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茶文化?我們為什麼不說茶道

2020-08-28 茶品生活


中國茶文化究竟是個什麼?相信很多喝茶的人都有這個疑問。

依據文化廣義和狹義的定義,中國的茶文化也理應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茶文化:則往往獨只落腳在人們的「精神感悟」的部分,指茶所能給人帶來的精神上的享受。注重文化的意識形態展現,以雅為主,集中表現於詩詞書畫、品茗歌舞,音樂燈光等帶給人們的清心高雅的內心享受。

廣義茶文化: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具有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科技教育、文化藝術、醫學保健、歷史考古、經濟貿易、餐飲旅遊和新聞出版等學科與行業,包含茶葉專著、茶葉期刊、茶與詩詞、茶與歌舞 、茶與小說、茶與美術、茶與婚禮、茶與祭祀、茶與禪教、茶與楹聯 、茶與諺語、茶事掌故、茶與故事、飲茶習俗、茶藝表演、陶瓷茶具 、茶館茶樓、衝泡技藝、茶食茶療、茶事博覽和茶事旅遊等等,內容非常的豐富。

其實簡單來說,可以做一個這樣的公式。

(茶+文化)X各種類型=茶文化

比如,茶文化的組成部分包括:

茶禮:在茶事之中的中國禮儀,如敬茶禮、謝茶禮、請茶禮。

茶詩:寫種植、製作、品飲茶的詩詞。如盧仝的《七碗茶歌》,蘇軾的《送南屏謙師》。

茶藝:衝泡的技藝,製作的技藝等等。這個詞是臺灣來的。

茶樂:配合各種品飲場景等,專門所做的樂曲。

中國只有茶文化,而不敢稱道。日本講究的是道,有茶道、書道、花道、武道、劍道等。他們的技藝都會上升到道的層面,而這種道的層面其實在中國來看,並不是道。《易傳》中對這個事情有一個很準確的解釋。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道在中國是要上升到更高的層面上的。所以很多專業研究茶文化的老師都只稱自己研究的是茶文化,而非茶道。這也是對自己所研究的茶文化的一種敬畏。馬曉丹老師總是講:越學得多,越不敢談茶,因為學的越多,越知道博大精深,越知道自己的不足。


中國的茶文化,這個話題非常大。大到可以養活很多很多人,出很多很多本書。但是抓住一個精髓就夠了。而這個精髓,就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一部中國茶文化史,是可以貫穿中國文化史的,它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跟著道家文化,就有了道茶。

跟著禪宗文化,就有了禪茶。

跟著文人,就有了文人茶。

而最大的一部分則是深入民間,是百姓的生活茶。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失去了文化,茶只是一種農產品,而正是有了文化,茶才能成為千百年來中國的魂。

著名茶人馬曉丹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人有兩杯茶。一杯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另一杯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兩杯都要端好,對於我們這些做茶的人,都要做好

茶是一種飲料,孫中山先生在自己的《建國方略之二:實業計劃》中提出:「茶為文明古國所即知已用之一種飲料…就茶言之,是為最合衛生、最優美之人類飲料!」這也是第一次說出茶為國飲的說法。武漢著名作家,同樣也是一位資深茶人的陳伯安先生所做茶賦中有這樣一句。說的有點意思。茶者,國飲也。得山水之精氣以成嘉木,承天地之清露而生靈芽。色如秀玉,香如幽蘭,味如仙泉,美如佳人。品之詠之,詩文雅士情趣;啜之飲之,尋常百姓人家。

中國的茶文化不僅可以提升上班族的身體健康,緩解心理壓力,更可以依託現代社會的科技和信息技術,創造處更多的社會財富與價值,提升整個中華文明的健康度。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知名人士樂意參加。茶文化也是大眾文化,民眾廣為參與。茶文化是自上而下覆蓋全民,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集體精神食糧。這份已經滋養著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明的精神支持,值得我們極盡個人的綿薄之力,讓中國的茶文化伴隨著中華文明走向更長遠的未來,久久流傳。

