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應試教育等各種因素,我們一直喜歡用成績和他所讀的學校,來評價一個人是否優秀。
每當聽到「高考狀元」「北大學生「」清華學生「等諸類詞彙的時候,我們腦中第一反應就是學霸。
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接觸不到這種學霸,他們像神一樣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那是不是北大清華的學子全方位都很優秀呢?這個不好說,我們且來看一個事例吧。
最近節目組開始《奇葩說》第七季的面試,其中來了一個北大的女嘉賓,不過她低情商的說話態度,讓人聽了很不爽,還被網友戲稱「老凡爾賽」。
這位女嘉賓叫劉純懿,當年的市高考狀元,經常拿第一。她一開始就傲氣地介紹道:「不想拿第一,拿過太多次了,沒有意思,想要試試怎麼輸。」不過最後她真的體驗了一把什麼叫一敗塗地。
對於學霸的自我優越感,恃才傲物的態度我們可能早就司空見慣,對於一個北大學生這樣說,我們也可能只是覺得她霸氣,並沒有多不妥。
不過接下來劉純懿的表現就讓人大跌眼鏡了。
她一直圍繞「內卷」這個詞說來說去,還內涵蔡康永是學渣,楊冪是花瓶。說了半天內卷後,她還說簡單的給康永老師和楊冪老師解釋一下,讓場面十分尷尬。
馬東直接懟了句:「你老掛她幹什麼?」本以為劉純懿會用高情商給圓過去,沒想到她直接來句:「因為楊冪老師睜著無辜的大眼睛,就像很想聽我解釋這個詞一樣。」
意思是楊冪是個什麼都不懂的花瓶。
楊冪是出了名的高情商,立即說了句:「謝謝你解讀我。」臉上頗為尷尬。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只不過是出於尊重,認真聽你說罷了,你卻當我是白痴。
作為一個北大新聞系的高材生,在接下來的論述中一直沒闡述出什麼高層次的觀點,而是一直在說「內卷」,但卻又不能很好地闡述清楚。搞笑的是,事後採訪中她還在說內卷,還在說楊冪沒辦法聽懂。
好一個槓精!
馬首爾評論說:「她會有一些優越感。」而馬東一針見血的提醒她要放下高考狀元的帽子。
頂著高學歷的頭銜,卻說出這樣的話來,真是強烈反差。
每個人都有優越感
其實自帶優越感很正常,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子,是獨一無二的,這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也是經過很大的競爭才來到世上,輕度的優越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但是過猶不及,如果一個人太過於驕傲,恃才傲物,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別人都沒自己厲害,就會遭到被人的厭惡,最終自己也不好過。
害怕輸的孩子
雖然劉純懿嘴上說著不想拿第一,想嘗試一下輸的感覺。但其實她心裡真的特別害怕失敗。
劉純懿雖然是當年的高考狀元,但是那已經過去好多年了,早該忘了,但是她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可以看出她在人才濟濟的北大,並不是那麼優秀,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感,所以才不得不用狀元的頭銜來掩飾自己害怕失敗的心理。
當然這可能和她從小接受的「贏得第一」等教育有關。希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注意孩子的全面發展,教會他懂得尊重人,讓他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要一直被勝負欲的包袱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