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與古龍:帶劍江湖少年遊,俠義一生堅持

2020-09-06 葉溪溪的評論星球

當然有一天我會慶幸「這輩子總算沒有白活」,可是此時此刻多年來回憶的悽美,總教我輕輕朗誦自己喜愛自己填的詞:想當年帶劍江湖,氣吞萬裡如虎;到如今十年夜雨,醉來時響空弦!

————————林清玄《少年遊》

在距離2019年春節還有12天的時候,那個念叨著【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林清玄故去了。

林清玄,一生瀟灑,既有古龍的俠氣狂傲,又不失君子文人的清雅風趣,對於這樣一位先生的仙逝,我想悲傷是大可不必的,最好的紀念就是回過頭來品讀他留下的那些,清新中又暗藏著人生大智慧的文字。

我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孩子願意在閒暇時間裡放下手機遊戲,讀一讀林清玄,但是對於十幾年前深陷於青春期焦躁不安的中學生來說,一本《林清玄散文精選》就足以讓他們的心安靜下來,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平心而論,和身邊很多朋友相比,我讀林清玄的散文並不多,然而幾年間同一本散文集卻是讀了一遍又一遍。還記得學生時代某一年的暑假家裡停電,悶熱得緊,信手翻出一本林清玄的散文集,一篇《溫一壺月光下酒》還未讀完,周身就添了許多涼意。

我想,能夠讓讀者浸沒其中,暫時忘卻現實冷暖,對作者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慰藉。

在林清玄的散文集中,我最喜歡《少年遊》與《人間有味是清歡》,前者寫少年執劍,英雄俠義,熱血不涼,後者要你從平淡的生活中體味其中禪意趣味。不過,這裡出現了一個極為有趣的現象,你若是分開讀這兩篇,自然是各有千秋,可你若是將這兩篇連在一起讀,卻又像被一位歷經人間滄桑的老者帶領著走過了百年世間路。

從鮮衣怒馬的少年俠客,到能夠體悟至味是清歡的成年人,是我們解讀林清玄人生哲學的關鍵。

先說觀點,所謂的立地成佛,任窗外雨打芭蕉,不過是怯懦之人用來逃避現實的麻木做法,而知曉世故卻仍心懷俠義,才是真正值得提倡的君子為人之道。

1.江湖夜雨十年燈:林清玄的俠義情節


一把吳鉤劍一把七星劍一把龍鳳劍都是許多少年夢寐以求的,仿佛是一劍在手就能鋤奸去惡無往不利。

——————————林清玄《少年遊》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的十年,80後和90後的少年時代都少不了武俠的身影,我們從金庸古龍讀到梁羽生溫瑞安,又從金古黃粱溫讀到鳳歌滄月之流,唯一不變的是對俠義正道的追逐和崇尚。

事實上,除了《少年遊》,在林清玄的許多散文中,我們都能看到他對【俠】的思慕和推崇。這一點,從他還在報社當副刊編輯的時候,與古龍相交的那段情誼中也能窺看一二。


2.高山流水遇知音:古龍與林清玄的俠義兩心知


林清玄與古龍不僅「鬥文」,還「拼酒」。

古龍愛酒,揚言「我愛的不是酒的味道,而是喝酒時的朋友」。林清玄去催稿,古龍說:「你不陪我喝酒,我就不給你寫。」林清玄被迫應戰,兩人「鬥酒千杯」,競然不醉。兩人比不出酒量,就比喝酒速度。古龍將紹興黃酒倒在兩個盆子裡,一人一盆,別人乾杯,他們「幹盆」。林清玄惜敗,不省人事。自此之後,林清玄幾乎每個禮拜都要與古龍鬥酒,縱酒狂歌。有一次,二人醉酒,林清玄競然抱住古龍的大頭邊拍邊喊:「再來一杯,再來一杯!」那時他到古龍家,總是走著進去,躺著出來,大醉一天。

——肖燦《古龍和林清玄的故事》

林清玄與古龍,也算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一生一次,僅此一人,彼此是不可替代的朋友。不過,與其說林清玄欣賞古龍,倒不如說他喜歡古龍小說中的瀟灑與俠義。

想想也對,俠者,帶劍江湖,除惡懲奸,匡扶正義,快意恩仇,豪氣幹雲之際,還有烈酒助興,試問這樣灑脫又痛快的人生,誰能不心嚮往之?

