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亮:《找茶,就是找故事》| 通過鏡頭愛上茶

2020-12-15 雪凝時間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越來越深刻體會到這一點,是發現我越來越像父親。

父親最大的愛好是聽京劇,伺弄杜鵑花,喝茶,寫作。歷經歲月,我也漸入暮年,父親喜歡喝茶,寫作的愛好,被我一一俯拾,並深陷其中,樂此不疲。

先鋒作家許多餘曾經這樣描述過茶葉:

茶杯裡的茶葉想竭力恢復到它原來的樣子,在它的身體展露無餘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不可能,因為,水已讓它失去生命的顏色。

這段文字,難免有些傷悲。且看《找茶,就是找故事》中,吳德亮言:偷得浮生半日閒,坐在茶桌前悠然自得的泡一壺好茶,是寫作與繪畫或工作之餘的最大享受。一頭扎進茶文化無限寬廣深邃的領域後,不斷的品茶試茶竟成了每天必修的功課。

吳德亮,臺灣著名文人,知名茶藝家、畫家、攝影家,至今已出版著作30餘本。近年來,致力於茶文化的推廣與研究,常不辭辛苦,千裡跋涉,找茶、寫茶、畫茶,被各大媒體譽為「茶葉達人」。

茶事、飲茶、找茶、茶人、茶景、茶食、茶經、茶鄉、茶路、茶餐、茶點、茶窯、茶壺、茶杯、茶瓶、茶罐、茶友、茶補、茶療、茶食、茶文、茶館、茶票、茶書、茶價、採茶、焙茶、老茶、新茶,乃至茶之死,茶之活等,無一不訴諸筆端,真可謂「茶氣蒸騰,茶天茶地」。

你能想到的,和茶有關的詞,能有幾個?看到這三十多個和茶有關的詞,我也是驚呆了。這些詞來自《找茶,就是找故事》序言篇。

吳德亮是畫家,也是攝影家,在這本《找茶,就是找故事》中,有自己畫的油畫,也有拍攝的茶器,我翻拍了部分,光看這些圖片就是一種美的享受。

畫作美,文字也美,《透過鏡頭愛上茶》,追記對父親的懷念:

對我而言,每按下一次快門都是一次淋漓盡致的創作:通過鏡頭觀察世界,或通過觀景窗發現人間之美,甚或通過數位相機的液晶屏看見自己,反射自我心靈的最深處。

從20世紀80年代通過鏡頭愛上茶,到90年代末期,我才開始深入「找茶」、「寫茶」。走過八千裡路雲和月,我幾乎一年推出一本茶書。除了深入採訪的文字記錄,我也通過不同角度、不同的光影變化,試圖呈現鏡頭下令人著迷的繽紛茶世界。「如果沒有愛,藝術是不存在的。」這是父親的教誨。

《普洱茶王「福元昌號品賞記」》,在這篇文章裡記述久未聯繫的茶友,某日忽然來電,要將新購不久,價值飆破百萬元人民幣的「福元昌號」普洱圓茶單餅攜來讓吳德亮鑑賞。「福元昌號」是收藏家夢寐以求的普洱茶王。

為了保密,茶友堅持不肯將完整的茶餅讓吳德亮拍照,只允許拍攝茶湯,未免遺憾。不過茶友離去前卻大開佛心,慨然將不慎剝落、約有兩小泡分量的茶碎留下,讓吳德亮興奮不已。

後來,吳德亮邀請好友分享,為稀有茶王的品飲留下美麗的見證。他說:「我投入茶文化研究多年,儘管從不買賣茶葉,但用於繪畫寫作的工作室,卻收藏了不少好茶。」

愛屋及烏,喜歡喝茶上癮之後,便也喜歡所有和茶有關的,或文字或茶具或茶的故事。在這本《找茶,就是找故事》一書中,不但能欣賞到美圖美文,還能了解一些茶知識,比如「東方美人」名稱的來源與鑑賞、日本茶文化與銀器製作、老茶如何貯藏、茶器如何與茶飲相配等,想獲取更多有趣的讀書體驗,就去翻翻這本書吧。