相關焦點

  • 讓你看清什麼叫中國茶文化和日本茶道
    為什麼別人只是拿出中國茶文化冰山一角和你聊聊,你就這樣了。為什麼這種錯位的茶文化比較你們沒有發現,還是在故意貶低我們自己來抬高別人呢?原文:(插圖由茶師在線提供)茶,要道不要藝本文摘自101期(2014年7月刊);文_沈學政。
  • 日本茶道與中國茶文化
    對面的人面對如此美景,哪有不恭維的道理,於是頻頻點頭,好,好,好,貌似不說三遍,都覺得不重要一樣。此時美女也是無縫對接:這款茶我們正在促銷期,給先生算9折怎麼樣?再來補一句:非常划算哦!估計這個時候對面的這位先生都快被茶噎住了,說不出話來。實在忍不住時候,只好輕輕地回覆:再看看,再看看。瞬間覺得這茶也不怎麼樣了。
  • 茶藝、茶道、茶文化分別是什麼,有何區別?
    隨著我們深入茶的世界,茶藝、茶道、茶文化隨之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但是每當講到茶藝、茶道時又會講到茶文化,說茶文化的時候又不免提起茶藝、茶道,總感覺很繞,總感覺要搞混淆了;別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捋一捋茶藝、茶道、茶文化到底是什麼,各有什麼區別!
  • 「茶文化」什麼是茶道?
    茶道就是品茗之道的簡稱。道是道路、道理、道德、本源、本體、本質、精神、規律等具有哲學高度的概念,茶道就是人們在品茶過程中所應遵循之道。它是人們在操作茶藝過程中所追求、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經常是和人生處世哲學結合起來而具有一種教化功能,成為茶人們的行為準則。
  • ...有什麼差別嗎?我們茶文化與日本茶道差別在哪?_澎湃新聞-ThePaper
    與今天我們喝茶方式有什麼差別嗎?我們茶文化與日本茶道差別在哪? 另外一點,大家會奇怪為什麼土耳其等國人為什麼那麼愛喝茶,其實很簡單,他們大多喝的是奶茶。今天說到人們對奶茶的愛,我們能理解那是一種「剛需」,不奇怪。回過頭來看為什麼古人那麼愛喝茶。首先一點是古人喝的恐怕是古樹茶偏多。唐代陸羽《茶經》記載的茶樹有「兩人合抱」。今天的茶樹樹齡大多數偏小,口感比不了。
  • 茶道、茶藝、茶文化之間的關係
    茶韻 身邊大多都是喜歡喝茶的朋友,都知道些皮毛的茶道茶文化以及茶藝,有幾個真正了解這裡面的含義呢? 對於剛接觸茶的小萌新,其實就是知道花茶能美容養顏,綠茶清熱解毒,大紅袍貴,也許你只是知道了表面,正真含義的茶道、茶藝 、茶文化你真的了解到了嗎?
  • 不同茶文化的對比,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孰優孰劣?
    說起中國茶文化,我們會很自然地想到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日本茶道是學習了中國的茶文化後,加入自己民族的特色,再加以創新出來的茶文化。而兩種茶文化的區別對比,又有什麼不同呢?
  • 茶文化知識—什麼才是茶道美學?
    如元稹的七言茶詩;如詩人白居易,不好酒卻獨愛茶,每當有友人贈與新茶,便會欣喜不已,於是便會有許多佳作名詩誕生;還有蘇軾喻茶如佳人、李清照飲茶助學等等,更多歷史名人對於茶文化的愛好和貢獻,在此不一一列舉。正因如此,茶文化也成為中國古典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文化沉澱,更是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美學思想。主要體現在講究自然、淡泊、簡約、含蓄之美中。
  • 西湖龍井茶道傳承的是什麼?
    在歷代文人雅士的推動下,茶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成為一種修身養性、培育心境的文化。西湖龍井茶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是茶中佳品。屬於龍井茶的茶道有其獨到之處,卻也與主流茶文化殊途同歸。龍井茶道傳承的是什麼?我想,除了形式主義,更重要的還是傳達出一種心境,一種處世之道。龍井茶道傳承的是什麼,傳統制茶工藝首當其衝。茶道的傳承,離不開茶樹種植、茶葉炒制以及茶具輔助。
  • 談中國茶文化「泛化」現象及對茶藝、茶道、茶文化概念的思考
    泛文化現象是指凡是都要附庸某種特定的文化,隨意貼上「文化」的標籤,將其「文化化」,即什麼都是文化,從而產生的一種文化「泛化」甚至泛濫的「大文化」現象,諸如酒文化、魚文化、武術文化、商業文化、建築文化等。究竟何為文化?
  •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藝與茶道
    茶文化的核心是有形的茶藝與無形的茶道相結合而構成。茶藝有形看得見,說得清,它包括了採茶,制茶,泡茶,敬茶,飲茶一系列茶事活動中的技術,技巧,技藝。茶藝是茶文化的形骸,是茶道的載體,無藝則難以示道,茶道無形,它看不見,摸不著,也說不清,茶道是茶文化的靈魂,無道則茶藝無精神,無靈氣。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則,本源,本質,雖看不見摸不著,但你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感受去體會。
