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說,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不愛麗江,那些到過麗江的人,總是來了就不想走,走了卻還想來;那些沒有到過麗江的人呢,麗江則會像一個糾纏於心底的結,或是終其一生必須要到達的特殊驛站,只有到過才會安心。
麗江為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 麗江古城有著多彩的地方民族習俗和娛樂活動、納西古樂、東巴儀式、佔卜文化、古鎮酒吧以及納西族火把節等,別具一格。麗江古城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類型之一。
北有故宮,南有木府。不到木府,等於不到麗江。原為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位於古城獅子山東麓,始建於元代,1998年重建後改為古城博物院。木府佔地46畝,府內有大小房間共162間,中軸線長369米,留於世的明、清木府古建築,建築之宏偉、宮殿之輝煌、雕刻之精緻、構件之玲瓏、繪畫之璀璨,真可謂美輪美奐,無與倫比。木府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木氏土司家族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鼎盛時期木府佔地一百多畝,有近百座建築,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臟所在。其內懸掛有歷代皇帝欽賜的匾額十一塊,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歷史。
麗江有三大古鎮――大研古城,束河古鎮,白沙古鎮
大研古城這是一座被青山包圍著的城市,充滿了神秘感,它宛如一個閨中的嬌羞少女,讓人忍不住想要揭開她的面紗。剛來到這個古鎮發現這裡出奇地平靜,適合慢節奏生活的一個地方,在這裡沒有其他古城那麼濃鬱的商業化。漫步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在悠閒地散步,心想要是老年生活在這裡度過該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啊!走在幽靜的小路上看著周圍錯落有致的特色建築物。
束河古鎮古稱「十合」,納西語「紹塢」,旅遊開發前稱龍泉村,因為村裡有幾股清澈見底的清泉,也被稱為「清泉之鄉」。
束河古鎮不如古城區那麼知名和高人氣,位置也相對偏遠點,風貌和格局與古城異曲同工。束河古鎮要比大研古鎮安靜的很多,水很清,人很少,樹很綠,天很藍。 嘉華鮮花餅很好。最喜歡這款,巷子裡的風景也很好,盡情拍照也少有人打擾。
白沙古鎮;據傳因地表多白色沙粒而得名。它是麗江木氏家族的發源地,也是麗江最古老的集鎮之一,最早的納西族人就居住在此。早在唐朝,木氏祖先就在這裡修建了白沙街和北嶽廟,後來這裡一度發展成為麗江的商貿、政治、文化中心。古鎮裡有很多讓人著迷的東西,其中長達2千米的白沙老街古村落、明清建築群和白沙壁畫是白沙最有特色的三大看點。白沙壁畫是我國極為珍貴的文物,這些壁畫融漢、 藏、納西文化於一體,眾教合一,展示了藏傳佛教和儒、道等生活故事,在此基礎上,又以其別具特色的繪畫風格和珍貴的歷史文化內涵,深深吸引著國內外的遊客。白沙壁畫對各種宗教文化和藝術流派都兼收並蓄,且布局周密 色彩富麗,用筆嚴謹,造型準確,還吸取了東巴畫粗獷、色彩對比強烈、線條均勻等特點。
麗江壁畫
麗江壁畫,又稱白沙壁畫,是明代領主經濟繁榮,納西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發展本民族文化的結晶。這些壁畫分布在白沙,大研鎮,束河,中海,漾西,雪嵩等村鎮的十多處寺廟中,是於明出至清乾隆年間陸續製作完成的。壁畫融漢、藏、納西文化為一體,眾教合一,展示了藏傳佛教和儒、道等生活故事。白沙壁畫對各種宗教文化和藝術流派兼收並蓄,獨樹一幟。
走過的地方越多,你會發現,原來能讓人靜下來的,還是純淨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