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傳承百年,藝術成就碩果纍纍,藝術光輝照耀當代

2020-12-04 古玩混子

嶺南畫派是中國繪畫歷史上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自晚清誕生以來,至今傳承百年,孕育了大量的藝術名家。嶺南畫派創始人「二高一陳」既是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革命精神是「嶺南畫派」的思想基礎。這種革命精神,又是和「嶺南畫派」創始人的特殊經歷和思想傾向分不開的。時代精神,「嶺南畫派」在題材內容上大膽革新,也是這一畫派能夠永葆青春的原因。兼容精神,也就是「折衷中外,融合古今」,這是「嶺南畫派」最重要的主張,是它的藝術創作根基,也是「嶺南畫派」革新的途徑。創新精神,這是"嶺南畫派"前進的動力,也「嶺南畫派」歷久不衰的奧秘。

左一:高劍父,左二:高奇峰,右一:陳樹人

嶺南畫派第二代掌門人的創作始終沿著創新的道路而行,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脫穎而出,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嘗試,也開創出很多新的技法。嶺南畫派第二代的主要人物有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盧傳遠、方人定、黃少強等。其中趙、黎、關、楊四人被譽為當代嶺南畫派四大畫家。

左上:楊善深,右上:關山月,左下:黎雄才,右下:趙少昂

嶺南畫派是嶺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國優秀文化之一,是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它有如下特點:

一、主張創新,以嶺南特有景物豐富題材;創作了大量的花鳥畫傳世佳作,

二、主張寫實,引入西洋畫派;打破傳統國畫桎梏,中西結合創作出新的繪畫技法,

三、博取諸家之長;取長補短精益求精,

四、發揚了國畫的優良傳統,在繪畫技術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沒骨法」,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嶺南畫派始於晚清時期,創始人既是晚清時期著名畫家「二高一陳」,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內外華人都喜歡的著名畫派。

在香港的趙少昂、楊善深,在廣州的黎雄才、關山月,這四位大師,是當代嶺南畫派的主要代表。趙少昂被譽為高奇峰以後最佳傳人,海外友人多以收藏少昂花鳥為貴。黎雄才、關山月都在美術院任教,弟子頗多。楊善深在香港主持他開創的「春風畫會」,傳授畫藝。他們於八十年代初期,合作完成了百餘幅作品,每幅作品都凝聚著集體的智慧,體現了四位大師諧和默契、心照神交的深厚友情,可謂:「嶺南四家薈萃一堂嘆為觀止」。

