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慈欣的《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的邏輯分析

2020-12-16 魚咔看書

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驚為天人的理論:黑暗森林法則。引起了社會各界專家以及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

所謂「黑暗森林法則」是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為該理論提供依據的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即:宇宙各文明間的信息具有非完全性;各文明都認為宇宙中生存安全是稀缺的;低一級的文明有可能在發展中產生技術大爆炸,超過高一級的文明;宇宙物質總量是守恆的。

從邏輯上分析,接觸另外一個文明總共有三種可能。比你弱,跟你差不多,比你強。

比你弱的:不一定能夠完全接收你的友好信息。反而你發出的信息有可能被其他比你強的文明給接收到。再者,與其費盡力氣去溝通,還不如直接搶了資源來得直接簡便。可以參照人類社會印第安人大屠殺的歷史事件。

跟你差不多的:勢均力敵之下,只能保持短暫和平。正如當初冷戰時期的蘇聯與美國兩個超級大國,暗地裡都是在發展經濟、軍事能力,就擔心被對方趕超而給滅了。

比你強的:自動送貨上門的,人家能不要?此時不搶,留著是隱患。我不搶,別人也會搶。早下手才是正確決定。

按照這樣的演繹可以得出結論:一個文明最好是選擇靜默,不要試圖去聯繫或者去消滅另外一個文明。就算發現別人發來的信號,也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可這樣又產生一個悖論:自家糧食快吃光了啊,只能往外找啊;而且就算你有善心不去傷害別人,但是你不可能保證別人也有善心不找你麻煩啊。於是便成了黑暗森林法則中的獵人,只能帶著不安潛行,要麼消滅別人,要麼被別人消滅。

我們將宇宙的視界縮小到地球,縱觀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不正是一個為了資源和利益而鬥爭不止、鮮血淋漓的戰書嗎。

這還只是一個同等維度、智力差不多的對弈。那要是放在不同生物層面上呢?

我們可以試想,在你的房間裡發現了一窩白蟻,你會試圖跟他們對話嗎?不會的。對話成本太高了,你可能要花費大量的資源和成本完成相同的一個語言,叫白蟻安分守己,別太過分了,友好相處哈。而你還不知道白蟻聽不聽你的。

現在的你是可以隨手滅了他,但是要知道如果放任不管。總有一天,它們將吞噬掉你的房間的所有東西,甚至群體力量遠超過你。

如此說來,立即馬上消滅白蟻,是你唯一的選擇。儘快解決,是最好的方式。因為一旦讓其慢慢壯大,所需要的成本更高,動靜越激烈,毀壞得越徹底。

回到《三體》一書來講,這過程就像是歌者文明剛發現太陽系文明,就毫不猶豫地丟了二向箔。因為歌者文明當時所處的位置是在星艦上,並不是自己的老家,打完就跑,所以不用擔心攻擊行為被高一級的文明給發現。

如此說來,黑暗森林法則是存在的。但是卻有局限性。我們往下分析:

黑暗森林法則,是在科幻小說《三體》裡面的一種設定,並沒有得到科學的驗證。更別提小說是由人寫的,劉慈欣是從人類的思維出發,得到了這樣的理論。也許外星文明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呢,如同三體人不擅長智慧與計謀一樣,儘管三體科技比人類文明高。

退一步講,就算黑暗森林法則成立。那同樣存在著很大的漏洞。

依據黑暗森林法則,獵人發現目標時,不應該是馬上開槍。因為一旦開槍,就會被其他獵人發現位置。你不能保證,別人有沒有在注視你。正如俗語所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最安全的做法就是隱蔽。口糧沒了,就在自己的安全範圍內尋找或者創建替代品。而思維還停留在掠奪獸性的獵人,才會盲目外出找食,而結果只有一個,早晚被別人的獵人給殺了。

換句話說,高等文明會選擇靜默,低等文明才會暴露位置。如此說來,森林中並不是處處充滿敵意。我不打別人,免得踢到鐵板;我做好防禦,你要想打我,先掂量自己有那個實力嗎?

放到國際關係上來講,這邏輯是通的。正如世界大部分地區還是以和平為主,只有部分地區會產生衝突。

再放到宏觀的宇宙來講,越高級的文明越謹言慎行,因為它對宇宙的了解更多更廣,知道自己不是宇宙中最強的,一山還有一山高。

所以要做的就是防禦,用自己的科技手段和智慧打造一條黑域防禦圈。低級文明進不來,高級文明同樣處在這樣的博弈平衡中,不會主動出擊。就算自己發現了某個角落的文明,也不會刻意去消滅它,因為低級文明所消耗的物質對於高級文明而言,那就是九牛一毛,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派出艦隊去主動去攻擊別人,暴露自己,讓自己陷入不安全的環境中,才是最愚蠢的行為。

