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真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嗎 那出現在古希臘的拳擊該怎麼說

2021-01-20 聊歷史的書蟲

看過了雷雷、餘昌華、馬保國同現代搏擊的比賽,術高莫用、鞋不好、沒吃飽等奇葩理一度成為了無數人茶餘飯後的笑料。不過按照個人認為,比起某些只會表演和打徒弟的所謂正宗傳人,雷雷這些人也是有可取之處的,至少他們敢上擂臺。

今時今日,曾經號稱天下無敵的中國武術已然跌落神壇,當年由李連杰的《少林寺》帶起來的武術熱,早已不復當年的輝煌。而起源於明清兩代的太極詠春一類的拳種,相對作為現代搏擊基本拳法的拳擊來說,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這一說法,都變的蒼白而脆弱。

被稱為「勇敢者的運動」的拳擊,最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紀的埃及,考古學們家在公元前五世紀愛琴海海岸遺址裡面發掘出來的一對磁瓶上,就有非常清晰的拳擊圖案。不過在那時的古希臘,這項運動被稱為角力,據說拳擊繃帶裡面還參有鐵蒺藜碎瓷片一類的東西,再加上缺乏有些的規則限制,搏鬥之時慘烈往往超乎想像,失敗一方往往就代表著生命的終結。

在公元前688年的第二十三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拳擊比賽正式首次出現在世人面前。那時的拳擊手們會把皮繩纏繞在他們的手上,以增加擊打效果和保護手骨。

據說,那時候還沒有回合方面的規則,拳擊手必須一直戰鬥,直到其中一人承認失敗或者到底不起為止。重量級別也沒有被使用,這意味著重量級者有更大的優勢,而且打後腦、擊檔、頭錘、踢技甚至咬耳朵都不被禁止。曾經有一塊讚美拳擊手的銘文這樣寫道:「拳擊手的勝利是靠血獲得的」。

到了公元八世紀的時候,隨著西羅馬帝國的崩潰,歐洲在中世紀日耳曼習慣法的影響下,法庭制定了一種新制度:「鬥審」。所謂的「鬥審」就是命令進行訴訟的雙方進行決鬥,作為決鬥的勝利者會在法庭「鬥審」時獲得勝訴,於是乎,堂堂正正的決一死戰決鬥盛行於歐洲諸國。

公元十二世紀,傳教士聖倍納丁有感於決鬥中消逝的眾多生命,便想設法推行以拳擊決鬥來代替劍擊決鬥,同時拋棄了古羅馬時代野蠻的拳擊訓練方法,並向民眾推行赤手拳擊,由這一時期開始,拳擊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十六世紀左右的時候,拳擊運動傳播到了英國。公元十七世紀末,拳擊在英國復興起來。公元十八世紀初在英國出現了有獎的拳擊比賽。公元一七九二年,英國拳擊冠軍門道沙為了推廣拳擊,毅然加入馬戲團遊覽英倫三島各地宣傳拳擊。一七九八年他寫成拳擊史上第一本拳擊指南並定名為「拳擊藝術」,此指南深受人們的歡迎,而門道沙也成了公認的拳擊先驅。

不過當時的拳擊運動,在比賽不戴拳套,也不做亦無規則和時間限制,直至其中一方喪失繼續比賽的能力為止。一八三八年在布勞頓最初制定的規則基礎上,英國制定頒布了新的《倫敦拳擊錦標賽規則》;此規則最後在一八三九年被用在了拳擊比賽中,形成了現代拳擊的雛形,後來又將禁止拳手在比賽時用足踢蹬、頭撞、牙咬等低級動作,以及加入繩圍等更新到規則中。