相關焦點

  • 傳承弘揚嶺南畫派藝術精神
    改革開放後,廣東美術家傳承弘揚嶺南畫派藝術精神,紮根嶺南文化沃土,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用手中的畫筆和刻刀,忠實地記錄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非凡歷程,記錄著勞動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壯麗圖景。作為美術大省,廣東美術人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力傳承弘揚嶺南畫派藝術精神,著力打造更多在全國乃至世界有影響力,弘揚中國精神,具有中國風骨、嶺南風格、世界風尚的傳世之作,培育造就一大批高層次的美術創作領軍人物和當代藝術名家大師,進一步提升當代廣東美術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歐豪年:一生傳承嶺南畫派藝術,桃李遍及天下
    歐豪年:一生傳承嶺南畫派藝術,桃李遍及天下圖/歐豪年 文/錢毛毛歐豪年在廣東出生。是嶺南畫派的一代大師,也是臺灣畫壇上面的第一人。▲歐豪年當時嶺南畫派的二代傳人趙少昂也在這裡定居下來,所以歐豪年有幸能夠拜他為師,成為嶺南畫派的再傳弟子。
  • 嶺南畫派課題組赴長安畫派藝術研究院交流學習
    10月29日,嶺南畫派調研課題組前往陝西西安,與長安畫派藝術研究院進行交流座談。長安畫派研究院院長趙振川向課題組介紹了長安畫派的源流和精神。與會專家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對長安畫派的認識,以及長安畫派與嶺南畫派的淵源。
  • 當代嶺南畫派名家作品赴港展出
    中新社香港12月3日電(記者 李焯龍)嶺南畫派被視為中國傳統國畫革命派,在當代國畫中深具影響力。3日,「當代嶺南畫派名家(香港)邀請展」在香港開幕,邀請到包括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之子高勵節在內的18位嶺南畫派粵港代表畫家,展出100多幅作品。是次展覽由紫荊雜誌社、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辦,3日至6日於香港大會堂舉行。3日,主辦方舉行開幕典禮,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楊建平、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等出席。
  • 寄情山水—嶺南畫派師生北京藝術交流展圓滿落幕
    2016年4月13日,香港嶺南畫派第三代傳人、著名女畫家、嶺藝會會長伍月柳女士的個展《嶺南意境——伍月柳北京藝術交流展暨嶺南派北京交流研討會》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圓滿落幕。此次展覽是本次香港嶺藝會北京藝術交流活動的最後一站。
  • 齊白石紀念館-畫家湯發周趣談:嶺南畫派的藝術主張與藝術追求
    嶺南畫派的創始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早年積極投身於孫中山的民主主義革命,在民主革命中實踐國畫改革,推動國畫創新,他們不但是藝術革新的先鋒,更是現代美術教育的先行者,「折衷中西,融會古今」是嶺南畫派所提倡的主導思想,這種新的藝術主張以及他們的藝術實踐,也直接影響到嶺南美術教育。他們宣揚嶺南畫派的精神,推行嶺南畫派的主張,為中國畫的發展和革新繼續積極在探索。特別是在後來培養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畫家。
  • 嶺南畫派名家作品集中展出 多角度再現藝術探索
    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廳內,共有「嶺南畫派興起」「嶺南畫派在上海」「中國畫的革新與珠江流域」三個展區,特別是「嶺南畫派在上海」這個部分,通過大量的原作和文獻,全面呈現了嶺南畫派的藝術探索和政治追求。在嶺南畫派紀念館,集中展出了廣東國畫研究會代表畫家的作品。
  • 長安、嶺南畫派名家做客潮墟
    長安、嶺南畫壇代表人物趙振川、崔振寬、陳金章、陳永鏘、方楚雄等兩地名家均有參與,為本次展覽增添色彩。當天,交流展覽在潮墟舉辦了兩地畫派名家交流沙龍活動。長安畫派的趙振川題詞的書法作品《從延安寶塔到廣州塔》,趙振川主創,長安、嶺南畫派名家共創的山水畫作《長安嶺南共家國》亮相。據悉,這兩幅作品將留在廣州,見證長安畫派與嶺南畫派之間共同的開放包容的藝術精神與各自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 他是高奇峰的弟子,繼承發展了嶺南畫派藝術!
    後入美術館從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的高奇峰習畫。擅畫花鳥、人物、山水、尤擅畫荔枝。作品曾參加英、美、法、日、德、比利時、泰、菲各地藝術展覽會。著有《漱石畫集》《廣東名勝速寫》《珂羅版學》《荔枝香集》《繪瓷研究》等。傳略編入《廣東省當代名人錄》。 嶺南畫派是指廣東籍畫家組成的一個地域畫派。創始人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
  • 談「嶺南畫派」對中國畫壇的影響
    趙少昂作品「嶺南畫派」在題材內容上大膽革新,在藝術研究上注重深耕與傳承。在藝術上的精益求精,在學術上的薪火相傳,正是嶺南畫派能夠永葆青春、得以發展和壯大的原因所在。而「嶺南畫風」以它充滿激情、情感濃鬱,以兼工帶寫、彩墨並重的風格更加符合現代生活的節奏和現代人的審美情趣。藝術作品的傳播與影響力,往往可以超越國家、民族、甚至語言的界限。儘管「嶺南畫派」發源於嶺南地區,創始人及其成員都是嶺南人,至今「嶺南畫派」的傳承仍舊集中在嶺南一帶。但「嶺南畫風」對中國畫壇的震動和影響,幾十年來早已經跨越地域,遍布全國。
