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上午,「宏拓——湖北高校院長美術作品邀請展」在武漢湯湖美術館隆重開幕。
開幕式現場(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宏拓——湖北高校院長美術作品邀請展
主辦單位
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湯湖美術館
承辦單位
湯湖美術館
學術支持
湖北大學藝術學院、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湖北工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江漢大學美術學院、江漢大學設計學院
協辦單位
湖北省高校美術與設計教學指導委員會
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藝術設計委員會
展覽時間
2020年10月15日-11月10日
開幕時間
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上午10:30
展覽地點
湯湖美術館1號廳、2號廳
學術主持 徐勇民|總策劃 王心耀|策展人 許開強
展覽執行 柳國良 劉珉
徐勇民老師籤到(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參展藝術家:
陳 軍 湖北工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
潘長學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
沈祥勝 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院長
吳海廣 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溫慶武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
許開強 湖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王心耀 江漢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江漢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魯虹等嘉賓籤到(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展覽前言】不畫畫使他人快樂
徐勇民
這題目讀起來有些拗口,一定是鮮有此說,因用的是「畫畫使我快樂」的反語。句子又是從「學習使我快樂」而來。前幾日,一項課題考察完畢,學生發來表情包,大紅色,好喜悅的。我即復了一句,「不學習,使他人快樂。」想想也是,若將「學習」換成任何人所喜的指代物,此句可無窮盡地造下去。意思都懂的。
如今個人要做的事太多,且都連帶了責任。從小學班級組長開始,便已將有限責任牢記心間,似乎還得要緊栓褲腰帶怕玩瘋了給忘了。就算你無甚頭銜,在家中也有排輩份輪到義不容辭的責任。還有,即使被視為掌上明珠的獨生子,心頭更刻有被強令只得如此不得怎樣強忍淚花將家長嚴辭變為己任的經歷。
回憶往事,於情感而言,往往是既增值又不堪。大凡幼年時喜塗鴉者,有志事成一路走來,磕磕絆伴終成正果;未如願者再見丹青,多半難以釋懷,或胸中隱隱作痛或指望後輩續上舊好。還有一種情形,那便是放交椅一把(又稱崗位,別名職位)端坐其上,任爾昔日塗鴉今日丹青如何輝煌且都得按下不表。你要做的事便是——不畫畫,使他人快樂。
培養人才,這崗位如此重要,於家於國於己皆是。國家急需實幹者,家庭要有能幹人,再將個人理想加入其中——多麼美好的一幅圖景。一切都是應盡的責任,理所當然,說無怨是假,失眠倒是常事。屬於自己的時間成了穿戴不上的奢侈品,若遇不順心事想替自己辯白被指認是耍性子,只得做賊似的以畫畫替自己打抱不平。無奈,滿口哈欠加之又常在燈前案上意興闌珊磨磨蹭蹭,誰知,負負可以得正。掩上窗簾的空間竟也可思接千載,能量滿滿。
崗位,可以讓視點由高及遠,責任,可以讓原本的散慢變得理智。今天,在美術館空間中呈現作品的作者們,他們的閱歷及成果和作品擱在一起,赫然在目。
學校有假期,從小學中學到大學莫不如此。這是國民教育的法定安排,如同在繁重的階段教學留出了逗號。曾有例行公務不明者,質詢學校假期來歷是依何種規定,不工作工資還能照拿?是不是假期看起來更像是發放的福利,令人眼紅。
其實,即便是在假期裡,崗位上的同仁仍舊以自己的行為印證了「不畫畫,使他人快樂」。你的責任是服務,而服務是需要質量的,這質量源於一種甘於全身心付出的意志。換個說法吧,你既要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胸襟,(話是說大了些,但模樣確實應如此);也還得有在「墨團團裡黑團團,墨黑叢中天地寬」(大和尚石濤語)裡弄出別開生面的本領。
畫畫,讓大腦激蕩心手相隨。千山萬壑、四海雲水、花卉翎毛、飛禽走獸……這其中每幅畫背後的故事,由作者道來當會有意思的多。畫面雋永未必非得有驚天動地的場景。
這群作者,常年為公事為教務或端坐或奔波,過眼風景無數。偶爾停歇時的遣興,也是偷閒中得來。某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或是不期而至的造訪,也考量著當事者應有品質的韌性。與年齡相隨的工作年限開始讓居崗位者慢慢習慣以倒數的心態來匡定時日。好比在畫秋景時,也想著會迎來另一個春天。相同的崗位相似的機遇創作出的這些作品,你會覺得他們生命中時間的配額沒有白白浪費掉,真是莫大的快慰。
有時,電視中看外賣小哥唐詩倒背如流時,我就想,工作崗位由不得自己,可能否亮出嗓音——全在自己。
泰戈爾晚年對友人說他要學畫畫。這樣一位用文字描繪了無數我們不曾見過的畫面的大家,此意毋寧說更想用色彩和線條編織出只有在童年夢境中才可能出現的畫面。面對人類共有的豐富情感,幾乎沒有任何藝術樣式的表達是全能的。
歲月流逝,萬物有時。當我們閒暇又需要屏蔽多餘信息來做點什麼時,一定會存有一條通道讓我們訴說與表達。這就是伴隨我們走到今天,有時不自覺漸行漸遠時,它卻執意地要貼近我們——是的,畫畫,原來與快樂如此親近。
記得,我們平日不畫畫,使他人快樂時,須記得,若不小心,忘了畫畫也會使自己快樂,那責任,可就真的大了。
——致我的同仁們
於第36個教師節
(作者系湖北美術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開幕式現場(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王心耀先生致辭(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開幕式現場(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徐勇民先生致辭(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開幕式現場(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許開強先生致辭(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開幕式現場(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開幕式現場(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開幕式現場(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開幕式現場(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作品捐贈儀式(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作品捐贈儀式局部(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湖北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鄧長青女士致辭(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嘉賓合影(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許開強,1962年生,湖北公安人。現任湖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二級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首屆美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教育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包裝設計委員會全國委員。湖北省高級專家協會會員、湖北高等教育學會藝術設計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湖北美術家協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終評評委,國家藝術基金終評評委。1997年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04-2014年任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
