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畫派是中國繪畫歷史上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自晚清誕生以來,至今傳承百年,孕育了大量的藝術名家。嶺南畫派創始人「二高一陳」既是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革命精神是「嶺南畫派」的思想基礎。這種革命精神,又是和「嶺南畫派」創始人的特殊經歷和思想傾向分不開的。時代精神,「嶺南畫派」在題材內容上大膽革新,也是這一畫派能夠永葆青春的原因。兼容精神,也就是「折衷中外,融合古今」,這是「嶺南畫派」最重要的主張,是它的藝術創作根基,也是「嶺南畫派」革新的途徑。創新精神,這是"嶺南畫派"前進的動力,也「嶺南畫派」歷久不衰的奧秘。
左一:高劍父,左二:高奇峰,右一:陳樹人
嶺南畫派第二代掌門人的創作始終沿著創新的道路而行,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脫穎而出,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嘗試,也開創出很多新的技法。嶺南畫派第二代的主要人物有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盧傳遠、方人定、黃少強等。其中趙、黎、關、楊四人被譽為當代嶺南畫派四大畫家。
左上:楊善深,右上:關山月,左下:黎雄才,右下:趙少昂
嶺南畫派是嶺南文化至具特色的祖國優秀文化之一,是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它有如下特點:
一、主張創新,以嶺南特有景物豐富題材;創作了大量的花鳥畫傳世佳作,
二、主張寫實,引入西洋畫派;打破傳統國畫桎梏,中西結合創作出新的繪畫技法,
三、博取諸家之長;取長補短精益求精,
四、發揚了國畫的優良傳統,在繪畫技術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沒骨法」,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嶺南畫派始於晚清時期,創始人既是晚清時期著名畫家「二高一陳」,其弟子多成名家,形成一海內外華人都喜歡的著名畫派。
在香港的趙少昂、楊善深,在廣州的黎雄才、關山月,這四位大師,是當代嶺南畫派的主要代表。趙少昂被譽為高奇峰以後最佳傳人,海外友人多以收藏少昂花鳥為貴。黎雄才、關山月都在美術院任教,弟子頗多。楊善深在香港主持他開創的「春風畫會」,傳授畫藝。他們於八十年代初期,合作完成了百餘幅作品,每幅作品都凝聚著集體的智慧,體現了四位大師諧和默契、心照神交的深厚友情,可謂:「嶺南四家薈萃一堂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