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三大傳統椅:太師椅、官帽椅和圈椅

2020-12-04 紅木先生大亨

太師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職來命名的椅子,原為官家之椅,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放在皇宮、衙門內便帶官品職位的,放在家庭中父母,也顯示出主人的地位。太師椅是中國古董家具中知名度最大的一種椅具,以清乾隆時期製作的最精。

據考證,太師椅源於南宋它最早使用於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種類似於交椅的椅具。太師椅最能體現清代家具的造型特點,它體態寬大,靠背與扶手連成一片,形成一個三扇、五扇或者是多扇的圍屏。明清的太師椅寓意與太師、少師,製作時常以大小獅為圖樣,象徵為官家之椅。

其次談談官帽椅。官帽椅分為兩種,一種是四出頭官帽椅,四出頭官帽椅始於中國宋朝時期,是一種是家具檔次的象徵。是明式扶手椅的典型式樣之一,其特點是搭腦和扶手都探出頭的椅式家具,其造型像古代官員的帽子而得名,所以稱為四出頭官帽椅。

另一種是南官帽椅,南官帽椅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作之一,南官帽椅的特點是搭腦的兩端和兩個扶手的前端均不出頭,但搭腦仍向後凹進,形似官帽,又因為南方的匠師多製作此類官帽椅,故稱之為南官帽椅,南官帽椅也是明式扶手椅的代表式樣之一。

最後再說圈椅。圈椅起源於唐代,圈椅最明顯的特徵是圈背連著扶手,從高到低一順而下;座靠時可使人的臂膀都倚著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適,頗受人們喜愛。造型圓婉優美,體態豐滿勁健,是我們民族獨具特色的椅子樣式之一。

圈椅造型為上圓下方,外圓內方。暗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乾坤之說,乾為天為圓,坤為地為方。而外圓內方則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崇尚的一種品德,雖在處事上有所圓滑但卻內在有所堅持。

