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野柳 流光溢彩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光影美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的奇妙一夜

  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20日晚迎來奇妙一夜——在第一沙灘區的迷離光影中,600餘名島內外遊客斂聲屏氣,或坐或站,靜候知名大提琴家張正杰左手骨折傷愈復出後的「起手式」。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的奇石在五光十色的燈光照射下變幻莫測(4月20日攝)。夜幕降臨,臺灣野柳地質公園流光溢彩,奇巖、燈光、音樂、海風,繪就成奇妙的神話世界,讓人流連忘返。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在民眾的期待中,夜色漸濃,海風輕拂,波濤拍岸,《天鵝》大提琴獨奏悠揚地如潮水般湧來,野柳地質公園「野柳石光·夜訪女王」活動璀璨登場。

  奇巖、音樂、海風並陳……迷離的燈光秀給野柳地質「夜訪女王頭」活動增添了華麗的視覺體驗,而特別規劃的海灘露天「女王音樂會」的悅耳音符則將公園變成了扣人心弦的舞臺。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的奇石在五光十色的燈光照射下變幻莫測(4月20日攝)。夜幕降臨,臺灣野柳地質公園流光溢彩,奇巖、燈光、音樂、海風,繪就成奇妙的神話世界,讓人流連忘返。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新北市萬裡區,長約1.7公裡,最寬處不到300米。由於海岸延伸的方向與地層及構造線方向接近垂直,加上波浪侵蝕、巖石風化以及海陸相對運動、地殼運動等地質作用的影響,野柳形成了遠近聞名的罕見地形、地質景觀。其中「女王頭」海蝕地貌最為遊客所熟知,成為遊客熱門「打卡」景點。據統計,去年野柳共接待了240萬島內外遊客,其中約30%為大陸遊客。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的奇石在五光十色的燈光照射下變幻莫測(4月20日攝)。夜幕降臨,臺灣野柳地質公園流光溢彩,奇巖、燈光、音樂、海風,繪就成奇妙的神話世界,讓人流連忘返。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這是臺灣北海岸暨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連續第二年在野柳舉辦「燈光秀+音樂會」的活動。

  「視覺和聽覺效果太震撼了!」新北市市民林小姐說,和家人朋友在沙灘上一邊欣賞露天音樂會,一邊欣賞夜色下的燈光秀,體驗奇妙,令人忍不住點讚。

  活動主辦方還邀請了臺灣京劇演員「美猴王」朱陸豪、音樂家許雙亮等人,與「弦外之音」樂團、「風之香頌」管弦樂團等一起,將西方古典樂曲與京劇、崑曲等混搭,以跨界合奏的方式呈現了一場獨一無二的音樂會。燈光效果搭配音樂,也讓人體驗到野柳的浪漫與神秘。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的奇石在五光十色的燈光照射下變幻莫測(4月20日攝)。夜幕降臨,臺灣野柳地質公園流光溢彩,奇巖、燈光、音樂、海風,繪就成奇妙的神話世界,讓人流連忘返。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野柳地質公園總經理楊景謙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受埃及金字塔舉辦露天音樂會的啟發,野柳地質公園決定以奇巖怪石為背景,以大地為舞臺,以天空為幕布,將海浪的聲音與音樂結合,不用太多舞臺布置即有很好的自然氣息,希望可以呈現與白天不一樣的風貌。

  楊景謙說,野柳公園今年擴大了音樂會的場地規模和燈光秀面積,延長了活動舉辦時間,希望更多大陸同胞有機會到野柳來旅遊。

  為了給觀眾帶來獨特的體驗,野柳地質公園今年除了在4月20日和27日晚舉辦露天「女王音樂會」外,還以「石光交響曲」為主題,特別規劃「俏皮公主」「女王頭」「儷影湖」三大燈區,從19至28日晚間推出燈光秀。使用光束燈、染色燈、洗牆燈、LED燈束等營造絢麗的燈光效果,以蕈狀巖、海蝕溝巖壁等特色巖石景觀為背景,敘述野柳海蝕地貌「俏皮公主」及「女王頭」嬉戲、相遇、守護大地的故事。

鬼斧神工 令人心醉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圖為近日野柳地質公園吸引遊客參觀遊玩。中新社發 趙雋 攝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圖為近日野柳地質公園吸引遊客參觀遊玩。中新社發 趙雋 攝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圖為近日野柳地質公園吸引遊客參觀遊玩。中新社發 趙雋 攝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圖為近日野柳地質公園吸引遊客參觀遊玩。中新社發 趙雋 攝

