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麥田裡的守望者》這本書,會讓一些人想起1980年冬天,約翰·列儂和妻子走在回公寓的路上。一個叫馬克的年輕人走向約翰·列儂,在得到偶像籤名後,轉身槍殺了列儂。看到偶像倒在血泊中,便異常平靜地坐在街邊,開始讀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爾頓是個滿嘴髒話、抽菸、喝酒,因四門功課不及格被學校開除的叛逆少年。
霍爾頓出生在一個中產家庭,他成長於50年代的美國。那時的美國因戰爭經濟快速發展。再加上美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他們大力發展本國經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時的人們都生活在金錢至上的社會裡。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年輕人沒有理想,不斷沉淪,渾渾噩噩地過日子。於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
霍爾頓眼裡的成人世界是虛偽、自私、充滿謊言的。所有人都是假模假樣的。他厭惡老師們利己和功利主義的教導。看不慣周遭的一切,想逃離這個齷齪、噩夢般的現實世界。他表面看是個頹廢、叛逆、玩世不恭的壞孩子。實際上,他有其雖遙遠但美好的理想,也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他愛自己年幼的妹妹,為了妹妹放棄逃離並遁世於偏遠小山村的計劃。
書中霍爾頓說過這樣一段話:不管怎麼樣,我老是想像一大群小孩兒在一大塊麥田裡玩一種遊戲,有幾千幾萬個,旁邊沒人——我是說沒有歲數大一點兒的——只有我。我會站在一道破懸崖邊上——我是說要是他們跑起來不看方向,我就得從哪兒過來抓住他們。我整天就幹那種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他要守護妹妹和所有快樂的孩子不要跌入懸崖,而是永遠快樂地奔跑。
他眼裡的麥田是一片淨土,孩子們有單純簡單的心靈,不像大人那樣複雜,不虛偽、不做作、不假模假樣。
曾經,我們的社會也有人說過,九十年代的孩子是「垮掉的一代」。可今年的疫情,讓我們看到這一代青年的社會擔當。
新一代的年輕人執著於自己的理想,不忘初心,充滿熱情。創造出美好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