經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已經能區分太師椅、官帽椅和圈椅的各自的特點了。

相關焦點

  • 交椅、圈椅、官帽椅……哪種才是太師椅?
    很多時候一問起大家:太師椅長啥樣啊?那答案可就五花八門了。有人把交椅叫成太師椅,有的則認為圈椅才是太師椅,還有人認為扶手椅也可以叫太師椅,更有甚者,連官帽椅都曾被認為是太師椅。所以,太師椅究竟應該長成什麼樣?為什麼大家都對太師椅這種家具念念不忘?今天研習君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 【乾貨】如何區分圈椅、交椅、官帽椅、靠背椅、太師椅……
    圈椅是身份較高貴、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坐的,在明代曾稱為「太師椅」。 轎椅 | 可行走可擺坐 式樣和圈椅相似
  • 如何區分圈椅、交椅、官帽椅、靠背椅、太師椅...
    交椅在廳堂中陳設,以顯著地位,有凌駕四座之勢,俗語有「第一把交椅」之說,說明它的尊貴和崇高。在許多傳世的祖宗畫像中,常可見官員坐在一張披覆椅衣的交椅上,如清早期一張描繪王鏊的畫像中,王鏊即坐在交椅之上。圈椅是因靠背與扶手相連成圈形而得名,是交椅的改進。圓婉優美的椅圈通過後立柱,從高到底一順而下,成為扶手,靠背板向後凹曲。
  • 皇宮椅、太師椅、交椅、圈椅的由來和歷史
    古代的皇宮椅雕刻以龍鳳為主,象徵社會等級制度。 隨著社會發展,封建制度被消滅,皇宮椅進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製作工藝上進行創新和發展,融入了現代人的審美以及時尚潮流。 皇宮椅最早以交椅的形式出現,也叫胡床,是古代遊牧民族的用具。
  • 明式家具中圈椅和太師椅的區別
    不是所有的太師椅都是圈椅,也不是所有的圈椅都是太師椅,兩者就如同相互交叉的兩個圓,相互疊加但又各有不同...★說法二▍太師椅是扶手椅的俗稱或通稱,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所指不同。從最早的交椅到圈椅再到官帽椅再到清代的扶手椅都曾被叫成太師椅。
  • 選圈椅,還是選官帽椅?在線等,急!
    圈椅 圈椅,顧名思義,圈椅靠背如圈,其後背和扶手一順而下,造型優美,圓婉柔和,它起源於宋代,在之後則成為明代家具的代表 官帽椅 官帽椅,同樣是是典型的明式家具代表,以其高大、簡約、線條流暢而著稱。
  • 家具裡的規矩:太師椅、官帽椅、圈椅是什麼樣式,怎麼擺放?
    太師椅基本上是屏風式,靠背、扶手、椅面間或直角,樣子莊重嚴謹,寬大誇張,椅背與扶手雕刻的精彩異常,成為一種充滿富貴之氣的精美座椅,放在家庭中重要位置的客廳裡,彰顯了主人的品味和雅趣。太師椅放在客廳可以俯覽全景的首位,倚牆而置,凸顯主人的地位和身份。
  • 家具知識大科普——八大名椅
    禪椅、交椅、圈椅、太師椅、官帽椅、玫瑰椅、燈掛椅和皇宮椅。與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天圓地方相符合,也與我國崇尚的品德中,外在圓滑,內心堅持神似,也因此在我國古典椅類坐具中名氣甚大。接下來,按照時間線,我們來聊聊太師椅。
  • 古代椅子如何區分交椅、圈椅、官帽椅、太師椅?
    明晚期至清早期的圖書版畫中,常可見椅子,交椅、圈椅、官帽椅,乃至所謂的太師椅,這些坐具的設計宗旨,並非簡單的坐,而是坐的尊嚴。中國古典坐具,體現的是一種莊重和典雅,蘊含著人們坐時的禮儀。在許多傳世的祖宗畫像中,常可見官員坐在一張披覆椅衣的交椅上,如清早期一張描繪王鏊的畫像中,王鏊即坐在交椅之上。二、太師椅唯一用官職命名的椅子,太師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職來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於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種類似於交椅的椅具。
  • 在中國最具代表性的7種紅木家具椅類,你知道幾種?
    也滲入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佛家,道家,儒家等思想在裡面,而使得中國的明清家具也成為了一個文化傳承的一種載體,而得以流傳千古。而中國的紅木家具椅類,一直非常的具有代表性,以下幾種都是明清家具的經典款式,通常喜歡紅木家具的都會為此收藏一二。第一種:皇宮椅。皇宮椅具有內聖外王的氣度。
  • 太師椅,官帽椅,圈椅哪把更適合你
    太師椅太師椅原是官宦之椅,是權利和地位的代表。太師椅大部分是屏風式,靠背、扶手、坐面間或直角,整體端莊嚴肅,闊大略微誇張,靠背與扶手雕刻的精彩異常,成為一種充滿榮華富貴之氣的精美絕倫坐椅,擺在家中中重要位置的客廳裡,突顯了主人家的品位和雅韻。太師椅擺在客廳能夠俯覽全景的第一位,倚牆而置,突顯主人家的地位和身份。
  • 紅木家具中的8大名椅!
    點擊"老紅木網"關注我 椅是有靠背坐具的統稱,其式樣和大小,差別甚大,除「寶座」外,皆可歸入此類。 中國古代椅子,主要從唐以後出現,而椅子也從胡床的名稱中分離出來,後直呼為椅子。
  • 中國椅:坐的不止是椅子,更是文化
    明晚期至清早期的圖書版畫中,常可見椅子,交椅、圈椅、官帽椅,乃至所謂的太師椅,這些坐具的設計宗旨,並非簡單的坐,而是坐的尊嚴。中國古典坐具,體現的是一種莊重和典雅,蘊含著人們坐時的禮儀。這些特徵都是為了顯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經完全脫離了舒適,而趨向於尊嚴。擺放:清式太師椅一般成對陳設於廳堂正中或比較雅致、莊重的場合。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與庭院中的典型廳堂家具,在陳置上都要求成雙配對,或布置於供桌兩邊,或設置於廳堂東、西兩邊。
  • 紅木界中的8大名椅!你清楚嗎?
    椅是有靠背坐具的統稱,其式樣和大小,差別甚大,除「寶座」外,皆可歸入此類。中國古代椅子,主要從唐以後出現,而椅子也從胡床的名稱中分離出來,後直呼為椅子。主要種類有:交椅、太師椅、官帽椅(四出頭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燈掛椅、禪椅、皇宮椅等。
  • 官帽椅的構成——「百川歸海」的產物!
    「線」的藝術 在中國傳統藝術中,「線」的應用尤為普遍。 由於官帽椅的整體結構尊崇對稱的原則,因此,它就能取得較好的視覺平衡和自身穩定,同時還增強使用者心理上的安全感。
  • 太師椅、官帽椅、圈椅擺放在什麼位置最合適!
    太師椅、官帽椅、圈椅是傳承數千年後存留下的經典,其內在設計體現了中國人的家居智慧,下面一起了解三把座椅的安置位置吧。 太師椅 太師椅原為官家之椅,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 坐看雲捲雲舒:中式家具裡的八大名椅!
    椅是有靠背坐具的統稱,其式樣和大小,差別甚大,除「寶座」外,皆可歸入此類。 中國古代椅子,主要從唐以後出現,而椅子也從胡床的名稱中分離出來,後直呼為椅子。主要種類有:交椅、太師椅、官帽椅(四出頭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燈掛椅、禪椅、皇宮椅等。
  • 弼荼紅木——紅木椅有多少種款式,各自有什麼特點
    椅子是紅木家具中最常見的一種,而在紅木椅中有多少種款式,而它們又有著什麼樣的特點呢?椅子的前身其實是靠背坐具,兩者在樣式和大小上其實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後來經過人們的不斷改良,從唐代這種改良後的靠背坐具才被人稱為椅子,從造型上區分,椅子可以分為羅圈椅、靠背椅和扶手椅等等。下列是紅木家具中椅子的主要類型。
  • 明清家具——「官帽椅」的來歷
    明清家具——「官帽椅」的來歷我國的木質家具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在明清的時候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點位,這時候的家具的技術和美學欣賞在世界上都是比較精湛的。明清家具是融合了文人以及匠人的智慧和技藝的藝術品,一件遺留於世的明清家具在而今是很有價值意義的。明清家具,特別是明式家具主要以簡潔大方,經久耐用而聞世,無論圈椅,官帽椅還是羅漢床等都較以前的家具更顯簡潔大方而實用。
  • 這些紅木材質的官帽椅你更看好哪種?
    中國古典家具有時候不僅僅只是一種用具,更是一種文化、政治、信仰的載體。就比如說官帽椅這種古典家具,古代的時候座椅可是有等級之分,特別是官帽椅這種形制的坐具更是講究。封建時期交椅和太師椅還有寶座的地位等級都比官帽椅高,而官帽椅之中雖然南官帽椅和四出頭官帽椅並沒等級之別,但靠背的高低也體現著坐者地位不同,古時候高靠背的官帽椅往往是地位更高之人的坐具。當然如今這些坐具都已經失去了等級之分的意義,交椅、太師椅、寶座等於官帽椅也沒有階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