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汗水與熱血相遇夢想,正是最真實的青春模樣。對焦網球運動,《奮鬥吧少年》是一個展現中國體育精神的故事,也是一個少年追夢的故事。作為芒果TV今夏重磅獨播大劇,濃厚的青春氣息、燃動的熱血氣質讓《奮鬥吧少年》成為芒果TV在青春劇領域創作升級和邊界拓展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文 | 霓星
在李娜眼中,網球是一項能讓人熱血沸騰的運動。
在《奮鬥吧少年》開篇,她提到,「隨著中國網球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選手嶄露頭角,不斷為祖國取得傲人的成績。在新時代裡,網球小將們擁有了更多的機會,正在創造著更大的格局。」
競技題材不競技,長期以來該類型青春劇時常陷入窠臼,如何講好一個內容專業、精神熱誠,並且獨屬於中國網球的青春故事?《奮鬥吧少年》正在書寫一個不一樣的答案。
在微博等平臺的話題討論下,也隨處可見網友們被劇中人物或情節感染而迸發的熱血和激情。「決賽加油!」「要結局了,想看第二部!」「育青必勝,你們是最棒的網球少年!」截至9月3日,微博主話題#奮鬥吧少年#閱讀量超12.5億,討論數達146.8萬。作為競技體育元素混搭青春校園題材的新鮮嘗試,《奮鬥吧少年》無疑為國產青春劇的類型創作注入一股「清流」。
從擁抱到深耕
競技體育不再只是一件「外衣」
這個夏天,「競技」火了。
最近,以電子競技、運動項目等體育活動為載體的青春劇接連上線,網球、登山、桌球等內容不斷拉升著觀眾對於暑期檔的觀看熱情。但「題材熱」的背後,影像與競技似乎只是一場表面的握手,真正實現文本融合併成功出圈的案例寥寥。
為什麼?一方面是由於競技體育的內容過於垂直,滿足了專業性卻難以激發更廣大受眾的熱情;另一方面,更多創作者對競技體育的內容理解仍顯業餘,競技淪為」噱頭「。
在青春競技題材劇的風潮席捲影視市場的當下,若想在突破垂直競技題材的圈層限制、激發大眾的觀劇熱情的同時,跳出青春片「低幼」的固有標籤,就必須找到這一類型創作的可行化方向,既保證競技體育主線,又進一步深化青春劇的豐富內涵。
很難吧?但正在芒果TV熱播的《奮鬥吧少年》卻另闢蹊徑,似乎敲開了那道具有專業性又能吸引大眾的大門。
不同於市場上的同類型劇集,「成長線」越過「情感線」構成《奮鬥吧少年》的敘事主調。
沒有過多著墨、放大異性間的情感交流,而是將落點放在對網球競技的展示以及「人」在這項競技中實現的成長。可以說,網球運動是整部劇的「骨架」,人的心路歷程則是「血液」,圍繞這一脈絡,一個完整的故事呼之欲出。
那麼,競技體育品類繁多,這一次為何「偏愛」網球?
事實上,中國民眾真正地認識、接受網球的時間並不長,網球運動的普及也仍然有提升的空間。因而,中國網球協會開始逐步建立青少年培養體系,夯實網球人才基礎,根據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的個人註冊會員已達2萬餘人,較3年前增加了6倍。《奮鬥吧少年》的故事設定便順應了這一發展現狀。
從擁抱體育運動到深耕競技體育表達,《奮鬥吧少年》通過普及網球知識、展現網球技術、詮釋體育精神,開拓出青春校園劇的新天地。
垂直扣殺、外旋發球、蛇形弧球、基本碎步……主演一登場,一個標準程度極高的網球擊打動作一下拉住了觀眾的目光。為了達到專業性,劇中大量出現的訓練與比賽的硬核場面,更多精準的科普知識也隨之出現。這部劇的特別之處在於,李娜以技術指導的身份與著名網球教練姜山一同參與到對劇組網球技術的把控上來,提升劇集的質感。同時,還為演員們提供了多個月的專業訓練,保障了劇集的製作水準。
總的來看,全劇以高水準的製作讓劇情重心落點於少年們的交鋒,而這其中,堅韌、熱血、拼搏是比輸贏更重要的事。
從個體到群像
「真實」是少年們成長進階的核心關鍵詞
2014年,李娜退役。
隨後,她在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的感召下投身青少年教育事業,各地中學生網球聯賽如火如荼地展開。以此為引,《奮鬥吧少年》的故事創作的增添了諸多「現實層面」可能性。也正是如此,將青春成長與競技體育相融合,以網球為載體的成長故事折射的是每個人最真實的青春樣貌。
沿著這個主線,《奮鬥吧少年》的內核更加凸顯——關於少年們的「成長」。
劇中不只有對網球天賦異稟的路夏,在追夢路上學會堅持、付出、協作的進擊式青春,還有著一群積極向上的少年,「育青九子」的追夢路同樣扣人心弦。
一直將育青的勝利放在第一位的穆司陽因為手傷意志消沉,而受到路夏的努力和熱情的感染,他放下包袱,重新找回熱愛;「天才少年」的光環讓卓治害怕極限,隱藏實力,但隊友們的全情投入逐漸讓他感受到拼盡全力的樂趣......
