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2020-08-06 俊東說畫

導語:弘仁擅長詩書畫,有「三絕」之譽。書法學顏真卿楷書,倪雲林的行書,還會隸書和篆書。時世的艱難、個性的獨特和經歷的坎坷,造就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弘仁的山水畫代表了當時繪畫的最高成就,同時他將新安畫派的走勢推到極致,享譽畫壇,影響深遠。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弘仁與髡殘、石濤和朱耷同為清初四僧。四僧中有兩位朱姓皇族後裔——石濤(朱若極)和朱耷,不同於二人的遺民身份,也與髡殘晚年忙於應酬權貴相異,弘仁一生未有功名,與塵世脫離得最為徹底。

他極少世俗社交,深居山野中,專注於繪畫,儼然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就連石濤都膜拜口吻的稱其是「風骨泠然」的高僧。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冷冷清清 孤高不群

弘仁性格沉靜堅忍,當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明亡後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有許多題畫唱和詩坦露他這方面的思想。

弘仁俗名江韜,生於安徽歙縣桃源塢,幼年時隨父親遷到杭州,在當地考上「杭州諸生」,成了秀才。可惜不久後祖父和父親相繼去世,生活一下變得艱難起來。雖然秀才有政府發放的定額口糧,但這點糧食連他自己都不能果腹,遑論還要奉養母親。無奈之下,弘仁和母親回到了歙縣,靠砍柴和謄抄書稿補貼家用,過起了非常清苦的生活。同時拜當地的名儒汪無涯為師,研習五經,準備繼續參加科考。這樣的生活折磨之下,不久母親也撒手人寰。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三十六歲,弘仁的世界發生了戲劇性的變比。首先,吳三桂投敵,滿清鐵騎突然入關南下,眨眼間勢如破竹,兵臨徽州城。整天沉迷於學習不可自拔的徽州士人們如夢初醒,紛紛起來組織抗清。名臣金聲和其學生江天一也組織軍隊奮起抗擊,弘仁因為痛恨異族的血腥殘忍,於是積極響應,投身其中。

然而才到九月,徽州御史就投敵叛變,引清兵入城,金聲及江天一被俘而亡。餘下的抗清志士,南下投奔福建的唐王政權。在相公譚,弘仁和留守好友程守哭別,也踏上了千裡遙途,但是等他輾轉來到福建,南明小朝廷已經徹底滅亡。場面如此尷尬。無奈之下,弘仁跟著志士躲進了武夷山的天遊峰。在天遊峰,他遇到了古航道舟禪師。心灰意冷之下,他皈依佛門,法名弘仁。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出家後,弘仁雲遊各地,但參禪始終是弘仁的主要生活方式,他涵養深厚,每日掛瓢拽杖,芒鞋羈旅,或長日靜坐空潭,或月夜孤嘯危岫,儼然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弘仁在空寂與幽靜中專心於繪畫創作,將內心的萬千造化通過對山水野趣的感悟,以筆墨的語言訴諸紙上。最終勾勒出來的是一個清俊、冷寂而又充滿藝術靈性的畫僧形象。

弘仁曾有詩云:

「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崖獨杖藜;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

此種藝術境界,除石濤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畫如其人 疏淡寒寂

他的繪畫初學黃公望,晚法倪瓚,尤其對倪瓚的作品情有獨鍾。國破家亡的影響與弘仁堅貞的個性固然是其偏愛倪瓚作品的主要原因,此外,也與具體的地域背景有密切關係。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弘仁作為新安畫派的開路人,其畫山水,層崖陡壑,偉俊沉厚,皴法喜用折帶皴,轉折方硬,筆路清晰,幹淡筆折帶皴,畫面簡淨峻峭。筆墨精謹,格局簡約,雖師法倪瓚,但又能「於極瘦削處見腴潤,極細處見蒼勁,雖淡無可淡,而饒有餘韻」。

弘仁雖繼承宋元,但又有鮮明的自家面貌。可謂取宋人精謹而去其刻劃繁縟,融元人筆墨而強其結構風骨,形成了自己剛正、平實、清醇、蘊藉的藝術風格。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弘仁出家為僧之後,沉醉於山水之中,沉醉於自然之中,追尋精神上的超脫。對於世俗反而並不看重,相比於富麗的山水,他更喜歡陡峭的松石。他的作品相當簡潔,筆墨蒼勁整潔,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相比倪瓚,他的畫沒有那麼荒涼,多一些清新的感覺。

