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沒有滅絕?侏羅紀公園就在身邊!

2020-12-17 一刻talks

用畫筆重現恐龍與星空演化的科學藝術家|趙闖

恐龍滅絕,是一個科學家們爭論了好幾百年的問題。其實恐龍並沒有滅絕,它只是改變了一種形態。通過研究恐龍以及化石,像開啟一部時間機器,更好地知道過去我們經歷過什麼,清楚自己以及這顆星球在漫長的歷史裡屬於哪一個位置。

這是一刻講者國際知名科學藝術家趙闖@一刻talks的分享。恐龍是歷史上對地球改造最大的動物,也是古生物演化中最有趣、最神秘的一個環節。無數版本的恐龍滅絕故事仍在流傳。趙闖卻告訴我們:恐龍沒有滅絕,只是變了一種形態生存至今,我們從未離開過恐龍時代!

恐龍,是這顆星球上有史以來出現過最讓人覺得壯觀且神秘的一類東西。恐龍真的滅絕了嗎?恐龍剛出現的時候是什麼樣?

恐龍滅絕,是一個科學家們爭論了好幾百年的問題,至今為止還沒弄明白為什麼滅絕了。最多的可能就是在墨西哥灣,地球的北半球,小行星撞地球,地球被大火燃燒,全球核冬天,塵埃擋住了太陽光,因為照不到太陽,植物先死了,然後恐龍也死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印度德幹高原,有一座火山,大概有五十個北京這麼大,它持續不斷地爆發200萬年,造成全球霧霾,然後恐龍就完蛋了。這兩個是比較主流且靠譜的說法,也有直接的證據。

但是還有一些理論,聽上去比較神奇。

霸王龍的牙齒

有個說法,可能恐龍的牙不好,吃東西不消化,然後就會排氣,一群恐龍大量的排氣,造成全球溫室效應,導致恐龍的滅絕。恐龍的牙是比較簡單的,這一點說的比較科學的,就比如蜥腳類恐龍,它的牙齒都是鉛筆狀,牙縫離得很寬。恐龍吃植物是什麼樣呢?一根杆上面兩片葉,恐龍咬住之後一擼,葉就到嘴裡直接咽下去了,消化不了之後吃石頭,這確實是恐龍真實的情況。但是大排量的恐龍,它主要生活在侏羅紀。恐龍生活在三個時代,最早是三疊紀,然後侏羅紀、白堊紀。它們滅絕之後,還有好多恐龍沒滅絕,所以這個理論站不住腳。

還有一個說法,6500萬年前來了一堆外星人,拿著鐳射槍把恐龍全抓走了,然後就導致了恐龍的滅絕。不管外星人來自哪個星球,反正挺勤勞的。因為恐龍滅絕並不是一天晚上就滅絕的,恐龍出現了1.7億年,每幾百萬年就會有一批老恐龍滅絕,有一批新恐龍出現。其實恐龍並沒有滅絕,它只是改變了一種形態。

恐龍的出現是跟災難有關的。恐龍並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物,在其出現之前有好多種動物。

 

左上角,長脖子的叫大椎龍,蜥腳類恐龍的祖先,能站起來走,脖子能夠到比較高的樹。

畫面中間長得像老虎,帶條紋、毛茸茸的,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一批恐龍中的一種,叫做腔骨龍。腔骨龍化石也是美國NASA開始發射運載火箭的時候,最早一批往太空裡運的其中一個,所以說這恐龍也是一個上過太空的恐龍,恐龍裡的「太空人」。

除了這兩種之外,別的都是爬行動物,而非恐龍。就比如左下角的波斯特鱷,也叫後鱷,這是當時頂級的掠食動物,身長約六米,在陸地上非常快速地奔跑,但是它是冷血動物,需要曬太陽。後邊肩膀上有倆刺的,叫做鏈鱷,跟恐龍的血緣關係較近,但是也不是恐龍,就是恐龍的旁支,七大姑八大姨那一類的關係。

天上會飛的是翼龍,翼龍是正兒八經滅絕了的動物,它們沒有留下任何後代。翼龍是跟恐龍同時出現的,跟恐龍血緣關係非常近的一種動物,世界上第二批會飛的動物。至今為止能夠主動飛行的動物大類一共有五種,昆蟲是第一批會飛的動物,第二批是翼龍,然後第三批演化出來的是鳥,第四批是蝙蝠,第五批是人。當然人是藉助外掛上去的,這個不是自己的本事。