  • 專訪:嶺南畫派的新典範
    嶺南畫派的新典範山水畫的創作流派紛呈,風格多樣。其中擁有百餘年歷史的嶺南畫派,也是山水畫創作的當代重要流派之一。傳承嶺南派,風格獨樹一幟的張際才不失為嶺南畫派的典範。張際才秉承「專家認可,老百姓喜歡」的理念,曾得到黎雄才、關月山等大師的指導和教誨,並受嶺南畫派風格的影響,走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道路。張際才虔誠地以自然為師、以傳統為師、以生活為師。堅持自己的藝術家園,堅持自己的創作道路。他的畫追求的是一種質樸雅氣和生生不息的意境,而不是個性的肆意張揚和浮躁之氣。
  • 長安、嶺南畫派名家做客廣州潮墟
    長安、嶺南畫壇代表人物趙振川、崔振寬、陳金章、陳永鏘、方楚雄等都兩地名家都有參與展覽。10月20日,交流展覽在潮墟舉辦兩地畫派名家交流沙龍活動。長安畫派的趙振川老師題詞的書法作品《從延安寶塔到廣州塔》,以及趙振川老師主創,長安、嶺南畫派名家共創的山水畫作《長安嶺南共家國》閃耀亮相。這兩幅作品將被留在廣州,見證長安畫派與嶺南畫派之間共同的開放包容的藝術精神與各自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 澳大利亞華人畫家林伯墀:推廣嶺南畫派是我的責任
    &nbsp&nbsp&nbsp&nbsp林伯墀祖籍廣東南海西樵山,師承嶺南畫派宗師梁少航及趙少昂先生,1979年移居澳大利亞墨爾本,1992年開始在澳大利亞創辦澳洲嶺南畫會、澳洲國際書法聯盟會、澳洲墨爾本南國畫院,成就了澳大利亞當地的中國彩墨藝術,是唯一一位獲授「澳洲聯邦建制百周年成就貢獻勳章」的華裔畫家。
  • 「中華美網·畫派」嶺南畫派及其文化精神
    在香港的趙少昂、楊善深,在廣州的黎雄才、關山月,這四位大師,是當代嶺南畫派的主要代表這種新的文化精神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內容:(一)革命精神,這是「嶺南畫派」產生和發展的思想基礎;(二)時代精神,這是「嶺南畫派」在區別於舊國畫流派的主要特徵;(三)兼容精神,這是「嶺南畫派」的藝術主張,是革新的重要途徑;(四)
  • 嶺南品格創新、突圍!「重置·傳統」當代嶺南中國畫系列展在樂從開幕
    重置·傳統——當代嶺南中國畫系列展 9月29日上午,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順德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當代嶺南藝術研究院、樂從鎮宣傳文體旅遊辦公室等多個單位聯合主辦的「重置·傳統——當代嶺南中國畫邀請展」在樂從鎮羅浮宮展藏館隆重開幕
  • 價值一路高漲的嶺南畫派作品,網友:有錢我也收藏一幅!
    嶺南畫派產生之後,形成了與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的局面,近些年嶺南畫派逐漸佔據了優勢,深受收藏家與欣賞者的喜愛。作品價格也逐漸上漲。嶺南畫派產生後,受到一大批藝術家的追捧,並且都開始從中創作自己的風格,山水、花鳥、動物都成為了嶺南畫派繪畫的目標。十分廣大的繪畫方向也讓嶺南畫派發展很快,也產生了很多大師,代表人物有關山月、黎葛民、何香凝等人。大家精品的出現,也讓嶺南畫派的作品更加讓人喜愛,價格也一路上漲。
  • 「嶺南畫派」是一個什麼樣的畫派?
    嶺南畫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一個重要的民族繪畫流派,是繼海上畫派之後崛起的很有成就的畫派,它的出現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嶺南畫派的創始人是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這一派的畫家都是廣東籍的人,因受到西方藝術的感染,於是帶著革命的精神和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改造中國畫,在傳統中國畫的筆墨上創製出有時代精神、有地方特色、有感染力的現代繪畫新格局。「嶺南畫派」和粵劇、廣東音樂被稱為「嶺南三秀」,是嶺南文化的特色。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被稱為「嶺南三傑」,師出同源,在信奉同一藝術的原則下,每個人都有創新,但風格不一。
  • 「中華美網·畫派」嶺南畫派「寫生就是創作」?
    「在那個國難危亡的時刻,大部分畫家們都苟且偷安,嶺南畫派的高劍父、陳樹人等,敢於直面現實的氣度甚至超越了同時代的張大千、齊白石。」過去的嶺南畫派主要是靠師徒之間的關係來傳承,現在廣東地區的嶺南畫派的第三代傳承人成為廣州美術學院的教授,師徒關係不是很嚴格了,作為美術院校,學生繼承的是各種流派的精髓。
  • 當代藝術名家品評——劉文西的「黃土畫派」
    現任中國美協顧問,中國當代畫派聯誼會主席,西安美院名譽院長、研究院院長、教授。黃土畫派藝術研究院院長,陝西省美協名譽主席,陝西省國畫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文西先生的繪畫創作是否形成了「黃土畫派」還有待學術認定,因為每一個畫派的形成都有它的約定俗成,有它的理論根據以及學術的考證。確切地說,劉文西先生的作品有他獨特的風格,開創了帶有地域特性的筆墨痕跡,形成了一種帶著鄉土風情的生活韻味,此外還有著眾多追隨他繪畫風格的優秀人才,但目前來看卻沒能發現傳承下去的代表人物。
  • 嶺南畫派:書畫拍場的潛力股
    業內人士表示,拍賣業巨頭加緊布局華南,傳達出另一個信號:目前市場低迷的嶺南畫派很可能將走出「窪地」。   地域局限 市場低迷   在中外藝術史上,畫派的命名大致依照兩個原則:或按藝術表現的特點、或按畫家活動的地區。嶺南畫派是指廣東籍畫家組成的一個地域畫派,其創始人為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