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錦州這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2020-12-18 騰訊網

錦州市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遼西走廊」東部,是連接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錦州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證明,自遠古以來,錦州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勞動生息,並與中原文化有著密切聯繫。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處。

1、奉國寺:位於錦州市義縣,始建於遼開泰九年(1020年),遼金元時期是奉國寺的鼎盛時期,到明清時期僅存大雄寶殿,清代續建六角鍾亭、四角碑亭、無量殿、牌坊、小山門和西宮禪院。奉國寺是中國國內現存遼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標誌性古建築——大雄殿是古代遺存最大的佛殿,殿內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2、北鎮廟:坐落在北鎮市區與醫巫閭山的中間部位,是醫巫閭山的山神廟,也是全國五大鎮山中保存最完整的鎮山廟。現存建築保持著明清兩代的風格,在其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石牌坊、山門、神馬殿、鐘鼓樓、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內香殿、寢宮等。廟內保存有元明清碑刻56通。廟東有乾隆年間所建的「廣寧行宮」遺址。

3、崇興寺雙塔:位於北鎮市區東北隅,因塔北有崇興寺,故名。塔東西對峙,相距43米,形制相同,均為八角十三層實心密簷式青磚砌築。創建年代無文獻記載,從塔的結構和風格看,應屬遼代中晚期的遺物。是中國遼代密簷式磚塔的重要實例。

4、班吉塔:位於錦州凌海市班吉塔鎮西隅盤古山腳下,塔為八角七級實心密簷式花塔,建於遼道宗清寧四年(1058年),紀年明確,清代曾維修。關於清時的維修,有兩種說法:一種為局部維修、一種為完全重建。具有典型遼代建築風格,是我國現存僅有的幾座遼代花塔之一。

5、廣勝寺塔:坐落在義縣縣城內,建於遼開泰年間(公元1020年),是北方諸多遼塔始建年代久遠且保存完好的古塔之一。塔的建築形式為八角形實心密簷式,十三層,高約42.5米,塔臺正八角形,每邊6米,高2.9米。

6、廣濟寺古建築群:位於錦州市古塔區老城,該寺創建於隋大業七年(611年),初名普濟寺,遼清寧年間(1055-1064年)重建,歷經明清兩代多次維修,現存大部為明清建築。廣濟寺古建築群以廣濟寺為主體,包括廣濟寺塔、天后宮、昭忠祠。寺塔建於遼清寧三年(1057年),體量大,工藝精美,具遼代風格。天后宮建於清雍正三年(1725年),磚、石、木雕刻精美,是北方地區最大的天后宮。昭忠祠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為紀念甲午戰爭中犧牲將士而建,為全國僅見。

7、萬佛堂石窟:坐落在義縣縣城西北9公裡的大凌河北岸,是中國東北地區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中國北朝石窟中緯度最北,位置最東的窟群,萬佛堂石窟始建於北魏年間,因為常年的自然風化與年久失修,大部分石窟已經破損坍塌,不復存在了。它被譽為中國北方石窟造像藝術寶庫。

8、廣寧城:位於北鎮市,廣寧城即北鎮城,始建於遼代(顯州),金元時置廣寧府,明置廣寧衛,為九邊重鎮之一的遼東鎮,設總兵戍守。清置廣寧縣,民國初改名北鎮。明初所建廣寧城(北鎮城)南城牆南城門樓正處於今之北鎮鼓樓位置。後來城池向南擴展,明代南城門樓遂成為今之鼓樓。

9、龍崗墓群:位於錦州市北鎮市富屯鄉龍崗子村,已發現的墓葬共三座,其中1970年發現兩座,1975年發現一座。三座墓均已被盜嚴重。1970年發現的兩座墓葬出土了墓誌,據此認定為耶律宗政與妻子合葬墓、耶律宗允墓。1975年發現的墓葬中有壁畫。

