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女性中書協會員的書法不學館閣體印刷體,小楷照樣寫的很美,有...

2020-12-11 晉堂書畫

百姓百姓,各有各的個性。學書法的人有的喜歡楷書,有的喜歡隸書,有的喜歡篆書,有的喜歡行書,有的喜歡草書。

拿楷書來說,有人喜歡魏碑,有人喜歡魏晉小楷,有人喜歡唐楷,有人喜歡印刷體館閣體楷書;拿草書來說,有人喜歡章草,有人喜歡今草,有人喜歡狂草;真所謂眾口難調。

坐在家裡面寫什麼都屬於個人私事,喜愛什麼字體都是個人私事,只要你寫得開心就好,但作為展覽和公眾場合傳播的書法肯定要有個標準。這個標準不是憑每個人所謂的美感就能品出來的。如果每個人憑個人的美感品評書法,那就會鬧笑話。

唐代有個皇室宗親,在安史之亂後淪落為地方官,以前他吃膩了大魚大肉,認為豬肉是世上最難吃的東西。有一次,遇到兩個貧苦百姓打架鬥毆,他判決二人各吃豬肉一斤多,並斥責二人下次再打架,懲罰加重,另罰多吃豬油半斤。

這個皇室宗親太逗了,他的錯誤就是把自己的味覺當做普天下人的味覺。

唐太宗問許敬宗曰:「朕觀群臣之中惟卿最賢,有言非者,何也?」敬宗對曰:「春雨如膏,農夫喜其潤澤,行人惡其泥濘。秋月如鏡,佳人喜其玩賞,盜賊恨其光輝。天地之大,人猶有嘆焉,何況臣乎?……」

春雨之美在於滋潤萬物,秋月之美在於光輝,這就是社會標準。

人家是寫草書的,你偏要人家亮楷書;在大酒店裡,你偏要人家烤一個土豆吃吃,以不會烤土豆否定廚子的水平;印刷體不是書法,你偏要人家寫一個印刷體再發言,這不是耍無賴嗎?

我就不信,這些小楷能上國展,能獲獎,中書協的鑑賞行草書的能力會是寫「醜書」的水平。

說現在的行草是醜書的人喜歡拿現在的行草和古代大家比,我按照這些人的比較方法比一比:和歐陽詢比,現在的楷書都是醜書;和王羲之比,現在的行書都是醜書;和張芝張旭懷素比,現在的草書都是醜書;和電腦列印的字比,現在的寫印刷體也是醜書。有些人評論他人時就喜歡這樣比。

書法今不如昔這是事實,我們只有學習古代經典的份,根本沒法和古代大書法家比。和古人比,是為了尋找差距學習經典,而不是以古人的水平來否定今人。

現在人們學習書法幾乎都從楷書開始打基礎,只有專攻楷書的才一生主要寫楷書。憑什麼要求現在寫行草的一定要亮幅楷書呢?博士出門講學,是不是要帶一張小學畢業證供人們驗證基礎教育啊!

