然增加,不再是簡單地默寫單詞和句子那麼簡單,增加了閱讀理解的篇目。
  • 杭城有所學校的學生在學豎琴課
    最近,維基百科盤點了「世界最難樂器」榜單,豎琴列第四位,比「樂器之王」鋼琴還要高一位。  豎琴這種看似「高冷」的樂器,杭州有一所學校竟然以它為核心,開發出了拓展性課程,還把中國傳統文化古詩詞融合進來。更讓人意外的是,學生們還都很喜歡。    豎琴和古詩詞 怎麼融在一起?
  • 為什麼有的老師講課非常細緻,學生反而聽不懂?|基礎教育、在線教育...
    因為買了一套很爛的網課,心中不快,所以這篇推送講講不同老師的教學風格,為什麼有些老師講的課很難懂;同時這也是一篇關於寫作技巧的硬核乾貨,因為寫作和講課都是用語言把一件事情或者一個概念描述清楚,兩者之間相似性很多。
  • 高考是「最難」的考試?學生還是太天真,大學這4次考試才不容易
    一提起高考,相信很多人都十分有感觸。還沒參加過高考的學生,覺得高考是最困難的事情;而早就結束高考的人,也會心有餘悸。但如果你認為高考是最難的考試的話,那就證明你的經歷還不夠多,其實高考只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分層考試罷了。高考將每個學生按照分數,送去不同層次的學校,讓學生在不同的大學裡思考人生、展望未來。
  • 學生考試考考的不是學生而是老師,你認為對嗎?
    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正在進行中,我在監場時,腦子裡冒出一個問題,我感到:學生考試考考的不是學生而是老師。請先看我們老師吧!我們老師為了學生可謂嘔心瀝血、兢兢業業。課前老師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和大綱。為上好每節課都時刻準備著。
  • 二年級《霧在哪裡》,學生覺得難學,老師總結的詳細知識帶你學習
    二年級《霧在哪裡》,學生覺得難學,老師總結的詳細知識帶你學習這幾天二年級的學生學習了《霧在哪裡》這篇課文,可在學完後學生覺得這一節的內容比較難,接下來老師來分享一下《霧在哪裡》的詳細知識,老師帶你一起去學習。
  • 初中生公認的「最不喜歡」的課程,只要上這些課,學生就如坐針氈
    對於初中人公認的「最不喜歡」的課程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1. 數學課對於數學這門學科,無論是初中、高中、還是大學,都會有一部分人不喜歡。但是相反的也會有一部分,瘋狂的熱愛數學。數學這門學科,需要比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時候只靠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 高考數學史三張最難的卷子,考生抓狂,老師也不會,驚動院士下場
    高考歷史上,最難的三張數學卷子。第三:2008年江西數學卷。這卷子本身就不容易,但恐怖的是最後一道壓軸題難出天際了。這道題有多難呢?一位同學介紹:「在我們學校一個公認的數學高手,每次高三數學考試的平均分都在147以上,他高考時在一個小時完成了所有的數學題,接著將畫面的一個小時花在了這道題目上,但卻毫無結果。」這道題一共14分。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是0.31分。
  • 高三學生怎麼能逆襲高考成黑馬?老師列舉了3點,方法都在這了!
    任何事情總會存在兩面性甚至是多面性,就比如高考,每年知道高考分數的時候,總會出現「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場面,有人開心,自然有人難過。雖然每年的高考黑馬,在逾千萬高考生中僅佔一點零頭數,但他們的成功並非空穴來風,一定是有跡可循的。
  • 高考歷史上,這幾次數學考試被公認「極難」,多數考生含淚出考場
    除非高考試卷大變樣,否則大部分學生給自己估的分數和高考實際分數不會相差太大。準確的估分來源於考生對每一科的學習情況和做題情況的掌握,一旦高考某一科難度相較往年高不少,就必然會給學生估分造成一定影響,也會導致學生承受更大壓力。
  • 學生為何重視「英語」輕「語文」?抽絲剝繭,這3個因素是關鍵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你問他們喜歡學語文還是喜歡英語,大部分學生會說喜歡英語,理由很簡單,英語可以考高分,語文則很難。高考語文和英語的權重一樣大,都是滿分150分,有人覺得英語應該減少分數,或者列為選修,也有的人不贊同。這也導致了長期以來「語文」和「英語」學科之間的諸多爭論。
  • 有學生說,在清華園選這位老師的課比「北京買車搖號還難」
    有學生說,在清華園選這位老師的課比「北京買車搖號還難」因為他,清華理工學子寫出讓詩人「震撼」的詩來源:《新華每日電訊》2017-09-22 張修智一本不到300頁的小書,讓人領略到清華園裡詩教復興的崢嶸氣象。
  • 我懷念只用一張嘴就能讓學生聽入神的課堂,而非老師不講學生上臺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最愛上的就是歷史課。那時候,我們還沒有電子黑板,還沒有那麼多課堂活動,僅僅靠老師一張嘴,就能讓全班人聚精會神45分鐘。當我成為老師的時候,我去很多地方,聽了很多的課,那時候,學生上臺講了半小時,老師站在一邊,僅僅插了幾句嘴,亂糟糟一節課過去了。我知道,這叫做翻轉課堂。
  • 高考超常發揮的學生,到了大學怎麼樣?老師:兩極分化嚴重
    導語:高考超常發揮進名校,將來會怎麼樣?高中老師的分析出人意料。作為高中老教師,這些年學生中,高考超常發揮的確實有那麼一些,他們在大學裡的發展有些不同,步入社會差別更大。可以說,高考超常發揮的學生,到了大學怎麼樣?老師:兩極分化嚴重。
  • 美國高中漢語試卷,出現「最難背」文言文,中國學生:我都沒學過
    「漢語」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也正因難度係數高,有了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學生學習,但是漢語不是你想學就能學會的,沒有特定的語言環境,是很難完全理理解、學明白漢語的。
  • 開學一月聽不懂老師方言普通話 大一新生申請轉學
    不懂方言,上課「犯暈」  小林9月進入到坐落于衡陽市的湖南工商職業學院,就讀汽修專業。本來對大學滿懷憧憬的他,一到上課便「犯暈」,因為授課老師講的話他幾乎很難聽懂。  「機械基礎和電子電工這兩門主課,我幾乎都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