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郭舉人吃泡棗,田小娥被迫當容器,作者為何這麼寫?

2021-01-11 暮雪賞梅疏見月

《白鹿原》這部小說一直有著很大的爭議,爭議的內容大家都知道,是因為書中有些成人情節,正是因為這些情節,讓很多不知情的人誤認為此書不良。

如果能用心讀一讀《白鹿原》,你就會發現他是當之無愧的茅盾文學獎作品,是這個時代堪稱偉大的作品。書中的內容不僅有時代性,更有民族性,所以十分了不起。

在《白鹿原》前期故事中,有一個泡棗的故事,郭舉人要吃「陰棗」並讓小妾田小娥當作泡棗的容器,那麼作者陳忠實為何要寫這樣的段落呢?

田小娥是一個讀書人家的閨女,父親為了錢把她許配給了當地的一個大戶——郭舉人。郭舉人年老體衰,娶了黃花大閨女卻有心無力,所以十分變態,讓田小娥給他泡「陰棗」。

這種行為無疑是對女性的侮辱和摧殘,如果是一般女子,就認命了,接受了悲慘的待遇。

但是陳忠實創造了田小娥這個角色,因為他要為傳統封建統治下的女性發聲,為她們鳴不平,所以創造了一個反叛的田小娥。

田小娥跟黑娃仿佛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一個是要打破傳統文化對女性的壓迫,另一個是要打破統治者對勞苦大眾的壓迫。

於是田小娥將棗扔進尿裡泡著,以此來反抗郭舉人,並且跟黑娃私通。

二人被郭家趕出來後,回到了白鹿原,田小娥再度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的壓迫,村裡流言蜚語讓田小娥抬不起頭來,族長白嘉軒更是不許田小娥住在村裡。

倔強的田小娥跟黑娃在村外找了個窯洞,二人在一起生活、勞作,日子漸漸有了好轉,不僅買了地,而且還養了雞鴨和豬,家旁邊還種上了樹。

田小娥雖然是時代下的弱女子,但是卻通過自己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硬生生走出了一條白鹿原上所有女性都走不出來的路。

後來白嘉軒的女兒白靈出走,田小娥收留了她,二人一見如故。白靈是一個想要改變時間的女子,學了很多知識,想要解放人類。

田小娥知識一個普通讀書人家的孩子,不懂什麼大道理,只知道想跟愛的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其實白靈想要解放所有人,不就是想讓大家一樣,都像田小娥一樣去追求幸福生活,過上幸福生活麼?只可惜在那個時代,二人最後都死於意外,也可以說是死於那個無情的舊社會。

白靈死在了自己同志的手裡,田小娥死在了自己的公爹手裡,一切看似是意外,其實卻是蓄謀已久,是封建時代對於女性有預謀的扼殺和戕害。

陳忠實為了給《白鹿原》找寫作素材,翻閱了《藍田縣誌》,發現20卷的縣誌中,有四五本都是記載了貞潔烈女的名字,也就是說,在歷史上有無數的女性遭到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和戕害,他們守寡一生,只為在縣誌上有一兩行的容身之處。

《白鹿原》作為一部民族史詩,不僅記載了傳統禮教吃人的真面目,更是展現了時代變革下新一輩對老一輩的挑戰與決裂。由此發生的一系列悲劇,讓人既難過,又著迷。

如果想要了解那段風雲變幻的歷史,想要了解最真實的人性,那麼一定不能錯過《白鹿原》。這部書的衝擊力和張力實在是太大了,讓人讀完後久久不能忘懷。

現在未刪節的完整典藏版《白鹿原》上架百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購買!

