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到榮國府打秋風,為什麼一定要帶著外孫子小板兒呢?

2020-12-19 餘墨齋筆記

劉姥姥是《紅樓夢》裡面的一個小人物,但是她卻用她的眼睛見證了賈府的興衰。在小說開場不久,這位劉姥姥就登上了舞臺。

劉姥姥是一個寡婦,自己有點少量的田地,也有一些見識。如今年紀大了,就跟著女兒、女婿生活。

這一年冬天來臨的時候,女婿一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不要說一家人的冬衣沒有著落,這眼瞅著就要揭不開鍋了。看著女兒急得垂淚,女婿急得跳腳,劉姥姥也跟著著急、上火。

最後,精明的劉姥姥想起女婿家的一個富親戚來。她對女婿說,你家祖上不是和王家連過宗嗎?那王家的二小姐如今在賈府裡做夫人,不如,我們到那裡去求求她吧。

然而,女婿畢竟年輕,臉皮薄,不好意思低頭求人;女兒更是靦腆,加上是年輕小媳婦,也不好拋頭露面。經過慎重考慮,劉姥姥決定,由自己出面帶著外孫子板兒去賈府裡走一趟。最終,劉姥姥在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幫助下,見到了王熙鳳,並且得到了20兩銀子。一家人靠著這些銀子度過了嚴冬。

那麼,我們不僅會想,天寒地凍的,劉姥姥為什麼要帶著年幼的外孫子去榮國府呢?她老人家自己去不好嗎?

劉姥姥雖然是一位底層的小人物,但是,她的人生閱歷和人生經驗都是很豐富的。她的做法其實包含著她的人生智慧,也可以說,是包含著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一、為了博取王夫人等人的同情

孩子是天真可愛的,人們大多數的時候都會對孩子更關愛、更包容。假如,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需要幫助,人們會更願意幫忙。劉姥姥善於利用這一點,她帶板兒來,就是為了激起王夫人等人的同情心。希望她們看在孩子的份兒上,幫幫忙。

果然,在劉姥姥帶著板兒來到周大娘家裡的時候,周瑞家的就很驚喜地說,這孩子都長這麼大了。周瑞他們家以前得到過板兒家的幫助,如今,再見到板兒家遇到了難處,小孩子又這麼叫人疼,周瑞家的自然願意幫忙。

二、利用孩子化解自己的尷尬

劉姥姥出來的時候,對女兒、女婿說,如果得到了幫助最好,如果什麼也得不來,就當自己去見了一個世面。老人家說得輕鬆,其實不過是安女兒、女婿的心。劉姥姥六十幾歲的人了,再怎麼豁達,要去別人家裡低三下四的求人,要錢、要東西,她也是面子上掛不住的。另外,平白無故的去和人家要東要西,也張不開嘴呀。

但是,帶著小孩子,就好辦多了。一來,可以用孩子做「當箭牌」,有什麼事,可以以孩子的名義說;二來,沒有話題,冷場的時候,可以借孩子再次展開話題。

這裡劉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說道:"今日我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裡,連吃的都沒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沒個派頭兒,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說著又推板兒道:"你那爹在家怎麼教你來?打發咱們作煞事來?只顧吃果子咧。"鳳姐早已明白了,聽他不會說話,因笑止道:"不必說了,我知道了。"

這段文字雖然很短,但是卻把劉姥姥的難堪、尷尬、局促不安都描繪得活靈活現。在劉姥姥,想開口又實在難為情的時候,板兒又起了大作用。劉姥姥對板兒動作和語言一邊化解了自己的尷尬,一邊又表達了祖孫兩個到這裡來的目的。

另外,我們發現,其實劉姥姥和王夫人家是沒有關係的。當年,與王家連宗的是板兒家。也就是說,劉姥姥帶板兒來告借才名正言順,否則,劉姥姥和人家榮國府這邊一點關係都沒有,憑什麼來要錢、要東西呢?