相關焦點

  • 傳統武術擂臺表現究竟如何?武術選手VS職業拳擊運動員給你答案
    ,比賽視頻可能還沒傳到網絡上,有心的人可以自己去搜索關注一下《中國第一拳王慈善公開賽》 本次比賽由來自湖南巫家拳,香港詠春拳,河南少林武校等傳統武術流派的選手對決職業拳擊運動員,作為一個正規賽事的對抗項目,這些『武者』的勇氣與膽魄相信值得所有「中國大師」所學習了
  • 傳統武術、散打和拳擊,哪個更適合街頭防衛?
    傳統武術、拳擊、散打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三種技擊術。傳統武術以其豐富獨特的技法獨樹一幟,拳擊和散打則以其簡單實用的特點備受喜愛。作為防衛的手段,該選什麼好呢?傳統武術:門類豐富、技法多樣傳統武術源於戰爭。最初的武術就是服務戰爭的,許多傳統武術的技法中依然保留著生死搏殺的技術。
  • 你真的明白什麼是傳統武術嗎?
    你真的明白什麼是傳統武術嗎?對這些無知狂徒,我只想問一句:你真的明白什麼是傳統武術嗎?其結果是,從元代產生的戲劇,使中國的戲劇快速地趕上了古希臘悲劇、古印度梵劇,而補足了中國戲劇與世界戲劇比較上的失缺,尤其是元雜劇,更廣泛迅速在民間流傳開來。而其中,負責元雜劇武術指導的武人,為了不讓元人學到真正的中華傳統武術——試問哪個民族會將自己的禦敵方略,去白白教會入侵自己的外敵呢?
  • 自學拳擊過程中,無意中找到了傳統武術實戰尷尬的原因!
    雖然對傳統武術不能實戰有很多原因,但自始至終沒有找到一個讓自己信服的理論。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自學拳擊健身過程中無意找到了傳統武術實戰尷尬的原因,總體上與絕大多數答案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可能更能結合自己經歷解釋清楚為什麼?有什麼可以補救的方法?
  • 六大亞洲歷史最悠久武術,泰拳兇狠度第二
    六大亞洲歷史最悠久武術,泰拳兇狠度第二 亞洲各國武術種類眾多,其中有些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六大亞洲歷史最悠久武術
  • 武術、散打、格鬥、拳擊、各有什麼特點,又有什麼不同?
    在眾多的武俠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看到主角擁有千奇百怪武功,而在近現代的動作片中卻為大家更多的展現了拳擊、格鬥、散打。那散打、武術、格鬥、拳擊有各自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又有什麼不同哪?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下!
  • 傳統武術為何屢戰屢敗?我國最早的「搏擊之父」用戰績說明原因
    對於如今已經走下神壇的傳統武術來說,面對以追求更強更快更實用的現代搏擊,死守著所謂」嫡傳」、「正宗」,不知海納百川兼收並蓄,只知為失敗找藉口的某些大師,真能代表的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武術嗎?回想1966年的時候,剛柔流高手澤村忠遠徵泰國,對戰職業泰拳手,結果被對方殘虐,全身重傷達十六處之多,單單在醫院裡就躺了半個多月。
  • 武術大師?丟盡傳統武術的臉,有何資格代表中國傳統武術
    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武術再一次登上了熱搜,這一次是因為太極。馬保國事件起因源於一場民間武術比賽中,「太極大師」馬保國被拳擊愛好者輕鬆KO,開場30秒內就連續倒地三次。現在的傳統武術更多的是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的作用。這些人沒有實戰經歷和實戰練習方法也沒有防守方法。他們沒有或不懂現代搏擊的基礎概念和應用經驗。在遇到現代搏擊時,完全沒有還手之力。此後,一位MMA選手也站出來回應了自己曾經與馬保國的比試。
  • 傳承人還是掘墓人:中國傳統武術始終躲不開偽大師的傷害
    中國傳統武術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出現,而武術在過去並不單單只是戰鬥所用,也作為一項體育運動,用來強身健體,古代扁鵲就發明了五禽戲,用運動來讓身體變得強健,而經過多個朝代的演變,加上民間的塑造,尤其是清朝嘉慶年間的經典武俠小說《三俠五義》,開闢了武俠文化的先河,到了現代,
  • 中國搏擊專家:拳擊發力最徹底,張偉麗深韻傳統武術
    3月30日,中國搏擊資深媒體人、格鬥賽事創始人「平常心」對武術和搏擊發力的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平常心雖然總是以「文人」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但他其實也是一位練家子,身體肌肉非常結實,也是多家搏擊賽事的資深分析師,因此他的觀點被非常多的拳迷信服。
  • 中國傳統武術為什麼打不了實戰?因為你遇到的傳統武術不是殺人技
