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併購火爆 淮礦203億賣身上市公司創行業罕見巨額併購

2020-12-14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趙毅波)隨著煤炭市場持續景氣,一度蕭條的煤礦併購市場重新火爆。

  11月27日晚,雷鳴科化公告稱,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西部民爆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 購買淮礦股份 100%股份,初步協商的交易價格為 2033265.92 萬元,這一價格創下多年來煤礦併購市場的罕見收購價。

  本次交易完成後,雷鳴科化將持有淮礦股份 100%股份。淮礦股份 2017 年 1-7 月實現營業收入 319.59 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14.01 億元(未經審計)。本次交易完成後,預計公司的盈利能力將有較大的提升。

  具體看來,雷鳴科化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淮礦股份 99.95%的股份,其 中以現金方式收購淮礦集團持有的淮礦股份 2.46%的股份,共支付現金預計 50,000 萬元;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淮礦集團、信達資產、皖能集團、寶鋼資源、 國元直投、全威銅業、嘉融投資、華融資產、馬鋼控股、奇瑞汽車、銀河創新資 本、中銀國際投資、安徽省投、中國鹽業、中誠信託等 15 名法人和王傑光、鄭 銀平、曹立等 3 名自然人合計持有的淮礦股份 97.49%的股份,共發行股份預計 1741871078 股。

  公開信息顯示,雷鳴科化當前主要產品包含工業炸藥 和工業雷管兩大系列, 近年來,公司拓展礦山開採業務,主要產品為建築石料及建築用各粒級石子、 石粉等。而 淮礦股份主營業務為煤炭採掘、洗選加工、銷售,煤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 等業務,其所處的淮北礦區是 13 個國家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的兩淮 煤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淮礦股份是華東地區品種最全、單個礦區冶煉能力最 大的煉焦生產企業。

  近期,煤炭市場快速走高,根據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利潤顯示,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3倍,為所有工業門類中利潤漲幅最大的行業,比去年以來快速回暖的鋼鐵行業漲幅還大,後者利潤總額增長1.6倍。

  在行業回暖之時,煤炭巨頭引領的煤礦併購密集出現,且收購規模不少都在數十億元級別。

  7月20日晚,同煤集團旗下上市平臺大同煤業發布公告稱,擬以現金收購同煤集團持有的塔山煤礦21%股權。

  同煤集團是全國億萬噸級動力煤生產企業之一和煤電高度一體化的綜合性能源大集團,2016年居世界500強企業第322位。塔山煤礦位於大同,2006年7月試產出煤,目前為國內設計生產能力最大、年產高達1500萬噸煤炭的特大型礦井。

  8月23日晚,伊泰煤炭公告稱,本公司與伊泰集團於2017年8月23日籤署股權轉讓協議,伊泰集團同意轉讓及本公司同意受讓伊泰集團所持有的伊泰廣聯10%的股權,收購代價為人民幣38.24億元。

  伊泰煤炭為國內最大民營煤炭企業——伊泰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是其煤炭主業的上市平臺,伊泰廣聯為紅慶河煤礦項目的運營商。紅慶河煤礦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根據評估報告,紅慶河煤礦採礦權全部 可採儲量為21.24億噸(服務期限52.9年),總價值高達471.49億元。

  9月27日晚,山西焦煤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山西焦化公布重組預案,上市公司擬向山焦集團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所持有的中煤華晉 49% 的股權,本次交易價格確定為 56.6億元。

  中煤華晉主要經營煤炭開採業務。中煤華晉下屬王家嶺煤礦、華寧焦煤 下屬崖坪礦、韓咀煤業下屬韓咀礦三座煤礦,年設計生產能力合計 1020 萬噸。其中,中煤華晉所屬的王家嶺礦區是國內一流、國際領先、高產高 效的特大型現代化礦區。

  此外,這一輪煤礦併購熱潮中,煤企還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優質資產。

  今年年初,世界最大礦業企業之一力拓和兗煤同時宣布,兗煤將以2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力拓旗下的澳洲聯合煤炭,並且雙方已達成約束性協議。後來,全球最大大宗商品企業——嘉能可提出了總額25.5億美元的報價來和兗州煤業競爭,這一度讓兗州煤業陷入被動。最終,兗煤將報價提高到27億美元而擊敗嘉能可。

