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蓬頭稚子學垂綸」……今天上午,東城區分司廳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帶舉行開學典禮。伴隨著節奏感十足的音樂,三年級的孩子們口念古詩,身體完成伸展、側身、跳躍等一系列動作,以一套充滿韻味又不失動感的「古詩操」開啟新學期生活。
據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套古詩操創編於上個學期:三年級組長喻千遷老師在日常語文教學中發現,部編版三年級語文新教材裡涉及了不少古詩文,相比較舊教材,小學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也從原來的五年級提前到了三年級。用什麼方式來吸引孩子們學習古詩文呢?與體育學科市級骨幹教師張峻楠商量後,兩個學科決定來個聯手合作——將小學必背70首古詩中的部分古詩,與體育學科中的韻律操相結合,創編出一套「古詩操」,使學生在日常早操鍛鍊身體的同時,也能陶冶情操、傳承文化。為實現兩個學科的「和諧」,讓不同的韻律動作搭配合適的詩詞內容,老師們可沒少下功夫。比如,體轉運動就配上了「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跳躍運動四個方向的變化配以漢樂府《江南》一詩中「魚戲蓮葉間」的後面四句。
上個學期,三年級的孩子們已經通過古詩操積累了18首古詩。新的學期裡,學校將對古詩操的內容進行「升級改版」;同時,以三年級為試點,將其推廣到更多的年級裡,並在不同年級編配不同古詩。「一至六年級,每學期18首,到六年級畢業,每位學生將積累200餘首古詩。」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
除了古詩操之外,上午開學典禮的各個環節都充滿濃濃的「傳統味道」:五年級學生帶來一首網紅《生僻字之歌》,給大家展示了中國漢字文化的神奇奧秘;低年級的學生帶來《弟子規》的表演,向全校師生傳遞了孝親敬長、寬厚仁慈的優秀品格。
開學典禮結束後,全校還開展了傳統文化和冰雪體驗課程:麵塑、布藝、宮燈、風箏的製作,開啟了低年級小同學傳統文化的探索之旅;做香囊、漢字文化解讀與書寫、中國曲藝快板韻誦等,讓學生進一步體驗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國學文化;四五六年級學生則體驗了一把旱地冰壺和旱地滑雪……「新的學期,希望我們的學生多讀經典書籍,做學識淵博的人;多參加體育運動,做體魄強健的人;培養儒雅少年,續寫學校百年優秀傳統。」校長金輝做了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