弘仁的山水畫有空曠深遂之美,他在題畫詩中雲「古木鳴寒鳥,深山聞夜猿,唐句也。餘偶抹此,雖無可狀其意,而空遠寥廊,老乾刁調,或庶幾似其岑寂耳。」

這種空寂、寒遠之美,是弘仁繪畫的主要特徵,他後期的作品,多大片空勾,一筆不皴,顯示出一種空間深度和空靈純淨、高潔峻雅的悠遠意境。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和古代的很多山水畫家一樣,弘仁藝術的一個重要淵源是師法造化。他自己提出了「敢言天地是吾師」的口號,與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主張在真山真水中尋求靈性,將山水之真性情通過筆墨表現出來。

弘仁愛梅,亦好畫梅,存世花卉作品《松梅圖卷》,全卷兩段。前段以截取式構圖繪虯曲古松與巖石,展示出弘仁仿倪之外的面貌。以迅疾的用筆寫出松幹松針,筆中墨和水的分量俱足,不似仿倪時的乾枯用筆,石塊用筆更為飛動,整體傳達出一種蒼勁有力的氣象,可知弘仁取法並不局限於一家。後卷的梅花,構圖雖簡,卻極富裝飾意味,用筆較前段謹細。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師法自然 獨闢蹊徑

在弘仁的藝術經歷與畫作中,沒有梵·高式的對於生命熱愛的強烈宣洩,纖細的樹木充滿了脆弱和冷淡,整幅畫甚至缺少了一些「空氣」,不過這正是弘仁向我們展示的特有的生命意志。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斷崖流水圖》

前景是一畦水窪,枯藤雜樹翠竹交映其中,疏朗而空寂,數十步後過木橋,中景湖面曲折逶迤,水中有石,溪水跳蕩擊石,泠然有聲。抬眼望,忽見一瀑飛流而下,其勢甚急。這幅畫作反映了弘仁山水畫最典型的面貌。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山水》

構圖上參照了倪瓚的《秋亭嘉樹圖》,打破了傳統山水畫構圖中重巒疊嶂、內容繁密、景象廣闊的全景式構圖法,而採取棄繁就簡、平淡疏曠的單純結構,在倪瓚圖式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整幅圖雖著墨不多,卻給人一種「疏處不見其缺,曠處不覺其空」的清新感覺。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豐溪秋色圖》

景物寥寥、簡潔曠達、筆墨新秀、蒼勁有力。樹的組合輔以曲線穿插,產生靜態的美。山石、樹木均以線性水墨變化為主,沒有過多的明暗和縱深感,使線性的皴法不規則,卻又體現出整體劃一和布局的完整,這是弘仁山水畫的獨到之處,也是弘仁深入大自然細緻觀察的結果。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秋山雙瀑》

恬淡靜穆,厚重而不失空靈。線條細潤圓勁,寓方於圓,轉折處蓄勢待發。濃淡乾濕,徐疾暢澀,隨形而異,隨意而施。設色淡雅,若有若無之間而清韻自在。清逸幽淡之氣溢於畫面,別顯出一派靜穆、幽曠而又雋永之意境,給人以品味無窮的審美感受。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秋亭觀瀑》

弘仁35歲在俗時的作品,以冷靜鑄其魂魄,堅硬強其骨腱的風格,正是弘仁的典型面貌。那奇正雄強,瘦峭峻拔的點劃中,似乎可以感受到搏動的情緒、壓抑的力量,其格調有別於宋元諸家,亦不同於當時的畫家。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雨餘柳色圖》

全幅以山、坡為主,圖右綴有幾株垂柳,一座小小木橋;圖左設有幾棟屋宇,遠處畫一道流水。此畫以細線為主,兼用側鋒,並用幹筆墨擦,筆鋒蒼勁整潔,傳神地表現雨過柳青的清新感。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結語:

弘仁的山水畫與倪瓚的作品氣息相近,筆墨技法也有相似,只是在構圖上差異很大。

把他們二人的作品放到一起,會覺得很像,畫中都有一種冷酷到底的倔強與享受孤獨的傲氣。

這種氣度如松挺拔,如蘭幽香,世人想像中的隱士高人就該是這個樣子。

——END

相關焦點

  • 新安畫派奠基人弘仁:白雲深處一畫僧,敢言天地是吾師
    導語:弘仁擅長詩書畫,有「三絕」之譽。書法學顏真卿楷書,倪雲林的行書,還會隸書和篆書。時世的艱難、個性的獨特和經歷的坎坷,造就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弘仁的山水畫代表了當時繪畫的最高成就,同時他將新安畫派的走勢推到極致,享譽畫壇,影響深遠。
  • 弘仁: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崖獨杖藜
    弘仁擅詩書畫,愛寫梅竹,有「三絕」之譽,屬「黃山畫派」,亦是「新安畫派」的領袖。其藝術既尊傳統又主創新,師法自然,獨闢蹊徑。 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崖獨杖藜; 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
  • 清初四畫僧之一弘仁山水畫作品欣賞!
    弘仁(1610-1664)本姓江,名韜,字六奇,後改名舫,字鷗盟。曾參加反清復明鬥爭,後離歙赴閩,於武夷山落髮為僧,法名弘仁,字無智,號漸江,又號梅花古衲。他兼工詩書,愛寫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於時,屬「黃山派」,又是「新安畫派」的領袖。弘仁的個人思想與政局變遷關係密切,因而在詩畫中常有流露。其藝術的可貴處在於:既尊傳統,又主創新,所謂師法自然,獨闢蹊徑,是他藝術思想的核心。曾有詩云:「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崖獨杖藜;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
  • 山水畫研究|弘仁:敢言天地是吾師!
    和古代的很多山水畫家一樣,弘仁藝術的一個重要淵源是師法造化。他自己提出了「敢言天地是吾師」的口號,與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主張在真山真水中尋求靈性,將山水之真性情通過筆墨表現出來。弘仁對黃山情有獨鍾,他數次親臨黃山,又數十次忠實地將黃山真景搬入畫圖之中。
  • 清初四畫僧之弘仁創「新安畫派」,乃黃山寫生第一人!
    明末清初的中國畫畫壇有原濟(石濤)、朱耷(八大山人)、髡殘(石溪)、漸江(弘仁)「四大畫僧」聞名於世。前兩人是明代皇族宗室後裔,都是「朱」家人。後兩人則是明代遺民,這4人均不甘臣服於新朝,志不可遂,便循人空門,藉助詩文書畫,抒寫身世之感,寄託對故國山川的熾熱之情。
  • 弘仁——梅花古衲開新安,黃山寫生第一人。「泉石膏肓煙霞痼疾」
    (一)傳奇弘仁,忠孝濟世畫僧弘仁(1610---1664),俗本姓江,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弘仁早年學畫,師從孫無修;中年法奇人蕭從雲;晚年則入宋元諸家,尤以倪瓚為最。其所畫黃山松石,筆法清剛簡逸,意趣高潔雅俊,為「新安畫派」創始人。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四人並稱為「新安四大家」;與梅清、石濤並稱為「黃山畫派」三領袖。
  • 畫覽:新安畫派的創派大師,「黃山寫生第一人」弘仁
    弘仁(1610—1663),俗姓江,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明亡後於福建武夷山出家為僧,出家後法名弘仁,字無智,號漸江。清初畫壇「四僧」之一,經常雲遊名地,往來於黃山、白嶽之間,因以畫黃山為著,被譽為「黃山寫生第一人」,是新安畫派的創派大師。詩、書、畫皆擅,有「三絕」之譽,書法學顏真卿楷書,倪雲林的行書,還會隸書和篆書;詩多為五、七言絕句,常題畫上,死後友人收輯成《畫偈》;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的,則是其畫學。
  • 為「新安畫派」創始人的弘仁
    他重視師法自然,善畫黃山、武夷山諸景,傳達山川之美,意境偉峻秀逸,「得黃山之真性情」,與石濤、梅清同成為「黃山畫派」的代表人物。在安徽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並稱「海陽四家」,形成「新安派」。同時,與石濤、八大、髡殘合稱「清初四僧」。
  • 弘仁的獨創畫風深受安徽畫派地域文化影響
    弘仁作品 圖片來自網絡早期仿古人畫作畫風平淡無奇,後在安徽畫派風格之上,弘仁在地域與形式之間,找到了一種山水的張力與法度。在弘仁的多處詩文之中,曾記載他了對於黃公望的神往,弘仁詩文:『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崖獨杖藜。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
