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良好的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2020-12-18 享動365

有一個評價,高度概括了曾國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曾國藩的出身和天賦都很普通,卻最終成為晚清中興第一人。

《曾國藩家書》記載了曾國藩從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長達30年的文治武功,反映了曾國藩一生的成長經歷,更重要的是記錄了曾國藩的家風家教。這些家書都是記錄的日常瑣事,但是卻包含曾國藩的所思所想,包含了其對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子侄等家人的脈脈親情,將家庭教育融入家書的字裡行間,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化滋養效果。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孩子們從咿呀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家風,有什麼樣的家教家風,就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曾氏家族是侯門大族,100多年來未見有紈絝子弟,其後人人才輩出,在藝術、科學、政治、教育等領域的成就不勝枚舉。曾國藩家教家風重點體現在:治家、治學、進德、修業等方面。

一、治家

曾國藩用幾組字概括了家風家教理念。

八寶:考、寶、早、掃、書、蔬、魚、豬。來源於曾國藩祖父星岡公。

八本: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四字訣:勤、儉、孝、友。

五箴:一曰立志,二曰居敬,三曰主靜,四曰謹言,五曰有恆。

耕讀:他說家庭興旺的規律是:「吾細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隻一代享用便盡;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曾國藩金榜題名入選翰林後,他的爺爺曾玉屏冷靜地告誡他的父親曾麟書:「寬一雖點翰林,我家仍靠作田為業,不可靠他吃飯。」曾國藩的父親曾自撰一聯說:「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世事不聞不問,且將艱巨付兒曹」。可見曾國藩的長輩對耕讀文化的重視程度及對曾國藩後來產生的影響有多深。

二、治學

讀書:曾國藩勉勵兒子:「餘在軍中不廢學問,讀書寫字未甚間斷,惜年老眼蒙,無甚長進。爾今未弱冠,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擲光陰。」「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晚年又說:吾這一生無一日不讀書。

方法:讀書做學問要講究方法。鹹豐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給兒子的信中寫道:「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每日有常,自有進境,萬不可厭常喜新,此書未完,勿換彼書耳。

內容:諸弟在家讀書,不審每日如何用功?餘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來,雖懶惰如故,而每日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十頁,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每日習字不必多,作百字可耳。讀背誦之書不必多,十頁可耳。看涉獵之書不必多,亦十頁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換他部,此萬萬不易之道。阿兄數千裡外教爾,僅此一語耳。

有恆:諸弟每人自立課程,必須有日日不斷之功,雖行船走路,俱須帶在身邊,除此三事外,他課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將終身以之。習字臨《千字文》亦可,但須有恆。每日臨帖一百字,萬萬無間斷,則數年必成書家矣。

三、進德

孝友:曾國藩非常重視子女的品德培養,給曾紀鴻的家書中講道:「孝友為家庭之祥瑞。凡所稱因果報應,他事或不盡驗,獨孝友則立獲吉慶;反是則立獲殃禍,無不驗者。」

勤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鹹豐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夜曾國藩給兒子寫信:「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餘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氣習,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他說:「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勤勞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居官不過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長久之計。望夫人教訓兒孫婦女,常常作家中無官之想,時時有謙恭省儉之意,則福澤悠久,餘心大慰矣。」

勤敬:諸弟在家教子侄,總須有勤敬二字。無論治世亂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興,不勤不敬未有不敗者。後輩子侄,總宜教之以禮。出門宜常走路,不可動用車馬,長其驕惰之氣。一次姑息,二次三次姑息,以後驕慣則難改,不可不慎。他要求家屬不要有官家風味。「莫作代代做官之想,須作代代做士民之想。」

四、修業

立志: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故其為憂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為憂也,以德不修學不講為憂也。

功課:曾家小女兒曾紀芬結婚時,曾國藩在女兒的嫁妝準備了「功課單」:早飯後,做小菜、點心、酒醬之類(食事),巳午刻,紡花或績麻(衣事),中飯後,做針線刺繡之類(細工),酉刻(過二更後),做男鞋、女鞋或縫衣(粗工)。

堅毅: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玉汝於成。李申夫嘗謂餘慪氣從不說出,一味忍耐,徐圖自強。因引諺曰:"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此二語,是餘生平咬牙立志之訣。諺雲吃一暫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

得眾:曾國藩認為「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時之官爵,而恃長遠之家規;不恃一二人之驟發,而恃大眾之維持。」