下面亮的都是中書協會員的小楷,千萬不要把這些作品和鍾繇、二王的小楷比。

王潔,中書協會員

王潔中書協會員

張愛萍,中書協會員

張愛萍

韋斯琴,中書協會員

韋斯琴,中書協會員

中書協會員

孫曉雲

相關焦點

  • 中書協為何不歡迎田英章?二田書法又真是印刷體?書友:是美術字
    可是當我們知道原來寫歐體楷書出名的書家還有歐陽中石的得意門生盧中南老師的時候,大家的目光就又「刷」的一下子集中到我們盧中南老師身上去了,再加上這一筆融褚體,歐體,虞體以及魏晉南北朝的小楷於一身的書法展示給書友們看的時候,一瞬間所有的光環就又聚集到盧中南老師的身上了。
  • 清朝「大內高手」寫的小楷,這字美到了極致,堪比「印刷體」
    我們縱觀歷代書法名家,其書法能夠流傳後世的原因跟皇帝的推崇大有關聯,比如梁武帝喜歡鍾繇跟王羲之書法,竟以一己之力打壓了王獻之的書法地位!,比如李世民身邊的「初唐三大家」,比如武則天身邊的鐘紹京跟劉弘珪等等,唐人之後,皇家都有專職的書法家,負責起草文書或者抄寫匾額等事務,這些人往往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最高水平!
  • 不要人云亦云的說中書協不會寫楷書,但中書協會員不寫印刷體楷書這...
    有人說現在的書法家,尤其是中書協協會裡的,大多以邪醜狂草,體現風格,他們有幾個人能正經寫楷書。事實上,諸多人罵的那些「醜書」作者,比如尉天池,白砥等等,都是傳統功夫非常厲害的,只是不為大眾所知罷了。網上有些人看到行草作品的,很喜歡問一句:亮亮你的楷書,楷書不是身份證,有必要天天揣在兜裡嗎?
  • 司馬南推崇館閣體書法,要訣在於一絲不苟
    館閣體是一種科舉考試專用書法字體,館閣體演變自明代的臺閣體。明代皇帝,尤其是明成祖朱棣以後,非常重視推廣書法藝術,召示全國善於書法的的人進入翰林院,並授予中書舍人之職。這本來對書法是一件好事,可是這些中書舍人為了投皇帝所好,博皇帝開心,逐漸形成了一種公正、平正、千人一面的書法風格,後來被稱為臺閣體。雖然臺閣體並不是一個好的發展方向,但是在其在形成之初也不乏優秀的書法家,比如被稱為「二沈」的沈度和沈粲兄弟,二者還被稱為大小學士,善於書寫小楷,風格端莊秀麗、用筆圓潤遒勁、雍容華貴,二兄弟的書法可以說名震明代百年而不衰。
  • 最美楷書卻被稱為「館閣體」!書協不屑,網友罵之,田蘊章力挺!
    再就是由於楷書的標準很清晰,書寫者稍有「越軌」,就會被發現,所以想在楷書上「作弊」比較困難。書協90%的人寫不好楷書(田蘊章曾經說過),他們稱楷書是沒有「靈魂」的字體,所以對楷書不屑一顧——其實就是水平不行,強詞奪理罷了。網友不明事理,也跟著罵楷書,認為楷書就是「印刷體」,「館閣體」死板僵硬。
  • 她19歲加入了中書協,是中書協最小會員,其書法不錯,高古嚴謹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很多網友看到她的書法後,都這樣稱讚她,是的,她的一系列舉動,都成為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典範,90後美女19歲就加入了中書協,成為中書協最小的會員,這對於很多書法愛好者來說都是可望而不及的,能夠成為中書協最小的會員,也是憑藉其精湛的書法實力,她的書法不錯,擅長書法諸體,而且諸體皆精,不僅高古入法,而且還寫出了自我風格,她筆下的行書,雖然有濃濃的「大王」味,但是也有自我見解,其筆下的隸書也是十分工穩的
  • 旭宇書法:書協楷書委員會主任,您的楷書會不會是假楷書呢
    旭宇書法:書協楷書委員會主任,您的楷書會不會是假楷書呢?其實,旭宇先生是一位作家。呵呵,既然是作家,應該有代表作品吧。有呀,《軍墾新曲》《春鼓》等等作品就是。不過朋友們可能比較洩氣,因為這些代表作品並不是知名作品,所以作為作家的旭宇算是一名普通作家。
  • 真正的「印刷體」小楷:這字美不勝收,不愧為書法至寶!
    在中國書法史上比如說魏晉人崇尚散淡而虛和,唐朝人崇尚法度,宋朝人崇尚個人風貌,元朝有重新復古,明清兩朝皆以整飭為美,到了當代,人們對於書法的認知呈現一種多元化,工整刻板的「館閣體」不受書壇主流所擁戴,其實更主要的還是釋放個性,回歸藝術本身。
  • 小學女老師靠小楷進入書協,相貌出眾為人低調,拿過多次書法大獎
    小學女老師靠小楷進入書協,相貌出眾為人低調,拿過多次書法大獎。當代書壇中湧現了一大批書法功底深厚的女書家,她們以小楷見長,作品婉約嫻雅,帶有女性的陰柔之美,和剛健有力的書法線條形成了鮮明對比,豐富了書法的審美層次,今天我們要說的林玉梅,就是書法界的一位女中豪傑。
  • 有人說館閣體、田楷、印刷體、江湖體不入流,你怎麼看?
    最近有朋友問我,有人說館閣體、田楷、印刷體,江湖體不入流,你對這個說法是怎麼看的? 他覺得這些字體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適用性,拋開書法角度來說,這些字體是特定背景下時代潮流的產物,易於辨識,被廣大老百姓所愛,我們應該尊重這種歷史產物,而不是全盤否認。
  • 這才是真正的「印刷體」小楷,這字美不勝收,不愧為書法至寶!