那麼像歌者文明,顯然是中等程度的文明。在文中可以看出,它並非為了掠奪資源而來,而是剛好碰見了,隨手為之。就像看到一隻蒼蠅,就一巴掌打死。

綜上所述,黑暗森林法則只適用於目光短淺的低級文明之間。在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劉慈欣就用歸零者運動來彌補了這個BUG。顯而易見,歸零者是高等文明,他們的智慧和科技已經達到人類無法企及的地步,他們的想法就與黑暗森林法則相反。

相關焦點

  • 劉慈欣《三體》中黑暗森林法則:不管落不落後都要挨打?
    在科幻這個類型小說中,劉慈欣可以說是中國最出色的作家了。儘管他自己聲稱《球狀閃電》才他最好的作品,但無疑《三體》才是他影響力最大的小說。《三體》不僅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中國讀者,也震撼了許多西方世界的人。歐巴馬曾告訴《紐約時報》,《三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在他擔任總統期間帶給他一種全新的宇宙觀。歐巴馬的工作人員曾要求他提供第三部的新書樣本。在《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中設定了一個黑暗森林法則,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談談這個話題。
  • 三體:三體文明是什麼時候知道了黑暗森林法則
    而在《三體》系列中,成就最高的不是獲得雨果獎的《地球往事》,而是在《黑暗森林》中對費米悖論提出的一種解釋,也是文中的一種理論設定,即黑暗森林法則。費米悖論是關於外星人和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一個科學論題。簡而言之,如果銀河系存在大量先進的地外文明,那麼為什麼連飛船或者探測器之類的證據都看不到。
  • 《三體》中提到的森林法則,劉慈欣和高曉松的對話還有一個觀點
    而一則網上流傳的「6次收到外太空信號」也一直被網友們議論紛紛,有意思的是霍金和劉慈欣的看法竟然一致。難道《三體》會上演現實?「黑暗森林法則」真實存在嗎?其實在劉慈欣和高曉松的對話中,還有一種情況。劉慈欣小說的出現,無疑為國內的科幻作品樹立了一個標杆。這位原本是山西一家水電站的軟體工程師,迄今已出版13本小說集。有人評價到:「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國人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
  • 三體中黑暗森林理論是什麼意思?
    劉慈欣的一部三體改變了世界科幻小說的格局,書中提到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全書的基礎,因為這部法則,撐是了整部書的邏輯,那黑暗森林法則是什麼樣的法則呢?二是: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宇宙很大,但是生命更大,生命的生存需要資源。宇宙中的各個文明會為了自己文明的生存和增長而去毀滅別的文明,那為什麼文明之間不能相互學習、和睦相處呢?
  • 社科院專家:劉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則"或真實存在
    叢林進化論  黑暗森林或真實存在  劉慈欣在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三體》中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概念,「黑暗森林法則」,這個法則認為,宇宙中每一個文明都是拿槍的獵人,「被發現,總有一個被消滅」。  類地行星的終極想像是類人生命,或者說智慧生命,儘管NASA的發現甚至都還算不上「新地球」,但不妨礙人們進行更深遠的猜想,而宇宙中其他的文明,究竟會是什麼樣的,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劉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則」在網絡上受眾極廣,有網友直接表示,「趕緊停止向宇宙發射信號,抹去地球的坐標」。
  • 劉慈欣:這正是黑暗森林法則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擁有數量龐大的粉絲,作者劉慈欣更是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的小說《三體》深受世界各地的科幻迷追捧,從三體文明的設定,到黑暗森林法則,再到弱肉強食,裡面的世界確實震撼。
  • 《三體》中的最強文明,黑暗森林法則對其失效,一手掌控其他文明
    劉慈欣的著作《三體》,為我們構築出一個規模宏大的世界觀。裡面出現的各種文明,以及黑暗森林、技術爆炸等宇宙法則也讓人津津樂道。讀完《三體》能引起很多思考,對許多讀者而言,地球以外一個接一個的文明頗為顛覆想像。總結一下,《三體》中大致出現了7種文明。
  • 《三體》:黑暗森林法則面前,弱者都將被消滅,沒有任何情面可言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被科幻界的讀者暱稱為「大劉」。然而,當時科幻界的忠實讀者們對另一個稱呼印象更為深刻——他是上帝派來拯救中國科幻小說的。《三體》分為三個部分,講述了地球在三體攻擊和宇宙「黑暗森林法則」的陰影下,追求生存的故事。
  • 三體:羅輯為什麼不主動將黑暗森林法則公之於眾
    既然說到羅輯,便會有這樣的疑問:在三體文明的步步緊逼下,羅輯為何不將黑暗森林法則公之於眾,這樣他也不用站在兩個文明對峙的尖峰上,也許兩個文明可以提早進入一個威懾和平的階段,也不會爆發末日戰役。首先,先來看看羅輯摸清黑暗森林法則的時代背景。
  • 從《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看異質文化間互相理解是可能的嗎?
