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初上黃山

2020-12-18 yw清風入袖

馳名中外的黃山座落在安徽的南部,素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

心嚮往之,久也。

那年六月,我們全家合議,決定一起去遊黃山。老老小小十多口人,剛好一個小旅行團。

早晨五點出發,一路上幾個孩子又是唱,又是叫,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我們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說說笑笑,滿滿的灑下一路歡聲笑語。

中午時分,我們到達了被譽為「黃山情侶」的太平湖。

剛一下車,便被蔥鬱的樹木,碧綠的湖水吸引。抬頭看,天空是格外的蔚藍明淨;放眼望,滿目是爽爽翠翠的山林;深深的呼吸,空氣是格外的清新怡人,好一個天然大氧吧。

一行人急不可待的登上了一艘遊船,開始了我們此行的第一站遊覽。

坐在船頭,迎著徐徐的涼風,心情舒暢,旅途的勞累霎時煙消雲散。遊船緩緩的前行,兩邊青山連綿起伏,湖中島嶼散落如珠,湖面寬廣開闊、湖水清澈碧透。群山環繞著綠水,綠水依偎著青山。

置身其中,恍入仙境。連四歲的兒子都拍手跳躍:「山山水水,好美啊!」

整個下午我們浮蕩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盡情感受著湖光山色的靜逸幽遠,流連忘返。

次日早晨,天空霧氣茫茫。大夥擔心看不到黃山曼妙的身姿,導遊笑言黃山氣候變化很大用不著擔心。

車子在蜿蜒迂迴的山路間繞來繞去。在一車人前仰後合、驚叫連連聲中,終於到了後山的松谷索道。

雖然不是旅遊旺季,人仍然很多。等了大約半個多小時,我們登上了能容納百餘人的號稱亞洲第一的索道。

因為站的位置不好,看不到索道行進時的風景,隻影影綽綽的看到一座座山峰相繼出現在眼底,大片的雲霧繚繞在山間。 感覺索道一忽兒直升,一忽兒下落,引得遊客不時發出尖叫聲。切切實實的感受了一把,心懸在半空中的滋味。

下了索道,撲面而來的是滿目的清綠和爽爽的潔淨,還有那一座座刀削斧砍般的山峰。這時導遊開始強調注意事項:兩個一定「一定要抓牢小孩子,一定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

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黃山一絕:黃山松。

只見一棵宛如從石頭中長出的松樹,威風凌凌、精神矍鑠的挺立在眼前。樹枝全部長在一側,伸展的好長好長,就好像伸出的手臂,在歡迎每一個登山的人。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應是如此吧。

在嘖嘖稱讚中,我們已來到了黃山的又一絕:飛來石。只見一塊碩大的石頭突兀的矗立在懸崖邊,搖搖欲墜。讓人瞠目結舌,好奇它從何而來,會不會又莫名飛去。

我們幾個人戰戰兢兢的貼在石頭邊留影,不敢向前看,也不敢亂走動,因為離石頭三步之遙就是萬丈深淵。

優美的風景,怡人的氣候,讓我們暫時忘了疲勞,一鼓作氣上到了光明頂。

極目眺望,群山盡收眼底。「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站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風景迥異。這邊是深谷溝壑、霞光四射,那邊是山澗峰巒、白霧瀰漫。

一塊塊的奇石盡收眼底,或如猴子觀海立於山巔;或如玉兔獻花懸於山腰;或如八戒照鏡隱於山間;或如祥雲獻瑞附於崖壁;如鯉魚、如蓮花、如蛇、如龜......不由人發自心底的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從光明頂到玉屏樓,大家深刻領會了導遊的強調事項。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山路越走越險,越走越陡。

此時眼睛只敢盯著腳下,偶爾停下望向遠處、前方,在讚嘆美妙風景的同時,心兒在咚咚的跳,腿兒在不停的打顫,膽小的愣是不敢再前行。我趕緊攥住兒子的小手,不敢有一絲大意。

在快到百步雲梯時山路分成兩岔,一曰:桃花運道,一曰官運道。我們家 的幾個男同胞嘻嘻哈哈的要走桃花道,兒子也大聲嚷嚷:我也要走桃花道,引得周圍的遊人駐足大笑。

百步雲梯顧名思義,一邊是陡峭崖壁,一邊是萬丈深淵,窄窄的臺階如天梯般直插雲端。那險、那陡、只有親自走過才能體會。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

回頭觀望,只見行人密密麻麻的像是貼在懸崖峭壁之上。自己都不敢相信我們就是從那陡峭的山路走過來的。

繞過蓮花峰就是黃山最險的天都峰了。天都峰的山路直上直下,上山2800多臺階,下山3200多臺階,甚是險要。「你站在山頂,如果腿一軟,你就直接到山下了」導遊的一句戲言或許能讓你感受到它的險峻。體力的消耗讓來時信誓旦旦要爬上天都峰的我們,只好望峰興嘆了。