  兗煤澳洲為兗州煤業在澳大利亞的上市公司。兗煤董事長李希勇曾公開表示,併購完成後,兗煤澳洲將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獨立煤炭運營商。

相關焦點

  • 君漢商學院|25位併購大佬2000億併購交易,吸引數十家上市公司重磅...
    來源:中關村網2018年,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監管新規趨嚴,各大產業前景不一,高市值公司愁停滯,低市值公司謀逆襲。而併購重組,無疑是令兩者擺脫困境的最好通道。3.進擊的中國買家 A股上市公司是跨境併購主力軍2016-2017年,基於政府去過剩產能的政策要求,國企為推動生產轉型升級,在跨境併購交易中繼續重點布局工業品和能量電力行業,其中2017年能源電力行業交易23宗,金額達113億美元,交易規模佔比接近50%國企跨境併購交易逐漸呈現出行業多樣化的趨勢
  • 深度:家電併購黃金時代落幕|家電企業|家電行業|家用電器|併購|...
    一、我國家電行業併購市場蕭條的兩年據智東西統計,2016年我國家電行業海外重大併購案例多達5起,除了美的收購義大利中央空調企業Clivet的80%股權未透露金額外,其餘4起海外併購涉及金額高達681.7億人民幣,最高一起交易金額達351.9億人民幣。
  • 影帝驊威文化:30億併購東陽曼荼羅 刷新行業併購紀錄
    2010年11月上市時,其主業為各類玩具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和銷售。2014年,公司開始進入遊戲領域,收購了以手機遊戲研發、運營為主業的深圳第一波20%的股權,開始向遊戲影視方向轉型;2016年,公司完全剝離了玩具製造業務。
  • 歌石投資何亞平:高股權買礦源 將來以併購為主
    歌石投資何亞平:高股權買礦源,將來以併購為主  共管理4隻基金,規模11.5億元,共投資6個項目,投資金額共6億,資源類佔90%比例  理財周報記者 袁盼鋒/文  對於國內的PE行業來說,成立不到三年的歌石投資是個新公司,但歌石投資的CEO何亞平卻並不是新人。
  • 2020年家居行業融資、併購、上市全景圖
    融資事件減少,上市企業卻在增加。經受住疫情考驗的公司,大多有著自己成熟的商業模式和積蓄的潛在能量,那麼選擇上市融資,則顯得理所當然。2020年,在已經有18家家居企業上市後,依然有26家公司,走在上市的路上。18家已經上市的企業,共募資208.09億元,總市值3989.78億元。
  • 券商行業併購整合是大勢所趨
    長沙湧金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約7.82%的公司股份轉讓給國聯證券。同時,國金證券與國聯證券正在籌劃由國聯證券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兩家公司股票自9月21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今年以來,券商合併傳聞最多的無疑是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
  • 80億雷王天神娛樂:4年90億併購13家公司 增發86億
    商譽雷爆炸,令無數家上市公司哀嚎遍野,也出現了各種奇葩的現象,比如巨虧之王天神娛樂,在2018年的業績預計竟然虧損高達73-78億元,而其自身市值不過才45億元,相當於虧掉了1.5個公司,虧損程度令人膛目結舌這樣罕見的虧損自然讓天神娛樂股價跌停。
  • 關於邀請參加「上市公司併購重組高層論壇」的函
    關於邀請參加「上市公司併購重組高層論壇」的函 時間:2013-06-28 來源:浙江上市公司協會
  • 不忘初心 去虛向實|併購基金|上市公司_網易財經
    針對目前中國上市公司併購基金髮展狀況,2015年中期,青島證監局指導相關機構專家成立上市公司併購基金課題研究組,對併購基金的概念及內涵,中國上市公司併購基金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上市公司併購基金規範發展的意義及風險,引導上市公司併購基金規範發展的策略、思路、建議等進行研究,以期探討進一步發揮上市公司併購基金服務於實體經濟的作用。
  • LED行業也在「買買買」,企業併購大戲持續上演
    不過,從公告來看,上市公司或意在全資收購:根據框架協議的內容,上述5名股東同意並承諾將積極促成博藍特其他股東將其持有的股份轉讓給上市公司。   2   廣東甘化擬購升華電源以切入軍工領域   受制於公司原有的業務盈利能力減弱,廣東甘化萌生了產業轉型的想法。
  • 「冰點」之年的變與不變:A股2020併購盤點