這個景象沒堅持多久,就有一場大的災難把這些動物全部滅絕了,唯一活下來的兩個恐龍,其中一個就是毛茸茸的腔骨龍。所有恐龍剛出現時,身上是毛茸茸的,並不是滿身鱗片,因為身上長毛能夠保暖。

 

這張油畫展現的是侏羅紀時期,離現在約兩億年。在三疊紀之後,腔骨龍的後代變成了像畫面裡這種食肉動物,叫永川龍,一種身長能達到八米的食肉恐龍。而遠處那群長脖子的就是大椎龍這一類恐龍的後代,叫馬門溪龍。

恐龍進化到這個時候,它就開始與自然之間進行對抗。像二疊紀時期,地球上基本沒有什麼動物能夠得著那麼高的樹葉,恐龍是第一批能夠以大樹為食的動物,它就瘋狂地跟樹林競賽。在恐龍統治時期的前半截,是以沒有花的裸子植物為主,這種裸子植物繁殖慢,所以,恐龍的繁殖一直在與自然界樹的繁殖進行著對抗。

恐龍為什麼脖子能這麼長?就是為了吃,這是一個主流觀點。過去認為恐龍是脖子抬起來吃樹頂,現在我們知道大多數恐龍可能抬不了那麼高,它站起來才能吃到樹頂,但是它會把樹推倒,然後原地不動就可以吃樹,像吸塵器一樣。我們比較新的研究認為恐龍吃法是這樣的。

當然也有人說恐龍為什麼長這麼大呢?動不動就30多米,20多米是標配,現在有充足證據能夠證明最大的,是35到38米。前一段時間發現了一個50米的,但是化石不全。為什麼長那麼大呢,一個是為了吃得多,再有一個說法就是為了生得多,因為這種恐龍雖然30多米,但蛋不大,它肚子越大,裝得越多,這個也是一個主流觀點。自然界其實就是這麼的有趣,這並不是開玩笑。

恐龍它的幼仔生出來並沒有什麼保護能力,很容易就被其他恐龍捕食掉了,所以它身體長得非常大,然後能裝更多的蛋。我們在河南發現這種蜥腳類恐龍蛋,都是以萬來算的,一窩一窩特別多,而且不大,就是簡單地挖個坑埋在那裡。所以恐龍讓自己拼命地越來越大,拼命地能夠繁殖,然後數量也多一點。

所以,這就是恐龍跟植物的競爭關係開始了,這個很有可能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一個原因。

到白堊紀的時候,約6600萬年前,臨近恐龍滅絕的時候,大型的恐龍已經很少了。蜥腳類恐龍大量減少,正好是裸子植物開始衰敗的時候,好多種植物都被吃滅絕了,最後就剩幾種一直堅挺地活到現在,比如松樹、柏樹。大多數裸子植物不是吃滅絕了,就是吃成保護植物了,就比如桫欏。但是當時出現了另外一群植物,就是有花植物,草在恐龍時代末期才出現。如果你看到誰畫了一個劍龍,腳底下趟著草,那就是畫錯了,侏羅紀時期沒有草,到霸王龍出現的時候,才剛開始有草。

 

到白堊紀末期,就不是蜥腳類跟植物競爭的問題了,開始恐龍與恐龍之間的殘酷競爭。就比如畫面出現的霸王龍跟三角龍。三角龍已經進化成了像鸚鵡一樣的嘴,功能比牙要好用得很多,牙只能吃固定的幾種形狀的食物,但是有了喙之後,可以選擇更多的食物。

霸王龍也跟之前看到的永川龍不一樣了。它要面對的對手就像三角龍這種,三角龍頭上長了三隻角,非常難對付,脖子上邊有一個骨頭的殼,保護著脖子,後背還有刺,這個很難下手,皮糙肉厚,滿身都是盔甲。霸王龍為了對付這一群恐龍,就專門進化出了圓錐形的牙齒,我們管它叫做「致命的香蕉」,但比香蕉尖銳。這個牙專門破甲用的。霸王龍的牙有十噸的咬合力,哐嘰一口,這恐龍半截身體可能就沒有了,然後整個就咽下去了。

 