    我們經常會在抖音上面聽到,某某某健身教練,口出狂言說要一個人幹10個拳擊選手。我就看了呵呵一笑了,朋友,你這話說反了吧。是十個你打一個拳擊選手,我還覺得有點難受,畢竟這是不是一個等級的戰鬥呀。國家隊的散打隊長曾經給記者一個回復,如果放開來打,我一個人可以幹趴50個健身教練,雖然這很像開玩笑,但是,這是真的。曾經記者採訪功夫巨星樊少皇,相信大家都認識吧,2歲就開始練武術了,然後慢慢的開始從武行做起,他的功夫,可以說是有一定料的,至少在我們看來,160斤重的他,完全是可以的。
  • 前專業武術運動員揭馬保國式騙局:傳統武術真的不能打
    馬保國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今天,李連杰的恩師、原中國武術協會的副主席吳彬老爺子出來明確表示,馬保國真的什麼都不會。然而,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能不能對抗自由搏擊等項目在實戰中的衝擊,依然引發著不斷的討論,有人甚至還是覺得,只是馬保國這樣的騙子不行,如果真的有傳統武學大師,說不定真的可以一戰。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 臺北武術名家談兩岸武術:同根同源互通有無
    (中國臺灣網 許雯 攝)</FONT></P><P style="MARGIN: 0px">&nbsp;</P><P style="MARGIN: 0px">  中國臺灣網5月19日廈門消息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閩臺武術息息相關。
  • 傳統武術打假的背後,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到底如何
    自從太極大師馬保國,雷雷在舞臺上3秒被KO之後,關於傳統武術的討論就一直爭論不休,很多人說傳統武術只是花拳繡腿,沒有實戰能力,和國外的格鬥術,拳擊相比簡直就不堪一擊。也有的人說傳統武術博大精深,只是出了很多像馬保國,雷雷這樣的江湖騙子招搖撞騙,真正的高手都藏在民間。
  • 傳言「走簸箕」能練出輕功是真的嗎?聽聽武術大師怎麼說
    如今,隨著中國的崛起,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對中國刮目相看,而大多數外國人都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比如,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的興起,比如日本的茶道,就是由中國的茶文化發展而來的,比如中國戲曲、書法、傳統樂器等等,這是值得所有中國人自豪的,同樣也吸引著許多世界各地人士前來學習。
  • 傳統武術與現代拳擊的碰撞會怎樣?
    傳統武術與現代拳擊的碰撞會怎樣?陳師行作為當代最紅火的武術大師,他在中國傳統武術方面的造詣極高,不僅如此,他還修煉有輕功、劍法,在平時的生活中,他也會通過個人社交媒體,向網友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但他的舉動也引來了一些人的不滿。
  • 武術宗師李小龍: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中國武術》《拳擊》《中國傳統武術》《少林七十二藝》等等,書名啥的我也記不住,後來更多是DVD,或者視頻來學習。 雖然說李小龍的多部動作電影都是很優秀的,但我爸一般只推《猛龍過江》讓我學習,裡面的技擊技巧是相對貼近截拳道的,我還記得裡面在後巷和幾個員工對練時的滑步側踢,來來回回老是讓我看,小時候那會DVD還是要快退,麻煩的要死。另一部看的多的就是李連杰的《精武英雄》,其實,這兩部都不是主要表現傳統武術的,更多是實用的技擊術。
  • 中國武術真的不行嗎?這7招傳統動態技擊術告訴你真相!
    西方搏擊的發展其實也是近幾十年的產物,工業革命開始之後,西方將搏擊的管理和鍛鍊理念量化、數位化,這是文化的理念的不同,而我們傳統武術講究的循序漸進、講究人性化,以人為本!在此之前,西方的搏擊和傳統武術是一樣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當時也是各種套路的健身。
  • 中國傳統武術的挑戰者,鯰魚效應?
    風波雖已漸漸平息,但人們心中的疑問卻始終高懸——中國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其實現在大部分人對武術的印象,都是來自武俠小說。那麼,中國功夫、傳統武術到底怎樣?中華武術源遠流長,門派眾多,博大精深,與中醫、氣功、國畫、書法等都是中國國粹,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南少林寺歷史悠久,始建於唐代,源遠流長
    南少林寺歷史悠久,始建於唐代,源遠流長。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中國南北兩個少林寺是歷史的事實,我們也有理由認為南少林寺在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