相關焦點

  • 曾國藩: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教育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曾國藩家書》,這部作品記錄了曾國藩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的家書,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成長經歷以及對子女的教育理念。提到子女的教育,很多家人都會說:哎呀,我家庭條件不好,能讓孩子不挨餓就算不錯了;還有人說,我忙著工作賺錢,孩子只要不胡來就行了。這些家長打著為家庭為孩子奔波勞碌的名義,放棄了很重要的家庭教育部分,這也導致了孩子不能成材。你以為曾國藩天賦很高?
  • 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有一期《奇葩說》上,張泉靈講了一個故事。她所參與的慈善組織給聾兒童植入人工耳蝸,如果聾兒在7歲之前不植入人工耳蝸,他就聽不見這個世界的聲音,也意味著無法開口說話。當時基金會碰上兩個家庭,一個家庭赤貧,父母沒有受過任何教育,另一個家庭月入4000,但孩子的父母讀過高中。
  • 伊家清風小講壇丨向曾國藩學家教家風第九期——兒女婚姻
    伊家清風小講壇丨向曾國藩學家教家風第九期——兒女婚姻 2020-09-30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促進家庭和諧幸福 橘洲講壇舉辦弘揚優秀家教家風講座
    9月20日上午,橘洲講壇——「重家教,樹家風,建設和諧幸福家庭」公益講座在長沙圖書館舉行。紅網時刻9月21日訊(通訊員 賀子龍 記者 袁思蕾)9月20日上午,由湖南省禮儀文化研究會和長沙圖書館聯合主辦的橘洲講壇——「重家教,樹家風,建設和諧幸福家庭」公益講座在長沙圖書館舉行。湖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湖南省禮儀文化研究會會長袁滌非受邀出席,為現場觀眾帶來有關於家教家風的講座。
  • 伊家清風小講壇丨向曾國藩學家教家風第十期——永葆本色
    伊家清風小講壇丨向曾國藩學家教家風第十期——永葆本色 2020-10-16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找家庭幸福的密碼—「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主題展...
    雲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宣宇才宣布「家和萬事興」——家風家教主題展開展。雲南省婦聯副主席高梅表示,通過舉辦此次展覽,希望全省廣大婦女進一步發揮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發揮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帶頭立家規、嚴家教、樹家風,自覺做良好家風的堅定踐行者、守護者和傳播者。
  • 「家教家風」「培養好家風,源遠濟世長」
    家風家教為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中落細落小落實,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著力點,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和婦女在家庭文明建設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特作用,近日,西南街道婦聯開展「培養好家風 源遠濟世長」家風家訓專題講座
  • 散文欣賞:家風,就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
    《家風,就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題目是昨天和媽媽閒聊時想到的,當時不知道怎麼就說到了家風,我也是瞬間在腦海裡閃現出了「家風,就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的想法。我想,這應該算是我們家的家風吧!傳統意義上的家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也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又稱門風。它涵蓋的家族文化風格有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等方面。簡單地說,家風就是給家中後人們樹立的價值準則。家風林林總總,概括起來不外乎家國天下、耕讀傳家、積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幾個關鍵詞。
  • 家風家教微課堂第十期∣曾國藩的家風家訓與教子之道
    家風家教微課堂第十期∣曾國藩的家風家訓與教子之道 2020-07-02 0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庭建設三大要務: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中國夢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夢想,在家庭建設中注重家庭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風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諦。  家和萬事興。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家庭、家教、家風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微觀體現和具體展示。
  • 梁啓超:良好的家教與家風,造就九子皆才俊
    隨著後來對梁啓超了解的增多,讓我看到了他在家教與家風方面更大的成就。梁啓超的九個子女個個學有所成,在專業領域均有建樹,其中,有三個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而這九個子女的非凡成就與梁啓超這位大思想家的良好家教、家風是分不開的。
  • 家風家教短視頻 | 第十集《打造健康生活方式 培育良好家風》
    家風家教短視頻 | 第十集《打造健康生活方式 培育良好家風》 2020-11-13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是遇事不責備
    01一直認為,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是遇事不責備。深以為然。看過太多的例子,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輕則罵,動則打。從來不去想著如何去跟他們去溝通,只要他們做的事讓自己不高興,產生了不滿。其實,在一個家庭中,我們應當把自己最好的情緒給自己的家人,你要知道,家才是溫暖你的港灣,有家的地方,哪裡都是溫存。一個家庭最好的家風,是遇事不責備。
  • 家風,一個家庭最好的傳承
    從《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到《曾國藩家書》《錢氏家訓》,這些優良家風的教誨,成就的是我們熟知的大家。 曾國藩的家風,其家風文化的核心是勤與儉,曾國藩家書中出現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勤」與「儉」,他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成為曾家突出的家風文化。
  • 蓮花家教|省「相伴童行•家庭家教家風基層宣講」活動走進蓮都!
    蓮花家教|省「相伴童行•家庭家教家風基層宣講」活動走進蓮都!,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正社風才能正,家風文明社會才能文明!建設良好家風,讓幸福世代綿延~~~8月21日上午,浙江省「相伴童行·家庭家教家風基層宣講」活動走進蓮都區聯城街道婁豐堰社區家長學校,麗水市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萬象書院院長潘正亮為轄區內的家長帶來題為「建設良好家風,讓幸福世代綿延」的專題講座, 80餘名學生家長聆聽講座。
  • 文明評論:傳承良好家訓,培育優良家風
    如今,傳統意義上的大家族已然式微,但處在「小家庭時代」的中國,良好的家風家訓文化並未過時。家訓是經多年沉澱而形成的具有鮮明家族特徵的家庭文化,是家族最寶貴的財產,是每個家族成員的精神源泉。它是融化在人們血液中的氣質,是沉澱在人們骨髓裡的品格,是人們立世做人、工作生活的格調。
  • 「孟母大講堂」正式開講 倡導良好家教家風家訓
    邀請的專家、學者,圍繞家教、家風、家訓這一主題,對家長就子女教育、家教家風家訓等問題進行系統性的講授和培訓並給出合適的建議。&nbsp&nbsp&nbsp&nbsp「孟母大講堂」活動的開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三個注重」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集中體現,對提升我市孟母文化品牌,倡導良好家教、家風、家訓,提高移風易俗工作的針對性有著深遠的意義,通過活動的不斷傳播、普及,有利於全市形成愛家愛國、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和諧和睦、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 曾國藩家訓: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一個家庭,總歸有剛柔結合,才能讓孩子真正成長。家庭,是父母所構成的最小的社會生活單位,是幸福生活的一種存在。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就是家庭的好風水。父親的格局,決定家庭的方向一個家庭的運道好不好,不是由父親或母親一個人決定的,而是由家庭成員共同經營得來的。曾國藩說:「夫家和則福自生」。
  • 女人,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安」是很有內涵的一個字。安上面一個寶蓋頭喻義為家,就是告訴男人,女人就是家,家裡有一個女人,你的心裡才能安寧,你才能感覺溫暖。古語有云:「妻賢夫安」,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強調「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我們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家庭、家教、家風的部分論述,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