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中華民國國旗有哪幾種?青天白日紅旗竟是來源於此典故

2021-01-14 奇聞怪

現在無論是身在國內的中國同胞還是海外華人,只要說到中國,人們第一瞬間想要的當然就是五星紅旗,它是現代中國在世界上的重要象徵,也是海外華人對祖國認同的一種寄託。但是中國在中華民國時期的國旗卻不是這樣,也是有著多個旗幟。

中華民國主要是指1912年到1949年這段時間統治中國的政府,其中包括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南京國民政府(含遷都重慶國民政府)。具體可以為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1912到1927年,這段時間中國的國旗是由紅、黃、藍、白、黑五色橫條從上到下依次排列構成,象徵五族共和,由趙鳳昌設計,寓意深刻。第二階段是1928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這時候的國旗是由國民黨黨旗演變而來,將原來的國民黨黨旗置於整面紅旗的左上角,定為中華民國國旗。

五色旗又稱五族共和旗,是中華民國建國之初北洋政府時期使用的國旗,旗面按順序為紅、黃、藍、白、黑的五色橫條,比例為5:8。紅、黃、藍、白、黑分別表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所選用的五色為五個民族傳統上所喜愛的顏色。而此五色也是五行學說代表五方的顏色;也有說法,五色旗取自鳳凰五色,同時也代表仁、義、禮、智、信五德;

青天白日旗是由陸皓東主持設計,當時作為國民黨黨旗,其含義是「取義宏美,中國為遠東大國,日出東方,為恆星之最者,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義。」設計靈感來源於三色,象徵著自由、平等、博愛,而青天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光明與磊落,白日象徵著坦白無私、平等自由的純潔心地與思想。

其十二道光芒代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國傳統十二個時辰,又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借意勉勵人民不斷奮鬥進取、自強不息,如同日月光華,旦復旦兮;芒鋒寓意革命精銳,民主自由博愛的光華四射,又象徵著中華民族所傳承的傳統十二美德,即: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四維八德精神;

而旗底的紅色則代表國民革命先烈的熱血及為民族,國家與榮譽犧牲奉獻、勇敢奮鬥的精神,同時紅色亦代表博愛,寓意博愛精神充滿中華大地的大同理想。青天白日亦可引申為白日普照之下的大地,無不沐浴著中華文明的光輝與燦爛。