以上就是劉姥姥帶著板兒來榮國府的原因了,不得不說,劉姥姥雖然是一位不識字的村婦,卻是一位充滿了人生智慧的老人家。

相關焦點

  • 紅樓夢▏劉姥姥打秋風,賈府給予幫助,現在人借錢,為什麼都躲著
    ,榮國府上下盡知其意——「打抽豐」今言「打秋風」,就是小說中「打抽豐」的諧音衍化,單從劉姥姥的話中也可以知道其含義:「我今兒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裡連吃的都沒有。」但是,劉姥姥口中的這個「你侄兒」,也就是他的外孫子板兒,可不像來求借玻璃炕屏的賈蓉,與王熙鳳實在沒有半點兒血親關係,不過是曹雪芹給定義的「千裡之外」、「芥豆之微」、「與榮府略有些瓜葛」的「小小一戶人家」,祖上因「貪王家勢利,便連了宗,認作侄兒」,所以,王熙鳳才說「連影兒也不知道」的親戚。但也恰恰是這一「芥豆之微」的瓜葛,劉姥姥的到來,賈府上下也就盡知其來意——「打抽豐」!
  • 劉姥姥到賈府打秋風,因何要帶著板兒?這句話說出其中秘密
    在《紅樓夢》前八十回文本中,劉姥姥先後兩次進賈府,雖然被人看不起,甚至成了別人的笑點,但是卻得到豐厚的回報,尤其是後一次,逛了美景,吃了美食,走的時候還帶回了一大車東西。劉姥姥兩次來賈府,都不是她一個人,還有她的外孫子小板兒。
  • 紅樓夢:劉姥姥兩進榮國府,為何每一次都打了板兒一巴掌?
    《紅樓夢》前八十回,劉姥姥兩次帶板兒進入榮國府。兩次進出豪門過程中,劉姥姥都對板兒做了同一件事——打過他一巴掌。這是巧合還是有所指?《紅樓夢》後八十回中,劉姥姥會不會再進榮國府,會不會再打板兒一巴掌呢?
  • 劉姥姥最大的貴人不是周瑞家的和王熙鳳,而是一個沒名字的小人物
    劉姥姥到榮國府打秋風,第一次進門最重要。俗話說宰相門子五品官,如果沒有人幫忙,劉姥姥門都進不了。劉姥姥能夠登堂入室,有個人居功至偉,就是周瑞家的,但周瑞家的還不是最關鍵的人,若沒有這個人,劉姥姥再無可能進榮國府。也不可能有後面那些啼笑皆非的故事發生!
  • 職場品紅樓:周瑞家的是如何圓滿完成幫劉姥姥打秋風這個項目的?
    見多時不走動的劉姥姥突然帶著外孫板兒上門,聽聞劉姥姥婉轉說明情況,她立即猜出了來意,但絲毫沒有推辭,而是真心實意地想幫劉姥姥一把。幫助人,不能僅憑一片熱心,也是需要技巧的。她直接告訴劉姥姥,今時不同往日,榮國府裡現是王夫人的侄女王熙鳳當家。
  • 給《紅樓夢》挑錯:75歲劉姥姥外孫板兒才7、8歲,為何說不通
    劉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賈母向眾人道:「這麼大年紀了,還這麼健朗。比我大好幾歲呢。我要到這麼大年紀,還不知怎麼動不得呢。」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七十五歲,賈母比她小好幾歲,不到七十。賈母的重孫子賈蘭十歲左右,巧姐兒也兩三歲。可劉姥姥的外孫板兒不過八歲左右。
  •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為何讓林黛玉薛寶釵聯合起來嘲諷?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是《紅樓夢》最出彩的描寫。榮國府的繁華富貴如果只通過作者的描述,顯得索然無味,通過劉姥姥這個角色,將不同的視角帶入,折射出不同的人情世故世態炎涼,使故事變得精彩紛呈,津津有味起來。劉姥姥三進榮國府,具體有三點突出作用。
  •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為何到薛寶釵屋後一語不發?一個笑話給出答案
    劉姥姥是一個久經世面的人,也是一個知進退的人,更是一個能識人的人。  二進榮國府,劉姥姥是懷著報恩的心情去的,因與賈母有緣被留下來。  劉姥姥為何偏偏在薛寶釵房裡「啞火」了呢?賈母是帶著大家坐船遠遠看到蘅蕪苑的,知道是薛寶釵的房間後,讓船靠岸進屋參觀。
  • 劉姥姥:一個見證賈府興衰的土地婆
    雖然劉姥姥的動機是想討點好處,但是她其實並不貪心,只是因為一家人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才想到打秋風的法子。對於劉姥姥一家這樣的窮人來說,賈府那樣的富貴人家只要願意,隨便掏出一點銀子就可以讓他們過上好長一段日子。這樣打秋風的事情雖然上不得臺面,我想稍微有所選擇的人都不會走這一條路。但是沒辦法,劉姥姥一家實在難得過活了。人要先活著,然後再考慮尊嚴的事情。
  •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王夫人和王熙鳳都給劉姥姥錢,為何賈母不給?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不是來打秋風的,她是來報恩的。因為去年王熙鳳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劉姥姥一家順利過冬,春天來了,他們一家春種秋收,有了好收成。劉姥姥想著禮尚往來,去年人家幫自己了,今年地裡新下來的瓜果就給榮國府送一些聊表心意。
  • 薛姨媽一毛不拔,聽說劉姥姥打秋風后,為什麼給賈府人送宮花?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那天下午,王夫人來到梨香院,姐妹倆長篇大套地嘮家常。周瑞家的來向王夫人匯報劉姥姥事情的處理結果,便沒敢打擾,於是到薛寶釵房裡,說了一會兒閒話。然後王夫人問是誰,周瑞家的就出來匯報。薛姨媽抓周瑞家的給她辦一趟差。
