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對人體的危害極大,其是白血病以及癌症的禍源,因此為了防止自己和家人遭受甲醛的傷害,我們對甲醛的治理問題是不容大意的。但是在除醛方法上,網絡上以及生活中有不少除醛方法只是「濫竽充數」的,其對甲醛不具備任何的治理能力,我們要避開這些誤區。
誤區一、用水可以除甲醛不少人因為甲醛具有溶於水的特性,因此就在室內放置幾盆清水,想要以此實現對室內甲醛的溶解,但其效果到底怎麼樣呢?一方面甲醛是漂浮在半空中的,而盆只能放置家具上或者是地上,可以「捕捉」到的甲醛量少之又少。而另一方面,在室內放置水也會使我們行動不便,所以這種方法並不實用。
誤區二、用蠟燭可以除甲醛
一些人會通過在室內點蠟燭的辦法來除甲醛,這是因為蠟燭在燃燒後會被轉化為甲酸,這樣也就相當於除醛了,可是這種方法可行嗎?一方面蠟燭能夠轉化的甲醛量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蠟燭燃燒後還會產生炭黑和一氧化碳,這更會加重室內的汙染。
所以,別再相信這些除醛謠言,真的想除醛就靠這三種方法。
辦法一、
這種除醛材料是目前除醛領域極為盛行的,這是由於它的除醛能力是建立在科學與環保基礎上的。它主要是通過自身內部的孔隙先對甲醛進行吸附,繼而再將它們分解成對人體無害的物質,這樣就能夠將甲醛徹底除掉了,而且也沒有二次汙染的安全隱患了。而且這種除醛材料可以循環使用,五年內都不會出現飽和失效的狀況。
辦法二、開窗通風我們要堅持在氣候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每天對室內通風,這樣便能夠將游離在室內的甲醛排出,從而降低室內的甲醛含量。可是咱們不能單獨依靠這種方法來治理甲醛汙染,由於氣候變化無常,因此有時根本無法開窗。而若是不能開窗的話,那甲醛就會出現反彈。
辦法三、竹炭
這種吸附性材料在生活中極為常見,它可以通過其表面的孔隙對甲醛進行吸附,除醛原理很是簡單。不過它的缺陷是很容易飽和失效,而一旦飽滿就需要及時換新,否則其還會將之前吸附的甲醛再釋放出來,一般替換周期為半個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