許開強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許開強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許開強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許開強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許開強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許開強接受媒體採訪(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合影留念(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王心耀,1958年生,湖北武漢人。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訪問學者。現任江漢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江漢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湯湖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高校美術與設計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武漢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北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王心耀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王心耀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王心耀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王心耀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陳軍,1962年生,湖北武漢人。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師範系。現任湖北工程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水彩畫學會會員,湖北省當代水彩畫院委員,孝感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陳軍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陳軍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陳軍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陳軍接受媒體採訪(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合影留念(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潘長學,1965年生,湖北武漢人。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現任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設計學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美學學會副會長,《設計藝術研究》主編。
潘長學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潘長學接受媒體採訪(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沈祥勝,1963年生,湖北武漢人。現任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審專家,教育部中外合作與交流項目專家評委,文化部國家動、漫、遊職業標準項目組專家。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席,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新聞與傳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動漫協會理事,中國高等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會員,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沈祥勝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沈祥勝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沈祥勝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沈祥勝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沈祥勝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沈祥勝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沈祥勝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沈祥勝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吳海廣,1969年生,河南鎮平人。現任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南民族大學光谷美術館館長,國家級民族美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2017年任國家民委第四批派駐武陵山片區聯絡員,湖北省藝術專業本科工程和「雙一流」專業評審委員,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委員會初評和複評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評審委員。
吳海廣展廳(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溫慶武,1963年生,祖籍江蘇南京。先後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武漢大學。現任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美術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美術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溫慶武作品《美的歷程》
王心耀作品《中國風》(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王心耀作品《中國風》(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最小的觀眾(周國獻2020年10月25日拍攝)
合影留念
展覽將持續至2020年11月10日。
展覽地點:湯湖美術館1號廳、2號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