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環衛工書法家」趙振剛——
心中自有桃花源
趙振剛在寫字
冬日午後,依然晴冷。
12月7日是大雪節氣過後的第一天。平日裡熙熙攘攘的南陽市七一遊園比往常冷清了很多。
「振剛,又在練字哩?」一位八旬老翁寒暄到。「是啊,孫老師,您老吃過午飯又轉悠哩?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啊。」趴在石桌上正在寫蠅頭小楷的中年男子抬起頭,扶了扶眼鏡,笑聲說道。
記者走近仔細一看,這位男子寫的是歐體小楷《桃花源記》,字跡娟秀,頗見功力。經了解,他叫趙振剛,56歲,淅川縣香花鎮人,此前在市內某企業工作,幾年前,企業倒閉下崗,後被政府安排了公益崗位,負責七一遊園的衛生打掃工作。
「別看人家是個編外環衛工,可是天天掃完地在遊園這石桌上練字,你瞅,這字寫的不比書法家差。」見到記者採訪,幾位常在遊園鍛鍊身體的大伯大媽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介紹起了這位「環衛工書法家」。「市民們看他字寫的好,只要求字,他二話不說就給,有時遇見愛好書法的小學生,他還認真指點,別看人家是環衛工,可一肚子墨水哩。」
說起自己的練字經歷,不善言辭的趙振剛立馬打開了話匣子:「下崗後,剛開始有點苦悶,在一個朋友的引導下,我從2014年開始練字,主要練楷書、隸書。最先師從80多歲的王曉明老師,後來又得到馬紹堂、餘澤沛、朱明欽、郝全成、譚潔波、楊小立、李克謙等幾位老師的指導,已參加過兩次省展,獲兩次優秀獎,現在是宛城區書協理事。如今,書法成了我的日常,每天都要練字一到兩個小時。
「你在這石桌上寫字冷不冷?」一位大媽問道。「在這裡寫美啊,春有百花,夏有綠蔭,秋有桂香,冬有暖陽,還能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有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覺。」趙振剛笑著說。
問及常給遊人免費寫字的事,趙振剛說:「小時候上學時就知道毛主席說的話,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文藝為人民大眾服務。咱又不是不會寫,所以就常把《桃花源記》《滕王閣序》《蘭亭序》《草堂十志》等免費送給居民,讓他們家中多點文化味兒,多點墨香。」
據了解,連續6年來,每到春節前夕,趙振剛就隨宛城書協到市內的社區以及宛城區黃臺崗鎮等地為群眾義寫春聯,九九重陽節時到樂如家老年公寓、東關社區養老中心為老人們奉獻墨寶。
「筆墨揮灑韻味,傳統繼承發展。書法能靜心養性,提高修養,陶冶情操,豐富生活,我願意以自己微薄之力,讓更多市民愛上書法,愛上墨香。」趙振剛說。(全媒體記者 史春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