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究竟有幾種?-雅詩論文網為您解答

2020-12-05 職稱學術圈

核心期刊是一般是期刊中學術水平比較高的刊物,是進行刊物評價而非具體學術評價的工具。相當一批教學科研單位申請高級職稱、取得博士論文答辯資格、申報科研項目、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學術水平評估等,都需要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一篇或若干篇論文。目前,國內核心期刊有很多種。比如「北大核心」、「南大核心」、「浙大核心」、「武大核心」、「科技核心」等。很多單位對核心的認定方式也存在差別,在職稱評定中一般認定某種或某幾種核心。雅詩論文網根據多年經驗,給大家介紹幾種最常見的核心期刊。

1、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是由北京大學圖書館及北京十幾所高校圖書館眾多期刊工作者及相關單位專家參加的研究項目,項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圖書形式出版,此前已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了六版:第一版(1992年)、第二版(1996年)、第三版(2000年版)、第四版(2004年版)、第五版(2008年版)、第六版(2011年版)。第七版(2014年版)於2015年9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關於「有效期」問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只是一個科研課題成果,根據期刊的動態發展變化特點定期更新,主要目的是為圖書情報部門期刊採購、典藏、導讀等工作提供參考,不是學術評價標準,也不具備任何法律和行政效力,不存在「有效期」的說法,如何使用,由使用單位自行決定。在確定所謂「有效期」的問題上,考慮到本書出版與印製時間及作者投稿到期刊出版之間的時間差等問題,建議使用單位不要採取以《總覽》出版年月為界一刀切的做法。

目前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目錄為2014版。

2、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開發研製而成CSSCI來源文獻檢索界面,是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攻關項目。CSSCI遵循文獻計量學規律,採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從全國2700餘種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性期刊中精選出學術性強、編輯規範的期刊作為來源期刊。目前收錄包括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在內的25大類的500多種學術期刊。

CSSCI索引的文獻來自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根據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指導委員會確定的選刊原則和方法遴選並報教育部批准的來源期刊。來源期刊是根據期刊的影響因子、被引總次數等數量指標與各學科專家意見而確定的。確定之後,每年根據期刊質量的情況,增刪、調整有關期刊。具體確定來源期刊的原則有:

(1)入選的刊物應能反映當前我國社會科學界各個學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學術水平較高、影響較大、編輯出版較為規範的學術刊物;

(2)入選的刊物必須是正式公開出版發行,且具有ISSN或CN號;

(3)入選的刊物其所刊載的學術文章應多數列有參考文獻;

(4)凡屬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獻類的刊物不予收入;

(5)譯叢和以發表譯文為主的刊物,暫不收入;

(6)通俗刊物,以發表文藝作品為主的各類文體藝刊物,暫不收入。

參照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選用期刊佔世界科技期刊總量的比例與《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選用期刊佔我國科技期刊總量的比例,結合我國社科期刊出版發行的情況,確定CSSCI的來源期刊數量佔我國正式刊行的社科期刊總數的8-15%。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已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國家圖書館、中科院等眾多單位包庫使用,並作為地區、機構、學術、學科、項目及成果評價與評審的重要依據。教育部已將CSSCI數據作為全國高校機構與基地評估、成果評獎、項目立項、名優期刊的評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指標。

目前CSSCI核心期刊目錄為2017-2018版。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統計源期刊"全稱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亦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目錄每年都會出現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國家科技部委託,從1987年開始對我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表論文數量和被引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並利用統計數據建立了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和廣泛好評。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是CSTPCD的數據來源。通過中國科技期刊綜合指標評價體系對期刊學術質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對收錄期刊的範圍進行調整。

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4月或10月分兩次給當年經過多項學術指標綜合評定而被收錄的期刊頒發收錄證書,中國科技信息所每年年底(11月或12月)都會在北京向媒體召開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並非終身制,有效期三年,三年後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將對其進行重新評定,遵守"優入劣汰"原則。因此"統計源期刊"的學術影響力越來越被各學術單位和科研機構接受,用它作為科研論文的學術水平的評價指標之一。

