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毛主席發明英語單詞)

毛澤東從青年時代就開始接觸英語。長徵勝利後,在延安的窯洞裡,他又跟著來訪的美國記者學英語、學唱外國民歌,甚至學跳西方的交誼舞。就是在解放戰爭中,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英語學習,常常手拿一本《學英語》手冊,坐在窯洞外的小凳子上看。
1946年8月,毛主席在延安楊家嶺與美國女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會面。這次採訪中,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那個著名的論斷: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當時,翻譯用了「scare-crow」(稻草人)一詞來翻譯。毛澤東感到很奇怪,因為他沒有聽到paper(紙)和tiger(虎)這兩個他知道的詞,於是便問翻譯怎麼回事。在得知情況後,他立刻表示:「不行,我的意思是紙糊的老虎,是paper-tiger。」
生造的「paper-tiger」一詞,直到1973年仍被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提起。那是在一次會晤中,基辛格說:「聽說,主席發明了一個英文詞。」毛澤東立即爽快地承認:「是的,我發明了一個英文詞彙,paper-tiger。」機敏的基辛格則馬上對號入座:「紙老虎。對了,那是指我們。」 有一點人們也許不知道,毛澤東是這樣念這個由他生造的英文詞的:「拍拍,太根兒。」雖然,他的發音不太標準,但這絲毫不影響他作為「戰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在全世界高高挺立。