3.中年人的俠義,才是真正的救贖


然而,少年的俠義和輕狂總是太過脆弱短暫,如今的許多所謂油膩中年,他們之中有許多人,在年輕的時候也曾無所畏懼過,也曾劍指權貴而輕生死,也曾路遇不平事拔刀而起,但經過十年風雨擊打,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漸漸淹沒在滾滾紅塵之中,變得麻木而悄無聲響。

而最殘酷的是,你無法責怪他們,因為你沒有經歷過他們的苦痛,也不知道在理想主義被現實的冷水澆滅的時刻他們的內心經受過怎樣的掙扎。要知道在這樣一個資本至上,人人逐利而行的時代,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存在多少是有些格格不入的。也正因如此,那些經受了風雨摧殘卻還能存有三分俠義的中年人,實是更加寶貴,更值得尊敬的。

中年人的俠義,有時候是靜默不言,潤物細無聲的。相比少年的熱血與脆弱,中年人的俠義更為穩定厚重,也更有底氣,他們往往已經在社會中摸爬滾打了許多年,有一定的資產積累,與形形色色的人打過交道,他們這些人啊最知道俗世兇狠,但在不平事前,卻仍然願意為之聲援。他們在教育下一代的時候,雖知世故更易生存,仍以俠義之道教之。

