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餃子,太講究了

2020-12-21 騰訊網

老北京都是除夕夜12點之後吃餃子,以示「交子」,應是素餡,敬神用。餃子不在年三十吃,而是大年初一過了子時的時候吃。

對於北京人來說,這頓五更餃子很特殊。因為無論平民百姓還是富貴人家,吃這頓餃子都得是素餡兒的,老北京叫做「全素煮餑餑」。

過去,年夜團圓飯結束了,孩子們忙不迭的去放鞭炮,老少爺們兒聚在一起聊聊家裡家外的大天兒,而女人們還不能閒下來,一過夜裡十點多,各家各戶就會傳出「噹噹當,噹噹當」的剁餡兒聲,餃子餡兒需要在半夜十二點前預備好了,因為過了子時就是大年初一,這一天不許動刀的。

全素餡兒可不簡單,胡蘿蔔用礤床兒擦成絲,焯一下攥幹再剁爛。大白菜剁碎擠幹水分,再將香菇、木耳、黃花、粉絲之類的乾貨發好,細細的切碎。還可以放冬筍、麵筋、白豆腐乾,撒上點芝麻。拌素餡兒還必須加上搓碎的排叉或者是切好的油餅或油條,讓餡兒的口感柔潤。儘管是素餡兒,也能看出北京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理念。

按照老規矩,餡兒裡可以放姜,但不能放北京人喜歡的蔥、蒜和韭菜,因為這幾樣算「葷」,不過要是沒那麼講究,切上幾根冬韭,必定鮮美無比。

一家人就開始忙活著包餃子了。和面擀皮兒過去的規矩是,做劑子不準動刀必須用手揪。包五更餃子的過程很講究,老北京即便是再有錢的人家,包餃子的時候也得全家上下老少一起動手,每個人都要包上幾個,為的是體現出一家人的團結和睦,齊心協力。

包餃子講究薄皮兒大餡兒,包的時候將洗淨的硬幣或小棗包在餡兒裡,吃的時候咬到錢或者棗兒預示著有財運和福氣,新年頭一天圖個吉利。

過去煮好餃子要先供上三碗,每碗五個素餡兒的。到了五更天,餃子煮熟之後先上供。後來漸漸就淡化了。儀式過後全家人到院子裡,放成掛的"鋼鞭"和"二踢腳",人們互道新喜。回到屋,長輩接受小輩磕頭拜年。之後全家人聚在一起吃著新年頭一口熱氣縈繞的素餡兒餃子了。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為名的供品和傳統食品,幾乎全保留下來了,只是沒那麼多講究了。

天剛蒙蒙亮,吃過五更餃子的北京人走出胡同兒,或者是走街串們兒拜年賀喜,或者去東嶽廟 、白雲觀祈福求平安。新的一年就這麼著帶著祈盼和希望開始了。北京人的心裡透著敞亮。

下面介紹幾種素餡兒餃子:

素餃子很好吃,但做素餃子有些訣竅。做素餃子一般需要注意在餃子餡上做好工夫。按照個人口味的不同,您可以選擇不同口味的餃子餡,在食物營養塔配上有一定基礎的甚至可以開發自己喜歡的口味,餡子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餃子的質量。

一、胡蘿蔔餃

將胡蘿蔔擦絲剁爛+鹽+芹菜末+油+素菜精,和成餡,然後就可以做成小餃子啦。還有一點得說說,吃胡蘿蔔餡餃子、包子不宜沾醋,因為酸可以破壞胡蘿蔔素。

二、白菜香菇餃

1:大白菜洗淨,切碎,放少許鹽,碼10分鐘,擠掉水分待用。

2:香菇切碎

3:橄欖菜末(可用市面上的灌裝橄欖菜末)