  • 劉姥姥來打秋風,為什麼要給二十兩銀子?王熙鳳真是太會做人了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王熙鳳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又補貼給她一吊錢的車費。二十兩銀子是官中的,一吊錢是王熙鳳的。不過這個錢,劉姥姥拿的並不容易。劉姥姥女婿王狗兒的爺爺當年與王熙鳳爺爺連宗認作侄兒。此事只有王熙鳳父親和王夫人知道。當年劉姥姥和女兒去王家拜訪也都見過。
  • 劉姥姥回回來賈府「打秋風」,簡直實在給王夫人「打臉」
    對於先後兩次來到榮國府的劉姥姥,不管她到來的目的是求幫助還是報恩情,賈府上下對她一致的看法都是「打秋風」。對於劉姥姥的「打秋風」行為,當家主母王夫人前後不同的態度,卻源於同一個心思,那就是——丟人!王夫人頭一次聽說劉姥姥來投奔,她一開始是迴避的。原因無他,劉姥姥的女兒家與王家原不是一家子,不過因出一姓,當年又與太老爺在一處作官,偶然連了宗的。這樣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窮親戚,投奔來的目的又是這樣明確(打秋風),任誰也是不願沾惹的。
  • 《紅樓夢》唯一一個不以悲劇收場的人,論劉姥姥的人物品質
    《紅樓夢》寫得賈府,是一個由盛轉衰的家族,但即使是日漸衰敗,用劉姥姥的話來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憑他怎麼,您老(王熙鳳,泛指榮國府)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這裡雖然拍了鳳姐的「馬屁」,也能從側面體現賈府的富足,畢竟是當年那「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的賈府。而且,這同時也體現了劉姥姥的大智慧。
  • 板兒想吃一樣東西,劉姥姥一巴掌打過去,打出了窮苦人的辛酸
    別人遇到問題,遇到困難,只知道發愁,不知道想辦法,而劉姥姥遇到問題,她想的不是愁苦,而是積極地想辦法去解決這個難題。到賈府去討生活,也是劉姥姥向女婿提出的建議,最後去賈府看別人臉色打秋風的也是她,這也是劉姥姥最難得的地方。 很多人覺得劉姥姥帶板兒去榮國府更多的是為博得同情,事實上,這也是窮苦人的辛酸無奈之處。
  • 紅樓夢:劉姥姥打秋風時,為何卻指明要了一樣奇怪的東西?
    劉姥姥進大觀園在紅樓中,是一個比較出名的片段,雖然她只是一個鄉村老太,但是身上卻有著大智慧,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歡。來賈府打秋風的人不少,但是能讓賈母這樣帶著遊覽大觀園,又對其喜歡有加的,好像並不多。像邢岫煙等人,雖然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但是也不見得多麼受賈母等人的重視,在這一點上,劉姥姥算是做得比較成功的了。劉姥姥在最初來賈府是被迫無奈,當初讓她舍下這張老臉來打秋風,她也是不願,但是之後看著自己確實有了大收穫,劉姥姥也還是十分開心的,因為這意味著她這一家人算是後半輩子不用太發愁。
  • 劉姥姥來榮國府打秋風,並不是「窮」,賈家給錢也不因她可憐
    劉姥姥兩進榮國府,都如願以償拿到錢。前後一百二十八兩銀子一吊錢,按劉姥姥所說夠她一家五口花費六七年,不可謂不多。而她兩次拿到錢不意外,意外在拿到那麼多,是劉姥姥人生智慧起了作用。沒有她察顏觀色體會配合王熙鳳的「捉弄」,逗賈母開心,她也不會所獲豐厚。
  • 紅樓夢:兩人投奔賈家,劉姥姥滿載而歸,此人家破人亡
    劉姥姥就是一個自強不息的人,這才是她投奔賈家後,滿載而歸的關鍵原因。劉姥姥是個積年寡婦,膝下無子,唯有一女,嫁給了村頭王狗兒。後來狗兒他爹王成掛了,狗兒一雙兒女無人照管,於是他就接了劉姥姥過去幫忙看孩子。此後,劉姥姥就在女兒家過日子了。
  • 劉姥姥給出了教科書式的答案
    但劉姥姥很樂觀,她事先進行了預期分析,心態也非常好:第六回《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或者他還念舊,有些好處,也未可知。只要他發點好心,拔根寒毛,比咱們的腰還壯呢!」劉姥姥道:「我也知道他的。只是許多時不走動,知道他如今是怎樣。這也說不得了,你又是個男人,又這樣個嘴臉,自然去不得,我們姑娘年輕媳婦子,也難賣頭賣腳的,倒還是舍著我這付老臉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處,大家都有益,便是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 解讀《紅樓夢》:小人物也有大智慧——探析大觀園中劉姥姥的形象
    但是問題總要解決,劉姥姥說狗兒的祖父曾經和金陵王家同朝為官,因為同姓攀了同宗,提議去賈府找以前有過故交的的王夫人「打秋風」。狗兒並不想去,便央劉姥姥去賈府一次,為了解決生存困境的問題,就有了劉姥姥帶著孫子板兒一進榮國府。輾轉進入榮國府,她先是找到了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委婉的表明了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