此行,最讓我想不到的是,兒子竟然一路上沒讓人抱,完全是自己爬到了黃山的最高峰,不時有遊人向兒子伸出大拇指,眾人的稱讚讓兒子越加雄心勃勃,雖然已經氣喘籲籲,仍對我說:媽媽我要努力的爬下山。呵呵,知道用努力了。

飽覽了黃山之巔的風景,我們要下山了。剛剛還要努力的兒子,說什麼也不願意走了。於是我們商定分兩批下山,一批坐索道,一批走著下山。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 體力的透支,讓下山的路變得更難。兩條腿就像彈棉花,一蹬一蹬的,又酸又痛。

辛苦之餘,卻欣賞到了黃山的另一面:秀美清麗。一路上,花草飄香,小溪潺潺,隨處可見一條條瀑布飛留直下。

在欣賞風景的同時,還可以觀各色人等下山百態、妙趣橫生。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頭向前腳滯後、齜牙咧嘴、互相打趣。開心的笑聲讓人暫時忘記了極度疲勞。

下得山來,兒子看到我們納悶的問:媽媽怎麼你們走路像跳舞呀?呵呵小子,試試不坐索道走著下山,你就知道了。

因為溫泉在整修,我們沒能看到黃山的這一絕,但是沒有遺憾,只有一個想法,就是黃山我還會再來的!

