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消息衝上熱搜榜,部分小夥伴看到後有點小緊張,因為經常使用支付寶,並且時常將一部分資金存入餘額寶,或者還會購買一些理財產品,甚至通過支付寶中嵌套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理財。突然,看到跟個人密切相關的消息,難免會有點忐忑不安,畢竟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涉及面較廣。那麼,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對於普通用戶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支付寶作為全球領先的第三方支付平臺,19年6月用戶規模約達到12億人,與國內外180多家銀行以及VISA等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電子、行動支付成熟,並在同行業中位居領先水平。另外,該支付平臺還跟超過300家基金、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全面接入存款、養老險、銀行理財等全資管品類。用戶可以通過支付寶APP購買各大銀行的存款產品,部分產品一年期收益超4.0%,年化收益率高於國有銀行,因此,對應攬儲能力較強,不少用戶也偏向於這種高收益率的存款產品。
然而,央行對這種存在潛在風險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以較為謹慎的態度看待,並且對存在的各種問題多次發聲,從而為日後監管或「叫停」埋下伏筆。當然,對於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做法,螞蟻集團回應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該回應說明普通用戶的權益不會受到影響,基本上一切照舊,但對於之前未辦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用戶,目前支付寶的理財頁面已經看不到相關的存款產品。
此外,今年是較為特殊的一年,在這種比較特殊的年份期間,以往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潛在風險可能會被逐步放大,再加上原先本身存在種種問題,因此,在後期發展過程中存在眾多不確性。再者,央行金融穩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模式的實質是信息展示、存款營銷、無牌照提供銀行產品和服務,屬於非法金融活動,必須從嚴認定。而帶來的問題主要包括:通過分段付息等方式變相抬高存款利率,擾亂存款利率市場機制;高風險銀行通過網際網路平臺吸收存款,飲鳩止渴,流動性隱患突出等。
總的來說,支付寶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的背後是監管部門基於多方面考慮的結果,目前對於已辦理相關業務的普通用戶影響不大,依舊可按照正常流程操作。反之,對於沒有辦理過該存款產品的用戶無法再使用該業務,因為支付寶中理財頁面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總之,央行對於該類存款產品叫停,其實還是為了保護老百姓的錢袋子,防患於未然,積極防範化解潛在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