相關焦點

  • 山東菏澤這7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菏澤,古稱曹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山東、山東、河南、安徽四省交界處,享有「世界」美譽,境內有7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山東菏澤這7個地方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看有些寶藏是什麼?2.白石廣場: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個廣場,在今天的山縣牌坊街的中間,因其石柱上雕有100個不同姿態的石獅子,故名百事(獅)、長壽(獅)之意,它建於清朝乾隆43年(1778年),作為禮物送給文林郎張璞的妻子,它是一個石頭結構,高14米,寬9米,它有四根柱子,三幢五層樓,一個屋簷,一個次要屋簷和一個休息頂。5.
  • 遼寧營口這六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金牛山遺址文化特徵與北京人相似,表明遼寧地區的原始文化與北京猿人有密切的關係。金牛山遺址對於了解當時人類的生活以及利用洞穴的情況都是很重要的資料。3、石棚山石棚:位於蓋州市二臺子農場石棚村南臺地上。東南距許家屯5公裡,東北距九寨2.5公裡,所以又稱它為「許家屯石棚」、「九寨石棚」。清代該石棚曾被當作廟宇利用,故又名「古雲寺」。
  • 安徽池州這9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歷代名人李白、杜牧、陶淵明、蘇軾、嶽飛等都曾駐足池州,並留下寶貴的文化珍品。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處。 9、齊山摩崖石刻:位於池州市貴池區齊山大道齊山公園內, 這裡自唐代以來便是遊覽勝地,唐代的李白、杜牧,宋代的司馬光、王安石、陸遊、包拯、朱熹、嶽飛,明代的王守仁、馮叔吉,清代的趙國麟等都曾刻石記遊
  • 湖南衡陽這12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 4、衡州窯:位于衡陽市珠暉區,生產自唐中期始,以燒造青瓷為主,其中,高足杯、高足盤、燕尾茶壺、彩下粉彩瓷在唐、宋、元瓷器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地方風貌;粉上多彩高溫瓷器為宋代衡山窯首創
  • 唐山這15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該寺坐北朝南,分五個院落,主體建築集中於中院,由南向北依次為門殿、碑樓、正殿、後殿、門房、鐘鼓樓、東西配殿、耳房、碑亭等。屬於皇家寺廟,被稱為「京東第一寺」。這裡是李大釗同志誕生和幼年成長的地方,在這裡,李大釗接受了嚴格的家教,對他以後思想性格的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
  • 錦州 - 錦州--遼寧頻道
    [1]錦州是遼寧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遼寧省 14座城市可按區域劃分為三個組團,一個是以大連為中心的遼東半島城市群,一個是以瀋陽為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再一個就是以錦州為中心的遼寧西部城市群。京哈鐵路、瀋山鐵路、錦承鐵路和京哈高速公路、阜錦高速公路、丹錫高速公路在境內縱橫交匯。通過錦州小嶺子機場中轉聯航可在一日內飛往全國各地。
  • 山東德州這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遊衝積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其境內的蘇祿王墓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山東省德州市城區北部的北營村,安葬著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刺和他的王妃及兩位王子,是中國境內僅有的兩座外國君主陵墓之一(另一座是位於南京的浡泥國王墓),也是中國唯一的駐有外國王室後裔守陵村落的異邦王陵。
  • 山西曲沃這四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處。1、曲沃大悲院:位於曲沃縣曲村鎮中心,始建於唐,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重修。院落的東南角為宋代建築大悲院獻殿,西側為清代所建戲臺一座(已不存),戲臺正北是一過殿,再往後是天王殿,並配有東西配殿。
  • 貴州黔西南這8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處。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 1、「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位于晴隆縣城西南1公裡處,從上至下依山勢呈彎道盤旋,計有24個弧形拐彎
  • 貴州黔西南這八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處。1、「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位于晴隆縣城西南1公裡處,從上至下依山勢呈彎道盤旋,計有24個弧形拐彎,全長4公裡,蜿蜒於高達1799米的晴隆山西南坡,是320國道中的一段,也正是世界著名的「史迪威公路」中極其重要的一段。雖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雨侵蝕,如今仍保持完好。