  • 在茶道中,中日茶文化有哪些差異?
    其實茶道源自於我國的宋代,在那時還是無茶之道,在那時人們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我們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最早起源於寺廟,但是非常的親近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人們在那時也非常的注重茶的口味。當然在日本也有茶道,但是他們跟我們的不太一樣,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中日茶文化的差異都有哪些呢?
  • 茶文化|香若茶兮解人心,什麼是中國茶道?是茶藝,還是茶修
    什麼是中國茶道?茶道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國茶文化精神價值的集中體現。這部分茶禮也被傳至日本和韓國,並在日本和韓國的茶道中廣泛運用。在中華茶文化中,茶道是靈魂,是茶文化精神價值的集中體現,是中華茶道精神和美學的要義所在。
  • 什麼是中國茶文化?茶文化起源於何時?為啥說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
    因此在漫長的茶葉發展過程中,逐漸就形成了一種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藝茶具茶話等等,這就是所謂的茶文化。我們都知道文化這個詞包含很深,意味相當深遠。中國的茶文化同樣博大精深,它是將佛道儒諸派思想融合到一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特茶文化。茶葉在唐朝的時候開始,新生到宋朝的時候達到了第1個頂峰。
  • 茶文化中的茶聖,茶神是唐朝的他 為什麼中國的茶道卻趕不上日本
    我國文化領域非常廣闊,我們耳熟能詳的是我們的古詩詞、書法、繪畫。中國的茶文化始於神農嘗百草,在唐宋時期發展迅速,迄今為止,中國的茶道也是舉世聞名,當然,日本的茶道也是相當厲害,到底是誰創造了茶道?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這就是我們茶道的鼻祖,也是日本茶道的鼻祖,為什麼這麼說,後面會解釋。陸羽前半生比較悲慘,生下來就被遺棄,然後被一個和尚收留,做了半個和尚,發號「法海」,這個法海不是把白蛇壓到雷峰塔的法海。
  • 中國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頭,日本茶道又是一門綜合的文化藝術
    中國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頭,日本茶道又是一門綜合的文化藝術說起茶道,人們自然會聯想到日本,中國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頭,中國茶道以儒釋道三家思想為核心,而日本茶道在此基礎上又發展了宗教、文學以及倫理、道德等內容,屬於一門綜合的文化藝術
  • 茶道教授張南攬來天台縣考察茶文化
    近日,由著名茶道教授張南攬帶隊的考察團來天台縣考察茶文化
  • 兩岸茶人土家茶鄉秀茶道弘揚茶文化(組圖)
    兩岸茶人土家茶鄉秀茶道弘揚茶文化(組圖) 2017-09-16 14 劉康 攝   中新網湖北五峰9月16日電 (記者 董曉斌)「我想和爸爸一樣做個優秀茶人,儘自己所能為兩岸的茶文化交流做點貢獻。」
  • 中國茶文化:獨特的臺灣茶道文化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很喜歡茶,中國的茶道文化源遠流長。家裡來客人,喝茶聊天、聊人生,節日送親朋好友。茶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被稱為美的哲學。每個地方的茶文化是不同的。一起來看下臺灣文化中,獨特的臺灣茶道文化吧。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
  • 日本茶文化深受中國茶文化的影響,並推動了日本茶道的產生與發展
    日本茶文化深受中國茶文化的影響,並推動了日本茶道的產生與發展日本茶文化深受中國茶文化的影響,並推動了日本茶道的產生與發展。中國的茶及茶文化以佛教為傳播途徑,通過浙江傳入日本。回國後不僅帶去了茶葉種植、製造等技能知識,也把中國傳統的茶道精神帶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在本國發揚光大,形成了具有本國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和精神內涵。最澄,是眾多使節和學問僧中的一員,他與茶文化的傳播有著最直接的關係。在最澄之前,就有許多遠赴日本傳教的僧人,如天寶十三年的鑑真等,他們帶去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活習俗,這其中就包含了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