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初識公婆
二十出頭的年紀第一次登門未來的婆家,之前跟老公交往的時候也曾在路上遇見過公婆,卻沒有交流過。這是第一次進家門,看著有可能是以後將要生活多年的地方以及將要成為另一對父母的公婆,內心激動又忐忑,那個時候還是喊叔叔、阿姨的。
跟網上看到的以及父母叮囑的場景不同,公婆並沒有網傳的那樣刁鑽刻薄,公公跟自己的父親一樣,是個標準的倔老頭、老古板、不苟言笑,而婆婆則愛說愛鬧。
一頓飯吃下來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拘謹,公公潦草的吃完飯出門遛彎,看起來比我還要緊張,走路順拐了都沒有發覺。而婆婆也沒有像審犯人一樣的詢問工作、家庭和收入,只是講述老公兒時的糗事,一邊幫我夾菜的同時,告訴我家裡髒亂慣了讓我別介意。其實自己家裡沒客人的時候也是扔的亂七八糟,這樣的環境反而讓自己感覺輕鬆了不少。
臨走的時候婆婆給了一個紅包,推卻了很久被老公放在了我包裡,出門以後打開看到600塊錢,想讓老公拿回去,老公說是給未來兒媳婦的紅包,還回去就說明不願意,這種不是理由的理由,讓自己感覺很溫馨,畢竟得到了認可。
02跟公婆共處的日子
理所當然的結婚了,因為新房買的比較晚,所以裝修完了還在通風期間,這段時間要跟公婆同住一個屋簷下。
日子過的簡單、幸福又平淡,公公還是老樣子,每天除了幹活賺錢什麼事都不管,就是家裡突然多了一個人,總是感覺非常拘謹,很有意思的倔老頭。而婆婆仿佛認識多年的朋友,從來沒有陌生的感覺,每天下班以後都被婆婆拉著逛街、遛彎,有人問起就說這是自己兒媳婦,一副傲嬌的樣子,傻的可愛。
所有人可以聚在一起的時間就是吃飯的時候,但是婆婆從來不願意讓自己進廚房,她說廚房是她一個人的戰場不習慣別人幫忙,等哪天她不想再進廚房做飯的時候,就把廚房交給我,所以通常我都是在廚房看著婆婆忙碌,陪婆婆聊天。
03搬出來單過,婆婆依然照顧的無微不至
婆婆沒事來這邊玩的時候,手裡必然拿著很多零食和水果,進門就像哄孩子一樣,讓我猜猜她都帶了什麼。
婆婆知道我老公不吃零食,吃水果的次數更是屈指可數,所有東西都是給我準備的。
其實冰箱裡一直都堆的滿滿當當,已經放不下東西,可婆婆還是不聽勸,總說害怕我吃不好,可能老公也是這樣被寵大的吧。
有了女兒以後,婆婆空閒的時間全部用來帶孫女兒,每次買的東西也開始翻倍,朋友來家裡看望,還以為我現在搞批發呢,雞蛋順著牆邊放了幾十盤,水果、蔬菜、奶製品更是把廚房地下都堆滿了。
婆婆最喜歡給我燉雞湯喝豬蹄,可惜技術真的不敢恭維,但自己每次都吃的很開心,畢竟除了自己親媽,能被多一個人這麼貼心的照顧感覺很幸福。
04什麼叫做親如母女
親如母女,並不是真的像母女的一樣有血緣關係可以無所顧忌,而是我做好一個兒媳婦、女兒該做的事情,而婆婆有一個當媽的樣子,跟親媽肯定有差距,但是我們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孝順兩邊老人都是同樣的標準,買衣服一式兩份,買皮鞋每人一雙,婆婆對待我們也是同樣,雖然不可能分毫不差,但也保持著一碗水端平。
高興的時候母慈子孝,撒嬌耍賴不分婆婆還是媽,不高興的時候我可以回娘家大發脾氣,抱著親媽哭訴心酸的遭遇,卻不會對婆婆提起任何生活中的不如意,更不會抱怨老公的不是。
婆婆對做錯事的兒子會直來直去的指責和教誨,對我只有遷就和包容,親媽會吐槽我的「好吃懶做」,而婆婆卻從來不會橫眉冷對,這就是差別。
05不同的身份,為了同樣的目的努力
有時候觸景生情,也曾跟婆婆促膝長談,聽著婆婆娓娓道來的各種想法跟自己不謀而合,感覺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拉的更近了。
婆婆也是從兒媳婦過來的,作為兒媳婦的難處她更清楚,因為那個時候家裡人多,條件都不允許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婆婆從來沒有抱怨過什麼,也沒有跟婆婆鬧過矛盾,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男人。
婆婆說:「當兒媳婦的時候,就想著跟婆婆處好關係不讓自己男人擔心,可以踏踏實實的幹活賺錢,當了婆婆以後,就想跟你們這些兒媳婦處成朋友,你們高興了,小兩口在一起就不吵架了,不吵架見到老人就能有個笑臉兒,老人看到你們高興也就跟著高興了,說白了都是為了這個家好。」
自己何嘗不是這樣的想的,把婆婆哄高興了,跟婆婆在一起高高興興的,老公見了也就踏實了,沒有煩心事工作賺錢也更順心,老公能體會到自己的用心,也更懂得疼人了。
家和,萬事興。
06單純一點,做好自己該做的
曾經也想過,如果自己做的事情得不到婆婆的認可怎麼辦?
老公的回答簡單而豪氣:「你就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就行,是好是壞大家都看在眼裡,咱媽也是通情達理的人,就算真有你倆念叨不清的事,還有我呢。」
其實作為女人,付出這麼多不就是為了能有人理解和體諒自己嗎,感恩自己遇到了一個脾氣相投的婆婆,還有一個明事理有擔當的老公。
十年的婆媳生活,如果真的遇到一個尖酸刻薄的婆婆,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像現在這樣舒心。
畢竟沒有經歷過,自己也沒辦法體會那些婆媳關係不和的朋友的心酸,但還是希望大家都被世界溫柔以待。
作者:匿名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