也許,這才是油膩中年們真正的救贖。

也許,這就是林清玄先生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相關焦點

  • 滿身刀疤,一生風流,寧死要喝酒,古龍一生沒離開江湖、女人、酒
    每每看古裝武俠劇的時候,行走江湖的俠客們常常會說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看客並不知道這句話是出自武俠大家古龍之手。古龍以無比豐富的創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絕倫的武俠著作,與金庸、梁羽生、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
  • 古龍的江湖裡,英雄可以有疤,可以雙目失明,也可以輸得一無所有
    古龍的英雄人物個性鮮明且從不牽扯到廟堂之事,滿篇皆是江湖義氣和江湖兒女之間的糾葛。在那個武俠世界裡,從頭到尾就沒離開過江湖二字,書中描寫的全是江湖之遠所發生的事。他的那些英雄們都不是那麼的完美,甚至都有點不符合人們對英雄的定義。那時候的英雄,已經有些臉譜化了,他們一身正氣,身姿挺拔又不失幾分風韻。
  • 古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古龍的江湖是「 天涯 · 明月 · 刀,流星 · 蝴蝶 · 劍。」在寂寞的市井間,孤星散落,一刀制敵。儘管一生痴纏,在古龍眼中,皆是可愛。他為世間的美好女性,寫下這樣的鼓勵——「笑得甜的女人,將來運氣都不會太壞。」
  • 除了金庸,還有一個人是當之無愧的武俠大師,他叫古龍
    古龍:人在江湖 身不由已說起武俠大師,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金庸。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了形式獨特、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流傳甚廣;他的作品有著永恆的主題:勇氣、俠義、愛與寬容。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叫古龍。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漢族江右民系。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鬥。今天是他的生日。
  • 好色古龍「調戲」三毛,咬其香肩,去世時林清玄買48瓶XO給他陪葬
    只不過,金庸是在書桌上寫江湖,古龍是在女人窩裡寫江湖。白巖松曾說過:「古龍筆下,無論誰仔細看,都有你我。」相比於金庸,古龍的作品更有江湖氣息,李尋歡、陸小鳳、楚留香、沈浪、西門吹雪......一生嗜酒如命的古龍,48歲就英年早逝,下葬那天朋友林清玄買了48瓶XO給其陪葬。一生閱女無數的古龍,臨死前最後一句話卻是:怎麼我的女朋友們一個個都不來看我呢?
  • 呈現金古江湖 QQ俠義道II=金庸+古龍
    金庸、古龍兩個響噹噹的名字,代表了武俠文化的巔峰——QQ《俠義道II》正是以金庸、古龍經典著作為藍本,借鑑金庸、古龍兩位大師名著中的精彩情節、聚集各派武俠的精神與要義,將武俠世界裡「經脈」、「八卦」、「內功」等神奇概念完美融合入遊戲,以全新的遊戲理念將一個眾人理想中的江湖呈現在了廣大玩家面前!
  • 林清玄:平安喜樂,是一生追求的幸福
    從那天起,林清玄天天堅持寫文章,從500字、800字,到後來2000字、上萬字……一堅持就是60年。一次,林清玄在桌子上趴著寫作,母親告訴他:「要多寫趣味,少寫心酸。得讓人看後覺得快樂有啟發,而不是想從窗口跳下去。」
  • 「才氣流氓」古龍,曾拖更800天,氣得林清玄瘋狂吐槽
    以筆為劍,書寫江湖1955年,讀高二的小古,用筆名「古龍」在晨光雜誌社發表了中篇小說《從北國到南國》,開始以作家身份謀生。《蕭十一郎》、《流星.蝴蝶.劍》、《歡樂英雄》、《大人物》、《陸小鳳傳奇》系列、《七種武器》系列、《天涯·明月·刀》、《三少爺的劍》等一大批古龍的小說,被搬上大熒幕。
  • 渾身刀疤一生風流,寧死要喝酒,古龍一生沒離開過江湖、女人、酒
    1985年9月21日,古龍與世訣別,一代浪子就此消失。古龍有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他那片江湖有的只是酒、女人和他想要用酒與女人拼命填補的虛空。古龍是如何養成的古龍生於1938年,在香港出生。在香港長到十二歲,敵不過時代風劫,古龍便隨父母移居臺北。
  • 古龍筆下的俠客:江湖浪子
    ,也創造了金庸之後的武俠傳奇……古龍筆下的浪子形象一個人,一柄劍,浪子的豪情,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古龍筆下的浪子們經常遭受某些精神困擾,如失落感、彷徨感、迷惘感、無助感、虛無感等。在江湖的世界裡——有的俠客喜歡仗劍天涯的生活方式,浪子不是,他們時常表現出對漂泊的厭倦;有的俠客熱衷於打抱不平,行俠仗義,浪子不是,古龍的作品中很少為浪子設置讓人熱血沸騰的俠義情節;有些俠客野心勃勃一心要稱霸武林,浪子不是,他們即使名動江湖,