統計源期刊與核心期刊均能反映與某一專業有緊密聯繫的期刊,但在概念上、內容上又有一定的區別。前者包括社會(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兩大類,採用多指標綜合篩選的方法,制定出核心期刊排名表。後者僅收錄自然科學類,以文獻引文數據為依據,選擇多項指標進行綜合篩選,再根據期刊論文引用情況列出排名順序。兩者用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為讀者提供參考價值比較大的一些期刊,為單位和個人訂購、收藏、閱讀、投稿選刊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核心期刊所涵蓋的期刊數量多,讀者面廣,但收錄的生物、醫藥學期刊較源期刊少,且由於4年出版1次,有一定的時差,所以不能完全反映當年的期刊狀況。而源期刊則收錄生物、醫學期刊較多。由於每年公布1次,所以能較客觀地反映期刊的當年情況。

目前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為2017版。

4、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1996年開始進行人文社會科學文獻計量研究工作, 建有「社會科學論文統計分析資料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社科論文摘轉量統計庫。2000年印製出版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作為內部參考資料供有關方面人員交流使用,2004年正式出版了《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以下簡稱「要覽」)。

「要覽」採用文獻計量學方法。依據最新和最全的期刊各項統計數據進行分析, 突出反映期刊的學術影響力。在核心期刊的遴選過程中,選用的是有國內統一刊號(CN 號)的正式學術期刊,參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4 版的類目為期刊論文統計的學科分類基礎, 將我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分為法學、管理學(含科學學 、人才學)、環境科學、教育學、經濟學 、軍事學、考古學、 歷史學、馬克思主義、民族學、人口學、人文地理學、社會學、體育科學、統計學、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文化學、文學、心理學、 新聞學與傳播學、藝術學、 語言學、哲學、政治學、宗教學等 52 個學科類目,主要統計數據來源於「全國報刊索引資料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2020 年版)、「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摘轉率統計資料庫」等3個大型資料庫。

評價時,先統計出各學科的引證期刊,再確定這些引證期刊的各項評價指標(包括期刊總被引、期刊影響因子、期刊即年影響因子、學科自引量 、學科載文量、引文率 、摘轉率),並賦予權重值。然後利用綜合評判數學模型算出綜合評價值,從而確定各學科的核心期刊預選範圍,請專家定性評審。通過上述方法最終評選出了434 種期刊作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4年版)的核心期刊,涉及52個重要學科。研究人員根據遴選結果分析認為,分學科統計的核心效應比較理想, 綜合性核心期刊有較為明顯的學科特點,專業核心期刊的學科分布不平衡。

目前人文核心目錄為2014版。

5、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來源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CSCD)創建於1989年,收錄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藥衛生、工程技術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千餘種,目前已積累從 1989 年到現在的論文記錄 4496482條,引文記錄53810552 條。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內容豐富、結構科學、數據準確。系統除具備一般的檢索功能外,還提供新型的索引關係——引文索引,使用該功能,用戶可迅速從數百萬條引文中查詢到某篇科技文獻被引用的詳細情況,還可以從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獻或著者姓名入手,檢索到一批近期發表的相關文獻,對交叉學科和新學科的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還提供了數據連結機制,支持用戶獲取全文。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具有建庫歷史最為悠久、專業性強、數據準確規範、檢索方式多樣、完整、方便等特點,自提供使用以來,深受用戶好評,被譽為「中國的SCI」。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是我國第一個引文資料庫。曾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CSCD出版了我國的第一本印刷本《中國科學引文索引》,1998年出版了我國第一張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檢索光碟,1999年出版了基於CSCD和SCI數據,利用文獻計量學原理製作的《中國科學計量指標:論文與引文統計》,2003年CSCD上網服務,推出了網絡版,2005年CSCD出版了《中國科學計量指標:期刊引證報告》。2007年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與美國Thomson-Reuters Scientific合作,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以ISI Web of Knowledge為平臺,實現與Web of Science的跨庫檢索,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是ISI Web of Knowledge平臺上第一個非英文語種的資料庫。

