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徽會館大戲樓領略京劇魅力 陌陌戲曲直播季火熱來襲

2020-12-12 網易新聞

(原標題:走進安徽會館大戲樓領略京劇魅力 陌陌戲曲直播季火熱來襲)

「我們都知道,京劇界的四大名旦分別是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和荀慧生,那你知道他們是怎麼獲得這個稱號的嗎?其實,他們是全國人民投票選出來的。」12月10日,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公司主辦的戲曲直播季隆重上演。在第一期的直播中,陌陌帶廣大網友走進安徽會館大戲樓,為大家奉獻了一場精彩的「京彩薈萃」京劇專場表演。

四大徽班進京 京劇誕生已有230年歷史

兩位分享人劉振、果菁先是為收看直播的網友介紹了安徽會館大戲樓,這座戲樓有著悠久的歷史,修建於明朝。因為是純木結構,演員在舞臺上的聲音也是非常的通透,適合各個劇種的表演,包括程長庚等眾多京劇大家都在這個舞臺表演過。同時,觀眾朋友在下面聽戲也會有非常好的體驗。

「京劇到現在已經有230多年的歷史了,這個時間表是以四大徽班進京算起。當年乾隆皇帝在過80大壽的時候,這四大徽班進京祝壽,從此京劇也就正式誕生了。經過多年的演變,京劇現在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每個行當也都湧現出了很多傑出的代表人物……」在兩位分享人的介紹下,收看直播的網友們對京劇的歷史和相關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北京京劇院、不見班社、國家京劇院名角齊上陣 四出經典劇目展現京劇魅力

「一輪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實指望到吳國借兵迴轉,誰知昭關有阻攔。幸遇那東皋公行方便,他將我隱藏在後花園……」為了讓觀眾們更好的了解京劇,此次「京彩薈萃」 京劇專場演出特別邀請了北京京劇院、不見班社的名角進行表演。其中,不見班社老生演員田昊為大家帶來的是《文昭關》,這個劇目也是非常考驗演員的唱功戲,田昊用精彩的表演將戲中的伍員出城時的坐立不安詮釋的十位到位,贏得了眾多網友的喝彩。

作為青衣派演員,也是師承梅葆玖大家的北京京劇院路潔演繹的曲目是梅派代表作《貴妃醉酒》,頭戴華麗鳳冠,身著蟒袍,肩戴雲肩,腰系馬面裙的她再現了楊貴妃醉酒時的千嬌百媚,一顰一笑中風情萬種,舉手投足間皆是動人。在表演完畢之後,路潔也向大家解釋了崑曲和京劇之間的異同,兩者在服飾上很相近,但是伴奏樂器不同,唱腔和念白也有很大的區別。

國家京劇院花臉演員蔡景超、國家京劇院老旦演員楊楊兩人聯手表演的曲目是《赤桑鎮》,這也是淨角的經典曲目,整齣戲唱工繁重,板式豐富多變,兩人也是非常好的將淨角的特色進行了展現。比如,標誌性的花臉妝容,為人正直大氣的包公,唱腔上的寬闊宏亮等等。

我們知道,京劇中的丑角代表作是《三岔口》,國家京劇院醜行演員王超、國家京劇院武生演員宋亞龍就為大家奉獻了這齣講述任堂惠與店主劉利華因誤會而引起搏鬥的故事。兩人模仿在黑暗中打鬥的場面惟妙惟肖,配合的也是天衣無縫,將丑角的精髓展現的淋漓盡致。

90後小哥哥小姐姐逐漸挑大梁 京劇傳承後繼有人

和大家想像的不同,此次為廣大網友帶來生、旦、淨、醜京劇代表曲目的演員都是青年演員,最小的演員出生於1996年,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小哥哥、小姐姐。雖然年齡小,但是他們基本都是從小學戲,戲齡都在十幾年以上。可以看出,以他們為代表的青年演員正在逐漸成為京劇表演的主力軍,和獲得無數讚譽的前輩們為傳統和推廣京劇做著貢獻。

當網友們得知演員們的年齡之後,紛紛打出了「京劇傳承後繼有人」「傳統文化再續輝煌」「為京劇演員點讚」等評論。其實,對於陌陌的網友來說,能夠欣賞到京劇表演,這本身就是對京劇的一種傳承。