    比如說書法的變化,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態。即是魏晉之書法追求散淡虛和的風韻,唐朝書法要求嚴謹有法度,宋人習書講求意態、意境,而元朝書法則主張復古,到了明清時期則是講求整齊工整,「臺閣體」、「館閣體」便是明清書法的產物。
  • 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書法欣賞,小楷自成一體,適合書法初學者學習
    ,所以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一位女書法家,她叫孫曉雲,因為書法寫得好,所以也成為了中書協副主席。說到孫曉雲的書法那和男書法家的字體風格完全不同,如果你對中國的書法比較有研究的話,那肯定發現男書法家的字體比較有力,但是女性書法家的字體更有幾分柔和美,孫曉雲擅長草書、行書、楷書,今天小七找到了一些孫曉雲的小楷作品,當小七看到孫曉雲的小楷作品以後也是不由得被這種字體所吸引,真的是太漂亮了,於是就分享出來和各位網友一起學習一下。
  • 中書協才女韋斯琴,行楷書法靈動古雅、清逸舒朗!網友:人美字靚
    韋斯琴在當代的一眾書法家中,或精於行草書法、或善寫魏碑篆隸,能夠寫得一手好楷書的卻不常見。我們在上一期文章中介紹的管峻老師就是個寫楷書的高手,他善寫魏晉小楷,其楷書師古而不泥古、拙中有美,而與其風格相近的還有許多書友所提到的安徽省書協副主席韋斯琴女士。魏晉之字方扁,用筆介於刀碑毫儒之間,韋斯琴老師的字已具其神韻。作為一名女性書法家,這是非常值得稱讚的。她的筆法精勁、字法精潔、章法嚴整,有著一種古典之美的端慧、靈動、秀逸。
  • 中書協理事楊明臣小楷,端正儒雅,雋秀飄逸,晉唐味足,蕭散簡遠
    有言道「不善小楷者不書法」,從這句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小楷是對書法家的一項基本的要求,擅長小楷者才能夠真正稱得上書法家的稱號,在當今中書協這個大家庭中,有不少擅長楷書的書法,同時也有不少擅長小楷的書法家,諸如中書協理事楊明臣就是其中最為出色的一位,他的小楷可以說是當今書壇裡的一股「清流」,楊明臣,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書法研究院理事、 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
  • 別罵臺閣體了,這小楷《心經》,驚豔
    臺閣,本指尚書(系古代輔佐皇帝處理政務之官)。因尚書臺在宮廷建築之內,故有此稱,後引伸為官府之代稱。明代開科選士時,皆用楷書答試卷,務求工整。字寫得欠佳者,即使滿腹經綸,也會名落孫山。這對當時書法藝術風貌產生過較大影響。
  • 10位女書法家寫小楷,你喜歡哪種美?
    小楷書法藝術,由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鍾繇創立。1700年過去了,小楷藝術依舊被廣大群眾喜愛,大量書法家尤其女書法家在小楷學習與創作方面,建樹頗深,吸引大量粉絲追崇。今天整理並分享當前10位女書法家小楷作品,以饗讀者。
  • 10位女書法家寫小楷,你喜歡哪種美?
    小楷書法藝術,由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鍾繇創立。1700年過去了,小楷藝術依舊被廣大群眾喜愛,大量書法家尤其女書法家在小楷學習與創作方面,建樹頗深,吸引大量粉絲追崇。今天整理並分享當前10位女書法家小楷作品,以饗讀者。
  • 她將小楷寫到了極致,美得很養眼,名字叫張愛萍
    在當今中國的書壇中,有一位女書法將小楷寫到了極致,在第十一屆書法國展中她斬獲了大獎,也是唯一一位獲獎的女性書法家,她的名字叫張愛萍。這3年中,她如獲似寶,每天都要抽出大量時間認真臨習,筆耕不輟,後來她又開始練習小楷,並將小楷作為自己的書法練習的主攻方向,她是一個會讀書、會悟書法之道的人,女書法家能夠寫一手優美小楷才是與自己最匹配的。她鍾情於楷書,尤愛寫小楷,字如其人,她的性情平和,溫柔、自然,堅韌,這些都能在她的書法作品中體現出來。
  • 館閣體究竟能寫到多好,看看這幅絕美小楷吧
    在時下的書法界,主流書法圈對明清兩朝盛行的館閣體並不推崇,這主要是因為館閣體阻礙了書法的藝術性的一方面。所以想入國展或者中書協,寫館閣體,肯定是不行的林則徐小楷無量壽經確實有這個原因。書法有著兩個維度,一個是技術層面,一個是藝術層面。
  • 人美書亦妙!朱桌球小楷溫婉,行草大氣磅礴,曾獲婦女書法特等獎
    在當今書壇,一直都活躍著一批女性書法家,她們已經成為了當今書壇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並佔據了「半壁江山」,有中書協副主席孫曉雲,一手大氣磅礴的行草書,讓人佩服,中書協理事胡秋萍,一手灑脫飄逸的草書,跌宕起伏,還有我們熟悉的美女書法家方放,寫出了一種嶄新的氣象,除了上述這幾位書法大咖之外,她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性書法大咖,她的小楷溫潤細膩,行草大氣磅礴,同一人,寫出兩種性質的書法,著實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