  • 山西運城這102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堯、舜、禹,都相繼活動在河東大地上。堯初都蒲坂,後遷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社會——夏也是在這裡誕生。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2處。10、解州同善義倉:位於鹽湖區解州鎮解州村紅旗街 ,是清朝時期的建築,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絳13處:1、絳州大堂:位於新絳縣城,絳州大堂是絳州州府的主體建築。
  • 廣東潮州這九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處。 1、廣濟橋:位於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該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廣濟橋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是我國古橋的孤例,與河北的趙州橋、福建的洛陽橋、北京的盧溝橋並稱中國四大古橋。
  • 福建三明這10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全市擁有泰寧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2個世界級品牌和10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泰寧尚書第建築群:位於泰寧縣城區勝利二街福堂巷,為明代天啟年間協理京營戎政兵部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師李春燁的府第。尚書第建於天啟三年至七年(1623~1627年),府第坐西朝東,南北長87米,東西寬60米,佔地面積5220多平方米。
  • 河南許昌這22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許昌,又稱蓮城,地處「中原之中」,北臨鄭州,西依伏牛山脈、中嶽嵩山,東、南接黃淮海大平原,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 興國寺塔 9、興國寺塔:位於鄢陵縣城南5公裡馬欄鎮「興國寺」西南側,此塔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塔為磚結構。六角九層樓閣式建築。
  • 河南最牛的六座文廟: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有些啥寶貝
    因為歷代王朝對孔子尊崇備至,是以幾乎在每一座縣市中,都能看到文廟的身影。目前,國內共有文廟1600餘座,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50餘座。其中,河南佔了6座,快來看看都有些啥寶貝?許昌文廟始建時間:唐文宗開成元年(公元836年)文物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點地址:許昌市文廟前街中段許昌文廟現存古建築群為明清時期的遺存,主要保存有欞星門、青石照壁、戟門、東西廊廡和大成殿等主要建築。
  • 蘇州這61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為清代「天下四聚」之一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1處。為九級八面磚身木簷混合結構,高76米,佔地878平方米;塔內部為雙層套筒,八角塔心內備層都有方形塔心室,木梯設在雙層套筒之間的迴廊中;報恩寺塔是中國2000多座樓閣式寶塔中「上為令盛,下為重樓」的典型,各層塔門過道和塔心室門上的磚砌鬥八藻井等仿木構裝飾,結構複雜,是研究宋代小木作形制的實例。
  • 河北衡水這九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處。1、開福寺舍利塔:位於景縣舊城內西北角,是一座北宋時期(公元960~1127年)建築風格的石塔。該塔是大型磚塔,呈八面稜錐形,共13層,總高63.85米,底層周長50.5米。塔頂裝有銅鑄葫蘆,高2.05米,葫蘆下有鐵剎網罩託,高3.3米。剎網與洞戶被天風鼓蕩,作水濤聲,顧有古塔風濤之說。
  • 貴州黔東南這18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境內居住著苗、侗、漢、布依、水、瑤、壯、土家等33個民族。黔東南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境內溝壑縱橫,山巒延綿,重崖迭峰,原始生態保存完好。目前,其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隆裡古建築群7、隆裡古建築群:位於錦屏縣隆裡鄉隆裡所村,古建築群包含城內的民居、宗祠、廟宇、書院、城牆、街區和城外的橋梁、寺廟等建築,基本保存明清風格,有房屋700餘幢,其中具有保護價值的單體建築有
  • 安徽池州這九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歷代名人李白、杜牧、陶淵明、蘇軾、嶽飛等都曾駐足池州,並留下寶貴的文化珍品。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九處。1、櫸根關古徽道:坐落在皖南石臺、祁門、東至三縣交界處的仙寓山上,古稱「徽饒通衢」。它是徽州通往江西饒州的一條省際大道,亦即古時的「國道」。始建於唐代,全長7.5公裡,共有臺階1.8萬步。
  • 河南三門峽這10個地方被國家重點保護,看看都是些啥寶貝?
    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處。 廟底溝遺址9、廟底溝遺址:位於河南三門峽陝州古城南,總面積24萬平方米,是一處仰韶文化和早期龍山文化遺址。遺址內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