相關焦點

  • 吳德亮新書關注臺灣文人茶生活
    16年前,吳德亮從新聞周刊總編輯的崗位辭職,開始背起相機深入「找茶」之旅,從臺灣各大茶山到雲南偏遠山區;從糾糾蟠蟠的產業道路到崎嶇顛簸的茶馬古道;從高山茶的清香飄逸到普洱茶的陳穩醇厚,從沒落的茶區發掘新的生命契機。2012年,他所著的《臺灣茶器》一書在兩岸三地造成轟動,甚至成為對岸買家按圖索驥收藏茶器的經典。
  • 臺灣作家吳德亮一行到訪涇渭茯茶
    自深圳接觸到涇渭茯茶,吳德亮對涇渭茯茶的歷史文化、茶葉品質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希望通過實地考察,解開陝西茯茶歷史密碼,並將其推而廣之,此次吳德亮及其夫人專程來陝西問茶。吳德亮及夫人仔細品鑑涇渭茯茶2011年經典茯茶,對茶深有研究的吳德亮不禁讚嘆「甜,口感順滑」。
  • 臺灣著名作家吳德亮再訪涇渭茯茶 願做中國茯茶傳播者
    臺灣著名作家、攝影家吳德亮先生今日到涇渭茯茶生產園區舉辦茶專題講座,交流了在臺灣舉行的品鑑會上,臺灣茶友對涇渭茯茶的鐘愛之情
  • 吳德亮《普洱藏茶》 | 茶書top100
    茶以悅己,茶以貴人。書名:《普洱藏茶》作者:吳德亮本書希望能透過傳遞品茶、識茶、藏茶的正確觀念,從生熟、外觀、樹種、年份、包裝與製作方法等,辨識各種不同品項目,如老茶與作手茶、生普與熟普、喬木茶與臺地茶等的判別,到深入茶鄉,尋訪野生茶樹與茶區、茶廠,一步一腳印地引領讀者進入普洱茶迷人的世界,並培養正確的藏茶方式與觀念,以及如何理想的品飲與衝泡方法等
  • 吳德亮|黑白變彩色的茶則人生
    所謂大漆,即有別於今日常見的作為塗料的「熟漆」和工業用漆的「生漆」,或稱天然漆,而漆器茶則早年常見於日本。李國平曾有段不算短的時間待在日本,驚豔於日本漆器之美,在返中國後,他也開始嘗試將大漆應用於茶則創作。早期,李國平對茶則與茶匙的界定,只是作為司茶人「手的延伸」:茶葉取出後經由茶則引入壺,並在事後藉助茶匙去渣罷了。
  • 找茶商買茶還是找茶農買茶,這是個問題
    然而有這麼多可選擇之下,茶客消費者群體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到底是找茶商買茶靠譜還是找茶農買茶靠譜?如果要二選一,相信多數人會傾向於找茶農,潛意識裡認為茶農在產地,茶葉是自己家的,保證了真實性,並且還繞開了茶商,可以用實惠的價格買到茶。
  • 找茶商買茶和找茶農買茶,到底有什麼區別?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越發喜歡找原產地或者說茶農們來買茶,原因是溯源至茶產地或者找茶農買茶的話,更容易買到物美價廉的好茶。果真如此嗎?其實很多人不敢找茶商買茶的原因是怕被帶入坑中。的確,有一些無良的商家為了將自己的茶賣出到高價,所以在賣茶這件事上不可謂無奇不用:以次充好,掛羊頭賣狗肉的比比皆是。那麼相對來說,找茶農買的茶就真的是好茶麼?其實有人將茶農們自己加工製成的茶叫做農家茶。這是因為茶農們的不管是加工的條件或者是對炒制時的一個溫度把控無法做到批量性的操作,所以他們所製成的茶更多了一些「人情味」。
  • 夏日炎炎「來找茶」
    在這個又熱又曬的夏天,人的身體對水分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又由於熱夏天的人會顯得格外煩躁,唯有飲茶是解暑的良藥,在這裡讓我來向廣大茶友們,說說在炎日夏天飲茶的好處。夏日口渴「來找茶」:      茶葉是最天然的飲料,茶水裡的茶多酚、胺基酸、水溶果膠質、芳香物質等可以刺激口腔黏膜,促進唾液的分泌,有著止渴的作用。
  • 茶文化愛好者進階必讀的當代8本經典茶書
    她在書中精選200餘件歷代茶器、茶畫,採用多視角切入,呈現一部中國茶事的歷史,讓讀者通過圖像和文字便可進入古代飲茶的情境之中,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古人使用何種茶具、採取何種方法飲茶。找茶,就是找故事關於茶,不要被她各種眼花繚亂的名稱門類、以千年為單位的歷史所嚇倒。茶,本可以很輕鬆。有時候,在習茶、找茶、品茶的過程中,你會聽到看到茶的故事、我的故事、他的故事,也會講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 34年老茶師-鄭添福當上普洱制茶王
    找茶:文山包種常勝軍進雲南找茶,初識老班章老班章其實是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布朗山區裡的一個寨子,堪稱近年崛起最快的【普洱茶神話】。臺灣茶藝作家吳德亮表示,2000年,當地普洱毛茶每公斤不過人民幣8元;2007年,老班章春茶飆升後一度崩盤;近年快速回升,今年4月,老班章的毛茶開盤價,上看每公斤人民幣1萬元。