    在劉慈欣作品《三體》中,他提出了黑暗森林法則,用於解釋宇宙間不同文明之間的相處規則。劉慈欣《三體》對人性和文明的深邃思考「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
  • 《三體》黑暗森林中的蟲子,人類文明如何讓所有神級文明恐懼!
    無可厚非的是,從此,地球、人類都陷進宇宙黑暗森林法則中所謂黑暗森林法則,就像生活在黑暗森林裡的老鷹一樣,只有強大,才能存活。羅輯的這段話,就更系統地闡釋了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
  • 《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否成立?
    『黑暗森林法則』是《三體》當中的宇宙法則:文明以指數級擴張,物質總量卻保持不變,因此文明之間存在矛盾,由於猜疑鏈的存在,無法判斷對方文明的善意還是惡意,而對方很有可能因為技術爆炸導致科技在短時間內超越之間,所以,讓你知道我的存在或者讓你存在下去,對我來說都是危險的,因此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事
  • 三體人如何了解的「黑暗森林」法則?也許三體星上也有一個霍金
    這項警告與科幻巨著《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的核心思想基本上是相同的。那麼,書中的三體人又是如何了解到的黑暗森林法則呢?其實根據書中的故事,可以發現能夠了解黑暗森林法則的方式主要有四種。自己領悟、他人告知、旁觀目睹和親自體驗。
  • 黑暗森林法則外,還有一個更害怕的理論
    在眾多猜想中,認可度最高的應該是「黑暗森林法則」。也正是作家劉慈欣在《三體》中提出的理論。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的森林,所有的文明都是這片森林中的生物,他們既是獵人,也是獵物。因為我們不知道對方是否有敵意,兩個文明相遇時,會選擇毀滅對方,不給對方交流的機會。正是「黑暗森林法則」的存在,使得宇宙文明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不敢在這片森林裡輕易發出聲音。
  • 通俗解釋《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
    《三體》以三體星人攻佔地球為主線,描述構建了一個宏大的宇宙社會學。作品中建立的宇宙社會學基於兩條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在宇宙社會學中有一條重要法則——黑暗森林法則:如果把宇宙比作一片黑夜下的森林,那麼每個誕生有文明的星球就像這個森林中踽踽獨行的獵人。假設一個獵人在黑暗中聽到某一方向上有聲響,那麼這個獵人在無法得知對方究竟是猛獸還是同類的時候,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就是朝那個方向上開一槍。因此每個宇宙中的文明都在想方設法隱藏自己,已不被其他文明發現,這也是費米悖論的解釋。
  • 《三體》: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
    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其實,做人也一樣,一個人,如果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過多地暴露自己,那麼,自己也可能因此給自己招災惹禍。所以,在我們身邊,不動聲色的這四個人,往往懂得恪守「黑暗森林法則」,這樣的人,是一個真正聰明的,厲害的人物啊。
  • 如今的網絡暴力像極了《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
    《狩獵》——人性的黑暗森林法則《狩獵》是一部充滿黑暗,讓人不寒而慄的電影,在影片的結尾都沒有給出一個讓冤案製造者們烈日灼心的結局,真相永遠泯滅,電影也充滿了科幻小說《三體》裡提出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是大劉在《三體》第三部裡提出來的,大劉是這樣描述黑暗森林法則的。「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 《三體》作者劉慈欣,接受高曉松採訪的場面,堪稱「打臉」現場!
    儘管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如果問到"中國最偉大的科幻作品是什麼"這個問題時,恐怕很多人的會異口同聲回答——《三體》。在一期《曉說》節目中,為了配合電影《流浪地球》的宣傳,節目組請來了原著的作者劉慈欣做了一期訪談。但是在高曉松的這次採訪,卻成為了《曉說》節目中最尷尬的一次訪談。
  • 《三體》中三體人為何不想讓人類知道「黑暗森林法則」
    其實是《三體》中最大的一個理解誤區,因為三體人根本就沒有說過宇宙中存在「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只是羅輯創造的一個理論,在某種程度上和三體人對宇宙宏觀的看法有一定重合的地方,但三體人所認識的宇宙法則肯定要比羅輯要更加系統和複雜。第一個問題:三體人為什麼害怕人類知道宇宙最大的秘密?
  • 《三體》中的神級文明,黑暗森林食物鏈頂層,毀滅全宇宙易如反掌
    說到《三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品,在全球收穫了無數的粉絲,而《三體》也為我國摘得了科幻小說的最高獎項——雨果獎,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劉慈欣在《三體》中為我們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二向箔」、「智子」、「黑暗森林法則」等等,其中最出名的便是「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