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罵曾國藩「蠢貨」,自詡「天下第一聰明人」,一副對聯出賣了他!
文|秦姐
左宗棠與曾國藩同時晚清政壇上的名人,一位是收復外疆的我族英雄,而另一位則是平定天國動亂的文人奇才。
不僅如此,二人還有很深的淵源——曾國藩對於左宗棠有著伯樂的知遇之恩,未曾想二人後來卻一步一步的走上了交惡的道路。
二人其實是同出自湖南,是年紀沒差多少的老鄉。但和曾國藩的仕途坦蕩,科考順利不同,左宗棠懷才不遇,三次科考三次敗,一氣之下甚至放棄了仕途準備回家鄉做個教書先生。
古時的人們最講究的便是同鄉情誼,在1860年太平天國暴亂運動的形勢嚴峻的時候,身為同鄉的曾國藩毅然決然用左宗棠協助朝廷平定戰亂。
左宗棠軍事上的才能是眾人公認的天才,左宗棠抓住了這份機遇,逐漸開始嶄露頭角。
曾國藩後來又盡心盡力推薦左宗棠擔任朝中一份要職,左宗棠便從浙江巡撫開始發展他的仕途。
可二人的關係漸漸開始惡化了,主要原因是性格問題——曾國藩做事向來慢條斯理,儒雅謙遜;而左宗棠對人飛揚跋扈,自恃身為將才,恃才傲物。
隨著相處時間的推移,不用想也知道會存在矛盾,曾國藩是左宗棠眼中的「蠢貨」,曾國藩眼裡的左宗棠是無法忍受的「刺頭」。左宗棠同曾國藩的不在人前非議他人不同,他經常喜歡當眾羞辱和嘲弄曾舉薦他的這位伯樂。
左宗棠在智慧上比不過曾國藩,但卻在智商方面遠遠勝過他。曾國藩年幼時背書曾經都背不過小偷,曾國藩的天賦雖然不夠,但是勤奮有餘才能做到如今這位置。
左宗棠自負,以天下聰明第一人自立,甚至於自封一個「今亮」的名號,意思也就是現如今的諸葛亮,不止給自己自封名號,還送給了一個「豬子」的雅號給曾國藩,大概意思就是罵人。
二人的關係有多差足矣相見,左宗棠甚至狂妄自大到如此對待給自己仕途出路的曾國藩。二人真正地交惡大概是在鎮壓洪秀全時,對於他幼子下落的分歧,當時天京被攻陷後,曾國藩的部下匯報說幼子於亂戰之中已經死了,而後回報給朝廷。
左宗棠在這時做出了一不厚道之舉,竟站出來倒打一耙說幼子其實已經逃走了,上報曾國藩是欺君罔上,在當時這是殺頭的大罪。
一生都光明磊落口碑聲譽極佳,可以說最痛恨別人說自己道德和誠信方面有問題,二人分毫不讓,部下匯報曾國藩的消息經後來證實,確實是假的。
曾國藩也只是誤信消息才上報,對於此事並無半分私心,最終朝廷並沒有追究此事。可是左宗棠直到晚年都概不認錯,人前人後逢人便講交惡之事錯在曾,自己只是太過誠實說了實話,是曾國藩心胸狹隘一直抓著不放。
曾國藩的智慧涵養之高,面對左宗棠,他不計較往日恩怨,不會以公報私,事事先以大局為重。
平定陝甘還有晚年時帶著棺材出徵平定外疆的大功勞,前後都是依靠曾國藩的鼎力支持,不僅送湘軍老營給他,軍糧方面也是盡心盡力的籌集。可左宗棠回報曾國藩恩情的方法就是隨處提起曾國藩便連連辱罵不休,閒來無事就上一道請安摺子抹黑曾國藩。
左宗棠明裡暗裡的針對一直到曾國藩去世時,1872年,獲得朝廷賜予的諡號「文正」。左宗棠也用一副輓聯追悼他,一句「自愧不如元輔」,終是出賣了他對曾國藩的感情。
曾國藩生前曾經感嘆軍事上比不過左宗棠,軍事之才的確是左宗棠更勝一籌,但是在對朝廷的綜合貢獻還有聲譽地位上來講,曾國藩遠超過左宗棠。
左宗棠雖能功傳千古,但朝中人緣卻出奇的差,滿朝文武發自內心尊敬他的人幾乎找不出一個來。
左宗棠一生的功績可以說離不開曾國藩盡心盡力的賞識提拔,後來曾國藩還不計其平日作為,依然對他十分支持。而在曾國藩去世後,左宗棠的晚年仕途也開始走向下坡,晚年生活愈加悽慘。
二人一生交惡多年卻又惺惺相惜,一同是清朝的棟梁之臣。曾國藩生性心胸寬廣,不報私仇,做事不計前嫌,取得的成就遠遠勝於比他聰明的左宗棠之上,還留下了「千古完美聖人」美譽,比起左宗棠自詡的「天下第一聰明人」不知道要好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