相關焦點

  • 旅遊:遊黃山,品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韻味!
    不得不說,黃山是它可以稱為是天下第一奇山。可以說每個去過黃山的遊客都會不忍心離去,可能是只有瀏覽過黃山的人才能夠體驗到什麼是真正的高聳入雲,什麼是真正的敬畏壯觀。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是徐霞客兩次遊覽黃山後的感受,也是世人對黃山最普遍的印象。
  • 為什麼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比五嶽好在哪裡?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是後來人總結明代徐霞客旅行家所說的,博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意思是登過黃山之後,其他山跟黃山相比已經不值得一提了,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要說下五嶽的特點,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恆山之奇、嵩山之峻、衡山之秀,這幾點在黃山上都有提現。黃山最高峰蓮花峰,海拔1800多米,這個海拔跟華山差不多高了,而且天都峰,是黃山最難爬最險的,坡特別陡,爬上去要手腳並用。恐高症的人,一般半路要退下來。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究竟是誰說的?
    五嶽歸來不看山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國旅遊日。這個日子,源於《徐霞客遊記》首篇《遊天台山日記》開篇之日。說到徐霞客,大家可能會想到黃山。如果要問:黃山最著名的廣告語是哪條?那麼,非這兩句莫屬:「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
    2017年2月,從南京連夜坐火車來到了雄踞安徽南部的天下第一奇山----黃山。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蕩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涼。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著稱於世!竹林幽靜處,疊疊樓梯層,一步一腳印,終有登頂時。開始登山!前半截的黃山景可以說是平淡無奇,唯一可以享受的只有過程中的大汗淋漓,中段往上就不一樣了,各種活靈活現的怪石、盎然屹立於峭壁上的奇松,嘆為觀止!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徐霞客對黃山的評價如此之高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出自徐霞客的《漫遊黃山仙境》,讚美黃山的美麗。該詩句的意思是五嶽是我國山裡最美的,從五嶽回來後,其他的山都不想看了。可是黃山比五嶽更美麗,從黃山回來,五嶽就不想看了。黃山迎客松黃山幾乎每座山峰上都有怪石,其形成期約在100多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黃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各異。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就是著名的黃山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就是著名的黃山黃山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不僅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還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奇山。
  • 文遺故事——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此圖集為大家展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黃山的秀麗風光。迎客松鎮圖,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遊覽,來我家鄉做客。本圖集共精選10張圖片,均為本人所拍,因去的時間,剛好是金秋10月,所以風景很美哦,大家往下看吧!
  • 黃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MountHuangshan
    by-徐霞客黃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去過的人無一人不讚嘆黃山的徽名,無一人不敬佩黃山的盛氣凌人。所謂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去過五嶽之後,其他的山不過如此,無需再看,而看過黃山之後,發現五嶽也不過爾爾。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其實還有一句:料應未上七星巖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認真說起來,這句話也只是後人根據徐霞客遊記以及後續的一篇佚名作者的詩文提煉總結而得到的。當年徐霞客途經黃山遊覽之後,感慨:「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到了清代的時候,有一位比較著名的官員陳建侯(他有一篇隸書,至今為止依然刻錄在桂林的石象鼻山上面),曾經留下過這樣一篇詩文:五嶽歸來不看山,料應未上七星巖。意思很好理解,說的是看過五嶽之山後以為天下沒有什麼名山可看了,其實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七星巖上面的美景。對於這個七星巖的景區,評價是相當高了。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旅遊需要注意什麼呢?
    俗話說得好「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的美名遠高於五嶽啊。但是去黃山都要注意什麼呢?黃山有纜車,但是只是從山腳到半山腰,剩下的半段就要靠腿了,所以」一副耐磨的手套和一根拐杖「絕對必要。.黃山夏季天氣多變,說不準就會開始下雨,所以記得帶上一次性雨披,不至於被雨淋的太尷尬,傘就真的算了,有幾段山路非常陡峭,撐傘很不安全,而且在山裡也基本用不上遮陽。不要只顧著爬山,在平坦的地方可以歇一會兒,黃山的風景真的是超美的,並且真的可以看到雲海哦!!不過也意味著會下雨,所以帶雨披真的是很重要的。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之旅一定讓您不枉此生
    黃山是我國五嶽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具有非凡的意義。黃山名字的由來也非常的有趣,據說原本叫黟山,但是後來成為了黃帝煉丹的地方,所以改名為黃山。在明朝時期,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徐霞客曾兩次訪問黃山,他對黃山讚不絕口,並寫下了千古名句:「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 旅遊: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不來你就後悔吧
    黃山:上山時建議自己攀登,第一可以體驗登山的樂趣,第二可以觀賞沿途的風景、拍照留戀也是極好的,第三嘛當然是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可以乘坐索道下上了。奇石:黃山一大特色,懸崖峭壁上屹立著一塊巨石,巍峨雄壯,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無論從哪個角度來拍照,都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北站,四季景點線路大解析
    黃山飄雪溫泉 作為黃山「五絕」之一的溫泉,在冬天是一定要去泡泡的,特別是爬完山後,冬雪落下之際,置身於大自然中的溫泉,一邊泡溫泉,一邊欣賞著雪景,無疑是人生中最愜意的享受了。新安江山水畫廊 位於皖南歙縣的新安江山水畫廊,因為一年四季景色各異,被稱之為新安江百裡畫廊。
  • 為什麼說「黃山歸來不看嶽」?
    早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說法。幸運的是去黃山之前,已經遊遍五嶽,因此對「黃山歸來不看嶽」充滿了好奇,其中也抱有一定的懷疑成分。畢竟五嶽之稱並非虛名,泰山之雄、華山之險、恆山之奇、嵩山之峻、衡山之秀聞名海內外。——黃山的風頭竟能蓋過赫赫有名的五嶽?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雲南歸來不看花,其實還有一個
    #雲遊中國#大家好,這裡是「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愛旅遊,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遊客經常談到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那麼你們知道去過雲南之後,是不是就可以不看花了?其實也可以不用看耶穌光了」。
  •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日落,不來你會後悔
    在漸漸沉落的夕陽下,山峰顯得越來越高大、雄壯、沉穩;白雲更是顯得寧靜、安詳、純粹;夕陽慢慢地與山與天與雲融為一體,變成黑藍黃色版畫。隨著波光的消逝,由遠而近地又化入夜色之中。當你行走在美景中時,時間總是飛逝而去。不過在黃山你不用但心,因為這美景只過去了一半。也許有人會納悶,那還有一半呢?
  • 不得不去看的美景,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稱
    黃山是中華十大名山,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一共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
  • 黃山有著怎樣的迷人風景?「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我們在換乘中心坐旅遊大巴(當時票價是不到20元,現在票價不知道是否有漲價),首先到達的是後山雲谷寺售票處(坐索道上山單程80元)。由於前山和後山道路狀況不一樣,前山雄偉險峻,山勢奇特,比較耗體力;而後山道路較平坦,觀景臺較多。在此我建議朋友們,去黃山的話,可以考慮選擇後山上山前山下山,這樣更省體力,遊玩的也會更盡興。從雲谷索道站出來,首先我們到達了石筍矼。
  • 泰山和黃山比,誰更勝一籌?真的是黃山歸來不看嶽嗎?
    對於我而言,毫無疑問,我覺得是安徽黃山,當初去黃山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那句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這該是對黃山多高的評價啊,所以自己也想去看看是不是名副其實,結果沒有讓我失望,我覺得去黃山遊玩真的值,那一次玩的很開心。
  • 黃山歸來不看嶽一十位名家畫黃山
    明代徐霞客登臨黃山後,大為嘆服:&34;昔人謂五嶽歸來不看山,餘謂遊過黃山不看嶽,善哉!&34;兩句完整的話。黃山既如此知名,引無數畫家登黃山、畫黃山,黃山哺育了許多藝術家,藝術家又賦於了黃山以藝術生命。現從眾多畫家的黃山題材作品中選十位名家作品,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