  • 29歲的潮汕翻譯讓坦尚尼亞人愛上工夫茶
    中新社發 王中舉 攝29歲的潮汕人許丹霞: 讓坦尚尼亞人愛上工夫茶記憶中的茶味道「身在海外,會更加想念國內的一切。尤其是茶,剛出國的時候,最想念的就是家鄉的茶味道。」29歲的許丹霞,在坦尚尼亞的一家商貿公司擔任英語翻譯。
  • 聽說,如今的年輕人,都開始去喜茶找靈感了
    而喜茶所打造的「 一喜行街 」主題空間店的名稱,就通過對於方言文化的借力,做到了朗朗上口,人人傳播。 「一喜行街」一詞源於粵語,意為「一起逛街」。在粵語中,「一起」與「一喜」同音,不僅玩了一把諧音梗,呼應了國慶的喜慶和喜茶的品牌名稱,也通過對「一喜行街」這一方言的借力,讓此次喜茶主題空間店變得通俗而容易記憶。
  • 小庭找茶元氣豆腐奶茶,有顏有趣味
    小庭找茶元氣豆腐奶茶是店內主打的飲品,單單是顏值上面就美爆了,新鮮的果汁加上泡好的茶飲,上面再加一層美味的鮮奶,口感香香甜甜的,可以讓人著迷。鮮嫩的豆腐和鮮奶的碰撞,這一點創意十足,這樣的元氣好茶開啟不同的品質生活,所以有不少人都很喜歡買上一杯。
  • 「網際網路+」新型商務茶館茶找佳人獲數百萬種子輪融資
    茶找佳人品牌運營主體為廣東新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茶科技成立於2019年5月,註冊地與經營總部為廣東省東莞市。創始人曹植深耕茶行業多年具有行業影響力,也是連續成功創業者。茶找佳人新派商務茶館,定位於「網際網路+」新型商務空間、以茶館為主題的商務場景服務商,主營業務圍繞場景+零售+社交來展開,提倡社交場景化,通過人工智慧,可以實現24小時為商務人士提供品茶的社交空間,讓用戶可以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喝茶,談生意。
  • 到衢州來「找茶」,看看哪個地方的茶是你的最愛~
    聽說,春天與衢州好茶更配哦!陽春三月,帶你在衢州找一杯好茶。江山綠牡丹茶屬細嫩名優綠茶,選用透明玻璃杯或白瓷杯泡茶為宜,而且無須用蓋,這樣一則增加透明度,便於人們賞茶觀色;二則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鮮嫩色澤和清香滋味。連蘇東坡都讚不絕口的好茶,你不想來一杯嗎?
  • 生活在唐朝,酒要能飲找李白,茶要會喝找陸羽
    俗語有云:「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酒和茶始終都離不開中國人的社交圈,到朋友家探訪就備上一壺好茶伺候著;在餐桌上更離不開酒的輔助,正所謂感情深一口悶,當然切忌「喝車不開酒,開車不喝酒」。之所以我們的離不開茶和酒,那都是有歷史的,上千年的傳承,哪能說丟就丟呢,今天我們就來穿越過去,回到唐朝,看看那些生活在唐朝的人是如何在酒與茶之間來回穿梭,享受生活。
  • 找茶農買茶更靠譜,原產地就能買好茶?其實好壞取決於你自己
    買茶葉就應該找茶農買,到原產地去買,這樣才能買到正宗貨,才能買好茶。從內心來說,聽完這樣的話,我是不開心的:找茶農買茶,到我店裡來幹啥。我這不正宗,你去原產地啊,成百上千的茶泡給你喝,討不到一句好。當然,認真的想,其實我也能理解。
  • 漫畫「小子愛找茶」真人日劇化決定
    漫畫「小子愛找茶」公開了真人日劇化決定,由古澤健、高士浩二擔任監督,鈴木伸之擔任主演,瀨戶利樹、萩原美紀、久間田琳加共同出演,2021年3月5日Amazon Prime Video全12話一次性上線,隨後將在東京臺播出。
  • 到香港找茶去:憑盧仝七碗茶引來(組圖)
    到香港找茶去:憑盧仝七碗茶引來(組圖) 2012年11月02日 10: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遊香港,內地人盯著維港夜景、海洋公園、中環鬧市,卻往往忽略了香港的茶。香港公園裡的一座百年洋樓是香港茶具文物館,現正在舉辦「與中國茶有約」展覽,展覽延續到明年4月,免費參觀。
  • 今春找茶時間一覽表,2018春茶全攻略!
    不過,這還僅僅只是個開頭,接下來,還有一大波好茶還在趕來的路上呢!小編為您準備好了一份春茶時間表,你大可按「時」找茶,憋客氣,只管拿去!最初是一種野生茶,後東林寺名僧慧遠將野生茶馴化為人工栽培茶,因產自江西廬山而得名,素有「色香幽細比蘭花」之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