4:把其他的放一起先混合,最後加香菇加油、鹽調好味就可以包成你喜歡的餃子了。

三、五色素餃新做法

黃瓜一根,大青椒一個,胡蘿蔔(紅蘿蔔)半個,大白菜2-3葉(葉帶幫的),香菇5-6個。全部剁碎......大白菜(加一小勺鹽)和青瓜要用手撰幹,和餡:混合在一起,加入素雞精(多加點)、素蠔油(餡就粘和到一起了)、少許醬油、花椒麵、植物油......完畢啦(要先把面合好放著才有筋性的哦~~)這樣的比例可做40個小餃子。

四、白菜胡蘿蔔餃

餡料:白菜(洋白菜)切碎,胡蘿蔔小丁、香菇丁、花生小丁(也可以沒有)、炸饅頭小丁和油,少許油條小丁、薑末、十三香、鹽。

五、白菜黑木耳餃子

1、餡料:胡蘿蔔,白菜(份量最多),香菇,黑木耳,細粉絲,全部打碎調和加上色拉油和鹽攪勻,不用炒熟。

2、製做:用自家麵粉和好麵團做成麵皮,包上餡料包好。水開就可下鍋煮。

3、調味醋做法:用醋和少許醬油和少許香油(還可根據個人口味加上辣油或芥末)

六、白菜豆腐餃

食材:

1:香菇或蘑菇5,6朵(如喜歡也可以多準備)

2:豆腐250克左右

3:白菜半顆(也可根據自己喜好,用芹菜、蓮藕、白蘿蔔、薺菜等)

4:姜

5:調料類——鹽,醬油,香油,炒菜油(也有人喜歡五香粉,準備上也無妨)

做法步驟 :

1:把材料都用刀剁碎,白菜,蘿蔔要控出一部分的水

2:把剁好的材料,放油,加調料等炒熟

3:用備好的皮兒包餃子

因為餡是熟的,所以下到鍋裡很容易熟,皮一熟,就可以吃了。

七、簡單易做型素餃子做法

選用喜愛野菜和豆腐(打碎的)在放點麻油做餡,用備好的皮兒包餃子。

豆芽、青椒(稍辣的)加上油一塊調,用備好的皮兒包餃子。

菠菜(或白菜或包菜)、紅蘿蔔、麵筋或油條、香菇、馬蹄全部打碎調和香油、蘑菇精等,炒下,包好,蒸熟。

八、天津傳統素餃子餡

1:素餃子,要的就是一個「素」字,尋常百姓家,希望新的一年沒有什麼大起大落,平平安安,用天津話就是「素素靜靜過一年」。素餃子餡兒有白菜、豆腐乾兒、木耳、粉條、黃花菜,還有最重要是就豆腐乳和香油,將各種配料剁成末兒放入豆腐乳和香油調味兒後就可以做餡兒了。

2:包初一的素餃子,麵筋、香乾、腐竹、豆芽菜、粉皮和成的餡讓一整年都素素淨淨的……

3:炸素卷圈,以豆皮作皮,用綠豆菜、香乾、粉皮、香菜配以芝麻醬、腐乳、香油、薑末等佐料調拌成餡,然後再將餡放在皮上捲起來切成段,兩頭粘麵糊在油鍋內炸制而成。炸素卷圈,色澤金黃,外脆裡嫩,清淡適口,是天津特色風味小吃。

4:素包兒,是當年天津素包兒鋪或蒸食鋪裡所賣,用切碎的粉皮、香乾,加入一點豆挺兒(綠豆芽),用麻醬、醬豆腐汁和香油,攪拌成餡,包成的包子。包子頂部要捏花折兒。

5:灌湯類型,就是吃的時候一咬開皮會有很多汁水的一種餡。就是在餡中加入白菜或西葫蘆等水分大的菜,當然相對包的時候會有些出水,但只要處理得當也沒問題的。

九、白菜香菇餃

主料就是白菜半棵、香菇六朵、紅蘿蔔一個、生薑一塊,(兩個人的量,如果人多可以增加主料)。

製作方法:

1:先將白菜剁碎用紗布包裹後擠水,擠到使勁也不再有水流出時就好了

2:再將水發好的香菇去掉硬梗後剁碎,紅蘿蔔最好用細擦子擦成細絲後也要稍微擠一下水,然後油鍋內放花生油兩湯匙,先放入花椒7、8粒爆香後撈出不用,將剁好的香菇放入油中翻炒並加入幾滴老抽和少許白糖,再翻炒幾下聞到香味就可以出鍋待用

3:將生薑根據口味可多可少,剁碎待用

4:將白菜和紅蘿蔔放在大容器內倒入一湯匙香油後均勻攪拌務必讓所有的菜粒都均勻的裹上一層油,然後放入炒過的香菇粒和薑末,放鹽和少許蘑菇精、五香粉後攪拌均勻一盆灌湯餃子餡就大功告成了!

包的時候如果餡出水也不要緊,只要將餡盆一邊墊高些,水自然就向低的一邊流過去了。我因為包餃子的功夫比較熟練還總是喜歡包有水的餡,這樣煮熟後一咬真的滿嘴留油好吃極了!

十、西葫蘆餡

主料是西葫蘆兩個、木耳十幾朵、粉絲一小把、生薑一塊

製作方法:西葫蘆擦絲後擠水;水發木耳、水發粉絲剁碎、姜剁成末均勻攪拌在一起後放入熟油(注意:粉絲用涼水泡軟即可,千萬不要用熱水燙,會影響口感的),其後的製作過程與白菜餡的一樣,關鍵就是先要用油拌好菜後再放鹽。

十一、芹菜餡

主料有芹菜1斤、豆腐皮1張(豆腐乾也可)、胡蘿蔔一個、姜一塊

製作方法:

1:芹菜摘掉老梗和老葉(部分嫩葉可以留下),洗淨後下到開水鍋中燙二十幾秒後撈出剁碎擠水

2:豆腐皮切碎,油鍋中加1大湯匙花生油先放入幾粒花椒爆香後撈出,將豆腐皮下到油中翻炒可滴入幾滴生抽,然後出鍋待用

3:姜切末

4:將芹菜、豆腐皮、薑末倒入大容器中後放入鹽、少許糖、少許胡椒粉和花椒麵、蘑菇精均勻攪拌就可以了!

十二、什錦餡

主料:口蘑(買不到口蘑用平菇也可以,不過得記住擠水)一斤、胡蘿蔔一個、香菜5棵(不吃香菜的可換成芹菜)、青豆少許(或嫩玉米粒)、生薑一塊

製作方法

1:將口蘑洗淨後切成碎塊,胡蘿蔔擦絲擠水,香菜切成碎末、青豆或嫩玉米粒在開水中過一下,姜切碎末

2:喜歡吃濃香型的就將口蘑放在油中略炒一下並放入老抽幾滴出鍋和其他菜一起拌勻依次放入鹽、少許糖、少許花椒粉拌勻即可、喜歡吃原味的就不必炒了直接將菜餡用油拌勻後放調料就可以了。

