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名中外的黃山座落在安徽的南部,素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譽。
心嚮往之,久也。
那年六月,我們全家合議,決定一起去遊黃山。老老小小十多口人,剛好一個小旅行團。
早晨五點出發,一路上幾個孩子又是唱,又是叫,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我們也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說說笑笑,滿滿的灑下一路歡聲笑語。
中午時分,我們到達了被譽為「黃山情侶」的太平湖。
剛一下車,便被蔥鬱的樹木,碧綠的湖水吸引。抬頭看,天空是格外的蔚藍明淨;放眼望,滿目是爽爽翠翠的山林;深深的呼吸,空氣是格外的清新怡人,好一個天然大氧吧。
一行人急不可待的登上了一艘遊船,開始了我們此行的第一站遊覽。
坐在船頭,迎著徐徐的涼風,心情舒暢,旅途的勞累霎時煙消雲散。遊船緩緩的前行,兩邊青山連綿起伏,湖中島嶼散落如珠,湖面寬廣開闊、湖水清澈碧透。群山環繞著綠水,綠水依偎著青山。
置身其中,恍入仙境。連四歲的兒子都拍手跳躍:「山山水水,好美啊!」
整個下午我們浮蕩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盡情感受著湖光山色的靜逸幽遠,流連忘返。
次日早晨,天空霧氣茫茫。大夥擔心看不到黃山曼妙的身姿,導遊笑言黃山氣候變化很大用不著擔心。
車子在蜿蜒迂迴的山路間繞來繞去。在一車人前仰後合、驚叫連連聲中,終於到了後山的松谷索道。
雖然不是旅遊旺季,人仍然很多。等了大約半個多小時,我們登上了能容納百餘人的號稱亞洲第一的索道。
因為站的位置不好,看不到索道行進時的風景,隻影影綽綽的看到一座座山峰相繼出現在眼底,大片的雲霧繚繞在山間。 感覺索道一忽兒直升,一忽兒下落,引得遊客不時發出尖叫聲。切切實實的感受了一把,心懸在半空中的滋味。
下了索道,撲面而來的是滿目的清綠和爽爽的潔淨,還有那一座座刀削斧砍般的山峰。這時導遊開始強調注意事項:兩個一定「一定要抓牢小孩子,一定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
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黃山一絕:黃山松。
只見一棵宛如從石頭中長出的松樹,威風凌凌、精神矍鑠的挺立在眼前。樹枝全部長在一側,伸展的好長好長,就好像伸出的手臂,在歡迎每一個登山的人。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應是如此吧。
在嘖嘖稱讚中,我們已來到了黃山的又一絕:飛來石。只見一塊碩大的石頭突兀的矗立在懸崖邊,搖搖欲墜。讓人瞠目結舌,好奇它從何而來,會不會又莫名飛去。
我們幾個人戰戰兢兢的貼在石頭邊留影,不敢向前看,也不敢亂走動,因為離石頭三步之遙就是萬丈深淵。
優美的風景,怡人的氣候,讓我們暫時忘了疲勞,一鼓作氣上到了光明頂。
極目眺望,群山盡收眼底。「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站在不同的方向,看到的風景迥異。這邊是深谷溝壑、霞光四射,那邊是山澗峰巒、白霧瀰漫。
一塊塊的奇石盡收眼底,或如猴子觀海立於山巔;或如玉兔獻花懸於山腰;或如八戒照鏡隱於山間;或如祥雲獻瑞附於崖壁;如鯉魚、如蓮花、如蛇、如龜......不由人發自心底的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從光明頂到玉屏樓,大家深刻領會了導遊的強調事項。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山路越走越險,越走越陡。
此時眼睛只敢盯著腳下,偶爾停下望向遠處、前方,在讚嘆美妙風景的同時,心兒在咚咚的跳,腿兒在不停的打顫,膽小的愣是不敢再前行。我趕緊攥住兒子的小手,不敢有一絲大意。
在快到百步雲梯時山路分成兩岔,一曰:桃花運道,一曰官運道。我們家 的幾個男同胞嘻嘻哈哈的要走桃花道,兒子也大聲嚷嚷:我也要走桃花道,引得周圍的遊人駐足大笑。
百步雲梯顧名思義,一邊是陡峭崖壁,一邊是萬丈深淵,窄窄的臺階如天梯般直插雲端。那險、那陡、只有親自走過才能體會。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
回頭觀望,只見行人密密麻麻的像是貼在懸崖峭壁之上。自己都不敢相信我們就是從那陡峭的山路走過來的。
繞過蓮花峰就是黃山最險的天都峰了。天都峰的山路直上直下,上山2800多臺階,下山3200多臺階,甚是險要。「你站在山頂,如果腿一軟,你就直接到山下了」導遊的一句戲言或許能讓你感受到它的險峻。體力的消耗讓來時信誓旦旦要爬上天都峰的我們,只好望峰興嘆了。
此行,最讓我想不到的是,兒子竟然一路上沒讓人抱,完全是自己爬到了黃山的最高峰,不時有遊人向兒子伸出大拇指,眾人的稱讚讓兒子越加雄心勃勃,雖然已經氣喘籲籲,仍對我說:媽媽我要努力的爬下山。呵呵,知道用努力了。
飽覽了黃山之巔的風景,我們要下山了。剛剛還要努力的兒子,說什麼也不願意走了。於是我們商定分兩批下山,一批坐索道,一批走著下山。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 體力的透支,讓下山的路變得更難。兩條腿就像彈棉花,一蹬一蹬的,又酸又痛。
辛苦之餘,卻欣賞到了黃山的另一面:秀美清麗。一路上,花草飄香,小溪潺潺,隨處可見一條條瀑布飛留直下。
在欣賞風景的同時,還可以觀各色人等下山百態、妙趣橫生。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頭向前腳滯後、齜牙咧嘴、互相打趣。開心的笑聲讓人暫時忘記了極度疲勞。
下得山來,兒子看到我們納悶的問:媽媽怎麼你們走路像跳舞呀?呵呵小子,試試不坐索道走著下山,你就知道了。
因為溫泉在整修,我們沒能看到黃山的這一絕,但是沒有遺憾,只有一個想法,就是黃山我還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