野柳攬勝 石貌奇觀

  凡遊覽過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的人都有一種仿佛身臨外星世界的感受。在這條1700米的狹長海岬上,你會見到通常只有童話裡才出現的各種石貌奇觀。

  從西向東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沙灘上叢生著兩人多高的巨型「石蘑菇」。然而走近才發現,與菇腳相連的根本不是什麼沙粒,而是成片的堅硬黃石。直立其上的「菇群」屬於一種天然形成的蕈狀石,歷經海浪侵蝕和風吹日曬。中間弓形突出的一株「石蘑菇」好似發怒的眼鏡王蛇,正欲向敵方發起攻擊。穿過菇群,海岸上麇集著遍體鎧甲的鱷魚,仿佛正覬覦海中的遊魚。側後方有一排背飾斑紋的臥虎列陣,警覺地注視著水面,隨時準備抗擊突然冒出來的海怪。

  沿路的巖石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沿岸彎曲西行,經過像爛蜂巢一樣的黑石坡,岸邊低處的礁石上陳列著一盞盞似乎尚未燃盡的燭臺。與之相伴的是仙人對弈過的棋盤以及遺留的一隻石屐。迴轉身,一幕龜蜥相鬥的場景赫然在目:縮頭的大海龜正與刺出尖吻的巨蜥糾纏、對峙。

  俯首水塘,青銅獅子探出了威嚴的頭顱。再抬頭看,遠處正棲息著一隻斂羽的禿鷲。隨著移步換景,禿鷲的上半身神奇地化做了活蹦亂跳的小兔子,羽翼則變成了仰面朝天的笑羅漢……以上千奇百怪的景物皆緣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蜂窩石、蕈狀石、豆腐石、燭壯石……千百萬年海浪的侵蝕和巖石的風化,加上地殼的運動,猶如藝術大師之手雕琢出了這些驚世傑作。

  在公園的中部,眾多石像群星捧月般拱衛著一尊半身的女人像。她的頸項細膩修長,臉部線條優美,腦後螺髻高聳,神態極像靜坐的雍容女王。這就是野柳地質公園的鎮園之寶——「女王頭」。

  她究竟像誰?是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還是英國「童貞女王」伊莉莎白·都鐸,抑或是我國唐代的武則天?眾說紛紜,難以判定。「女王頭」也是一個蕈狀石,和其他蕈狀石的形成原因大致相同。不過由於潮水及風雨的長年摧殘,女王頭的脖子越來越細,從2006年的144釐米縮為了2013年的126釐米,有研究預計她將在2040年前後折斷。這麼美麗的頭像斷掉實在是太可惜了,我問一些當地人,為什麼不採用現代科技手段保護加固?他們回答道:生成和毀壞都是大自然的安排,我們順其自然。

  聽來使人不免感到遺憾,但我相信,大自然不是只會破壞,更善於創造,它帶給我們想像不到的驚喜和奇觀。也許若干年後,這裡還會出現新的女王頭、女神頭。

臺灣:奇特的野柳石光

  4月26日晚間,遊客在野柳地質公園觀賞燈光秀。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由於海蝕風化等作用,形成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等奇特美景,成為著名的地質公園。近日,野柳地質公園舉辦燈光秀等活動,並開放夜間遊覽,讓遊客觀賞到不一樣的野柳石光。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4月26日晚間,遊客在野柳地質公園觀賞燈光秀。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由於海蝕風化等作用,形成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等奇特美景,成為著名的地質公園。近日,野柳地質公園舉辦燈光秀等活動,並開放夜間遊覽,讓遊客觀賞到不一樣的野柳石光。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4月26日晚間拍攝的野柳地質公園燈光秀一景。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由於海蝕風化等作用,形成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等奇特美景,成為著名的地質公園。近日,野柳地質公園舉辦燈光秀等活動,並開放夜間遊覽,讓遊客觀賞到不一樣的野柳石光。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野柳美景醉遊人