相關焦點

  • 《白鹿原》:郭舉人吃「泡棗」,作者為什麼寫這些東西
    又把一個尿盆拿到他面前:「黃蠟蠟的尿裡頭飄著三顆棗兒,已經浸泡得肥大起來。」  這是小說《白鹿原》中的一個情節。  那郭舉人娶她幹嘛呢?答案是——  「泡棗!」  這是陝西農村的一種封建做法。在《拾遺記》中就記載過,相傳,西王母曾贈與周穆王三顆黑棗。周穆王服用後,身體精力大增,認為黑棗為上佳補品。
  • 張雨綺版《白鹿原》,用身體「泡棗」的田小娥,悲劇原因何在?
    相較之下,我更喜歡李沁版的田小娥,尤其她扭娜著腰肢對黑娃說:「你款款的吃」,抿著嘴的媚態和柔情其實更符合田小娥生於秀才家的身份。「泡棗」的意義《白鹿原》原著中,郭舉人讓年輕貌美的田小娥為他「泡棗」,每天讓自己的大老婆看著田小娥將三顆幹棗親自塞進自己的身體才算作罷。不堪其辱的田小娥為了報復郭舉人,便在大老婆走後再將棗拿出來扔進她的尿壺中,所以田小娥會對黑娃說「她在這窯洞裡活得連狗都不如」。
  • 白鹿原:郭舉人吃泡陰棗,把田小娥當泡棗人體器皿,人性醜惡至此
    愚昧,是《白鹿原》貫穿全文的基調,比如白嘉軒為了一塊風水寶地用盡心機;比如郭舉人娶了個小妾田小娥,不為別的,只為吃泡陰棗。 在陳忠實寫這部小說時,他已經站在了歷史腳步的當代,所以他能夠看清楚那時人們的愚昧。
  • 《白鹿原》郭舉人吃的泡棗究竟為何物?
    《白鹿原》郭舉人吃泡棗,《廢都》中莊之蝶吃泡荔枝,這種大尺度的描寫的確讓人印象深刻,藝術來源於生活。同作為陝西的作家,陳忠實的《白鹿原》與賈平凹的《廢都》,都以陝西作為地域背景的,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對這一空間維度所發生的人或事做出了詳盡的描繪,雖然側重的維度各有不同,但都似乎默契地出現了'泡棗'與'泡荔枝'這種相近的情節,人們也不難將這種情節歸因於陝西地方的風俗特色。確實這一風俗是有很深的歷史淵源。
  • 白鹿原寫泡棗,金瓶梅寫投壺,作者到底想幹嘛?
    >寫泡棗,金瓶梅寫投壺,作者到底想幹嘛?  賈平凹在《廢都》裡寫過莊之蝶吃泡楊梅,陳忠實在《白鹿原》裡寫過泡陰棗,蘭陵笑笑生在《金瓶梅》裡寫過投肉壺,都不過是在寫淫邪的因果報應,只為勸誡世人,凡事適可而止,不可強求,不可放任。
  • 白鹿原中郭舉人吃泡棗,廢都裡莊之蝶吃泡梅李,難道這是陝西風俗
    讀過《廢都》這本書的人恐怕還是一少部分群體,那麼如果我們想要理解「泡棗」或是「泡荔枝」,大概可以先從陳忠實老先生筆下的《白鹿原》談起,因為白鹿原故事情節當中的郭舉人,就是泡棗吃的典型人物,圍繞「郭舉人和田小娥」之間的故事,也就就此而拉開了。
  • 白鹿原寫泡棗和廢都中泡荔枝,作者寫這些是為露骨,還是為批判?
    《白鹿原》與《廢都》這兩本書差不多是同時面世的,而且在這兩本書中都有一段關於泡東西的撈述,那麼這樣寫那底作者是欲意何為呢?《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與《廢都》的作者賈平凹都是陝西人,所以大家心裡可能會有個疑問,難道這是陝西的風俗。
  • 白鹿原:郭舉人吃泡陰棗,田小娥當人體器皿,作者為何非要寫這些?
    讀到《白鹿原》中郭舉人吃泡陰棗這個情節的時候,我內心有一絲想要嘔吐的感覺,接著便是厭惡和不解?為什麼作者非要把這麼令人不適的內容展現在讀者面前呢?難道不寫這些人性的極度陰暗,不描寫性就成為不了名著嗎?但是當我讀完全書後,終於明白了陳忠實的用意,也終於明白了《白鹿原》為什麼被稱作民族史詩巨著。
  • 白鹿原:田小娥處子之身被賣,成郭舉人泡棗的身體器皿,為何如此慘
    通過長工之口,我們知道郭舉人娶田小娥的目的是為了「養生」。郭舉人痴迷各種保健偏方,他要用田小娥的身子來「泡棗」吃。田小娥對這種行為非常的厭惡,她偷偷用自己的尿,來給郭舉人「泡棗」。這是田小娥的第一步反擊,後面她和黑娃偷情,和黑娃私奔,都是她對於自由愛情的嚮往和自己主宰命運的追求。
  • 《白鹿原》田小娥為舉人泡棗,尿潑鹿子霖一臉,她為何如此出格?
    《白鹿原》裡有很多影視作品不宜展示的情節,例如大家比較感興趣的「泡棗」、田小娥對鹿子霖報複式的潑尿等。電影海報但是田小娥最起碼是思想封建時代的女子,為何總是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呢?在嫁到郭舉人家裡之前,她不應該也是黃花大閨女嗎?是什麼改變了她?
  • 《白鹿原》:田小娥,與三顆「泡棗」
    這是小說《白鹿原》中的一個情節。田小娥命苦,父親是鄉裡的窮酸秀才。為了換點生活費,就將小娥嫁給了年逾70的郭舉人。但是郭舉人年歲已高,加上原配看得又緊。他和小娥,幾乎沒有幾次單獨相處的時光。娶她回來,也只是想讓她幫忙「泡棗」。