來源:四九城

相關焦點

  • 初一餃子,初二面,春節回娘家要吃麵條是個什麼講究?
    春節期間的民俗很多,飲食方面的習俗各地更是各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方,大年初一早上必須吃肉餃子,而天津等地方要吃「津味素」餃子,南方一些地方春節要吃湯圓,寓意一年團圓美滿,還有吃年糕的,喝雞湯的,但流傳最廣的,還是「初一餃子,初二面」的習俗了。
  • 春節俗語「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到底有什麼講究?
    春節俗語「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到底有什麼講究?俗話說啊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從這句話就可以體現出餃子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又稱水餃,是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過年時候的餐桌上必備的。年三十包餃子,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現在餃子的形狀和手包線真的是各式各樣,甚至還有豐盛的餃子宴,可謂是新百出美味無窮。那麼接下來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餃子是怎麼由來的呢?傳說是從前有一個皇帝,整天都不肯上朝,只顧尋歡作樂,使得奸臣得寵,忠良受害,更是鬧得百姓。民不聊生。然後有一天有一個奸臣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說是可以使得生長生不老。
  • 老祖宗定下的事:春節餃子為何是首選?閨女初二回娘家要講究這些
    過年已經刻在了國內外的每一個華人的骨子裡面,老祖宗定下的春節是中國最盛大的一個傳統節日。過年的傳統在我國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自古代完善農曆紀年法之後,規定了農曆初一為新年。辛亥革命之後採用公曆計年法,民國時期規定公曆的1月1日為元旦,而農曆的1月1日為春節。
  • 春節為什麼吃餃子 春節要吃餃子的原因
    離2020年春節越來越近了,每年除夕年夜飯桌上一定有的一道菜是餃子。在過年的時候吃餃子,是歷史悠久的傳統。那麼,春節為什麼要吃餃子?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嗎?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為什麼吃餃子  在春節吃餃子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經相當盛行了。餃子,古時候稱其為「餃耳」「扁食」,吃餃子是春節比較重要的習俗之一。
  • 餃子:關於餃子的一些講究,你知道嗎?冬至為啥要吃餃子呢?
    餃子文化在民間,吃餃子也有很多講究,比如在幾個固定的節日裡,我們中國人都會選擇吃餃子。首先是一年中的第一天,春節要吃餃子,其次是正月初五,破五要吃餃子,然後是正月十五,元宵節要吃餃子,最後是冬至要吃餃子。除此之外,婚嫁喪娶、蓋房以及其他的大事,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 餃子就酒 大有講究
    那麼,來看看中國古代醫藥學家在有限物質條件下進行的養生實踐吧,他們留下的與春節相關的特色飲食和寶貴的養生經驗,也許能對我們有所啟迪。來一碗張仲景的餃子和面、擀皮、剁餡、包捏、下鍋水煮,餃子就可以吃了。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還有一種說法:餃子一般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子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富有祈求來年吉祥如意、喜慶團圓的儀式感。「好吃不如餃子」,民間俗語說得沒錯。餃子,是承載希望的美食。
  • 東北餃子有啥不同?這餡料南方人也愛吃,就是包餃子裡太「奇怪」
    在中國人的春節守歲桌上少不了的是餃子的身影,不過全國各地的餃子長得並不一樣,裡邊的餡料更是大不相同。從東北到江南,人們的口味大不相同,吃法也是千奇百怪。就拿做餃子的餡料來說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東北餃子常見的一種餡料是酸菜餡,不過這在南方人看來就有些奇怪。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年春節吃餃子吃魚吃年糕的寓意
    春節期間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吃飯的時候必須雞鴨魚肉擺滿桌子,不管是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是久別重逢的親戚,見面必須一起吃上一頓好的。那麼春節的時候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呢?過年時為什麼要吃餃子吃魚吃年糕呢?這三樣東西有什麼寓意?
  • 春節話「餃子」 餃子的來歷與寓意