他們在青訓中堅持不懈,在比賽中散發昂揚的鬥志和不服輸的精神,同時,在個人完善和團隊協作中,找尋平衡點,展現出中國少年的體育精神與生活態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有趣的中二細節刻畫,再現燃動的中學校園生活。
彭昱暢飾演的路夏作為轉學生加入育青中學網球隊,擁有出類拔萃實力的他一心要成為最強的網球選手,「你還差得遠呢」是他的口頭禪,而在加入網球隊後,路夏遇到了各種高手,這是挑戰還是樂趣?
對這個角色而言,屏幕之中,路夏放下執念,找尋到網球之於自己的真正意義;而屏幕之外,「燃」「熱血」「感動」也成為他的成長之路給觀眾帶來的情緒聯動。
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董力飾演的喬晨,這個中二少年是育青網球隊開心果一般的存在,大大咧咧的他還喜歡參加大胃王比賽,但面對熱愛的網球也一直全力以赴。
劇中的每個人物都是真實且豐滿的,反映出的是當下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從而觀眾也能在他們身上找到學生時代身邊人的鏡像。生動有趣的細節就像是現實生活與內心OS的結合,符合青少年的觀劇口味,而這不也正是年輕的我們在生活中的樣子嗎?
成長不單有A面,少年們也都有著自己的成長煩惱和挑戰。
當路夏不能很好地融入育青大家庭時,他也會困惑、會迷茫,但因為親友們的幫助,最終克服困難並找到網球的樂趣。在此基礎上,少年們面對比賽時的勇敢、堅定,發自內心的熱愛,漸漸蛻變成更好的自己,這才是青春和成長本身最動人的地方。
從校園到家庭
講好青春故事少不了「全景式」勾勒
如何講好一個青春故事?
對於《奮鬥吧少年》而言,第一步只是將競技體育的精神內核注入到對成長故事的講述中,怎樣更進一步地引發關於青春的思考,才是這一類劇集能否深入人心的關鍵因素。
在這個層面上,《奮鬥吧少年》中的青少年成長狀態不再是戲劇式的變化,而是回歸青春本體,全景式地塑造「真少年」。一方面,對於課前預習考察、教導處廣播點名、社團成員招募等學生時代最「雞毛蒜皮」的日常細節,該劇都做到了不同程度的還原;另一方面,親情、友情為青春賦能,拉近了觀眾與青春故事的距離。
由此,一個人的成長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與不同主體之間的密切互動。在劇中,彭昱暢所飾演的路夏遺傳了父親優秀的基因,對網球天賦異稟,因為長期生活在父親的光環下,難以突破自我而倍感煩惱,但在進入新的校園遇到了同樣熱愛網球的隊友和對手,逐漸找回自我。
除了成長,如何全景式呈現中國網球青訓的真實樣貌?《奮鬥吧少年》是一部在「體育強國」思路下湧現的優秀體育題材影視作品,為青春劇的突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反過來講,一步步展現中國少年的體育精神與生活態度,這對於弘揚以堅持運動、拼搏奮鬥的精神為主的陽光正能量,吸引更多青少年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直至實現「體育強國」的宏觀戰略,同樣有所助力的。
更進一步地,作為芒果TV暑期檔的重磅獨播大劇,濃厚的青春氣息、燃動的熱血氣質讓《奮鬥吧少年》成為芒果TV在青春劇領域創作升級和邊界拓展的又一次有益探索。而劇中這些勇敢的、堅毅的、激情的、永不放棄的人生態度,也深層次契合了芒果TV一直以來堅守的初心與使命,即對青年文化的正向引領和對傳播正能量的責任擔當。
如何講述中國體育?怎樣講好青春故事?如何向青少年受眾傳遞積極的正向引導?這一次,《奮鬥吧少年》無疑給出了自己的有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