據了解,12月15日、12月17日、12月22日14點,陌陌平臺仍將會進行戲曲直播,喜歡中國傳統藝術、想要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國粹表演的網友,一定不要錯過。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走進安徽會館大戲樓領略京劇魅力 陌陌戲曲直播季火熱來襲_發現...
    「我們都知道,京劇界的四大名旦分別是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和荀慧生,那你知道他們是怎麼獲得這個稱號的嗎?其實,他們是全國人民投票選出來的。」12月10日,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公司主辦的戲曲直播季隆重上演。在第一期的直播中,陌陌帶廣大網友走進安徽會館大戲樓,為大家奉獻了一場精彩的「京彩薈萃」京劇專場表演。
  • 陌陌直播間秀京劇絕活,四功五法盡顯國粹風華
    12月15日的安徽會館大戲樓裡,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第二場直播準時拉開帷幕。本場直播裡,京劇表演裡難得一見的椅子功、蹺功、吃火等代表性絕活驚豔亮相。
  • 陌陌直播間秀京劇絕活 四功五法盡顯國粹風華
    12月15日的安徽會館大戲樓裡,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第二場直播準時拉開帷幕。本場直播裡,京劇表演裡難得一見的椅子功、蹺功、吃火等代表性絕活驚豔亮相。
  •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 陌陌直播間上演國粹京劇
    12月10日的安徽會館裡,好戲正在上演,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給北京的冬日帶來一場傳統文化的視聽盛宴。直播於北京安徽會館戲樓舉行,此處是北京現存的四座民間大戲樓之一。
  •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陌陌直播間上演國粹京劇
    12月10日的安徽會館裡,好戲正在上演,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給北京的冬日帶來一場傳統文化的視聽盛宴。直播於北京安徽會館戲樓舉行,此處是北京現存的四座民間大戲樓之一。
  • 唱念做打華服妝發,陌陌直播間上演京劇國粹
    中新網12月23日電 要展現京劇舞臺上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除了依靠演員功底,考究的「行頭」也必不可少。12月22日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直播間,為手機屏幕前的票友們揭秘京劇造型的技巧和魅力,展現京劇「行頭」背後的故事。
  • 一妝一發皆是藝術 陌陌直播間揭秘京劇國粹「後臺之美」
    一妝一發皆是藝術 陌陌直播間揭秘京劇國粹「後臺之美」 2020-12-18 14:49:38「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再度來襲。
  • 走進「京師第一會館」
    安徽會館聯合北大附中西三旗學校初中部成立綜合實踐研學考察項目,讓孩子們走進戲樓學京劇。北京是一座古今交融的文化名城,古建築厚植歷史底蘊,極具風採魅力,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全人類的財富。值此徽班進京230周年之際,塵封的安徽會館、曾經的「京師第一會館」重新開門迎客,彰顯城市文明,講述中國故事。
  • 陌陌「非遺有戲」走進北京京劇院 帶廣大網友感受京劇獨特魅力
    為了讓廣大網友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陌陌平臺在近期特別推出了「非遺有戲」系列直播活動。6月11日,陌陌「非遺有戲」走進北京京劇院,通過直播的方式,帶大家探秘京劇的發展歷史以及相關知識。在王豔的帶領以及講解下,陌陌網友們又陸續看到了包括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等京劇大師所穿過的戲服以及使用過的物品,每一件戲服以及物品都有一段故事,它們也折射出了京劇大師們對京劇精益求精,不斷學習和創新的過程
  • 唱念做打、華服妝發 直播間上演京劇國粹
    要展現京劇舞臺上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除了依靠演員功底,考究的「行頭」也必不可少。12月22日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直播活動,為手機屏幕前的票友們揭秘京劇造型的技巧和魅力,展現京劇「行頭」背後的故事。至此,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正式落下帷幕。四場直播從唱念做打、後臺妝發等不同的角度切入,將京劇的臺上臺下功夫全方位呈現給年輕網友,帶來了一場欣賞價值和知識價值並重的國粹盛宴。揭秘京劇造型,盡顯國粹華服之美第四場直播裡,資深京劇服裝師姚親朋,為直播間裡的票友們帶來了旦角、小生和花臉的造型過程。
