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成熟時的桃子鮮嫩可口,甜美多汁,是我最喜歡吃的水果之一。桃子不僅味道好,而且長得也漂亮,粉粉嫩嫩、紅白相間的,讓人看後就心情愉悅,因此桃子也非常適合入畫。然而桃子畫受人喜愛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它美麗的外表,最重要的是因為桃子被賦予了長壽、健康的吉祥寓意。因此,在為老人祝壽時,送上一幅壽桃國畫,是最好不過了。
這幅壽桃畫名為《多壽》,有一種說法叫「桃子越多越吉祥,」所以通常畫中有兩顆桃子的被喻為「雙壽」,多顆桃子的就被喻為「多壽」了。這幅國畫的畫家樸喆,作為齊白石的孫媳,在其夫齊西來的指導下,受齊白石的影響,對齊派藝術研究頗深,為近年來齊派藝術的發揚和傳承貢獻了不小的力量。許多字畫愛好者都想要得上一幅齊老的真跡,然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不小心還可能會得到贗品。這時,就有許多人退而求其次的去收藏其後人的作品,這樣不僅可以用更少的價格去得到真跡,而且其後人的作品中不僅具有齊白石的神韻,還有結合時代變化和審美後新的領悟和見解融合在畫中,收藏和升值潛力一樣不容小覷。
畫家總是會用異於尋常人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他們用藝術的手法將其所見、所感畫在紙上,呈現給我們一幅幅經典的佳作。就比如這幅《多壽》圖中的桃子,桃實碩大,且主要為洋紅色,用明黃和洋紅色穿插漸變著畫出了一顆顆桃子,這種誇張而又極具個人特色的畫法和齊白石畫桃時的手法如出一轍,將大俗大雅表現的淋漓盡致。樸喆老師又用黑墨畫出枝幹和葉脈,再以墨綠色畫葉,其中又摻雜著幾片藍色葉子進行點綴,更妙的是,畫家又挑出幾片進行弱化處理,使其色彩變淡,從而營造出一種由遠及近的視覺效果。蒼勁有力的枝葉配上鮮豔火紅的桃實,碰撞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效果。
樸喆老師專攻齊門藝術,對齊派繪畫頗有心得,並充分領悟了齊派繪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精神。尤精工筆草蟲,蜻蜓、蟬、螳螂、螞蚱等十餘種昆蟲,畫風細膩,氣韻生動。她通常喜歡在畫中點綴上一隻工筆昆蟲,用工寫結合的方式,讓畫面更加意趣十足、生機勃勃,也更有齊派藝術的風格。這幅畫的下方,她照舊畫了一隻螳螂,筆觸細膩到連昆蟲的一須一毫都被描繪出來,這隻昆蟲也成為了畫中的點睛之筆,是此畫成為經典之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如此精美吉祥的壽桃畫,不僅可以當做禮物送給老人祝壽,也可以作為收藏投資,或者將其掛在家裡的走廊、餐廳等地也會獲得不錯的效果。尤其是餐廳掛一幅壽桃畫更加合適,火紅的桃子寓意著紅紅火火的生活,鮮嫩碩大的桃實也讓人垂涎欲滴、食慾大開!
樸喆老師在繪畫風格上崇尚齊派藝術中「美、俏、活」的特點,作畫追求意境和情趣;工、寫結合,在用筆、用墨、用色上均體現齊派特點,處處透著齊派藝術風骨,作品形神具至,將齊派藝術的傳承和發展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已過古稀之年,樸喆一直秉承家訓,不遺餘力地傳播和發展齊派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