  10月3日,遊客在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遊覽。當日,位於臺灣新北市的野柳地質公園迎來大批遊客。野柳地質公園的海岸巖石經海水侵蝕及風化作用,形成奇特的地質景觀。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10月3日,遊客在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遊覽。當日,位於臺灣新北市的野柳地質公園迎來大批遊客。野柳地質公園的海岸巖石經海水侵蝕及風化作用,形成奇特的地質景觀。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10月3日,遊客在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遊覽。當日,位於臺灣新北市的野柳地質公園迎來大批遊客。野柳地質公園的海岸巖石經海水侵蝕及風化作用,形成奇特的地質景觀。 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根據新華社、人民網、中新社等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來臺灣玩,第一站一般都是臺北,那就應該去一下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地質公園應該算是基隆市的、還是新北市的、應該不會算是臺北市的。我們從臺北去只要坐巴士即可。好像挺遠的,大約要坐一個多小時。乘上車子時天氣還可以,一會就下起了大雨,狂風暴雨中的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玩興大減,還要穿雨衣玩,雨傘根本沒用,經常是雨橫著過來了,被灌個落湯雞,有機會晴空萬裡的時候一定再來一次。這個就是景區大門,公園不大,隨便看看,1小時最多了,如果你慢慢欣賞慢慢體驗,應該也就2小時差不多了。
  • 野柳(臺灣基隆)
    野柳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之稱,又因其形狀像一隻海龜,故又被稱為野柳龜。這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和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及寬平的巖床。
  • 特寫:光影美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的奇妙一夜
    新華社臺北4月21日電(記者陳思武 劉剛)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20日晚迎來奇妙一夜——在第一沙灘區的迷離光影中,600餘名島內外遊客斂聲屏氣,或坐或站,靜候知名大提琴家張正杰左手骨折傷愈復出後的「起手式」。
  • 海洋地質奇觀-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是一個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蘑菇)、姜石(食用姜)等地質奇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了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加上周圍豐富的多元地貌,使野柳成為最具觀光與遊憩功能的著名景點。
  • 懂懂旅行:國內遊之寶島臺灣小眾打卡點——野柳地質公園
    談起寶島臺灣,大家是不是首先想到是偶像劇「出產地」呢?臺灣近幾年來也是大家旅遊打卡的熱門地點,受到許多小年輕群體的青睞,無論是情侶或者是朋友一起出遊都會選擇臺灣,而臺灣熱門的景點很多,像101大樓、阿里山、墾丁等等,不過今天小懂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處比較小眾的景點,那就是野柳地質公園啦。
  • 臺灣野柳的「女王頭」在海浪的侵蝕下會斷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烏龜精中劍後元氣大傷,之後每當天氣惡劣時,野柳岬便會冒起一股股白煙,據說這是半死的野柳龜喘息之故……我們來說說野柳地質公園吧,據地質科學資料記載:野柳地質公園中的地質主要由沙巖構層,為第三紀中新世的大寮層,大約在2200萬年前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和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及寬平的巖床。
  • 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魏國劍通訊員程芳    7月19日上午,河南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成功舉行,這是2019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的重要成果。海峽兩岸旅行商及媒體代表百餘人見證了籤約儀式。
  • 臺灣基隆廟口少賺7成 野柳遊客數雪崩
    野柳地質公園受新冠肺炎影響甚巨,外籍遊客趨近於零,負責經營公園的新國際空間有限公司總經理相當無奈,只能期盼疫情早日結束。(張睿廷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向來人潮滿滿的基隆廟口夜市和野柳地質公園等知名景點,今年都因新冠肺炎大受影響,基隆廟口還受到網絡謠言中傷,生意驟降7成;野柳地質公園過去遊客以大陸、韓籍等觀光客佔大宗,疫情爆發後,來客數直接「雪崩」,減幅高達9成5,整座園區空蕩蕩,情況慘不忍睹。