  • 清初四僧之弘仁以梅自喻,開創「新安畫派」,山水得倪瓚精髓
    「四僧」即原濟(石濤)、朱耷(八大山人)、髡殘(石溪)、漸江(弘仁)。石濤和八大山人是明宗室後裔,石溪和弘仁則是明代遺民,4人均抱有強烈的民族意識,以畫抒發愛國情懷,寄託對故國山川的熾熱之情。今天多藝堂為大家介紹一下「四僧」中的弘仁,他是「新安畫派」的鼻祖。弘仁(1610-1664年),俗姓江,名韜字六奇,安微歙縣人。
  • 弘仁:閉門千丈雪,寄命一枝燈
    弘仁擅詩書畫,愛寫梅竹,有「三絕」之譽,屬「黃山畫派」,亦是「新安畫派」的領袖。其藝術既尊傳統又主創新,師法自然,獨闢蹊徑。 敢言天地是吾,萬壑千崖獨杖藜; 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
  • 弘仁:閉門千丈雪,寄命一枝燈
    擅詩書畫,愛寫梅竹,有「三絕」之譽,屬「黃山畫派」,亦是「新安畫派」的領袖。敢言天地是吾,萬壑千崖獨杖藜;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他自己提出了「敢言天地是吾師」的口號,與石濤的「搜盡奇峰打草稿」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主張在真山真水中尋求靈性,將山水之真性情通過筆墨表現出來。
  • 【醉中國】弘仁:閉門千丈雪,寄命一枝燈
    弘仁擅詩書畫,愛寫梅竹,有「三絕」之譽,屬「黃山畫派」,亦是「新安畫派」的領袖。其藝術既尊傳統又主創新,師法自然,獨闢蹊徑。 敢言天地是吾,萬壑千崖獨杖藜; 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
  • 弘仁作品欣賞(40圖高清)
    曾有詩云:「敢言天地是吾師,萬壑千崖獨杖藜;夢想富春居士好,並無一段入藩籬。」說明他不甘囿於先入藩籬,勇於常變。此種藝術境界,除石濤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故後世有獨創性的藝術家對都倍為尊重。「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 廣東省資訊|清初四僧弘仁《山水冊》紙本墨筆 1662年作 廣東省博物...
    廣東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清初四僧弘仁《山水冊》紙本墨筆 1662年作 廣東省博物館藏弘仁本姓江,名韜,字六奇,安徽歙縣人。明末清初的著名畫僧。出家後,法名弘仁,字無智,號漸江。他兼工詩書,愛寫梅竹,但一生主要以山水名重於時,屬「黃山派」,又是「新安畫派」的領袖。弘仁的個人思想與政局變遷關係密切,因而在詩畫中常有流露。出家為僧後,雲遊四方,十餘年中足跡遍大江南北。其藝術的可貴處在於:既尊傳統,又主創新,所謂師法自然,獨闢蹊徑,是他藝術思想的核心。
  • 為什麼說弘仁是四畫僧中出家最徹底的人?
    弘仁是清初四畫家之一,沒出家之前姓江,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是清初僧人和著名的畫家。代表作品:《枯槎短荻圖》、《西巖松雪圖》、《黃海松石圖》。 弘仁少年時孤貧,性格孤僻,但是自幼喜歡文學和繪畫。明朝末年的時候,中秀才,此外無再高功名。
  • 畫僧弘仁:山水畫高清圖集(50幅)
    清代著名畫家,清初四畫僧之一,新安畫派創始人——弘仁(1610-1664),俗姓江,名韜,字六奇,明亡之後出家為僧,字漸江,號梅花古衲。弘仁年少性格孤僻,自小熱愛繪畫與文學,明末考取秀才,繪畫師法古人,也師法造化,其山水畫初學宋人,晚法蕭雲從、倪瓚等畫家,意趣高雅,筆法簡逸。其書法習顏真卿與倪雲林,勝取神韻。
  • 「新安畫派」開派宗師 新安四家:漸江、查士標、孫逸、汪之瑞
    新安四家,在中國畫史上指漸江(弘仁)、查士標、孫逸、汪之瑞,屬「新安畫派」。新安畫派是明末清初山水畫流派之一,以徽州府歙縣人漸江(弘仁)、休寧人查士標、汪之瑞和孫逸為代表。明末清初的漸江(弘仁),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一起被稱為「新安派四家」,這一畫派在當時畫壇頗具影響。他們四人都是歙縣、休寧兩地人,兩縣於晉唐時屬新安郡治,故名「新安畫派」。
  • 了無纖塵:畫僧弘仁的繪畫藝術
    了無纖塵:畫僧弘仁的繪畫藝術   弘仁,清初四畫僧之一。姓江名韜,字六奇。出生於徽州歙縣鼎族,少時在歙縣社學讀書,後隨父、祖父遷至杭州,並成為杭州的諸生。
  • 走近弘仁 再品漸江
    走近弘仁 再品漸江弘仁,號漸江,姓江名韜,徽州歙縣人。少孤貧,有遠志,性狷僻,能苦學,事母至孝,絕意婚娶。其在世時的影響力僅限於江南,他是新安畫派的啟蒙人物,與查士標、孫逸、汪之瑞並稱為「海陽四家」,被後世學術界定為新安畫派領軍人物。漸江的畫,先學宋人,後學倪黃,繼承了倪瓚之清逸,然結構更加分明,線質具黃公望之松靈,然更講究抑揚頓挫,可用清、逸、瘦、硬四字來概括漸江的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