    餃子是中國最有特色的一種食品,在14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成為中國人民不可或缺的食物,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都離不開餃子,尤其以春節和冬至兩個節日,民間習俗是一定要吃餃子的。餃子的來歷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曹魏的張揖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根據考證,餃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
  • 扎克伯格學包餃子 春節吃餃子的由來
    去年春節,扎克伯格發布一段拜年視頻,攜妻女出鏡,祝福大家猴年大吉。  身為億萬富翁的美國人扎克伯格都學會包餃子了,你們呢?  春節吃餃子的典故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 春節食俗:餃子年糕討吉利 糖瓜茶湯年味足
    作為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春節歷時近一個月,期間食俗眾多,都寄予著國人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家戶戶就開始張羅過年的食品了。  主食篇:餃子吉利 年糕甜蜜  餃子是北方人過年的重要主食,除夕夜家家戶戶要圍在一起包餃子。
  • 春節淺談:春節的起源,春節美食「餃子」寓意
    春節,有很多稱謂:大年、歲首、新年、陰曆年,俗稱過年、度歲、慶新歲。是中國最熱鬧、最盛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但春節不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在世界上很多的國家、民族,都有過春節的傳統。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等地區。而中國卻是最注重春節的國家。
  • 《過年春節的餃子》豹子頭-協助拍攝
    餃子,是一種以面為皮的充餡食物,是在中國北方比較傳統的食物。在一些地方稱之為扁食。常見的有水餃、蒸餃、煎餃。中國北方人過春節,絕不能少了餃子。大年除夕包餃子,午夜十二點開始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過年春節的餃子【第1幅圖】此作品由秦皇島攝影愛好者紀先生在著名的滄州地區拍攝
  • 過年「吃餃子」有講究,包餃子也有禁忌,起源於一名醫
    餃子,在中國人的心中可以算的上是一種重要的吃食。其歷史悠久,很多地方更是有一種說法,叫做「好吃不如餃子」。由此可見,餃子對於中國人民的不可或缺,團圓時吃餃子,冬至的時候吃餃子,過年的時候,也少不了一頓餃子。不過餃子的歷史,也是非常悠久的。
  • 春節吃餃子,各種餡對著不同的寓意,豬肉餡意味著諸事如意
    春節吃餃子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習俗,雖說南北吃餃子有差異,但吃餃子這事,卻是都有的習俗。吃餃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吃餃子本身就是寓意新年大吉大利,餃子形狀也如元寶一樣,意味著包住福和財的運氣。
  • 除夕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除夕吃年夜飯的寓意及講究禁忌
    北方很多家庭除夕這邊是吃餃子的,那麼除夕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呢?為什麼除夕要吃餃子呢?除夕吃年夜飯有什麼講究嗎?小編整理了除夕吃年夜飯的講究及禁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按照習俗,除了菜餚外,南方要吃年糕,北方要吃餃子。民俗專家表示,「除夕」吃餃子和年糕均有象徵意義,意在新年發財。  舊時過春節的餃子餡兒,大致分為羊肉白菜餡,通稱葷餃子;豬肉青韭、菠菜餡,通稱大餡兒餛飩;幹菠菜白肉湯餡,通稱湯餃子;各種油炸素貨加白菜拌成的素餡,通稱素餃子。現如今,餃子餡的種類已越來越多。
  • 為什麼吃餃子-吃餃子習俗
    說起吃餃子,我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我國的很多節日都要吃餃子,是我們最常吃的美食,雖然我們常吃,但是在哪天吃、有什麼講究,我們卻是知之甚少,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腦補一下吃餃子的那點事兒。先說說南北方吃餃子的差異吧!吃餃子是流行於北方的一種美食,在特定的一些節日或者節氣都會有吃餃子的傳統。
  • 春節吃餃子的由來和寓意
    每逢新春佳節,首先想起的應該是除夕夜家人團圓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吃美味的餃子是我國大部分地區春節必不可少的習俗,在民間可謂歷史悠久,那麼春節吃餃子的由來是怎樣的呢?有什麼寓意呢?聽小編與你一一道來。1、據說三國時期就有一種類似餃子的食品如同今日的「餛飩」,形狀和現在的餃子相似。
  • 「冬至到,吃水餃」,不吃餃子凍掉耳朵喲!冬至吃餃子有講究
    「冬至到,吃水餃」,冬至這天,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美食。筆者的老家就有年年冬至吃餃子的傳統,老人們都說,冬至這天不吃餃子的話,會凍掉耳朵的!其實,冬至意味著真正寒冷的冬天開始了,凍掉耳朵的說話也並非空穴來風。
  • 結婚當天新娘新郎為什麼要吃餃子?結婚餃子的包法及個數有講究
    結婚吃餃子這一習俗在北方可能比較常見,畢竟吃餃子對於他們來說每逢佳節桌上必須要有的,更何況結婚這麼重大的喜事,新娘新郎吃餃子也就成了必要環節。那麼,結婚吃餃子是什麼意思?吃餃子有什麼美好的寓意?餃子在什麼時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