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是一種通過口頭形式流傳的通俗文化,這些俗語雖然使用多麼高大上的詞彙或者是複雜的句式,但讀起來卻十分押韻,理解起來也比較好懂,這些俗語也都是老人根據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經驗總結而成的,都是有出處和有來源的,其中蘊含的也有很多人生的大道理,對於後世人也是有啟發作用的。
今天要帶給大家的第一句俗語是:香椿過房,主人恐傷。那麼這句話是要表達什麼意思呢?首先,香椿是一種樹木,而且生長起來也比較狂野,有的香椿樹甚至能成長到高達小二樓的高度,所以說當香椿的高度超過了農村平房的高度後,主人是不要輕易爬樹的,否則可能會受傷。
因為香椿樹是可以開花結果的,而且香椿的果實特別甜美,是非常誘惑人的,而想要得到香椿的果實,則需要爬上大樹,但是以香椿樹的高度而言,人爬樹是有一定風險的,而且香椿樹的枝幹並沒有那些參天大樹般那麼堅實,人爬樹爬到一半的時候,香椿樹的枝幹很可能會承受不住人的體重,發生折斷,而香椿樹又長得高大,這樣一來人可能就會摔傷。
這句俗語也是在勸誡我們,爬樹摘果實時要注意安全,尤其是香椿樹,不要將自己的生命不負責地交給僥倖,真要是摔出什麼好歹可就後悔都來不及了。
這第二句俗語是關於人情的,也是老農時常說的:「落難不求友,貧窮莫尋親。」那麼這句話的蘊意就是說人遇到苦難的時候不要輕易去求助朋友,而處於貧窮時則不要輕易去尋找親戚。
這句俗語展現了一些現實問題,一個人在風光的時候,必定是很多人都想來討點好處,而若是落難的話,有一些不真誠的人就會飛快地逃離你,不願意和你有任何聯繫,雖然若是真心的朋友一定不會這麼絕情,但凡事也要先想著自己能不能解決,若是一個交情尚淺的朋友,你上門求助很可能會遭到拒絕,導致一個尷尬的局面。
而人貧窮的時候,要儘快想辦法怎麼才能更好地解決自己的窘境,而不是先急著尋找自己的親戚,我們也看到近些年來親戚間的關係越來越淡漠了,人們雖然和親戚有著血緣之情,但有時候利益的糾葛早已逾越了親戚的親情,所以靠己不靠人,永遠是最適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