  • 野柳,海之孕育的美麗幻境
    海選中,野柳,脫穎而出,被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自那以後,何時能去野柳看看,就一直成了旅人的一個心願……20171009_IMG_4242安全第一大自然雕像海角  晚秋,寶島臺灣的天氣,像個淘氣的孩子,一會兒是雨,一會兒是風,不一會兒,又露出她陽光燦爛的笑臉。
  • 走進著名的野柳地質公園
    昨天晚上臺灣很多地方下了雪,新聞裡多是臺灣民眾賞雪玩雪的報導。今天集合的時間是9:30,時間充裕,我和大明收拾好行李就出去了。今天是臺灣行的最後一個景點——野柳,昨天因天氣原因野柳暫停開放,小婷還說不知今天開放與否。結果我們的好運氣又一次降臨,野柳今天正常開放!
  • 海浪留在大地上的作品——野柳
    野柳位於新北市萬裡鄉野柳村,是一伸入海中的山岬,長約1700米,所以稱為野柳岬、野柳鼻或野柳半島。又因其開關,遙望如一對海龜,蹣跚離岸,翹首拱背而欲遊,故也有野柳龜之稱。
  • 野柳沒有野柳,有的是海天一色和嶙峋怪石
    野柳又稱「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野柳地質公園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 公尺,野柳奇巖是這裡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野柳的石頭很怪,怪到了充滿藝術氣質,令人嘆止。
  • 臺開放個人遊 基隆野柳地質公園成熱門景點
    隨著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的逐漸開放,越來越多的背包客發現了令人驚嘆的臺灣美景。野柳,這個名字更是逐漸響亮。  「野柳水拍雨瀟瀟,墨客匆匆忙聚焦;硯池走獸姿百態,清夢遠古方舟漂」……現代人的詩句描述了野柳地質公園的詩意情境,但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很難體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臺北故宮博物院一日遊,刷爆你的朋友圈
    野柳地質公園:看形態各異的奇巖怪石們在第二天的行程中,野柳地質公園也當然也是小夥伴們分外驚喜的景點之一。雨水、奇巖、海風並陳,野柳的韻味令小夥伴們回味無窮。總結:第二天的行程安排的很合理,上午去了臺北的故宮博物院,下午去了野柳地質公園,2個地方距離不遠。
  • 臺北野柳地質公園憑藉著一堆石頭圈粉無數,拍張照片還要排長隊
    今天在這裡給你推薦臺北另外一個地方,它就是臺北野柳地質公園,來這裡走一圈你會有一種感覺,世界最頂級的藝術家和大自然相比真的是不值一提,大自然的手真的是太巧妙了。臺北野柳地質公園是去臺灣必打卡的地方,這裡擁有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各種海蝕地貌布滿了這一帶的海岸,很多遊客來這裡就是為了拍這些石頭。
  • 「臺灣遊」從中正紀念堂到野柳地質公園,西門町逛食客天堂,順帶瞄瞄各色人等
    作者:purplereed 2016年11月我們途徑臺灣,對在臺灣的旅遊沒有抱很大的期待,也沒有做太具體的研究和規劃,就大致列了個遊覽項目清單,安排了三天兩夜的時間在臺北周圍玩玩。主要轉臺北市內,再用一個整天遊玩臺北外圍。
  • 臺灣遊記:臺北是臺灣最重要的城市,體會臺北的風土人情
    臺北是臺灣最重要的城市。說來慚愧,這次臺灣旅行前後在臺北總共停留了不到36小時,還有好幾個小時在購物。給臺北留的時間太少了,少到還沒認清這個城市的模樣。走馬觀花的看了101大樓、臺北故宮、士林官邸、國父紀念館,外加一個饒河街夜市。第一天晚上8點多登上了101大樓,領略臺北的夜景。
  • 老媽遊記:九份/基隆/野柳 臺灣紀行 (七)看世界(總138期)
    成都 · 秋分時節的桂花糕外婆陪孫孫完成一年級語文的自願朗讀老媽遊記九份/基隆/野柳 臺灣紀行 (七)看世界(總138期)張凱/文2015年11月7日,乖孫兒差三天「年滿」兩歲五個月,我們的臺灣自助行接近尾聲。
  • 影雕北海,光影裡看多彩的臺灣北海岸
    彭大利,中國臺灣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發起人、前理事長、名譽理事長、顧問,IL FIAP國際攝影學會IPA名譽主席,中國臺灣著名的自然、生態攝影人。近些年,彭大利先生致力於生態及自然攝影,拍攝範圍覆蓋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關於攝影,他認為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各自解讀,影像會說話。
  • 臺灣旅遊,不得不讀的詩攻略!
    臺灣三章川河作品以臺灣三個著名景點為抒情客體,賦予詩人對社會、生命和愛情的思考。通篇文字優美、意境深邃。讀後感慨萬千。 更不失為臺灣旅遊的唯美攻略。野柳臺灣野柳公園沒有野柳可尋。仍頑戀她的名字。而她叫野柳,她生在海上。有龍舌蘭、海芙蓉的苦澀廝守;有燈塔帆影的甜蜜輝映。野柳無柳。就缺了柳枝婀娜、柳葉拂面。然碧藍海水是從不失約的少女,攜浪而來,染著金色沙灘戀意翻騰的情愫,與你深切相擁;波峰上漁歌,輕輕一晃,便是遠方摯友久違的呼喚,音未改而情已新。野柳,整個大海都在簇擁你。我心藏他鄉的殷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