相關焦點

  • 組圖: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旗子,你知道哪幾種?
    中國歷史上使用過的旗子,你知道哪幾種?圖為1873-1890年大清國晚期的黃龍旗,是中國正式確立的第一面國旗。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最後決定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國旗。
  • 中華民國的國旗
    1906年同盟會討論國旗問題。黃興認為青天白日旗不甚美觀且像日本的旭日旗,因此孫中山親自加上紅色作底,成為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 不過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卻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年底時才正式成為中華民國國旗。這是因為辛亥革命,滿清政府覆滅,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於南京成立。
  • 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旗由來,為何藍底白日?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外交住日益增多,1889年5月,有個叫張蔭桓的大臣,要出使國外,請朝延定長方形黃色龍旗為國旗,這樣龍旗成為清朝的國旗。中華民國成立時,臨時參議院決議用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到後來為什麼又換成青天白日旗呢?這裡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 「民國的那些事」:中華民國的國名、國旗與國歌
    最後都要高呼:「中華民國萬歲!」這此都體現了章太炎對宣傳「中華民國」這個國名的積極態度。章太炎主要是從歷史文化上考證和梳理「中華」二字的淵源,為「中華民國」這一新生的國名尋求文化認同和歷史支持。孫中山主要是從國家政治體制的角度,對「中華民國」這一國名進行闡釋。
  • 中華民國國旗歌
    中華民國國旗歌,名為《青天白日滿地紅》[1],由戴傳賢作詞[2]、黃自譜曲,國民政府時期供升降中華民國國旗[3]
  • "中華民國″的誕生,及其國慶、國旗、國歌的來歷.
    無庸諱言,中華民國國慶紀念日即"雙十節″的確定,是各方政治勢力妥協的結果,它並非是政府建政日的一月一日,這一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節日的確立原則是大相逕庭的。1913年2月,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會選舉,國民黨大獲全勝。3月20日,國民黨黨魁宋教仁在上海遇刺身亡,全國大譁。
  • 中國曾經使用過的五面國旗 數數你認識幾個?
    ,黃色及龍是大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為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1890年-1912年 大清國旗(長方形)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於1912年1月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五色旗原來是清朝海軍一二品的官旗,在江浙沿海一帶軍民心中有很高的的地位,因此各界一致認為五色旗過中華民國國旗
  • 國旗簡史:民國國旗那些事兒
    革命黨時期,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清朝海軍官旗「五色旗」,因此,五色旗在當時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認同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1925年,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定青天白日旗為中華民國國旗。1928年,北伐成功後,青天白日旗完全取代五色旗成為中華民國國旗。而這面旗幟最鮮豔的歷史,便是八年抗戰的記憶。
  • 中華民國的國旗由來,和一場戰役有關,之後孫中山力挺青天白日旗
    古時候行軍打仗都是要有自己的軍旗的,而一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的國旗。國旗不僅僅是國家的象徵還是富含特殊意義的存在。國民黨用的旗幟叫青天白日旗,它的由來也是很有講究的, 青天白日旗是由革命志士陸皓東親自設計的,孫中山對這個國旗十分喜歡,在1895年的幹部會議上提議將青天白日旗作為革命軍旗,就是在以後改名為中國國民黨,也把這個旗幟作為國民黨的黨旗。那青天白日旗究竟有什麼含義讓孫中山對它這麼看重呢?這還得從一場戰役說起。
  • 中國各個時期的國旗以及國旗所代表的涵義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誌和象徵,是國民的精神寄託,是國家的圖騰,國旗是國家的身份證和名片,國旗代表國家的形象,是傳遞國家形象的最重要標誌。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國旗,象徵著這個國家人民的精神、文化、信仰、特色等。
  • 從國旗的演變可看出中國人國家觀念的深化過程!
    中國第一面象徵整個國家的國旗,是晚清的黃龍旗。起初,黃龍旗是三角形的。到1881年,清廷意識到其他國家的國旗都是長方形的,也就改成了長方形。從法律的角度說,清朝被推翻,中華民國建立以後,國旗就從黃龍旗變成了五色旗。
  • 從國旗史透視黨國史
    [摘要]國民黨的黨旗是青天白日旗,而中華民國的國旗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形制上,國旗是黨旗之延展。在國民黨的黨國體制下,「黨」與「國」的關係也於此可見。 但五色旗在各省普遍被視為事實上的國旗。該旗有「五族共和」的意涵,而在民初,「沒有任何一個政治口號像『五族共和』一樣為中國各民族、中國社會各階層所普遍接受」。故民國肇建後相當時期內,五色旗皆作為中華民國唯一國旗通用。此局面之改變,是在孫中山身後,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的國民政府通過北伐消滅北京政府,完成全國性「易幟」。
  • 國旗史話:從晚清到民國,都使用過哪些國旗?
    而大清國卻無國旗可掛,深感有失「天朝威儀」。鑑於此,清政府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決定頒制國旗。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呈上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等多種方案。慈禧太后認為「龍」是君王的化身,而金黃色又是皇家獨享的象徵尊貴的顏色,所以選用了黃龍旗。1866年,總理衙門制定了代表大清國的第一面旗幟,並將其用作北洋水師軍旗。
  • 香港節目抹「中華民國國旗」 專家:符合歷史
    據香港《明報》19日報導,香港無線電視(TVB)翡翠臺18日推出最新節目,介紹位於香港西環的臺灣菜餐廳,有網民發現節目中店內的「中華民國國旗」被模糊處理。親綠的臺灣媒體稱,這是TVB有意「赤化」。
  • 中國人一定要知道,天安門國旗為什麼不升到頂,只升28.3米?
    1881年,李鴻章從英國買回「揚威」「超勇」兩艘戰艦之後,為了國際接軌,就將三角旗改為長方形,這也奠定了我國的國旗的基礎。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孫文任臨時大總統,為區別大清和民國,就改用五色旗作為國旗,其意思有「五族共和」,五族分別是漢、滿、蒙古、回、藏,每一個民族也都擁有自己的顏色。
  • 美國舊金山中華總會館撤下「中華民國國旗」
    美國舊金山中華總會館撤下「中華民國國旗」 2013-05-27 16:28:46   來源:舜網
  • 今日歐洲的真歷史(一):三色國旗背後的秘密
    本號前面文章有講,歷史上的歐羅巴洲,實際上在今日中國的西南,四川、重慶、湖北、河南交界地。
  • 臺媒曝美國貿易代表署官網現「中華民國國旗」 網友:臺灣就喜歡自嗨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官網上出現「青天白日滿地紅旗」USTR網站上在介紹亞太經合組織(APEC)頁面上,將「中華臺北」寫為「Chinese Taipei (Taiwan)」【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的「國際定位」問題一直讓島內各界頗為頭大,此前不斷有島內媒體曝出國際個別組織或部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