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長租公寓平臺蛋殼公寓被曝資金鍊斷裂,出現爆雷事件。作為中介的蛋殼公寓向租客收取全年租金後卻沒有及時給付房東,導致房東不滿要驅趕無辜租客,大批租客面臨在寒冬無家可歸的困境。
全國多地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了自己被房東驅逐的無奈經歷,甚至有年輕女孩「被逼無奈」持刀與房東對峙,揭露了打工人面對企業貪婪被迫流離失所的殘酷一面。
從共享單車、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的P2P、區塊鏈炒幣到長租公寓,網際網路公司似乎都喜歡玩「吃人」的冒險遊戲。一旦危機爆發,承擔最大損失的不只是創業者和風險投資方。正如在這場遊戲中,勤勤懇懇打工租房的租客,和收租的房東,都成為了遊戲的「犧牲品」。
1
多地政府緊急出手,不得驅趕租客
據悉,租客們以現金或租金貸的方式,向蛋殼公寓預付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房租費用,然後蛋殼再以季付或者月付的方式把租金給到房東。
但此次蛋殼沒有給錢,房東沒有收到租金便開始對租客強行驅趕,租客的租金和押金也難拿回,而一些租客雖已搬離了租賃的房屋,但每個月仍要償還租金貸款,以免破壞信貸記錄。
所謂的租金貸,作為租房一族的小編也曾遭遇過。就是長租公寓運營商與金融機構合作,以租客名義辦理貸款、按月付租、金融機構則將租期內的所有租金一次性付給運營商。這樣一來,租客向長租公寓交租的行為就轉變為租客還貸的行為。
實際上,這兩年來,長租公寓爆雷成了重災區。不得不令多地政府緊急出手,介入此類危機事件。11月以來,已有成都、西安、重慶等地相繼發文規範租賃市場,要求建立租賃資金監管制度,以防止租客為資金泡沫破裂而埋單。
11月25日,深圳住建局發布文件稱,不得通過停水停電停氣等方式驅趕租客。
當日,武漢房管局也出手,發布了通告明確住房租賃企業不得以隱瞞、欺騙、強迫等方式要求承租人使用租房租金消費貸款,不得以租金分期、租金優惠等名義誘導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費貸款,不得將住房租金消費貸款相關內容嵌入住房租賃合同。
近日,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回應稱,已責成企業及時妥善處理。對於退租後的貸款徵信問題,租戶可申請「徵信保護」。
對於租客有證據證明仍在合約期內,且已向長租公寓企業支付租金的,房東不得採取斷水、斷電、換門鎖等方式,幹擾、影響、驅趕租客;對於被房東驅趕的情況,租客應當出示相關合同及付費憑證與房東協商,是否能各退一步,平穩過渡;協商不成的,可以通過向公安機關反映或向街道申請調解等合法渠道尋求幫助、或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然而對於蛋殼公寓的糾紛,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房屋租處員工則指出,當前政府能做的事只是「督促蛋殼履行其職責」,並沒有什麼實質或強制措施。
2
微眾銀行給出還款方案,3年不扣款不計息
據了解,蛋殼公寓「租金貸」業務的貸款銀行為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註冊地為深圳。
在此之前,微眾銀行已建議租客儘快通過「微眾銀行租住消費貸款」微信公眾號登記,審核通過後至2021年3月31日期間,不扣款、不催收、不收息,並且不影響徵信。
昨日晚間,微眾銀行又發出了解決方案。
微眾銀行表示,綜合目前各方信息,預估蛋殼公寓事件相關問題的處置可能持續較長時間,因此決定:
所有受此次事件影響的客戶,經客戶提出及銀行確認後,剩餘貸款本金將給予免息延期,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不扣款、不計息、不影響徵信。對於已登記待確認客戶,微眾銀行將儘快完成確認手續,對於未登記的客戶也請儘快登陸操作。
同時,如果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蛋殼公寓事件還未解決,微眾銀行將視情況公布新的客戶權益保護方案。
此外,針對近期有關微眾銀行的各項失實和歪曲報導,該行也作出了澄清。
目前有不少聲音認為,微眾銀行應該免除全部客戶貸款。不過該行表示,依據《商業銀行法》和《貸款通則》等相關規定,微眾銀行作為商業銀行無權豁免貸款。
此前還有媒體報導,微眾銀行以「版本升級」為由修改了電子合同,刪除了如果租客提前退租,由蛋殼公寓將剩餘租金款直接返還給微眾銀行的條款。企圖將「鍋」甩給租客。
微眾銀行表示該報導與事實嚴重不符。實際情況是,該行根據之前客戶退租的實際操作流程,將上述條款增加到新版合同(V2.7及以上版本)中,並沒有改變客戶的任何權利義務和債權債務關係。
3
自如暫停部分租金貸業務,仍難消租客焦慮
據了解,受蛋殼公寓爆雷影響,除了部分銀行已經暫停「租金貸」業務外,另一家長租公寓運營企業「自如」也暫停了部分租金貸業務。
根據中國新聞網消息,近日,自如APP的服務助手消息提示,籤約海燕計劃付款方式中,自如分期、輕鬆付於11月27日暫停使用,已籤海燕用戶不受影響,仍可正常還款。此外,如果符合輕鬆付申請條件,籤約和後期還款時仍可以選擇輕鬆付。
消息還註明,北京地區籤約暫時不支持使用微眾資金端的自如分期支付。季付、年付帳單不支持使用輕鬆付。
就在蛋殼公寓爆雷前夕,由於是相同的經營模式,令不少用戶擔憂自如還能否撐下去。彼時,自如回應一切正常。
然而這兩天,多名房東前往自如北京總部維權,就合同解約事件要求賠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自今年6月份開始,便收到了自如降租或解約的電話,理由是疫情因素。降租和解約不是什麼大問題,令房東最為不滿的是,他們還需要額外付自如高達數萬元的裝修費。
據悉,按照業主和自如籤訂的《資產管理服務合同》規定來看:合同提前解約,甲方應向乙方支付裝修及新配置設施的損失費。而這份規定,被自如以制式合同的模式,寫在了每一個與房東的託管協議中,房東無權更改。
房東和自如拉扯不休的同時,住在長租公寓的租客們也逐漸感到慌張,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呢?
其實不僅僅是房東,個別租客也與自如產生糾紛,有租客表示,自己被自如以「房東不租了」的理由清退,且沒有得到賠償。
一旦長租公寓暴雷,房東、租客、乃至銀行等資金方都是受害者。而這其中最弱勢的當屬租客,租客希望能拿回剩下的租金並及時解除租金貸,避免「房不能住了,貸款還得繼續還」的被動局面。但對於資金鍊斷裂又缺乏造血功能的長租公寓來說,這幾乎是無解之題。
雖說房東和租客還能拿起所謂的法律武器為自己維權,但一方面,走法律程序也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多的金錢、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法律的滯後性也無法替他們解決當下的首要問題—— 房東何時能收回房子中止損失?被驅逐的租客明天住在哪裡?下個月又拿什麼去還剩下的租房貸款?
以往無數的長租公寓暴雷事件都告訴我們,在這場混戰中,沒有房東和租客能置身事外。長租公寓和租金貸整治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