    來源:新財富雜誌來源:新財富作者:符勝斌2020是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冰點」之年。這一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交易的活躍度陷入了5年來的最低谷,無論交易數量,還是成交金額,都創歷史新低,也缺乏具有創新性的交易方案,借殼上市等傳統上市手法幾近銷聲匿跡。
  • 百威亞太香港IPO:「併購狂」商譽超百億美元 流動比率低
    毛利率超部分白酒公司5月21日,成都一家生意火爆的夜店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除了洋酒等,店裡銷售的啤酒只有百威旗下多款高端產品以及嘉士伯的產品。「來我們這裡最差也是點科羅娜(註:百威旗下品牌)和1664(註:嘉士伯旗下品牌)。」該工作人員稱。
  • 創夢天地(01119)「蛇吞象」併購樂遊(01089)
    市場傳聞騰訊、網易、美圖等上市公司均與樂遊科技有所接觸,貝恩資本、KKR、CVC、高盛等機構也參與了樂遊科技的競投,但笑到最後的還是創夢天地。  不過,對於這項出價高達百億港元(14億美元)的併購,已經超出創夢天地逾50億港元的市值。
  • 近兩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項目失敗案例十大原因解析
    證監會2016年6月20日公布的第44次審核結果公告,稱因天晟新材未披露其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吳海宙與交易對方於2015年12月籤署的一份有關本次重組期限的協議,違反了《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四條的規定,據此否決了天晟新材本次重組方案。  【案例點評】  天晟新材併購德豐電子被否,是一個比較罕見的案例。
  • 商譽可控,合併利潤增長——資本市場併購的究極追求
    位居第二名的是博通(Broadcom)185億美元收購CA Technologie。這筆併購交易出人意料,因為這是博通公司今年支出的第二筆巨額資金。CA Technologies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1976 年由華裔美國人王嘉廉創立,主要負責開發雲計算和傳統企業軟體。
  • 上市公司併購交易備忘錄範本及核心交易條款解析!
    ,或者與本次擬購買的主要標的資產屬於同行業或緊密相關的上下遊行業,通過本次交易一併注入有助於增強上市公司獨立性、提升上市公司整體質量。 當然,不同行業、不同階段的企業會有其特殊性。特別是在股權支付的情況下,還面臨相對估值的問題。所以,估值是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最終取決於上市公司對標的價值的判斷和雙方之間的博弈。
  • 中煤王安赴任中諮公司 高層變動或為被併購鋪路
    新任董事長可能從內部產生 中煤高層變動 鋪路被併購?行業低迷、公司虧損加上應付例行巡視,煤炭央企高管的日子也不好過。9月23日,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煤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王安因工作變動,請求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
  • 2020全球半導體併購創紀錄!國內2至5年也將開啟併購整合
    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併購史。2015年,半導體行業30起併購交易的規模達到1077億美元,創下歷史記錄。2020年,受疫情影響半導體行業上半年的併購幾乎停滯,但7月開始,接連宣布的5筆大規模併購總額就高達1150億美元,創造了半導體行業併購的新紀錄。2020年半導體併購金額為何創造了新紀錄?巨頭們強強聯合的背後代表著怎樣的趨勢?國內晶片行業2-5年內也會開始密集併購的判斷從何而來?
  • 文化產業併購高潮迭起 BAT大手筆投資遊戲
    網際網路公司:BAT 併購大盤點 軟硬結合加速布局O2O傳阿里巴巴35億美元全面收購盛大消息指出,盛大網絡董事長陳天橋正打算將盛大遊戲、酷6、盛大雲、盛大文學、安智市場這5個業務打包一併賣給阿里巴巴。消息還指,交易已經到了比較細節的部分。收購價約在32-35億美元之間。
  • ST銀億折戟沉沙 都是海外併購惹的禍
    為此,東方億聖原股東、銀億集團旗下的寧波聖洲將向上市公司返還1.67億元現金分紅,並註銷合計2.39億股上市公司股份。但在破產重組的情況下,業績補償方案涉及金額較大,寧波聖洲等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又高比例質押,補償承諾方是否具備足夠履約能力以及是否願意配合執行業績補償方案,還是存在較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