特暴龍

我們之前在內蒙發現過霸王龍的近親,叫特暴龍,它喉嚨被一團東西頂住了,後來清理開後發現,裡面有一隻三米多長的恐龍。

畫面右邊有一個小不點兒,身上長毛,叫馳龍類的恐龍。三角龍和霸王龍身上的毛髮已經退化掉了,長出了甲殼,像鱗片一樣的皮膚。但是這種恐龍跟它的祖先一樣,身體還保存毛髮。

迅猛龍的近親,非常有名的一種叫做小盜龍,小盜龍有四個翅膀。小盜龍是第一批向天空發展的恐龍。因為小盜龍的胸肌不像現在鳥類那麼發達,因此它就用更多的羽毛來滿足自己的飛翔。再往後進化,到現代鳥類的階段。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恐龍沒有滅絕的原因。

所以恐龍的滅絕,很有可能並不是有什麼大的災難導致它們滅絕,而是自身跟自然界的進化失衡了,就比如像剛才說的裸子植物凋謝之後,蜥腳類恐龍沒有足夠多的食物,它們就滅絕了。大型的食肉恐龍跟大型素食恐龍裝備上的競賽,導致它們那一波食物鏈的滅絕。但是另一群恐龍卻選擇更好的出路,小盜龍等這些帶有翅膀的恐龍,體型不斷變小、改良,一直從恐龍時代活到了現在。

通過我們新的化石證據研究發現,今天所有的鳥類,都是恐龍殘留下來的一種。而且今天鳥類依然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種類最多的脊椎動物,它佔領著哺乳動物、爬行動物佔領不了的地方,在天空上、在海洋上都可以生存,甚至南極都有大量的企鵝存在。

所以,嚴格意義來說今天還是恐龍時代,我們壓根就沒有離開過恐龍時代。所以大家下回逛鳥市的時候,你就記得那就是侏羅紀公園。

 

研究恐龍,或者說復原恐龍到底有什麼意義?

研究恐龍能夠讓我們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我們所在的時空,不光有空間,還有時間,歷史也是一部分。通過研究恐龍以及化石,我們能夠像開啟一部時間機器一樣,更好地知道過去我們經歷過什麼,能夠更加清楚自己以及這顆星球在漫長的歷史裡屬於哪一個位置。

