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系列展之陳禮忠壽山石雕作品展亮相前門永新華韻。
開展儀式現場合影
中國非遺保護協會主辦、永新華韻承辦的第六場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專家)資助項目,也作為永新華韻迎接全國「自然和文化遺產日」的非遺主題活動之一,展覽吸引了多位行業機構領導及業內專家人士的關注與蒞臨。
展廳全貌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項目壽山石雕代表性傳承人陳禮忠致辭
作為在石雕領域享有盛譽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禮忠現場對支持此次展覽的合作方表示了衷心感謝。同時,他對當初引導自己走入壽山石雕藝術殿堂,給予自己極大鼓勵與指導的恩師馮久和老師表示感謝,也表達了堅守師道傳承,發揚石雕技藝的決心和對藝術探索的恆心。他希望本次專題展,讓更多的人了解壽山石,探索非遺的傳承規律和藝術魅力,共同推動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藝術創新。
中國工藝美術館副館長王輝致辭
中國工藝美術館副館長王輝在致辭中對陳禮忠在壽山石雕領域的藝術造詣給予讚譽,同時對承辦方永新華韻在積極保護非遺成果、深入探索文化創新實踐方面深表肯定。
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裁張坤蘭致辭
永新華韻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總裁張坤蘭代表公司對來賓們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也對陳禮忠老師「石無貴賤」、「因材施藝」的創作理念、以及「師道傳承」的藝術追求給予高度評價;他對於非遺古老技藝薪火相傳的執著態度與信念,也正是永新華韻致力於非遺保護與傳承過程中所追求的價值觀。
德藝雙馨 點「石」成金
陳禮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壽山石雕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會長,第四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並在多個專業學術機構、行業協會擔任要職。
他師從馮久和大師,從事壽山石創作30餘年,擅長花卉、禽鳥、動物的雕刻。在創作過程中,陳禮忠素來遵循目有所見、深入研究的原則。
石無貴賤 重「藝」輕「材」
陳禮忠摒棄「唯石材論」,在他的觀念裡,石無貴賤。在創作過程中,他最大限度地尊重石材自然之美,常常選用樸實內斂的老嶺石,並運用其沉著的色澤與厚重的質感,創作一系列賦有濃鬱生活氣息的作品。其中,以「荷」為主題的系列作品極具代表性。而他所創作的山水、花鳥小品系列壽山石雕作品則顯清靜文雅,以寫意手法入刀,雕刻出可居可遊、隱幽出世的意境,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社會祥和安康的夢想。
荷系列作品
陳禮忠作品
陳禮忠作品
精品匯聚 多元互動
本次展覽不僅展示陳禮忠近年來壽山石雕經典之作23件,同時聯合推出其八位優秀弟子的精品佳作共35件,每件作品都意蘊相容,是多年來藝術探索和實踐成果的充分體現。展覽期間還將舉辦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包括「非遺拍賣」、「專場品鑑」、「賞石品茗話收藏」等多元互動,讓大眾多方位領略壽山石雕的獨特魅力與傳承有序的發展脈絡,全面提升公眾對壽山石雕文化技藝傳承的認知與認可。
展廳展示
展廳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