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考生考完後興奮地說道:「我們班好多人都是科幻小說愛好者,讀過劉慈欣的小說,沒想到成了考試範圍!」
不止如此,今年全國I卷作文題目 「時光瓶」,也直接照搬了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的決賽題——給2035年的自己寫信。去年的北京卷作文題是「暢想2049年的中國」,科幻文《帶上她的眼睛》也入選了人教版初一(下)語文課本。
事實證明,科幻小說已經進入了中高考的考查範圍,給正統的語文閱讀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作為高中生,應該注意到的一個趨勢是:未來高考會越來越注重豐富閱讀類型、拓寬閱讀面,不能只局限於考試讀的那個小範圍!
很多同學也懂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魯迅老舍、世界名著對於00後來說晦澀難懂,很難堅持讀下去。
其實,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產生興趣。而科幻小說就是很好的閱讀興趣點。即便「部頭」大、閱讀難度不小,接受起來卻並不困難。
它對高中生邏輯思維、創造力和人文思考塑造,是其他任何類型的文學作品無法媲美的。因為有思考、有想像,閱讀潛能才能被激發。
讀科幻小說,關鍵能在無形中培養高層次的思維認知:如何在身為個體的限定之外,去認知宇宙,去反觀人類,去應對未知。
有句話說:「每個孩子的書櫃裡,都該有一本科幻小說」。美國天文學家蓋莫夫認為:「每個孩子讀科幻作品,不能晚於11歲」。
正如很多科幻故事裡,主人公往往就是靠著突破常規的新方法應對問題。我們從小多接觸這樣的思維方式,能逐漸將創新變成為常態,極大地擴展自身的能力範圍。接下來,就給大家推薦10本高中生值得看的科幻小說。當然,幾乎人人都看過的《三體》等就不再列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