相關焦點

  • 人類能「復活」恐龍,建設「侏羅紀公園」嗎?
    想必大家都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電影中的科學家從琥珀裡的蚊子中提取了恐龍的DNA,復活了恐龍,從而建設了恐龍主題公園,遊客們可以駕車、乘船在公園裡遊玩,這個公園裡幾乎「復活」了所有滅絕的恐龍。有人肯定就要問了,那麼以人類現在的科學技術能不能提取恐龍的DNA嗎?可以復活已經滅絕的恐龍嗎?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早已經給出了答案,就是不能。為什麼呢?因為提取DNA可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容易,也沒有科幻電影中的那麼簡單,以咱們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不可能「復活」恐龍。
  • 英國曾是「侏羅紀公園」 至少存在108種恐龍
    廣州日報4月14日報導 在史匹柏導演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所有的場景都是在南美的一個小島上拍攝的。而一個最新研究顯示,英國就曾是一個真正的侏羅紀公園。距今2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英國是一個恐龍天堂,至少有108種恐龍遊蕩在這片土地上。1824年,英國地質學家在英國牛津郡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塊恐龍化石——斑龍化石。
  • 密集恐龍來襲 今夏重返「侏羅紀」
    對於《侏羅紀世界》和《侏羅紀公園》哪個會更好,其實沒必要跟老版的《侏羅紀公園》比,年代意義早已不同,當年的《侏羅紀公園》在於展示特效的神奇,真的可以讓恐龍在大銀幕復活哦,如今看了《侏羅紀世界》各種特效電影之後,再去看《侏羅紀公園》,驚喜確實就少了很多。
  • 英國曾是侏羅紀公園 108種恐龍在英生活過(圖)
    (效果圖)  英國曾是個「侏羅紀公園」  地處生物大陸遷移的重要通道 至少一百零八種恐龍在英國土地上生活過  英國境內之所以存在如此多的恐龍種類,是因為在1.4億年前的白堊紀,英國是生物在北美和歐亞大陸之間遷移的重要十字路口;在6500萬年前北美和歐亞大陸板塊分離之前,英國在這兩塊大陸之間充當了最後的
  • 侏羅紀世界:我們真的可以復活恐龍嗎?
    恐龍今年暑假,《侏羅紀公園》系列的第五部將會上映,讓那些從小就喜歡恐龍的人們興奮不已。這個地球上曾存在的最大、最兇猛、最致命的生物有一些令人驚嘆的東西。這一譜系包括約2.4億年前恐龍和翼龍的出現,經歷了獸腳類恐龍(包括暴龍和迅猛龍),最後以鳥類結束。儘管科學家沒有提出任何關於提取了恐龍DNA的說法,但似乎大多數人掛在嘴邊上的問題都是「提取DNA會讓我們更接近真正的侏羅紀公園嗎?」答案是不會,原因如下。首先,琥珀中保存的吸血昆蟲中含有完整的恐龍DNA的想法不合乎情理。
  • 欣賞栩栩如生的恐龍雕塑,仿佛置身侏羅紀公園
    恐龍,曾經是地球上的霸主,如今早已滅絕,只留下些骨架化石證明其存在過的痕跡。和恐龍相比,人類是多麼渺小呀!但今人卻能夠憑藉智慧和科技還原那些恐龍的原貌,還有很多工藝家用手上功夫雕刻出許多栩栩如生的恐龍雕塑,今天我們就來穿越時空,欣賞一下那些讓人驚嘆的恐龍雕塑。
  • 侏羅紀世界2大結局是什麼意思?恐龍和人類一起生活了嗎
    印度電影《廁所英雄》、好萊塢大片《侏羅紀世界2》、香港電影《洩密者》成為這個檔期的「三駕馬車」。  《侏羅紀世界2》是《侏羅紀世界》的續集,也是侏羅紀電影系列的第五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侏羅紀世界主題公園及豪華度假村被失控的恐龍摧毀後的第三年,納布拉爾島已經被人類遺棄,島上倖存的恐龍在叢林中自給自足。
  • 《侏羅紀世界2》把恐龍搞砸了
    【今日看片】  《侏羅紀世界2:失落王國》(以下簡稱《失落王國》)於上周上映,該影片是《侏羅紀世界》的續集,也是侏羅紀電影系列的第五部。影片主要講述努布拉島上的休眠火山開始活躍,歐文與克萊爾保護島上倖存的恐龍免於滅絕的故事。上映至今各界反響平平,為何這部美式恐龍片不火了呢?要知道,1993年上映的《侏羅紀公園》在全球可是締造過票房奇蹟的。
  • 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有哪些? 侏羅紀世界2帶你重圓「恐龍夢」
    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有哪些? 侏羅紀世界2帶你重圓「恐龍夢」時間:2018-06-20 16: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侏羅紀世界2恐龍種類有哪些? 侏羅紀世界2帶你重圓恐龍夢 侏羅紀世界2這就上映了,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去影院一睹為歡了呢?這部片子有很多的恐龍。
  • 《侏羅紀公園》裡的情景可以實現嗎?恐龍是否可以復活?
    相信大家都看過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在電影中科學家從從保存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提取了恐龍到了恐龍血液,獲得了基因片段,進而讓恐龍在滅絕了6500萬後再次復活。所以說,如果我們可以獲得恐龍的基因,理論上複製恐龍就是有可能的,但是,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2. 難以獲取基因基因信息一般都是由數百萬個「鹼基對」組成,看起來像一根麻花,但是它的結構可比麻花複雜而且脆弱多了。
  • 在看《侏羅紀世界2》之前,你需要知道恐龍並不是重點(下)