  • 「才氣流氓」古龍,曾拖更800天,氣得林清玄瘋狂吐槽
    以筆為劍,書寫江湖1955年,讀高二的小古,用筆名「古龍」在晨光雜誌社發表了中篇小說《從北國到南國》,開始以作家身份謀生。「古龍」出山這篇帶著憂傷與情愫的作品,並沒有古龍武俠的影子,但也成了他踏進作家圈子的起點。
  • 倒黴的古龍:1980年的 「吟松閣事件」,扭轉了古龍一生的命運
    白巖松曾經評價過古龍,他是這樣說的:「古龍筆下,無論誰,仔細看,都有你我,所以古龍不古,」人們總是習慣性的將古龍與金庸去對比,要我說,古龍的作品似乎更有著江湖氣息,畢竟,古龍本人也是置身江湖,而寫江湖,一身刀疤、一生風流、嗜酒如命,縱觀古龍的一生,他從來沒有離開過三樣東西:女人、江湖、酒。
  • 古龍逝世25周年祭,江湖雖然沒有你,但江湖仍有你的傳說
    作為新生代四大武俠小說大師之一的古龍,用自已短暫的一生,將民間流傳的武俠小說引入文化的神級殿堂。他將戲曲,推理,古典詩歌,心理等各元素融入他的武俠小說中,並用自已的視角和哲學思想,創作出一個個鮮活的武俠人物形象,融古今小說的寫作方法,中西貫通的描寫敘事手法,將武俠小說推上文化歷史的高峰。
  • 小說家古龍:渾身刀疤,寧死要喝酒,一生沒離開過江湖、女人、酒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上個世紀50年代,武俠小說界湧現出了一批傑出的人才,而在他們當中有一位年輕人,從名不經傳到赫赫有名,毫無疑問,他是那個時代武俠小說界的天才。他就是古龍。古龍創作能力非常強,留下了很多著名的武俠著作。他還和金庸、梁羽生、溫瑞安一起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
  • 「流氓」才子古龍:一生只有江湖、女人、酒,臨死卻無愛人陪伴
    」之後想要出人頭地,古龍開始進入黑幫,四處混生活,林清玄也曾說過,「我們還經常一起泡溫泉,他全身脫光,你很難想像他渾身刀疤的樣子,因為他年輕時常常和人家砍殺。」1960年開始古龍先後發表《孤星傳》和《護花鈴》等作品,也在這些作品中開始勾畫出自己的江湖,又在其中加入許多西方文藝色彩。所以當古龍接連發表《情人箭》、《名劍風流》、《武林外史》、《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和《絕代雙驕》等六部長篇,躍登為四大天王之一。
  • 讀書月薦書:古龍最具文學性的作品,也是他生前最喜愛的
    今年四月,大部分的時間我都在讀古龍。生活在困頓期,古龍是最合適的。草長鶯飛,春風沉醉。冷風如刀,以大地為砧板,視眾生為魚肉,萬裡飛雷,將蒼穹作烘爐,熔萬物為白銀。這是《多情劍客無情劍》的開頭。古龍小說像是留白極好的寫意畫。寥寥數筆,天地俱現,蒼茫而富有想像空間。
  • 豪俠古龍的江湖二三趣事
    後來,又陸續看了他的其他作品,也漸漸了解到這位江湖豪俠生前的一些逸聞趣事。以酒會友當林清玄還是中國時報的一名小記者時,古龍早已是成名的大作家。林清玄想採訪古龍,古龍很愛喝酒,問:「能喝酒嗎?喝酒就給你採訪。」林清玄雖然不太喝酒,但為了採訪到這位大作家,忙說可以。他們買了兩個大的洗臉盆和兩打陳紹,給每個臉盆各倒十二瓶陳紹,然後通通喝完。兩個回去醉了三天,清醒了以後才開始採訪。從此,二人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 古龍筆下的百味江湖:一代劍神三少爺!
    古龍在創作上有強烈的使命感,一直堅持求新求變,迫切地想讓武俠文學更上一層樓。在他的寫作生涯中,遭遇的最大挫折便是《天涯明月刀》的連載被腰斬。 超前的創作理念與意識流的表現手法市場反應很不好。
  • 古龍筆下的百味江湖:一代劍神三少爺
    古龍在創作上有強烈的使命感,一直堅持求新求變,迫切地想讓武俠文學更上一層樓。在他的寫作生涯中,遭遇的最大挫折便是《天涯明月刀》的連載被腰斬。超前的創作理念與意識流的表現手法市場反應很不好。古龍經過近2年的調整,終於在1976年寫出了兼具商業流行和藝術深度的《三少爺的劍》,他最廣為流傳的名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源出此書。作為受挫後重登巔峰的作品,《三少爺的劍》被認為是古龍後期最經典的故事。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古龍去世34周年,經典永流傳!
    古龍於1985年9月21日因患肝硬化,食道靜脈出血在臺北去世,終年47歲。他的代表作有《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名劍風流》,被譽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之一。古龍原名熊耀華,出生於1936年。自小身世飄零,性格孤獨沉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