目前CSCD核心期刊目錄為2017-2018版。

相關焦點

  • 職稱論文怎麼發:核心期刊指什麼,省級期刊一定比國家級差嗎
    職稱論文向來是職稱評審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目前全國各地評職稱要求各不相同,對職稱論文的發表篇數和期刊要求也不一樣。有的地方只要求在省級期刊發表即可,例如南京,但也有地方評高級職稱要求發國家級期刊,要求發核心期刊的情況也有。可所謂「核心期刊」究竟指什麼?省級期刊一定比國家級差嗎?
  • 核心期刊究竟有哪些:以建築類期刊為例,一一為您列舉
    易過網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了核心期刊的定義和類別,一些朋友於是私信我們,詢問某某期刊是什麼級別,是否屬於核心期刊,還有核心期刊究竟有哪些等問題。為了方便大家,我們現將北大核心、科技核心中的建築類期刊列出,想評建設工程方向職稱的朋友,發論文時可以進行參考。
  • 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期刊論文發表對作者都有哪些要求
    很長的時間裡,有眾多的作者朋友們諮詢南大核心和北大核心論文發表的問題,我們都會請作者們先提供他們的個人簡介,以明白他們的學歷、工作單位和職稱,因為不管是南大還是北大核心對作者都是有要求的。一些作者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下面我就分析說明一下。
  • 核心期刊論文的查重率在多少左右?
    很多的朋友會在還有精力的時候準備編寫期刊論文,甚至也會專注只做期刊論文,這些都是非常具有學術意義的事情。但是光寫好期刊論文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經過雜誌社的審核以及知網查重的重重檢測和修改。那麼,核心期刊一般要求查重率在多少左右呢?
  • 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長時間
    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時間長,是不爭的事實,但等的花兒都謝了倒不至於,除非你撰寫的論文內容質量,連低檔次核心期刊的錄用標準都達不到,你沒有找到「門當戶對」的核心期刊投稿。
  • 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流程
    小編注意到不少作者朋友都在搜索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流程,核心期刊投稿發表相比較普刊更為複雜,每個步驟都需要提高注意,尤其在審稿環節時間較長,下面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常見發表流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如何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簡單說說核心期刊是怎麼回事吧。核心期刊有兩個版本,一種是指北大核心,也就是平常說的中文核心,北京大學評選的,每四年評一次;另一種是指南大核心,也就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期刊,即CSSCI收錄期刊,南京大學評選的,每兩年評一次。兩者有很大部分重複的收錄期刊,每個學校要求不同。
  • 發表論文核心期刊的分類
    許多作者均有在期刊上發表論文,尤其是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的需求,那麼核心期刊分為哪幾個級別呢,聚刊網的郝老師給大家講解一下。其實核心期刊是我國特有的產物,國外很少有核心期刊這個詞彙的,國外一般是SCI,目前這個認可度最高的,當然了,國內也認可,所以一般來說,均把SCI也當成核心期刊,那麼郝老師就給大家講解一下核心期刊的分類第一、國際級高端期刊。例如SCI,EI等,這在國內幾乎所有高校都認可,均比照甚至高於核心期刊的級別來對待。
  • 發表核心期刊論文花錢就可以,是真的?
    近日有作者向聚刊網郝老師諮詢,聲稱有機構說花錢就能發表核心論文,是否可靠。在這裡,郝老師不做評論,只是講解一下核心期刊的一些基礎知識,相信看了之後您就能有所評價了。第一、何為核心期刊。在我國核心期刊主要有三類,一類指通常意義上的核心期刊,即北大核心期刊,也叫中文核心期刊,這類核心期刊是知名度最高,認可度最高的期刊。原來每四年評一次,現在每三年評一次,最新版本是2017版(第八版)北大核心,於2018年10月出版,有效期到大概到(第九版)也就是2021年10月出來,所以大概發表的時候一定要發表在2021年之前的版面上,否則有可能下次就不是核心期刊了。
  • 投稿論文被核心期刊退稿的原因有哪些?
    核心期刊分為:統計源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統計源核心期刊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每年一評的期刊目錄,中文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學圖書館3年一評選的期刊目錄。很多單位或者是學校,在晉升和畢業時會要求發表核心期刊論文一篇甚至多篇,作者在明確自己所需期刊級別後,會抓緊時間完成論文,進行投稿,一部分可能1個月內會收到退稿通知,一部分會在投稿半年後還沒有消息,也會有一小部分作者很幸運,會反覆收到修改稿,修改數次後會有錄用通知下發。核心期刊退稿原因有哪些?
