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中共商州區委十八屆九次全體會議召開。
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市委四屆十次全會精神,聽取區委常委會工作報告,總結全區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工作,安排2021年和「十四五」時期重點任務,審議通過《中共商州區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全會由區委常委會主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委書記張盈安代表區委常委會報告工作、安排重點任務。區委副書記、區長陳澤勇總結安排經濟工作。區委副書記袁禮鋒作《建議》說明。區委常委馮朝勇、王仕志、李錄虎、閆爭民、方德軍、羅繼民、鞏利傑、曹建明、孔毅遠在主席臺就座。區委委員和區委候補委員出席會議。
全會充分肯定了2020年全區工作。一年來,全區上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攜手並肩、風雨同舟,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運行企穩向好,民生保障紮實有效,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
全會高度評價「十三五」時期商州區發展取得的成就,認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綜合實力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脫貧攻堅戰取得勝利,民主政治建設有序推進,文化建設成果豐碩,社會建設卓有成效,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面從嚴治黨取得實效,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市委四屆十次全會精神,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紮實」,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認真落實市委提出的「4443」總體思路,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以爭當全市龍頭的氣魄和擔當,努力在新的徵程上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張盈安在安排2021年工作時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是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開好局、起好步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必須準確把握宏觀大勢、發展趨勢和比較優勢,辯證看待機遇挑戰,堅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著力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
張盈安強調,要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商州新時代追趕超越步伐,必須在做大做強縣域經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中心城區輻射帶動力、著力優化發展環境、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上下功夫。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抓好就業和增收工作,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建設生態商州,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著眼高效能治理,發揮各級作用,凝聚追趕超越的合力;增強工作本領,鍛造追趕超越的能力;轉變工作作風,提振追趕超越的精神;全面從嚴治黨,營造追趕超越的環境,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凝聚各級振興合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張盈安要求,要在旗幟鮮明講政治上走在前列,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履行政治責任,強化責任擔當,使講政治的要求從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主動,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做到政治立場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上走在前列,堅持先學先研、先思先悟、先行先為,以實幹實績推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商州落地見效。要在謀深謀準謀實「十四五」規劃上走在前列,堅持全局視野和區情實際相統一,堅持立足當前和著眼長遠相統一,堅持工作實績和群眾滿意相統一,確保商州區「十四五」規劃符合人民期盼和群眾願望。要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上走在前列,有前瞻性思考的習慣、胸懷全局性謀劃的格局、改變惰性思維和慣性依賴的魄力,多角度、多側面、深層次思考和總結,有效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達到從突破中求變求新求進的效果,創造性地幹好每一項工作。要在推動發展、提升實力上走在前列,堅持把加快高質量發展作為主要任務,在提高工作標準、錘鍊過硬本領、提升工作效率上下功夫。要在擔當作為、真抓實幹上走在前列,始終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敢為人先的魄力、「握指成拳、聚沙成塔」上下一心的合力、「滴水穿石、繩鋸木斷」常抓不懈的韌勁,推動工作實現新突破。
陳澤勇在安排經濟工作時強調,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紮實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對「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意義。要強化關鍵支撐,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發揮投資、消費的拉動和企業的主體作用,確保經濟平穩健康增長。要不斷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持續推進農業農村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要堅持園區承載、企業引領、項目帶動、集聚集約的思路,全力提升「一區五園」承載能力,推進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聚,全力打造特色農業、新材料、大健康、大旅遊「四大產業增長極」。要夯實綠色根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強環境汙染綜合治理、自然生態保護修復、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統籌城鄉一體發展,加快中心城區建設,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不斷完善城鎮功能、提升城鄉品質。要持續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強力推進招商引資,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助推全區高質量發展。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健全就業和社保體系,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大民生投入,紮實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增進人民福祉,奮力開創全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區決諮委主任;不是區委委員、候補委員的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政府副區長、區政協副主席,其他在職區級領導;區委辦及區人大辦公室主任,區政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區紀委常委、監委委員;不是區委委員、候補委員的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鎮長(主任);區委各部門、區人大內設委員會、區政府各部門及有關單位、區政協內設委員會、區級各人民團體、中央和省市駐商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部分重點企業和非公經濟組織代表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