    《侏羅紀公園》是劃時代的電影作品。《侏羅紀世界》讓很多人回想起被恐龍支配的恐懼。(由於分為上中下篇,若有小夥伴沒看第一篇的可以先去觀看第一篇的文章哦~)沒有途徑,續集的故事,《侏羅紀恐龍島2》也應該是主角的故事和《侏羅紀公園》不同的是,這一次的主角的恐龍目的是拯救人的幫助。
  • 白堊紀末期,強大的恐龍都滅絕了,為什麼哺乳動物沒有滅絕?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關於恐龍的滅絕,到現在依然是迷霧重重。眾所周知,距今6500萬年前,恐龍這個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物種完全滅絕了。許多人認為恐龍的滅絕是瞬發性的,其實不然。已發現的恐龍種類多達800多種,它們從三疊紀的晚期開始嶄露頭角,到了白堊紀末期退出了歷史舞臺,在這1.6億年間,不斷的有恐龍滅絕,當然也有新的恐龍出現。比如梁龍出現在1.5億年前的侏羅紀,到了1.4億年前時,它就已經滅絕了,而像霸王龍、棘龍這些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直到白堊紀的晚期才出現在地球上。
  • 盤點《侏羅紀公園》三部曲,當恐龍復活後會發生什麼?
    今天我們來盤點回顧下 史匹柏最經典的《侏羅紀公園》系列三部曲!看看當恐龍復活後會發生什麼?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 (1993)在1993年的第一部中,講述了在一次恐龍化石的挖掘工作中,一顆來自上古時代,存有一隻蚊子的琥珀 被發現!於是,提取出恐龍的基因,利用這些信息 讓上古時代的恐龍復活 成為了現實!
  • 雲陽又現恐龍新屬種 重慶將有一個世界級的「侏羅紀公園」
    綦江恐龍足跡群生態復原圖。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7日6時訊(記者 王瑋)逛侏羅紀公園,和恐龍近距離互動、看億萬年前的恐龍長什麼樣子……這一定是很多人的夢想。近日,記者從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了解到,國內第一本系統梳理重慶恐龍的書籍——《山城龍跡 走進重慶恐龍世界》正式出版,市民不僅可以在書本中暢遊恐龍世界,而且越來越多恐龍新屬種在這裡被發現,重慶還將打造出世界級的逛侏羅紀公園,科幻大片中恐龍就在身邊的場景在不久的未來也可以實現。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會存在嗎?
    來源/澎湃新聞想想自己9歲的時候,對恐龍這種生物雖然好奇心大,但完全沒有辨認化石的能力啊,不得不給這個小學生點個讚了。或許因為人類誕生以後,恐龍早已滅絕的原因,關於它的身世起源,滅絕的原因,一直是神秘且備受關注的。
  • 看過《侏羅紀公園》?復活恐龍有多難?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
    看過《侏羅紀公園》?復活恐龍有多難?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文/圓非日月恐龍的滅絕是6500萬年前發生的事了,目前,人類的科學家誰也拿不出一個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恐龍是否正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亡。在《侏羅紀公園》中,關於恐龍的復活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那就是用最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從6500萬年以前的蚊子身上提取關於恐龍的DNA,因為6500萬年以前的蚊子,也經常吸食恐龍的血液,所以,科學家很容易就能從蚊子身上找到那些攜帶恐龍DNA的信息,這一切在導演的安排下似乎合情合理,但是電影畢竟只是電影,若是真想復活恐龍,對於科學家而言要面臨五個難題,接下來圓非日月就來和大家說一下這些難題
  • 復活霸王龍只是時間問題,是侏羅紀公園,還是侏羅紀餐廳?
    隨著基因工程的發展,人類對於復活已經滅絕的動物似乎更有信心了。基因技術在未來可應用於拯救瀕臨滅絕的動物,在理論上只要能夠找到已滅絕動物的基因組,復活它們將大有可能。最近,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成功找到了已滅絕的小灌木恐鳥的基因組,將復活這一物種提上了日程。
  • 《侏羅紀公園/世界》系列最致命的10種恐龍了解一下
    在《侏羅紀世界2》中,克裡斯·普拉特將返回納布拉爾島,試圖組織恐龍大軍安全撤離。從預告片來看,影片似乎像是《侏羅紀公園2》的加強重製版, 後半部分發生在人類文明世界。恐龍公園這次將面臨滅頂之災, 今後這個系列似乎要徹底告別恐龍島,讓狂暴恐龍徹底融入到人類社會中來了。
  • 如果《侏羅紀公園》成真,你願意養哪種恐龍?
    《侏羅紀公園》最大的失誤就是一部滿屏白堊紀恐龍的電影,卻起了這麼個名字。眾說周知,恐龍生活的中生代,也叫爬行動物時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時期。,Gif圖傳上來動不了雷克斯霸王龍,由於《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的流行成了最經典的一種恐龍。
  • 假如恐龍沒有滅絕,世界將會怎樣?
    美國馬裡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肉食恐龍的研究者湯姆·霍爾茨(Tom Holtz)也認為,不論怎樣,6600萬年前,由於印度德幹暗色巖(Deccan Traps)的火山噴發和流出的大量巖漿,也會造成地球上的一些物種滅絕——但是他說:"除此之外,在進入古新世(Palaeocene)和始新世(Eocene)之後,沒有什麼會影響到恐龍的整體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