  • 核心期刊論文投稿技巧;如何快速發表核心論文?
    目前,對於評職稱或者高校學生畢業需求,很多單位都開始注重期刊的質量,一般會要求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但是,核心期刊相對於普通期刊來說,數量畢竟是少數,在對來稿進行審查時,非常嚴格。很多作者都感覺發核心期刊實在是太難了。那麼,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真的很難嗎?其實不然!
  • 中介包發論文 核心期刊一萬二起步
    東方今報記者在多日的走訪中發現,論文代寫代發已經形成一個地下產業,從招聘寫手,到論文交稿,以及後期刊發,隱匿著一條完整而成熟的利益鏈條。代寫代發一篇論文,若是核心期刊行情從1.2萬元漲到1.5萬元,並且還需要排隊。
  • 研究生為發表「核心」期刊論文被騙掉錢財,誰之過?
    為此,筆者呼籲要正視學生為發表「核心」期刊論文遭遇的現實困境,理性審視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標準是否可以以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的標準來替代?現有的「核心」期刊容量和運作機制能否滿足研究生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
  • 核心期刊與普通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的遴選體系國內有7大核心期刊遴選體系:1.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又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4.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 暗訪:論文代筆核心期刊過萬元 不同學科論文價錢不同
    核心期刊8000字1萬元以上,專業寫手保障質量和原創,如醫學論文還可以提供原創檢測報告,都是正規期刊而非增刊,有cn和issn國內國際刊號,在新聞出版總署可以查詢到。在網站最醒目位置上,掛著「本站所推薦期刊,均為國家承認、正規、合法、雙刊號期刊,中國期刊網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可查詢」的註明;在跳動的活動窗口,還發出承諾提示:「價格最低,本站只收取最低限度的中介服務費,以維持網站正常運轉,如果還有比本站價格更低,且能成功發表的,一周之內可以退回多收款項。」
  • 論文代理網上盛行代寫代發 核心期刊一篇8000
    易起論文網、全程論文網、中國職稱論文網、蜂朝網……眾多的「論文網」儘管名字千奇百怪,但「核心業務」就四個字:論文交易。  「這些網站經營項目,既包括單純的代寫或代發,也有連寫代發的『一條龍服務』。」一位曾經為評職稱而在網上購買過論文的周先生向記者透露:「其業務範圍之廣,從實習報告到學位論文、職稱論文等都可包攬,所涉及專業一概『文理通吃』,均號稱擁有高素質寫手。」
  • 什麼是核心期刊?來看看你了解多少!
    多日前,先有一篇七年前的神論文引發全網的關注來自期刊截圖3、什麼是國家級期刊 ?一般說來,「國家級」 期刊 ,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 期刊 及國家一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會刊。另外,刊物上明確標有「全國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樣的刊物也可視為國家級刊物。
  • 「核心期刊」是誰評的
    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核心期刊《銀行家》雜誌主編王某在該刊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其兒子首次在《銀行家》發表散文和詩歌時年僅10歲。
  • 核心期刊為哪般?
    作者 |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生 趙英男 常言道「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學生的命根兒」;不過對於本科畢業進入研究生階段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來說,考試和分數都不再那麼重要,取而代之的則是關係到他們能否正常畢業並找到心儀工作的決定性因素:核心期刊論文數
  • 核心期刊論文寫作的一些經驗之談
    核心期刊是評職稱以及做學術研究都非常喜歡發的高質量期刊,但是核心期刊並不是想發就一定能發的,對論文和作者都有一定要求,今天我們就從核心期刊發表的一些經驗之談。首先我們對自己文章的寫作要按照對應雜誌社的投稿要求來寫,滿足投稿要求並且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