  • 一妝一發皆是藝術,陌陌直播間揭秘京劇國粹「後臺之美」_綜合_江西...
    正如京劇人劉振、果菁所說,網絡平臺的廣闊,不止能將京劇舞臺上最高光的時刻分享給觀眾,也將京劇演員的臺下功夫呈現出來,全方位、多角度打開欣賞視角,讓更多的年輕人感受京劇藝術的魅力,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
  • 首博鎮館之寶亮相陌陌直播公益課 帶鄉村孩子領略雕塑之美
    中新網4月26日電 近日,在陌陌直播公益課上,數萬名鄉村小學的孩子們,在首都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劉丞的講解下,領略了中國古代雕像的魅力。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聯合途夢教育、國學院網主辦的「帶鄉村孩子走近博物館」直播公益課,藉助網際網路直播的互動優勢,為鄉村孩子們打開了一扇博物館美育的窗戶。
  • 北京安徽會館或成博物館 「會館之首」將再現盛景
    整個會館反映了清代官式建築的傳統樣式,規模號稱「北京會館之首」。這裡曾經是高官名士的聚集之所,康有為、梁啓超等維新人士還在此辦《萬國公報》。徽班進京,梅蘭芳、譚鑫培等京劇名角也曾在會館戲樓演出,會館見證了京劇的起源。
  • 戲曲院團院長化身「主播」 陌陌直播間上演「非遺有戲」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火種傳承與延續的基因;中國傳統戲曲,是蘊含中華民族藝術審美的國粹腔調。  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三場別開生面的「非遺有戲」戲曲直播在陌陌直播間上演。北京京劇院、中國評劇院、北方崑曲劇院三家院團院長、藝術家化身「網絡主播」,和網友揭秘戲曲的一笑一顰、唱念做打、臺前幕後。
  • 北京湖廣會館:京劇魅力另類呈現 老戲臺到底有沒有「鬼」故事?
    清朝時正乙祠、湖廣會館、安徽會館、陽平會館被稱為京城「四大戲樓」,漢劇、豫劇、蒲劇、粵劇、黃梅戲、梆子、崑曲等許多劇種,都曾在會館中上演,促成了乾隆五十五年的徽班進京。早先的京城戲樓主要有宮廷、王府、會館三大類,而會館戲樓作為民間戲樓的典型代表,見證了中國戲曲的發展,北京湖廣會館作為會館戲樓的代表,在重修時將戲臺和後樓「整舊如舊」,井字木結構的建築攏音極強,原汁原味的劇目道盡了京劇的精髓。
  • 京劇文化之旅 | 探秘京城老戲樓戲臺裡的那些舊時光
    北京戲曲藝術的發展和戲樓的繁榮鼎盛是分不開的。早先的京城戲樓主要有宮廷、王府、會館三大類,而會館就是民間戲樓的典型代表,它們多藏身於如今的北京西城區。戲樓地圖西城:湖廣會館、正乙祠戲樓、安徽會館、陽平會館、廣和樓、廣樂戲院、天橋樂茶園、老舍茶館、梨園劇場等東城:故宮暢音閣、恭王府戲樓、長安大戲院、東苑戲樓等通州:梨園鎮等海澱: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等
  • 揭曉京劇服裝的秘密 陌陌「京彩薈萃」直播專場走進後臺帶你看門道
    「我們京劇演員所穿的服裝,就大衣而言通常來說有三白,第一白是鞋底白,第二白是護領白,第三白是水袖白。」 12月22日,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彩薈萃」京劇表演專場如約而至。在此次直播中,兩位京劇分享人劉振、果菁走進後臺,帶廣大網友暢聊關於京劇服裝的那些事。
  • 為何它被譽為「京師第一會館」?安徽會館的煙雲往事
    安徽會館文物騰退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這裡將來有可能作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安徽會館素有「京師第一會館」的美譽,是北京會館中惟一的國家級文保單位,館內的戲樓在清代顯赫一時。從城南的騾馬市大街向北拐進魏染胡同,行幾步再向東、向北彎兩彎便到了安徽會館所在的後孫公園胡同。雖然四周嚴嚴實實包圍著民房,但仍難掩安徽會館殿宇屋脊的一派氣宇軒昂,就連毗連的民居都有幾處院門和房脊兩端翹起「蠍子尾」及桂花「平草」。更吸引人的是,戲劇文化特色在這裡彰顯著無限魅力,整條胡同的房山院牆上都有著名京劇藝術家的彩繪、浮雕,鮮亮而生動。
  • 安徽會館中山會館將要大修
    本報訊(實習記者楊光通訊員馬晨)記者從宣武區政府獲悉,兩大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徽會館、中山會館的整體修繕工作即將開始。目前在會館中居住的近200戶居民將統一遷出。  位於琉璃廠地區的安徽會館是清末洋務派大臣李鴻章兄弟於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修建。
  • 陌陌京劇專場直播帶你看演員大變臉
    陌陌京劇專場直播帶你看演員大變臉)       在舞臺上,他們通過生旦淨醜的角色扮演以及唱念做打的藝術表現,獲得萬千觀眾的關注和喜愛。沒錯,他們就是國粹京劇的表演演員。那你知道京劇演員從不化妝的素人到舞臺上精美的扮相共分為幾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