  • 《白鹿原》郭舉人娶年輕漂亮媳婦不為生娃,僅僅是為給他「泡棗」
    《白鹿原》中的郭舉人,娶年輕漂亮的媳婦不為生娃,僅僅是為了給他「泡棗」。在小說《白鹿原》裡,長工頭李相問黑娃:「郭舉人快奔七十的人了,為啥身板這麼硬朗?是因為郭舉人吃泡棗兒!郭舉人娶那個二房女人,是專門是給他泡棗的。」
  • 白鹿原:田小娥嫁給郭舉人,卻成了泡棗藥爐,她的報複方式絕了!
    作家陳忠實,在他的小說《白鹿原》裡提到這麼一段故事,我覺得挺有趣的,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田秀才貪財,就把自己十七八歲的閨女田小娥嫁給了60歲的郭舉人。而誰曾想這個郭舉人是一個「妻管嚴」,雖然娶了小妾田小娥,但是每月大老婆只準他去3回。
  • 《白鹿原》中泡陰棗,《廢都》中泡荔枝,作者為何寫這種習俗?
    《白鹿原》中郭舉人吃的「泡陰棗」,《廢都》中莊之蝶吃的「泡荔枝」,故事均發生在陝西,再聯繫到兩位作者陳忠實和賈平凹也是陝西人,就讓我們疑惑,這是不是陝西特有的習俗?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但必定是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的,「泡陰棗」和「泡荔枝」也不例外,這些流傳許久的習俗,只不過是通過作者的描寫,再次為大眾所熟知而已。何為「泡陰棗」和「泡荔枝」?
  • 白鹿原:郭舉人用「泡陰棗」強身?看田小娥是怎麼泡這些棗的
    黑娃欠起身一瞅,黃蠟蠟的尿裡頭飄著三顆棗兒,已經浸泡得肥大起來。 上面是《白鹿原》第九章節選。,郭舉人推門進來了。但郭舉人給了他幾塊銀元,讓他走遠點,不要把這件事說出去。 黑娃在此時以為郭舉人真是個好人,不僅沒有懲罰他,而且給他銀元。但黑娃想多了,郭舉人其實是不想吵嚷著把事情鬧大,這樣很多街坊鄰居就知道他的醜事了,他是想家醜不可外揚。
  • 《白鹿原》泡棗和《廢都》泡荔枝,都不是陝西風俗,作者為何寫?
    但在書中這段描述相當露骨,郭舉人讓田小娥給其泡棗子,田小娥心生不滿將其扔進尿盆裡,第二天給他拿出來,而郭舉人吃後神清氣爽,而《廢都》也是異曲同工,這種被稱為泡藥棗或者陰棗,最早見於《夜雨秋燈錄》,講述強盜的兩大愛好,一個是泡棗子,二是殺人吃心。兩個是並列的關係,是為了凸顯強盜的狠辣和無情。
  • 《白鹿原》田小娥那麼單純,3個家都不容她還被「泡棗」?我忍不住哭了
    「我不嫌瞎,也不嫌爛,只要有你,我吃糠咽菜都情願!」當黑娃帶著田小娥住進破舊的窯洞,田小娥笑著對黑娃說了這句話。黑娃不是田小娥第一個「丈夫」,早在多年前,田小娥就被父親賣給了郭舉人。田小娥的原生家庭並不是很差,父親也是讀書人,那個時代,和周遭的農民相比,田家也稱得上書香門第。
  • 《白鹿原》中的泡棗,《廢都》中的泡荔枝有什麼深意?
    《白鹿原》中郭舉人吃泡棗,《廢都》中莊之蝶吃泡荔枝,作者為什麼寫這些東西?陳忠實和賈平凹這樣寫,有幾個原因:一是愉悅讀者。泡棗泡荔枝這些食材很平常,但是泡製方法獨特,泡製器具神秘,能引起讀者的無窮傻想。
  • 白鹿原:郭舉人60多歲娶田小娥,真的很不堪?一對比他算好人
    本文帶大家去了解一個「特別」的人物——郭舉人。這個角色,很多讀者對他的關注比較少,但實際上,作者陳忠實設置郭舉人這個角色,是另有一番深意的。在陳忠實的小說《白鹿原》裡,郭舉人是一個著墨不算多,但很容易被誤解的人物。
  • 《白鹿原》陳忠實說田小娥「生的痛苦,活的痛苦,死的痛苦」
    陳忠實《白鹿原》人物眾多,都是個性鮮明、鮮活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的人物仙草、田小娥、白靈、冷秋月等女性角色的代表人物,且拋開人性的好壞之別,我們今天先看看田小娥的命運是如何的。小娥每天過的是下人的生活,一日三餐由她做,還得兼顧長工的吃食、洗碗收拾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課。晚上提尿盆,早上倒尿水,那就更不用說了這都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事情。而且她每晚還得給郭舉人從那個地方泡棗。郭舉人自打吃起她的泡棗返老還童了。中華上下五千年多少術士沒有解決了的事就讓這個民間偏方解決了。田小娥對此感到屈辱,她報復性的把棗扔尿盆裡泡後給郭舉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